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城迎賓禮(二)
字數:1737 加入書籤
百越異世傳說!
阿東曾經親眼見過修築城牆,所以對城牆的八卦傳說很是清楚,在阿東滔滔不絕的口水中,眾人對禹州的曆史俞發了解,遙遠的水路也不覺得無趣了。
“嗚—嗚——嗚———嗚————”城牆上傳來一陣洪亮的號角聲,聲音由低到高,由短到長,音色純和中正,音質渾厚平穩。
“咦,今天是月曆什麽時候了?”阿東突然問道。
“月盈已經連續八日了,今晚應該是初九了。”棉兒歪著腦袋想了想,道。
“我把這事給忘了,趕的太巧了,君蘭集盛會是在十五舉行,但在此之前,城裏會舉行盛大的‘迎賓禮’,連辦七日,號角齊鳴就是其中一個環節,身處號角聲的環繞中,相當震撼,大有戰鼓擂動、金戈鐵馬的驚心動魄感。……”
這邊,阿東在“雲岩號”上口若懸河,其他江船上的客商也驚詫於禹州城的雄偉,那邊,城裏的號角聲連綿不絕,以雲台山為中心,向禹州城四方傳播開去。
……
雲台山,“淩煙閣”,俯瞰全城,占據著全城及至方圓五十裏的最高點,站在淩煙閣頂,即可飽覽全城風物,又可南望無敵江水景致。禹州城,則是雲台山下的巨型“籬笆”,守護著雲台山這顆“滄海遺珠”。
禹州城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仿如鬼斧神工留下的一塊風水寶地,就像是盤古開天時特地為自己留下的府邸基址,獨存下一片洞天福地,為的是在天地平定後,解甲歸終。
禹州城的北麵依山而建,可做天險,也可做圍城逃生的最終手段,但這種事從沒發生過。東麵,是一片綠油油的四野,這裏是禹州城的糧倉,也是豐收後大點兵的校場。西麵,是湟水水道,即可做運送山貨補給、戰備輜重的戰略要道,又可做拒敵進攻的天然屏障。南麵,是奔流不息的滾滾東逝江水,城牆上開了三個水關城門,其中,西水關和東水關中間的定海門尤顯宏偉,如果要想從這麵進攻禹州城,那真是癡人說夢,難比上天。
城門上有城樓,戰時可架炮,可投石,慶典時可架銅皮號角。城門之間的城牆上,隔一段就建有敵樓,登城作戰時可遙相呼應。警鋪遍布城頭,主要是收集敵情和細作情報,也作為戰備物資的存所。
今夜是月曆初九,再過六日就是君蘭集盛會,這是百年來首次和娘娘廟會重合的君蘭集會,為了迎接八方客商,表達對客商們的尊敬和平等對待,也為了慶祝娘娘誕日,禹州城主決定除了連鳴七日號角,還要在南門舉行迎賓儀式,獻上大型的迎賓禮。
淩煙閣上淩煙波,雲台山中觀雲台。
海螺角聲遼闊悠遠,首先從“淩煙閣”中響起,海螺聲以淩煙閣為中心,向四圍飄蕩開去。海螺角到了雲台山腰的皇城,軍營的獸角接替響起,獸角聲高亢淩厲,翻飛過西市,翻飛過東市,爬上了北山,流過了南門的子城,在空中激起了無形的漣漪。獸角聲在城中回蕩,仿佛猛獸困在了牢籠中,但在接觸城牆的那一刻,八座城門的城頭上響起了深厚綿長的銅角聲,解救了困守的猛獸,釋放出遮天的波瀾。
這是近古流傳下來的銅角長號,它的前端先以竹筒做出長竿,號嘴細,號肚長,由細及粗,以皮革包裹紅鐵竹木做成,號尾是金屬做成的銅角頭。這種長號的製作工藝已經失傳,有工匠想仿造出這樣的銅角,隻是不管如何改良製作工藝,往往是可以做到百分百的形似,卻吹不出同樣悠遠綿長的聲音,隻有徒歎奈何,所以這種長號隻在重要的節日才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