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金杯飲(十四)
字數:6457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後[重生] !
“顧閣老是大忙人啊,老夫來了幾回都撲了空,今日可算是見著本尊了。”
文尚身著二品尚書服,兩手背在身後,邊說邊走了進來。
一把雪白美髯,輕輕飄拂在身前,光滑順溜,一看就是精心打理過的。進來後,文尚草草抱了個拳,便直接揀了把空椅子坐了下去,撫須打量一圈,道“到底是閣老辦公之處,顧閣老這政事堂的值房,可比我們禮部大堂闊氣多了。”
顧淩洲笑著吩咐“給老尚書上盞茶。”
“老尚書這美髯養的得宜,不知要羨煞上京多少同僚。”
文尚捋了一把須“起初也沒想養這麽長,陛下當年在東宮受老夫教導時,總誇老夫胡子長得好,養著養著便習慣了。”
司吏很快奉了茶過來。
文尚掀開茶蓋,撥開茶葉,隻淺淺飲了一口,便擱了下去。
複環顧四周,道“青樾,你這值房處處都好,唯獨一點不好,太簡樸了,比老夫的書房都冷清,知道的說你顧閣老自律簡樸,不知道的恐怕要以為聖上虧待功臣了。老夫好歹算是為你授過幾天書,雖無師徒名分,也少不得說一句,咱們世家大族,在朝為官,須要有大族氣勢氣派,切莫學那些小門小戶、沽名釣譽的寒門官員做派。”
楊清聽得暗暗皺眉。
顧淩洲徐徐一笑。
道“青樾粗俗武夫一個,在這些事上,自然比不上老尚書精致講究,見多識廣。”
文尚搖頭“顧閣老,你可太謙虛了,旁的事且不說,論起做官,老夫我可遠不如你。”
“記得老夫初入閣那年,你還在江左駐守吧,那年冬天你回京述職,還是老夫代聖上去迎的你。城門相見,老夫讓你直接策馬入城,你卻堅持要下馬同老夫行大禮,說禮節不可廢。就這一點,多少邊將,都比不上你顧青樾呀。”
顧淩洲道“老尚書好記性。”
“由不得老夫不記得啊。”
“老夫入閣時,已年近五十,在閣老位置上滿打滿算也就待了八年,可你顧青樾入閣時,還不到四十,在次輔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多年,老夫如何能與你相比。”
“說到底,這人有人運,官有官運,老夫入閣時,鳳閣雖有四位宰執,卻是某些人的一言堂,如今這位首輔雖也強勢,可與那陸允安相比,到底通情達理太多了,你們次輔的日子,也遠勝老夫當年。否則,這鳳閣,哪裏輪得到你與韓蒔芳這樣的資曆來坐呢。”
一旁楊清麵色已難看至極。
他料到這文尚會倚老賣老,仗著資曆深,說些不中聽的話,卻沒料到對方竟能倚老賣老到這等地步。且還當著他們這些下屬官員的麵。
跟著侍奉的司吏也悄悄抹了把汗,沒料到這禮部尚書竟如此出言無忌。
顧淩洲端坐案後,撫須笑而不語。
文尚越發洋洋得意,想,便是以剛正聞名的顧青樾又如何,在他麵前,不也得讓他幾分麵子。
文尚書伸手理了理官袍,還欲再說幾句,耳畔忽傳來一聲輕笑。
雖則隻是極輕一聲笑,落在文尚耳中,竟有些輕蔑的意味。文尚目光斜斜一掃,便瞧見了侍立在顧淩洲身側,一身青色官袍的少年郎。
少年嘴角笑意尚未消盡。
文尚當即沉下臉,問“你笑什麽”
衛瑾瑜道“沒笑什麽,就是突然想起之前聽過的一樁趣聞而已。”
“什麽趣聞”
