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二十六歲的初秋

字數:602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奪嫡不如當神醫[清穿] !
    按照後來史書上的標準記載:這一年,六世活佛離開拉薩,經青海湖,輾轉內蒙、陝西,進入山西境內,終於在五台山麵見康熙,解除了自三征葛爾丹以來藏區與清廷的誤會。這是清廷統治邊疆的裏程碑式事件,對於後來發展金瓶摯簽製有著無比緊密的關聯。
    當然,若是人們細細地翻看康熙朝諸多人物的傳記,就能發現暗藏在這次事件後的暗流湧動。因為,十五阿哥曾經在五台山被人誘拐,離開駐地超五百裏,比劃一下從五台山往西南而去的五百裏,就剛好與地圖上聖寧寺重疊。
    而聖寧寺,正是六世活佛東行中的落腳地。寺中還留有紀念死亡武僧的石碑,碑上記載著,正是這些人的犧牲,才從追兵手中保護了六世活佛,讓他能順利與皇帝見麵。於是這處昭示著活佛轉危為安的山中小廟,也得以在多方援助之下多次擴建,成為一處以“聖寧”為名的佛家聖地,數百年香火不斷。
    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時間,自然就有聰明人作出了最符合真相的推論:若非十五阿哥胤祤被誘拐到聖寧寺附近,活佛還不能如此順利地與清廷方麵接上頭。沒準兩方人馬在聖寧寺還發生過什麽不打不相識的故事。而史書上所記載的,十五阿哥與六世活佛的長久友誼也仿佛論證了這一點。
    當然了,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上的童話,隻能騙騙不知情的後來人,卻是騙不過康熙的。
    “那兩名喇嘛明明是京中供奉,即便他們聽聞‘六世達喇嘛被廢’的消息,想要為救其出力,又是如何想到接近皇子阿哥的呢?又是如何得知達喇嘛落腳山西?喇嘛久在京中供奉,會不知道向朕陳情,反而曲折迂回去綁架皇子?讓皇子當引見的中間人,聽上去順當,但其中可能會出多少意外?難易相較,不是一目了然?”
    以隆重的儀式迎接並冊封了六世活佛後,康熙爺冷靜下來,一語道破了其中最大的違和點。“調查那兩名喇嘛身邊人,看是否有通風報信、形跡可疑之人。朕倒要看看,是誰在後麵出謀劃策。”
    因兩名藏地喇嘛的屍體已經找到,所以康熙也沒往著兩名喇嘛本身有問題上麵去想。辛辛苦苦算計一場隻留下“請不要牽連活佛”就死了,圖什麽呢?除非他們是活佛派出來搞陰謀的,最後忠心赴死背黑鍋。但小十五和活佛此前從無交集,而作為政治傀儡的活佛遠在高原,先別論他的為人是不是搞陰謀的,實實在在搞陰謀的條件也沒有啊。
    那如果不是兩名喇嘛本身有問題,就該是有人蓄意利用了。
    年過五十的帝王判斷是非對錯越來越從心了。在他的腦子裏,最有可能的“真相”是這樣的:兩名藏地喇嘛聽聞活佛被廢,心急如焚,四處鑽營,被有心人鑽了空子。此人引導著他們接近誘拐十五阿哥,以救六世達活佛。而兩名藏地喇嘛隻想著他們的宗教精神領袖,被人當成了針對皇子的槍也不知道。如果不是恰巧在山西截住了人,還不知道小十五會被拐去哪裏呢。
    康熙爺越想,越覺得這後麵有一股勢力在推動。他們意欲何為呢?是想要讓十五阿哥見棄於皇帝,從而在來年大選上做文章?還是其實意在老八?
    這種猜測,在康熙爺得知“有一名曾經給兩名喇嘛送菜的小太監投井”之後,幾乎成了老爺子心裏板上釘釘的事實。
    “好啊!家賊竟是出在宮裏!”康熙爺重重一掌拍在桌上,被魚尾紋包裹的雙眼中,透出陰沉的光。
    危險的信號一個接著一個,若說“組織門人編書製造影響力”還算是在邀寵的範圍內,“弘暉落馬”還知道套一層後宅傾軋的掩飾,那麽,“直接朝老十五下手”,就是□□裸不計後果、攪動朝政的對立了。
    康熙猛然意識到,除了老大一直想要跟太子掙個高下外,其他的兒子,也可能是屁股下這把座椅的繼承人。是了,都是龍子鳳孫的,誰又甘於屈居人下了。他自己當年,不也是不占長不占嫡嗎?
