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六歲的秋天

字數:478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奪嫡不如當神醫[清穿] !
    八月裏,秋風起了。樹梢上的葉子黃了一半,與依然翠綠的另一半夾雜在一起,像一副豐收的油彩畫。垂死的知了們在開著最後的大合唱,期望能夠找到配偶,延續自己的基因。然而生物之間的悲喜並不相通,人類隻覺得它們吵鬧。
    反正康熙是發了一回火,然後一夜之間,紫禁城裏的蟬鳴都絕了跡。
    這些圓滾滾的節肢動物是遭了無妄之災。因為帝王的怒火是顯而易見的牽連。
    慈寧宮的昭聖太皇太後又病了,老毛病,中風。幸虧太醫院陳院判到得及時,給紮了幾針,人才緩緩醒過來。
    然而太醫能救回來一次,救回來兩次,還能一直救回來不成?老人自身的免疫力是在衰退的。太皇太後自己都覺得怕是大限到了,中風醒來後總喜歡拉著康熙說古,從科爾沁草原說到皇太極,其中許多康熙之前都沒聽過的往事。
    “要是能再回一趟家鄉看看就好了。”太皇太後最後感慨,不必說,以她的身體狀況是回不去的了。
    康熙很傷感,但也隻能詔了科爾沁的王爺入京來相見。若是科爾沁的子孫中有合適的人選,他準備將十六歲的大公主嫁去科爾沁,以備在太皇太後死後繼續維持大清與科爾沁之間的密切關係。
    皇帝的打算,太皇太後怎麽會不清楚?這是她親手帶出來的孫子,能在這個關口還理智地思考國家大事,是她教育成功的證明。隻是,公主下嫁,到底比不上後妃進宮啊。何況大公主隻是養女,沒有母妃作為臂助。
    老太太長歎一口氣,沒有跟皇帝開口,比如給太子指一個博爾濟吉特側妃之類的話。知道會被拒絕,那就沒有必要再說。“許久沒見阿哥和格格了。都帶來讓我瞧瞧吧。宮裏有添什麽喜事嗎?”
    康熙心裏鬆了一口氣,在科爾沁和孫兒之間,祖母還是更偏向自己的。他臉上露出幾分真切的笑容,道:“十二阿哥會說話了,是個開口早的。十二格格也能翻身了。章佳氏那胎大約十一月裏能生,前兒衛氏也報上來有三個月身孕了。”
    太皇太後眉毛動了動,最近生的懷的,都是
    包衣啊。但她都快死了,也懶得去計較這些,隻是點點頭:“好,都是好孩子。”她抓住康熙的手,笑著流淚道:“你阿瑪子嗣不豐,從前都說是漢人的詛咒,說得人想回關外;還是你的命壯,這阿哥啊,格格啊,都排到十二十三了,瑪嬤高興,高興……”
    康熙想起自己早年也是不停死孩子,忍不住也紅了眼眶:“瑪嬤好好養病,後頭還有小十四,小十五,排著隊等著喊您烏庫媽媽。”
    太皇太後被逗笑了,咳咳幾聲,被喂了口水,才又平複下來。“好。”她靠在靠枕上,虛弱又慈祥地看著皇帝,“瑪嬤好好養病。”
    皇帝替自己的祖母掖上被角,又看了一會兒她布滿皺紋的睡顏,才轉身離開。
    不一會兒,全後宮裏都得到了消息,最近孩子的事是最要緊的,務必每個都平平安安的,若是有什麽壞事驚到了老太太,稍微沾點關係的都要吃掛落。
    一時間,宮中的門禁都更加嚴格了。延禧宮也緊了緊皮子,哲嬤嬤、小周公公、紅繡等人沒少被敲打。其實他們宮裏總共出了四個孩子,惠妃生的大阿哥自不必說,良貴人如今有兩個了也不必說,還有布貴人生的三公主。不過呢,大阿哥和三公主都是十多歲的大人了,自己住在阿哥所和公主所,所以現在延禧宮上下就緊張著良貴人的兩個寶貝蛋。
    胤禩出宮時的侍衛增加了,良貴人身邊也多了嬤嬤。弄得大家想說點悄悄話都費勁。
    良貴人的整個孕期,就隻有德妃過來看了一回,支開旁人賞了會兒菊泡茶。
    “你想生?”德妃手上沏茶的動作行雲流水,口中低低問出的話卻一點都不雅致。
    良貴人搖搖頭,又點點頭:“它想活下來,時機太好了。”
    巨大的菊花在琉璃茶盞中緩緩盛開,將整杯茶照映成燦爛的色澤,仿佛其中泡著一杯黃金。“你這胎怕是會生在喪期裏。”
    “無所謂。”良貴人的眼睛看著金黃色的茶盞,空洞洞的,“它想活,就自己掙。”就像胤禩一樣。
    “成了。”德妃突然將聲音提高到了正常的音量,是說給周圍的許多雙耳朵聽的,“如
    今隻能叫妹妹看個熱鬧,等妹妹的小阿哥滿月了,本宮再請妹妹喝茶。”
    良貴人在晚燈的攙扶下甩了甩帕子,生疏地回答道:“多謝德妃娘娘。”