“路邊長了顆棗樹,樹上結了很多又紅又大的棗兒,一個老頭兒和兩個小孩兒都想摘樹上的棗子解解渴,老頭夠不著,回家拿杆子,等回來一看,兩個小孩已經爬到樹上,把上頭的好棗全部摘光了,老頭便氣得在樹下跺腳大罵我要是再年輕個十歲二十歲,這些棗兒,能輪得到你們這些兔崽子吃”
文尚就是再遲鈍,也能聽出對方是指桑罵槐,在借這子虛烏有的趣聞故意奚落自己。
想他身為文氏家主,七卿之一,天盛元年最早入閣的閣臣,走到哪裏不是受人追捧,被人恭維,何曾遭過如此羞辱,當下怒不可遏,拍案問“好一個伶牙俐齒的黃毛小子,你是何人也敢在老夫麵前搬弄口舌”
衛瑾瑜抬袖,不卑不亢施一禮。
答道“督查院禦史,衛瑾瑜。”
文尚一愣,皺眉。
好半晌,冷笑道“我當誰,原來是首輔口中的不肖孫,為了往上爬連祖宗都敢出賣的小白眼兒狼啊。”
“尚書大人此言差矣。”
“身為督查院禦史,下官所行所為,皆是憑國法律法,而無任何私情。”
“倒是尚書大人身為七卿之一,罔顧事實,顛倒黑白,詆毀侮辱下官,還連帶著毀壞首輔清譽,不知是何居心還是說,文尚書是要當著閣老的麵教導下官,身為禦史,應當徇私枉法,而不應秉公守法”
“你你你”文尚氣得兩眼發黑,幾欲吐血,食指中指並在一起,顫顫指著衛瑾瑜,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反駁,渾身哆嗦半天,隻能朝顧淩洲道“青樾,這可真是你教出來的好下屬啊”
顧淩洲這才側目發話“老尚書麵前,不可無禮,還不與老尚書認錯。”
“下官失言,尚書大人見諒。”
衛瑾瑜垂目,淡淡說了句,語氣裏毫無半分恭敬可言。
到底還有正經事,對方身份又特別,有太後護著,文尚隻能強咽下這口鬱氣,道“今日老夫過來,其實是有一件正經事要與顧閣老商議。”
“老夫馬上就要致仕,禮部在六部中看著無足輕重,卻掌著祭祀科舉兩件大事,稍有差池,那是要動搖國本的,這禮部尚書的位置,無論交給誰,老夫都不放心啊。這些日子,老夫是輾轉反側,懸心不下,思來想去,也隻有老夫那個不孝子懷良,能勉強擔此重任。”
“隻是此事畢竟還得你們鳳閣來裁奪,首輔與韓蒔芳那裏,老夫已經打過招呼,眼下,也過來與你說一聲。”
“青
樾,你應當沒有異議吧”
文尚書抬高了些語調,問。
說完,文尚書又捕捉到一道冷笑。
他不由眉峰聳立,目光咄咄逼向那站在角落裏的少年郎“你又笑什麽”
衛瑾瑜抬目,一臉無辜“尚書大人聽錯了,下官沒有笑。”
“”
文尚書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同時也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真出現幻覺了,依舊望向顧淩洲“青樾,你就給個準話吧。”
顧淩洲道“隻要首輔與韓相沒有意見,青樾自然也不會有異議。”
“有你這句話,老夫就放心了。”
“老夫還有事要忙,就不耽擱你辦公了。”
文尚書起身,滿意而去。
看著對方誌得意滿揚長而去,楊清不免冷笑道“那文懷良,紈絝子弟一個,之前參與科考審卷,竟大意馬虎到將兩名考生的試卷弄錯,險些釀成大禍,幸而師父明察秋毫,才挽回一劫。這位文尚書,竟然能大言不慚說滿朝文武中,隻有他這寶貝兒子文懷良堪任禮部尚書一職,可真是要教人笑掉大牙。”
