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娘的孩子是個寶

字數:3422   加入書籤

A+A-


    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頂梁柱!
    中醫有望聞問切,望就是觀察人的氣色,蘇巧娘眼底臥蠶帶彩,這臥蠶的位置在玄學上講是兒女宮,在中醫上望氣亦是如此,臥蠶和顴骨和鼻準,紅而豔者必生男,而發黃、紫或不豔者必生女,你要問有沒有科學根據,反倒是解釋不清了,可這種望氣的診法,屢試不爽。
    在陳瑜看來,除非蘇巧娘沒有懷孕,否則必定是男丁。
    蘇巧娘看著陳瑜低垂著眉眼給自己診脈,又抬頭仔細看自己的臉,有點兒緊張了“娘,我咋了?”
    “沒咋,就是懷孕了,頭三個月得小心點兒,這一胎剛好能徹底養好了你的身子,不能馬虎大意了。”陳瑜說。
    蘇巧娘伸出手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娘,這一胎穩嗎?”
    “還沒過三個月,你小心點兒就穩,你要因為秋收過度勞累就不穩,這事兒得看你。”陳瑜看蘇巧娘神色喜憂參半的樣兒,就知道肯定是擔心生男生女上了。
    說來也是,前頭三個姑娘了,這一胎她必是極盼著是男孩的,可越是這樣自己反倒越不能說,否則漫長的孕期就夠蘇巧娘受的了。
    蘇巧娘輕輕地歎了口氣“娘,我盼著是個男丁。”
    “嗯,情理之中的事,但沒生下來就不能下定論,你這一胎來的不容易,就你之前那虧空厲害的身子,想要有孕可挺難的。”陳瑜說。
    蘇巧娘笑了“娘說得對,我得好好帶著這一胎,要是男丁,以後是姐姐們的依靠,要是女兒,那也是命,姐妹之間相處更親近許多。”
    “你能這麽想就是好事,再說了,保不齊就讓你兒女雙全了呢。”陳瑜拍了拍蘇巧娘的手“明兒開始在家裏養胎。”
    蘇巧娘一聽不幹了“娘,這可不行,少個人幹活就慢了,再說我不去就得雇人,多雇一個人就多一筆開銷呢。”
    “你之前一副藥都幾兩銀子,雇一個人多少錢?這一胎可還有給你養身體的心思在裏麵呢,你不給我好好養著,信不信我給你一副落胎的藥?”陳瑜沉了臉色。
    蘇巧娘趕緊點頭“養,養,我在家養著,別的不能做,我跟著秀英和三嬸兒在家裏收拾。”
    “不用,你去場上看著鳥,別叼走了咱們家糧食就行了。”陳瑜起身“這段日子秋收,家裏這邊大鍋飯做著,你也別在家裏忙活吃喝了,如春和周家人都在這邊吃。”
    蘇巧娘看著陳瑜的背影。
    陳瑜還在說“咱們家玉蘭我帶著,你帶著玉秋看場,我和你說啊……。”回頭看蘇巧娘還坐在小板凳上,眼淚汪汪的看著自己,忍不住歎了口氣,揚聲“幹啥呢?”
    “高興呢。”蘇巧娘起身過來“娘啊,我生了三回,小產一回,從來沒有人這麽為我想過。”
    陳瑜拿了帕子塞到蘇巧娘的手裏“我是你娘!”
    “嗯,知道,我娘疼我。”蘇巧娘擦了擦眼淚,過來挽著陳瑜的手臂。
    陳瑜掃了眼蘇巧娘“知道我疼你,就好好養著這一胎,回頭坐月子的時候我幫你調理身體,一準讓你後半輩子都活蹦亂跳的。”
    “聽娘的。”蘇巧娘心裏還是酸酸漲漲的難受,但也暖暖的,甜滋滋的,她以前沒敢想過還能有這麽一天,娘疼起人來,還真讓人有點兒受不住呢,總想掉幾滴眼淚。
    晚飯的時候陳瑜就提到了讓女人們在家裏做飯菜,男人們接下來收拾玉米,至於收拾玉米的方法陳瑜決定第二天早晨帶著人去田裏做演示。
    兩個人一組,一個人三根壟,一主一次的割玉米,三四步放一堆,如此把玉米割倒下後,後麵的人是兩個人相對,中間放著筐子,玉米在杆上剝幹淨掰下來放在筐子裏,有人配合把裝滿的筐的玉米倒在跟著的牛車上,牛車用木頭釘了箱板用草繩捆穩。
    這下,蘇家莊的人再次被震驚了,因為打從蘇家開始收玉米,他們就眼睜睜的看著一車車黃橙橙的玉米從地裏拉回來,整個場院都鋪了厚厚一層,這得多少糧食啊!
    關鍵是,都十幾天了還沒收完啊!!
    陳瑜讓鄭月娥招一些人做短工,剝完玉米的玉米杆要捆起來,這些可以用來喂牛。
    蘇家莊的人私下裏沸騰了!
    現在就差看收賦稅要不要了,如果官府能用這些做賦稅,那簡直不種玉米都要遭天譴了啊!
    蘇家莊的人在等,陳瑜也在等,等遲遲不來的李斯忠。
    此時,李斯忠把所有的事情交接完畢,趁著要赴任前夕的時間趕緊登門蘇家。
    當他看到場院裏的玉米也大吃一驚,他是旁觀者,看得太清楚了,蘇家的變化是驚人的,看似平平淡淡,一家子都在努力過日子,可真正的根源是什麽?是各種出乎意料!
    掩藏在平淡之下的是令人震驚的機遇,天家藏書,蘇家有,七星椒,蘇家獨有,就連玉米也隻蘇家有。
    青牛縣不大,可放眼大越國,蘇家獨有的這些東西就沒辦法解釋了。
    “嬸子,斯忠剛處理好衙裏的事情。”李斯忠給陳瑜行晚輩禮“過來辭行,也為了看看玉米。”
    陳瑜微微挑眉,請李斯忠坐下來才說“這玉米收成很好,就是不知能不能用來交賦稅。”
    “蘇家有百畝地可不用交賦稅。”李斯忠看陳瑜“嬸子是為了百姓問的?”
    陳瑜笑了“確實有這個想法,玉米產量好,百姓更容易衣食豐足,百姓衣食豐足,自是民安而國泰啊。”
    李斯忠立刻站起身來,深深鞠躬“嬸子高瞻遠矚,斯忠這就寫一封奏折,帶一些玉米上京稟報,此乃國計民生的大事。”
    “這倒不用著急,玉米的吃法一並帶過去,應該會更好。”陳瑜說。
    李斯忠心服口服,蘇家是多大的氣運罩著的門庭啊?藏過龍,皇嫡子蕭祈玉,臥著虎,四品昭武校尉蘇世康,更不用說跟蕭祈玉一起離開的蘇謙修未來可期,就說當下,蘇家外有經商買賣,內有蘇老夫人坐陣,還有躍躍欲試要科舉入仕的蘇世明,如此蘇家,就算自己官路扶搖而起,又真的能配得上嗎?
    心裏百轉千回,李斯忠把心一橫,撩起袍子咣當跪在了陳瑜麵前……。
    陳瑜……!!嚇我一跳啊,至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