    整個過程,聽著就是德妃熱情地來展現自己的賢惠,而良貴人,依舊是那座油鹽不進的冰山。
    後宮的女人們戰戰兢兢地等著太皇太後的駕崩,許多人開始抄經祈福。若是老太太活下來了,這就是她們的孝心感動了上蒼;若是老太太不幸去了,那這些就正好燒在葬禮上。左右是要抄經書的,早抄不虧。
    惠妃也抄經書,不過她每日隻抄三頁,其餘的自有代筆的宮女。紅刻姑姑就是,平日裏好吃好喝地高薪供養著,工作就隻有抄書繡花,字跡針腳與惠妃一模一樣。她是跟惠妃打小一起長大,最忠心不過的影子。類似這樣的人,就隻有鈕鈷祿貴妃才有,佟家和赫舍裏家都沒有為女孩子想得這麽長遠。
    有人代筆,惠妃就有多餘的時間把延禧宮把得鐵桶一般,甚至還能打聽一些宮裏宮外的消息。就比如:康熙的奶兄李煦從江南尋了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進宮,假稱是包衣旗人,是李煦的遠房表妹,其實人人都能看出來是個漢人,人還裹小腳呢。
    美人姓王,目前也沒個身份,就住在儲秀宮裏。反正儲秀宮娘娘瘋了,不會受氣。不過太子就不太高興了,差點捅到老祖宗跟前,得虧他還是個有良心的,看老祖宗的身體孱弱,又想到從小到大受老祖宗的恩惠深重,最後把這口氣咽在了肚子裏。
    “太子哪裏知道這麽多事?”惠妃抿了口茶水,說話的神情頗為散漫。
    良貴人在屋裏養胎,陪惠妃說話的是布貴人幾個。“赫舍裏家還有眼線唄。尤其儲秀宮娘娘還是赫舍裏家的。”
    “沒了乳母那個主事的,不成了。”布貴人說著遺憾的話,語氣卻半點不遺憾,還有些小興奮,“什麽小事都讓主子操心,不成的。小主子不該管這些,爭風吃醋是女人的事。”
    惠妃搖搖頭:“元後在的時候,也是精明的。沒想到……”
    這話說得遠了,資曆淺的小常在小答應都不敢搭話了。
    “有
    皇上護著太子,元後娘娘泉下有知,必定安慰。”布貴人說,“咱們別為了貴人操心了。貴人自有神佛護佑——話說,新進宮的那位,”布貴人比了個小腳的手勢,引得眾人都笑了,“聽說長得像我們宮中的一位妹妹。”
    惠妃神色依舊是淡淡的:“還能像誰?不就是像良妹妹嗎?好看的人,總是相似的。便是好看的人不相似,皇上喜歡的好看的人,也必是相似的。”
    “娘娘說到點子上了。”布貴人笑得露出眼角深深的魚尾紋,“臉型像良貴人,眼睛像宜妃,嘴巴笑起來跟德妃娘娘似的,還有一支比那喇貴人還好看的鼻子。這是我聽儲秀宮的下人說的。”
    惠妃撫掌:“這可不得了,難為李煦能找出這麽個妙人來。”
    小答應小常在們快把帕子擰碎了,隻有早不承寵的布貴人還能跟惠妃言笑殷殷。“誰說不是呢?這些外頭的要員啊,為了討皇帝的歡心,根本不管我們女人的死活。”
    惠妃的目光掃了一圈眾人的模樣,肅了臉。“布貴人這話說對了,我們女人的命由不得自己做主。看看貴妃和佟妃,家裏人得力,便是容貌不是頂尖,也聖寵不衰。再看看良妹妹、章佳妹妹,懷著身孕也不見什麽實質的好處。這滿宮裏,因為自身受寵惠及家人的,隻有早年的宜妃;便是德妃,也是實打實拿命生孩子生出來的。所以啊,你們與其想著在容貌衣服這些細枝末節上使勁,不如隻抓兩點,一個是綿延子嗣,一個是督促家裏人上進。咱們這位萬歲爺最是聖明君主,但凡父兄有點功績,或者膝下有個一兒半女,難道會忘掉你嗎?”
    方才還在聚眾恰檸檬的眾多小主幡然醒悟,不管是真醒悟,還是裝醒悟的,都起身下蹲,道:“謝娘娘提點。”
    正巧就在這個時候,門口的小太監興奮地跑過來:“恭喜娘娘,賀喜娘娘。黑龍江大捷,納蘭公子在陣前俘虜羅刹兩名大將,捷報已經抵達乾清宮了。”
    惠妃眼前一亮,露出了一個溫柔得仿佛三月湖水的笑:“真的?那可有說什麽時候班師回京?”
    小太監被問住了,遲疑地搖搖頭:“沒聽說,許是
    還要等聖旨。”
    “罷了,不為難你。”惠妃抓了些金銀瓜子,賞給小太監,又宣布延禧宮眾人多發一個月俸祿。這下,方才還臉僵的小答應小常在們徹底樂開了花,一個個上來恭喜惠妃,好話跟不要錢一樣往外倒。
    更是有想向惠妃學習的,準備讓家裏人也去軍中撈功勞的。但這話就說得簡單做得難了,沒有納蘭家那樣的背景,還想輕鬆撈功勞?想屁呢。
    良貴人等了這些年,也沒等到家裏出一個佐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