“這文尚書老來得子,可真是把這個寶貝兒子捧到天上去了。”
顧淩洲沒接話,而是看了眼乖巧站在身後的少年,道“你如今是越來越沒規矩了。”
衛瑾瑜展袍跪下,規規矩矩伏地請罪。
楊清剛要說話,顧淩洲已道“起來吧。”
出了督查院,心腹立刻迎上來,察言觀色道“看老大人神色,那位顧閣老,是應了大人所請”
文尚撫須道“老夫資曆擺在這裏,他顧青樾就是再清高,也得給老夫這份薄麵,想當年老夫入主鳳閣時,他顧青樾和韓蒔芳,都是站著同老夫稟事的。如今雖時移勢遷,可隻要文氏不倒,陛下對老夫的信任和倚仗不減,這朝中文武百官,上京諸世家,都要給老夫這個麵子。”
“大人說得極是。”
“少公子若是繼任了尚書位,大人的門生故吏,會更加死心塌地效忠文氏。”
“是啊。”文尚蒼老麵上現出幾分睥睨色“上京諸世家,雖以衛氏、姚氏、裴氏為首,可這三家之後,必有文氏一席之地。那些見風使舵的宵小,以為老夫致仕,便能將禮部這杯羹從文氏手裏奪入自己口中,簡直愚蠢至極。”
“要不是顧青樾此人難搞定,老夫根本不必出馬,這尚書位,也必是文氏子弟的囊中之物。當年諸世家歃血為盟,那碗血裏可有老夫一份”
文尚及時收了嘴,道“先回禮部吧。”
來到馬車前,車前沒有擺腳踏,而是跪著一個人。
文尚瞧著對方,道“梁音,等老夫致仕了,你便繼續給老夫的兒子當腳踏吧,這一輩子,你是注定要被老夫踩在腳底下了。”
名叫梁音的人沒有反駁,恭順道“大人請上車。”
“哈哈。”
“要是教人瞧見,當
年鐵骨錚錚的梁音梁大人,如今竟是這副卑賤模樣,你說,世人會作何反應。”
文尚直接踩著梁音的背脊,大笑著上了馬車,在梁音背上留下一個泥腳印。
長樂坊是北裏規模最大的賭坊之一,一入夜,賭客盈門,沸反喧天,不輸北裏任何一家歡娛場所。
禮部侍郎文懷良便是其中一員。
文懷良癡迷博戲,是這裏常客,剛進來,便被賭坊裏的堂倌引到了貴賓區域,堂倌鼻梁上長著一顆大黑痣,笑著問“文大人今日想玩什麽”
文懷良解下一個沉甸甸的錢袋“老規矩。”
“得嘞。”
堂倌領著文懷良來到賭桌前,一大堆賭客正在對著桌上一隻倒扣的碗喊著押大押小,稍時碗揭開,三隻六麵骰上,皆是一個赤點朝上,有人歡呼有人跺腳扼腕。
“呦,這不是文侍郎,快請上座。”
見文懷良過來,眾人紛紛讓開,讓文懷良坐到主位上。文懷良受恭維慣了,心安理得坐了下去,既坐了主位,籌碼自然不能太少,免得讓人看輕了。
文懷良在賭場裏摸爬滾打多年,自有一手高超賭技,那便是能隔著碗,靠著聽音來辨別骰子大小。
可今日也不知怎麽回事,運氣格外差,一對耳朵仿佛失靈一般,越聽越亂,屢屢出偏差,沒多久,文懷良鼓囊囊一個錢袋就見了底。
“怎麽,文大人該不會總共就帶了這麽點錢過來吧”
有人故意問。
文懷良豈能說是,隻能咬牙,把腰上掛的家傳玉佩當籌碼押了出去。
可惜又輸了。
文懷良呆若木雞,眼瞧著祖傳的玉佩就要被人收走,一隻修長漂亮的手,忽越過人群,搶先一步壓在了那玉佩上,接著一道聲音道“文大人的玉佩,我替他贖了。”
眾人循聲一望,見是一個溫雅如玉,穿淺綠綢袍的少年郎。少年郎從袖中掏出一張銀票,擱在賭桌上,問“這錢可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