    那麽,要把太子的權威再扶起來,壓住底下蠢蠢欲動的弟弟們嗎?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被康熙給否決了。他現在已經不叫太子一起吃飯了,因為太子那雙即便是笑著的時候都帶陰霾的眼睛,讓康熙食不下咽。年輕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不怕死,到了這個歲數,他才意識到,自己也是怕死的——怕到不願意見自己的兒子。
    若說康熙如今還願意帶在身邊的兒子,就隻有年紀尚小的那幾個了。青蔥少年,意氣風發,就仿佛太子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十三歲一樣。“去打聽一下,老十五如今在做什麽?”康熙爺轉頭問身邊服侍的人。
    太監總管恭恭敬敬地出門,又恭恭敬敬地回來。“回萬歲爺,十五爺在自己院裏補功課呢,不曾出門。倒是往驛站送了兩次信,都被截下來了。”
    “拿來看看。”
    說是信,其實是兩包書。不過上麵附了短短幾句話作為說明,大意是:雖然五台山也有書,但不如京中武英殿鉛活字印得精美,謬誤也少。上次活佛談到想要學滿漢文字,他就選了這幾本給他捎過去。
    康熙看得大無語。這個兒子真被喇嘛給洗腦了啊,都回到京裏了,還心心念念著他的活佛呢。
    “讓老十五給朕滾過來!”他罵道。
    還以為“事情已經過去了,隻要宅在阿哥所就可以繼續當小透明”的十五阿哥,天降橫禍,慘遭荼毒。
    小十五被老爺子指著鼻子罵,直罵他“蠢蛋”、“朽木”、“笨豬腦子”。把從來沒有被如此刻薄對待過的小十五都罵傻了,好不容易聽皇帝爹宣判說“回阿哥所禁足”,他都沒注意到自己眼眶紅了,裏麵有淚水在打轉。
    如此疾風暴雨,自然引來了哥哥們的求情。
    康熙讓諸多兒子按長幼順序站成一排,他率先問的老八:“你想說什麽?”
    八貝勒直接跪地請罪:“兒臣作為兄長,從前沒有好好管教老十五,讓他鬧出辱沒皇家臉麵之事,這是失梯;兒臣身有戍衛之職,竟有皇家阿哥擅離駐地未發覺,這是失職。雖然結果陰差陽錯弄拙成巧,但這其中的過錯是抹除不了的。兒臣自返京以來,夙夜難寐,如今還是在皇阿瑪跟前自請責罰,歉疚羞愧之心才能稍稍減情輕。”
    康熙剛想說“你知道錯了就好”,就聽八貝勒的戲肉來了。“兒臣請求辭去宮中戍衛一職,好好在家管教弟弟。”
    康熙的臉色瞬間就變了。老謀深算如他怎麽會意識不到老八的想法。老八準也是意識到了兩名藏地喇嘛被人慫恿著牽連老十五,他覺得幕後之人針對的是他八爺,便想要交出手中的權力來換取弟弟的平安。能讓老八退縮至此的是什麽人?老八是在懷疑太子啊!
    幾乎是瞬息之間,康熙爺的腦海中閃過十多種應對辦法。但他顯然也是被“太子有可能對底下弟弟出手”的猜測給弄得心頭火起,於是帝王選擇了最為激進的一種。
    “朕怎麽養了你這麽個膽怯不孝的東西!”康熙大步跨到八貝勒跟前,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隻有弟弟需要你照顧,嗯?在宮裏的老父親就不需要你效力了嗎?!你把宮禁安危,把朕的安危置於何地!”罵完,康熙還一腳踹了過去。
    當然,這一腳還沒踹完康熙就後悔了,因為他像是踢到了一塊鐵塊。老八這身板練得可真結實啊。他連忙收力,像是被氣到說不出話般撫著胸口,偷偷後退了半步,才將身體穩定住。
    老三、老五見狀連忙過來攙扶老爺子,而其他阿哥也反應過來,此起彼伏的“皇阿瑪”、“息怒”、“保重身體”響在殿內。
    而八貝勒,也麵露慚愧之色,從脖子到耳朵都燒紅了。他垂淚道:“若他已經成家了,我也就撒開手了。可他如今還長在宮中,算數、二十四史都是我教的,他有不好,兒臣難辭其咎。皇阿瑪春秋正盛,內聖外王。兒臣慚愧啊,想要皇阿瑪多庇護不肖子幾年!”
