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字數:6214   加入書籤

A+A-


    逐鸞!
    “這不是你該問的,荔宮正。”
    夜色之中,高善的神色平靜而冷漠,冷風拂動他的衣袖,就像吹過深而暗的洞穴,發出空洞的聲響。
    “在皇宮裏,有些事情知道的少一些,能夠活得長一些。”
    荔知走到高善麵前,站定。
    蘭香若有若無。
    近在咫尺,高善更像是一麵匆匆打造的棺材板,幹裂的表麵,黯淡的顏色,狹窄而單薄的厚度,冷冰冰的溫度。
    他的鬢發還是烏黑的,眼睛裏卻已經沒有活著的光。
    “公公見過我的雙生姊妹麽?”
    高善不言不語,眼神閃動了一下。
    “……既然見過,就應當知道,我和公公,同是天涯淪落人。”
    高善麵無表情地看著她,神情沒有一絲波動。
    “宮正說笑了,我們並非一路人。”
    “若非一路人,公公今夜就不會在此。”荔知的目光,落在他少了壓襟的內侍官服上,“我們都無法釋懷,所以我們是一路人。”
    高善沒有說話。
    荔知說“我知道公公前呼後擁,大權在握,但宮中人多眼雜,公公總有走不開的時候。依裏邊那人的性子,恐怕不會每一次都這麽聽話。宮正司可以在公公力所不及的時候,為她庇護。”
    漫長的沉默後,高善開口了
    “你要什麽?”
    “什麽都不要。”
    荔知的回答超乎高善的意料,那張古井無波的臉上第一次出現表情。
    “你什麽都不要?”
    “為惠而望報,對公公這樣的人並不管用。”荔知說,“如果公公不想履行承諾,就是一百個我,也鬥不過一個公公。與其讓公公費神,不如我自己放棄這個念頭。”
    麵對後宮有第一煞神名號的高善,荔知神色從容,微笑淡定。
    “荔知隻望公公做出抉擇的時候,莫要忘記今晚。”
    笑了笑,荔知不再等待高善的回答,轉身離開了冷宮外的宮道。
    身後靜悄悄的,一束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她身上。
    荔知回到長秋殿,見到鹿窈,告知她裝神弄鬼之人是冷宮裏跑出來的發瘋嬪妃。
    冷宮裏多的是這樣的可憐人,鹿窈並未細問,得到保證長秋殿不會再鬧鬼便讓她離開了。
    第二天清晨,她帶著兩名女官再次來訪冷宮。
    把手宮門的兩個內侍見她一愣。
    “開門,宮正司稽查冷宮內務。”
    荔知走進冷宮後,讓兩個女官分別去巡查不同方向,而她獨自一人走向最裏端的破敗小院。
    即便是白日的冷宮,也充斥著一股淒淒慘慘的氣息。
    坐上宮正的位置,宮中所有嬪妃和宮人的背景都在她的腦海之中。
    石映月,封號采女,六皇子的生母。
    荔知推開搖搖欲墜的小木門,看見坐在桌前的石映月。她借著窗外的日光,正在縫製一雙虎頭鞋,聽見開門的聲音,抬頭看來,一臉驚訝。
    她看上去就像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母親。
    石映月看著站在門口,身穿高級女官衣裳的荔知,猶豫片刻,主動開口道“你是來找淑妃娘娘的嗎?她在隔壁主殿,你走錯了。”
    荔知順著她的話說了下去“娘娘日安,奴婢是陪上峰來的,她在和淑妃說話,打發奴婢到別的地方看看。”
    “原來是這樣。”石映月笑了起來,歲月拍打過的眼角波紋一片。
    “娘娘的手藝真好。”荔知走近了,看著她手裏的虎頭鞋說。
    “我隻是一個小小的采女,說不定還沒有姑姑的品級高。叫我采女就好。”石映月的目光落在手裏的虎頭鞋上,目光中一片溫情,“這是我給六皇子繡的,小孩子總是長得很快,一個月一個樣,不知不覺地就長大了。啊——我還沒有請姑姑坐下,太失禮了。姑姑請坐,我給姑姑沏一杯茶——”
    石映月慌忙站了起來,目光在空蕩蕩的屋子裏四下尋找。
    “我的茶……我的茶……”
    荔知心中一酸,連忙按住她。
    “采女勿急,奴婢剛剛在淑妃那喝過茶了,不渴,奴婢坐著就行。”
    石映月窘迫地笑了笑“也好……淑妃的茶是好茶……”
    她拿起桌上就快完工的虎頭鞋,繼續繡了起來。
    “姑姑莫要笑我,這雙鞋我想早些繡完,趕緊給淑妃娘娘送去。”她小心翼翼地賠笑道。
    荔知笑了笑,寬慰道“采女不必在意我,我看采女繡工出色,心中很是羨慕。”
    她拿出懷裏繡好的荷包,拿給石映月看。
    “我自己繡的,就很難看。”
    石映月看了她的荷包,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宛如少女一般。
    “能夠收到姑姑荷包的人,一定會十分歡喜的。”
    “為什麽?”
