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十三歲的中秋
字數:650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奪嫡不如當神醫[清穿] !
已經成為京城小姑娘口中熱門話題之一的小八爺,壓根兒沒有成為風雲人物的自覺。他剛剛被小夥伴姚法祖的故事給打擊了。
起因是姚大少爺替小八爺去泉州港接了趟顯微鏡,中間遇上了一個海商家的姑娘。這位二十歲的姐姐在父親去後挑起了全家的生計,幾年下來竟然做得比父親在時還要繁榮。這回傳教士從歐洲求購顯微鏡,就是借了這位姐姐家的船。
骨子裏離經叛道的姚大少爺再次遇到了春天,也不管對方是不是比自己年長四歲,對人家女當家百般殷勤。然而姑娘卻一心撲在她的事業上,對於相夫教子敬謝不敏。
再說了,她養著三個幼弟夠累的了,名為姐弟,實同母子。但凡弟弟中有一個出息能接班的,她也不愁沒人奉養。
小八爺的差事不能耽擱,姚法祖接到顯微鏡後也不能在泉州多停留,隻能帶著牽絆回到京城。
但姚某人不甘心,趁著秋闈朝廷上下都忙,阿哥們比較空閑的時候,又跑了一趟泉州,專門帶著家裏長輩的書信去的,許諾“三禮六聘、明媒正娶”,可以說是最高的誠意了。
然而依舊铩羽而歸。
“你隻道你喜歡人家,願意許諾你覺得最好的東西。然而人家不一定喜歡你嘞。”姚法祖蔫蔫地說。他經了這一遭,受到的影響可比什麽幼年見過的黃家表妹要大多了,整個人都收斂了鋒芒,再不是那種有些輕佻的模樣了。
小八爺聽小夥伴這麽一說,整個人都不好了。對啊,他隻道董鄂小姑娘讓他有些莫名的悸動,心裏糾結著她到底是跟前世的情緣像還是不像,以及他該怎麽跟康熙開口求娶她。
但是,萬一董鄂小姑娘不喜歡他呢!
就像姚法祖一個禦賜的三等侍衛,家裏有個做著都統的老爹,絕對屬於貴族豪門,去娶一個商戶女怎麽看都是低娶,低到需要跟皇帝打報告的地步。然而人家姑娘就是不樂意。
不是世俗認為好的,就能產生愛情。也不是人人都想嫁入皇家這
個大漩渦的。
於是小八爺也抑鬱了,就連給皇帝爹複診的時候都一臉深沉。
這臉色差點讓乾清宮的眾人以為皇帝身體有什麽不好,一個個如臨大敵。
要不怎麽說,論自信還是康熙比較自信,當即萬歲爺就笑著說:“朕覺得今早起來身上鬆快不少,才找你再做次針灸。你怎麽這幅表情?”
小八爺被點了,連忙一個激靈露出笑容,回答道:“皇阿瑪的身體是恢複了不少。如此再喝十天藥,便可痊愈了。”
一聽還要再喝十天黃花蒿,康熙爺就覺得嘴裏都是蒿草的那股味兒,當即覺得一天的胃口都被倒光了。不過萬歲爺吃奎寧反應比較大,嘔吐頭暈都是輕的,嚴重時甚至聽力都受到影響。相比之下還不如便宜大碗的黃花蒿。
“胤禩,朕覺得你在偷懶。”皇帝不痛快了,就找兒子茬,“黃花蒿沃水,一次要喝三大碗才是最佳療效。既然如此不便,為何不研製了藥丸來。”
小八爺張了張嘴剛要說話,就又被康熙爺打斷了:“且你莫要扯開話題,垂頭喪氣的,是不是又闖禍了?”
八阿哥心說明明扯開話題的是阿瑪您,再說他哪有經常闖禍,小八再老實不過的一個皇阿哥了。他跟康熙相處得多,兩天一請平安脈,免不了要交談幾句,當下也意識到了康熙在拿他尋開心,於是順著演道:
“皇阿瑪冤枉啊,我這幾日忙著寫折子,哪有功夫闖禍?”
“哦?什麽折子?呈上來看看。”
萬歲爺想看折子,那哪怕隻是個草稿也得呈上來。小八爺身邊的小太監氣喘籲籲地跑去阿哥所,又氣喘籲籲地跑回乾清宮,一來一回半個時辰過去了。
中間這段時間康熙就讓八兒子給他針灸。身上燒著艾灸堆還能泰然自若地聊天:
“歸化城路途遙遠,建公主府不易,因此四公主的婚事至少還要兩年。你好好安撫敦多布多爾濟,莫讓宗室裏不懂事的小阿哥欺負了他去。”
嘴上說著宗室裏的小阿哥,好像在指親王家的幾個小子,不過說話的人和聽
的人都知道這話的目標是九阿哥。
從喀爾喀小郡王入尚書房的第一天開始,胤禟就看他處處不順眼。小舅子看姐夫,那真是越看越酸。
“什麽,我四姐給他打了個絡子?她都沒給我打過!”小九不開心了,哪怕他姐姐打的絡子再醜,這“第一個絡子不送自己送了姐夫”的事實,都讓從小就是翊坤宮寶貝蛋的九阿哥感受到了極度不平衡。
然而絡子隻是個開始。
“什麽?我四姐往尚書房送糕點?她以前從來不送這些的!”