    他說完這番話,其實心裏是打鼓的。
    因為在康熙已經駁斥了他的辭職申請的時候,還繼續跟領導頂著幹,弄個不好就要被削成光頭了。然而這段話是良妃教他的。“你就說‘皇阿瑪春秋鼎盛’,求他再庇護你們兄弟幾年。”
    唔,他不是不懂良妃的意思,皇帝年紀越大,就越不願意承認自己老去。他喜歡跟小兒子相處,不就是因為小兒子們還事事依賴他崇拜他,讓他有一種自己還年輕有力的錯覺嗎?那麽主動示弱、尋求庇護,至少不會踩到最大的那顆雷。
    然而老爺子如今的思維執拗又奇怪,事情真的會這麽順利嗎?萬一他突然醒悟了,堅定認為自己在利用他的心理弱點,那又該怎麽辦?
    好在,實時監控著一切的係統及時反饋:“叮,檢測到康熙好感度上升兩點。”
    賭贏了。八貝勒真的掉下了眼淚。他還記得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那個高大偉岸的皇阿瑪,像是天上主宰生死又遙不可及的神明。是什麽時候開始,神明被人性弱點侵蝕,墜落天際的呢?
    八貝勒的感傷並沒有被任何人感知到,被皇阿瑪這麽指著鼻子罵,老八的前程完了。但他這次確實是出了大紕漏,而彌補的方式又顯得膽小懦弱。
    老九不讚同地看著他八哥,心裏歎氣:這怎麽就沒找弟弟商量一下呢?宮禁之權,多麽顯赫受寵的位置啊,沒了這個,怎麽去爭奪太子之位?
    直郡王直接喊了出來:“老八別說了,會不會看氣氛?”
    老三則是直白地投來不屑的目光,他覺得自己已經夠膽小的了,沒想到老八看著強悍,其實內裏是個更不中用的,捏了捏老十五,他自己就退了。這婦人之仁也太明顯了吧。
    四貝勒垂下眼,心裏有些複雜,但他馬上緊醒,隻用擔憂的目光看向康熙,扮演一個純孝的角色。
    至於老五,則是真的純孝。真純孝的,反而會看老八,想勸他不要再說話惹皇阿瑪生氣了。
    老七則是有些局促,他是典型能禦下不能討好上峰的類型,這時候也知道隨大流上前,表現最基本的對老爺子的關心。
    太子冷漠地站在外圍,他眉頭微微蹙起,像是在思考什麽。
    而這些皇阿哥卻沒有注意到,康熙看著被憤怒失望裹挾,靠在椅子裏順氣。其實,他的眼神裏沒有半分情緒,從兩條微微張開的眼縫裏露出來的小半截瞳孔,像是藏在雲層中的鷹隼,將所有人最細微的表情變化盡收眼底。
    下一秒,康熙爺閉上那兩片恐怖的“雲層”。再睜開的時候,他又是一個希望兒子們分憂的皇阿瑪了。
    “老八不願意幹,你們誰願意來替老父分憂啊?”
    金餑餑激起熊熊烈火。
    直郡王第一個興奮開口:“兒臣願意!”
    緊跟著的就是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幾個。“願為皇阿瑪鞍前馬後。”
    見說的人多了,老三、老四、老五、老七也連忙表態:“兒臣等也願意。”這要說不願意,就得跟老八一起吃掛落了。再說了,他們也不想被弟弟們給比下去。這幾年這幾個小子夠受寵的了。
    如此一來,就顯得一眾兄弟都是孝順的好兒子,隻有老八一個是啃老的。四貝勒覺得不妥當,擔憂地看了一眼八貝勒。當然,這裏太子又雙叒叕被排除在外了。老四也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默認了以太子跟皇帝的緊張關係,老十六都可能領宮禁,隻有太子絕不可能。
    “好,哈哈哈,好!”康熙爺撫掌大笑,“朕有許多兒子,一個不成,還有許多能幫到朕的。那就老大,還有老十三,明天去侍衛處領差事。”
    說完,他往八貝勒的方向彈了彈袖子。“老八除去六部、宮內所有職務。老十五即日搬出宮,去老八府上住。謝恩吧。”
    這話說得就有些欺負人了。
    但八爺結結實實磕了個頭:“謝皇阿瑪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