    “這荷包,一看就是鮮少做針線活的人費心所製。”石映月的神情溫柔起來,似乎想起了某一個人,“願意為一個人做並不擅長的事情本身,就足夠讓人感到歡喜。”
    “采女想起了誰?”
    石映月低下頭,唇邊露著一抹微笑“一個死腦筋的人。”
    荔知坐了一會,出言告別,石映月忙著趕製虎頭鞋,將她送至小屋門口便返回了桌前。
    荔知環視屋內,記下所缺生活物件,打算在稍後就派人給她送來。
    她走出小院,看見不知何時來的高善。
    高善看了她一眼,目光投向虛掩的木門背後的石映月。她坐在桌前,聚精會神地穿針引線,將所有母愛都縫製在那雙活靈活現的虎頭鞋裏。
    “她從來沒有繡完過。”高善開口,“每到她即將完工的時候,我就會將那雙鞋拿走。她找不到鞋,就會拿出針線重頭開始。”
    “她的記憶停留在六皇子死之前,如果是小時候,她就繡虎頭鞋。如果是少年時期,她便縫裏衣。”
    “每次縫製的東西不見,她不哭不鬧,毫無怨言,隻以為是淑妃不願她和六皇子親近,所以拿走了她的繡品。”
    “她的記憶永遠停留在長秋殿,隻能偷偷扒著窗戶,偷看淑妃抱走的六皇子的時候。”
    荔知沉默半晌,說“她是一個可憐人,即便不為公公,我也會在能力範圍之內照顧她。”
    高善不置可否。
    他邁腿走過荔知,和她擦肩而過的時候,說
    “你姊姊的事,我很抱歉。”
    荔知猛地轉身,高善卻沒有停步,徑直邁入了石映月的屋中。
    他背對著荔知,不知和石映月說了什麽,石映月仰頭笑了起來,那雙苦難鐫刻過的眼睛,滿溢著少女的天真和見到心上人的快活。
    荔知站了一會,放棄了追問的想法,抬腳離開了冷宮。
    高善已經表明立場,聰明人之間門不必再說更多。
    時隔多日,荔知終於得以回家。
    家裏不僅有弟弟妹妹,嘉穗嘉禾,還有謝蘭胥。
    一切如常,一切都讓她感到久違的熟悉和自在。
    用過夕食後,兩人坐在東跨院的花廊下乘涼。
    絢麗的紫藤花鋪滿花架,像一片會湧動的紫色海洋。傍晚暖洋洋的風吹拂著低垂的紫藤花束,送來陣陣幽香。
    荔知和謝蘭胥並肩坐在一起,手牽著手。
    得知長秋殿鬧鬼的背後是高善和石映月,謝蘭胥沒有絲毫吃驚。
    “你知道皇帝為何信任高善嗎?”謝蘭胥空著的另一隻手把玩著落下來的紫藤花瓣,“高善原是崔朝時候的官宦少爺,因大不敬被抄家,未滿十五的高善沒入掖庭,淨身做了內侍。燕朝建立後,皇帝為收攬人心,翻了許多前朝之案,高家便是其中之一。”
    “隻有高善這種和前朝有著血海深仇的人,皇帝才敢將他放在身邊重用。有了石映月做軟肋,高善已經不可能再妨礙我們。”
    荔知抬眼眺望遠方,天邊外的一片火燒雲,在晚風的推動下,步步緊逼,緩緩推進,像是要將兩人和紫藤花一起燃燒幹淨。
    “高善從一開始,便沒打算與我們作對。”她說。
    謝蘭胥朝她看了過來。
    “或許,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荔知說。
    “……也許吧。”謝蘭胥轉過頭,也望向天邊那片越來越近的火燒雲。
    荔知從懷中掏出那隻花了她數個日夜功夫的荷包,故作隨意地遞給謝蘭胥。
    謝蘭胥接過荷包,定定地看著。
    他許久沒說話,荔知不由有些緊張。
    “……不錯。”
    謝蘭胥終於開口。
    雖然他的表情沒有過多的變化,但他立即取下原本掛在腰間門的荷包,將裏麵的東西倒入了荔知所送的荷包裏麵,重新係了起來。
    “如何?”他站了起來,向荔知展示著腰間門的新荷包。
    “很適合你。”荔知笑道。
    “我也覺得。”謝蘭胥說,“就是這個蝴蝶,陰柔了些。”
    “那是繡的飛魚!”荔知險些沒控製住表情。
    謝蘭胥及時補救“……還好有飛魚平衡。一個圖案繡兩種花樣,不比尚宮局繡娘的技藝還要爐火純青?”
    一陣強風吹過,頭上飄下紛紛揚揚的紫色花瓣。
    荔知忍不住站了起來,張開雙手站在花雨之中感受天地的饋贈。
    謝蘭胥在一旁看她,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你瞧,像下雨一樣,阿鯉開心嗎?”荔知回頭笑道。
    謝蘭胥望著她笑了。
    “開心。”
    卻不是因為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