仁記酒樓(一)

字數:1839   加入書籤

A+A-




    百越異世傳說!
    到了晚上,鋪子裏隻有丫頭一人幫廚,所以眾人就隨便吃了晚飯。大部分人累了,早早去睡了,隻留下大堂裏的布嬸、無名、阿東、棉兒、小千在清點貨品賬目。
    棉兒掏出賬本,劈裏啪啦一頓操作,一會就把當日的賬目算好了。一本漂亮的帳本記好後,棉兒端起大碗茶輕輕吹了幾口,小心喝了起來。
    布嬸對棉兒的記賬法很有興趣,看到賬本上奇怪的小符號時,不由留心看了起來。她覺得賬本上的符號看起來很亂,卻像是有說不出的規律,於是,向棉兒請教起來。
    棉兒就和布嬸解釋起複式記賬法,又在帳本上寫上了數量符號,一一告訴她“……”,說,這是數字,代表的就是“一二三四五……”,還有一個“0”,這個代表是沒有。可是這個“0”太難懂了,布嬸說,如果沒有貨品那不寫就是了,還何必多此一舉。棉兒就說,如果沒有的時候要標記一下,這樣在加減的時候,直接套用口訣就可以了。她解釋了很久,布嬸才有點明白過來。
    複式記賬法是一套完整的理論,作為一種失傳的記賬法重新出現時,即使棉兒有“龍門賬法”,可第一次聽到複式記賬法時,也是驚為化外之法,更何況布嬸用的是普通豆腐賬法。所以,布嬸被複式記賬法折服也在意料之中。
    布嬸不問則已,一問就越發對複式記賬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來,布公在世時,布嬸就是家裏的賬房,布公每次遠門回來,都是布嬸幫忙理清賬本的。否則,以布公行腳地點的分散,布公哪有能力理清自己進出貨品的細目,恐怕賺錢虧錢都不知道。
    布嬸的記賬法不如棉兒的“龍門賬法”,如今碰到複式記賬法,她能夠感到其中的精妙,但理解起來還是有點困難。
    那邊,布嬸和棉兒談論著複式記賬法,這邊,無名和阿東也談論了起來。
    “阿東,昨日在酒樓裏,你說‘仁記酒樓’是怎麽回事,他們老板怎麽要賣了酒樓?”
    “二哥,你還記得這事昵。這樣的。‘仁記’的老板是英州人,早年出來闖蕩,但起起伏伏,生意時好時壞,直到這幾年,他才在花州城靠著一門魚鮮的手藝,無人可比,做起了‘仁記’酒樓。也許是人老思鄉,我上回在花州城的時候,在店裏聽說他想告老還鄉,要把酒樓頂手出去,就找人打聽了一下,確有此事。我是這樣想,他的魚鮮雖好,但如果碰上我們的味精,就怕是要黃了,所以這次來花州的路上,我琢磨著,如果能夠盤下‘仁記’,把我們的味精放到店裏賣,效果比我們在雜貨店裏賣更好。但是,這是一大筆銀子,我算來算去,現錢實在不夠。”
    “主意是不錯,隻是這麽大件事,你怎麽路上不和我們說?商量一下,興許會有其他方法,對吧,小千。”無名道。
    “二哥,明明是你鬼主意多,偏偏拉上我做什麽。”小千啐了無名一口。
    “二哥,你真有辦法?如果能成,‘西山’味精不愁沒有銷路,花州城水路四通八達,路通四方,隻要在這裏打響名聲,其他地方很快就會知道‘西山’味精的招牌。”阿東道。
    “辦法不知道,也許有,也許沒有,但辦法是人想的,山裏有句話,‘車到山前必有路’,路子一定有,隻不過能不能想到。有容易的路,也有難的路,這要看酒樓的情況了。”無名道。
    “欸,其實難也不難,就是銀子的問題。”
    “如果隻是銀子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了。”
    “二哥,難不成你有辦法弄到足夠的銀子?”
    “那沒有,但不代表沒有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