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九歲的春天

字數:286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奪嫡不如當神醫[清穿] !
    攤上事兒的李氏糧店並不知道在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麽樣的命運,這時還有跋扈的夥計朝著那被打的老漢吐唾沫。“窮漢刁民,鬧什麽鬧?知道這是什麽地界嗎?”
    老漢跌坐在地上,隻會哀哀叫喚,一時竟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反而是跟著老漢一起來的有個小姑娘,約莫五六歲的樣子,也不怯場,嗓門脆生生的:“你們賣的糧食裏摻沙子!還推我阿爺!還有沒有王法了?”
    那群夥計哈哈大笑:“小丫頭,在清河坊的地界上,我家就是王法。你要再叫喚,就捉了你賣隔壁醉紅樓去。”
    他們大約是跋扈慣了的,且後台著實硬,因此圍觀者眾多也隻敢怒不敢言。
    小八爺看到這裏已經氣不過了,上輩子的俠義之心已起,火急火燎地往樓下跑。哥哥們自然不能瞧著最小的弟弟去鬥惡霸,於是一個跟著一個往下跑,如同葫蘆娃救爺爺。最後一個走的是三阿哥,他自詡文化人,是不想參合這種顯而易見的武鬥的,無奈兄弟們都去了,他不去顯得沒有手足之情。眨巴眨巴看了康熙兩眼,沒見他阻止,於是胤祉也下了樓。
    康熙見兒子都跑光了,這才站起來伸了個懶腰,信步走到窗戶邊看好戲。嗯,有侍衛跟在暗處,他一點不擔心兒子們吃虧。
    胤禩衝得最快,這時候已經在圍觀人群中奮力往前擠了。這是個要行俠仗義的主兒,無奈有人動作比小八爺還快。
    “哼,不就是拐著彎巴結上內務府的一條狗嗎?李煦知道你們這門親戚嗎?也敢妄稱清河坊的王法?”少年人變聲期的公鴨嗓喝道,等微服私訪的小阿哥們好不容易擠到最前麵,就看見一把明晃晃的長劍,正指著那糧店夥計的鼻子。
    出頭之人是個少年,剃發梳辮,作滿人打扮。這在江南市井中不說難得一見,但也著實不多。康熙年間剃發令鬆弛,江南陽奉陰違剪短辮子、包頭巾的人可不少。遇到這般帶著武器,還滿身富貴的辮子頭,那不是官宦家的孩子,就是駐江南的八旗子弟了。
    別看糧店夥計對著窮苦
    百姓耀武揚威,真見了比他還橫的那叫一個客氣。“不知小爺怎麽稱呼啊?”
    那少年個兒不高,握劍的手卻穩得很,雙腳站立的姿勢,也像是個練家子。“少廢話,給老人家換了好米,再陪五兩藥錢,這事就算結了。”
    “五兩結不了。”小八爺連忙打斷他,他正好給老漢檢查完摔傷的屁股,“骨折了,傷筋動骨三個月,至少給十五兩銀子。”
    那持劍少年看了一眼邊上莫名多出來的一串辮子頭,心裏詫異清河坊何時來了這麽群小少爺。不應該啊,杭州城裏的八旗同齡人,少有他不認識的生麵孔。不過眼瞅著是跟自己同一立場的,也不多問,跟著幫腔:“聽到沒有,十五兩。”
    糧店夥計本想套交情的,但眼看著幾個小孩子這麽不給麵子,臉上白了紅,紅了黑,像是準備鋌而走險。就見那最開始出來的少年人揮劍躍起,一道白光閃過,大門上“李氏糧店”的招牌已經被一分為二,轟然落地。
    這下連店掌櫃都坐不住了,從裏頭出來,正要令人動武,見到對麵那個少爺頓時臉都扭曲了。“姚……姚小公子怎麽來清河坊啊?”
    “我還道這杭州城要姓李了呢。”少年“哼”一聲,公鴨嗓嘎嘎的,“總之,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我姚法祖出頭了,有說法到漢軍鑲紅旗找姚家。”
    掌櫃的連忙稱不敢,又利索地給那祖孫二人換了糧食,又賠了銀兩。
    圍觀人群這才連聲叫好起來。沒能占據c位的皇阿哥們覺得好像哪裏有些不圓滿,於是目光都對著那姚法祖上下掃視,心裏紛紛冒出一個疑問:“漢軍鑲紅旗姚家是哪個?”
    皇阿哥們不知道,但康熙卻是知道的。“鑲紅旗姚家,就是姚啟聖他們家吧。”
    隨駕的李光地跟姚啟聖曾經共事過,互相算是熟人。見康熙一副感懷的樣子,於是也跟著應道:“正是他們家,熙止故去也有六年了。”
    “姚啟聖,三藩時在康親王麾下,屢獻奇策;平台亦有大功。不過朕記得他人緣不好,死了還有人彈劾他的。”
    從前也沒見皇帝對姚啟聖這
    麽上心啊,難道是這個姚法祖入了聖上的眼?李光地一邊揣摩,一邊小心翼翼地重複事實:“是去年,徐元文上書,說姚啟聖生前欠了國庫的銀兩,還沒有還清。皇上感念他的戰功,於是免除了他家的欠銀。”
    “姚啟聖當年自籌銀兩應對三藩戰亂,雖向國庫借了十二萬兩白銀,但他自己填進去的也不在少數。若真的追索,豈不是寒了功臣之心?這事就不要再提了。”
    康熙的話給李光地一個明確的信號。於是這個官場老油條從善如流地轉移了話題:“熙止生前頗好俠義,如今觀之,其孫當真符合‘法祖’之名了。”
    “哦,這少年郎是姚啟聖孫子?是嫡孫嗎?”
    “正是,還是長子嫡孫。日前見駕的杭州總兵姚儀就是他父親。”
    “朕想起來了。”康熙點頭,看著樓下開始交談甚歡的小少年們,若有所思。
    “既然在此遇上,也是緣分。明兒不是安排了要去撫恤漢軍旗老人嗎?就讓姚家接駕吧。”
    作者有話要說:咕咕,今天到這裏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