“什麽?我四姐往尚書房送薄荷草?她以前都嫌棄這些花兒草兒矯情的。”
……
總之,未來的小舅子和姐夫沒少打布庫。敦多布多爾濟讓著胤禟,因此吃虧的時候多,每次還都是小八爺給他塗的傷藥。
康熙大約也有所耳聞,於是提醒胤禩好好勸阻胤禟。這滿宮上下能管住小九爺的,也就小八爺了。
胤禩點頭應下。即便康熙不說,他也不能眼看著小九鬧得太過分,這是他親自挑的四姐夫,不能坑人家進坑就放著不管了。
四姐夫的事說到這裏,小八爺的奏折草稿也到了。康熙看著被寫廢了的八封折子,有些好笑:“這就是你要奏的事?竟然這麽費勁嗎?”
八阿哥將草稿理了個順序,放康熙手肘邊。“事情確實是個麻煩的事。”他解釋道,“起因還是那台海外來的顯微鏡,兒子見它好用,就想讓內務府多造幾台出來,給太醫院的醫學生看看。明年名醫大會的時候,也能讓與會者帶往全國各地。
“然而製鏡的時候遇到了麻煩,宮裏沒有好的鏡片匠人呢。仿出來的顯微鏡看東西總是霧蒙蒙的。”
康熙一邊聽,一邊看。當了三十年的皇帝,康熙看奏折的速度非常驚人。
隻見他十三歲的兒子一開始隻寫了想在全國征集鏡片匠人,結果寫著寫著思路就跟預算一樣開始暴走。
先是準備仿照前朝時候那樣建個科學院,專門研究農學、物理、天文、防疫、火藥、水利等等,聽說歐
羅巴那兒都這麽搞,俄國沙皇也心動著,誰不想要更好的技術呢?
接下來的幾版稿件,都在多角度論述科學院的好處,和與現有政府機構的不同之處。
“科學院者,非欽天監,非造辦處,既不求鬼神吉凶,也不行奴才事。乃為求格物之理,造福萬民也。”
“當同太學例,開門授課,入門著書。學成者視其專長,供職於工部、太醫署、禮部、兵部等等。”
看到這裏,康熙忍不住抬眼看了眼兒子。這小子外表風光霽月的世外高人一樣,沒想到還有這種對政府體製動手腳的雄心壯誌呢!
萬歲爺此時已經猜到了小八一直寫不成奏折的原因了。既然科學院的學生能入朝為官,他們跟科舉之間的關係就很微妙了。
果不其然,小八爺的最後幾份草稿,都在繞著“新科舉”三個字改來改去。中心思想就是除了四書五經外要開“格物科”。
格物科考不考政治,需不需要篩掉那些有二心的人,防止他們流入官場?
格物科錄取多少人,多久考一次?
格物科怎麽給考上的人派發福利?
格物科跟進士科出身的人之間會不會有隔閡與黨爭?
格物科標準教材怎麽選?
格物科的考官讓誰來當,目前朝中的理科大佬能不能組起一個考官團?
……
然後小八爺就出不來了。
草稿改了一版又一版,結果考慮的事情越多,整個係統反而越糊塗了。
“兒子腦袋都漲了,隻能擱置。”八阿哥委屈巴巴地說。這科學院的計劃,是他在小係統那裏接到的新任務。戴梓和靳輔有關的任務進度條過了四分之三,科學院係列任務就自動上線了。
小八爺也是認真做了功課,發現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他想象不來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和無需畜力的蒸汽車,但光是放在眼前的顯微鏡就讓他心動。
若是早能看見瘧原蟲,大家何苦拿“瘴氣”、“風邪”一類虛無縹緲的詞語猜了幾千年呢?
前景是美好的,想要在現實中邁
開第一步,卻困難重重。
“想不出來是應該的。”康熙一句話讓小八爺睜大了眼睛,“你若真能憑空造出一套成熟的新科舉體係來,那就不是小神醫了,而是老妖怪。”
不過,就小八爺眼下考慮的這些問題來說,已經讓康熙很欣慰自己這些年的教育了。朝上很多老頭子都隻盯著一處利益爭論不休,小八爺已經能統籌著考慮問題了,哪怕有些想法不夠成熟,但他能夠反思自己、衡量他人的利益,這就是上位者的思維啊!不愧是他皇家的崽!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
“科學院的想法是小九先提出來的,他聽盧依道說了歐羅巴小國都有科學院,很是羨慕。”小八爺老老實實地說,“後頭這些,是兒子自己瞎琢磨。”
“老九也十一歲了。有事哥哥服其勞,他就坐享其成嗎?讓他自己也寫個奏折上來,你不許幫他。若有雷同,你們兩個都等著挨罰吧。”皇帝爹說。
小八當然是替弟弟轉圜:“小九也寫著呢,要不是兒子今天說漏了嘴,沒準還是小九的文章先呈上來呢。”
康熙沒說信,也沒說不信,低頭又看起八阿哥的草稿來,來來回回,不止兩遍了。他剛針灸完,身上披著明黃色的單衣,好在乾清宮裏地龍燒得早,不然沒準會著涼。
一直到自鳴鍾響了,康熙才從工作狂人的狀態中清醒,朝著小八爺擺擺手:“你也不必寫你的那份了,你怎麽想的,朕都知道了。此事當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科學院的想法很好,讓畝產提高或者發展什麽新機械都是次要的。改革科舉才是真正驚天動地的大手筆。
滿人不擅長經史八股,甚至母語都與四書五經不同。為了能跟中原本土的官僚製度融合,不得不全盤接受明朝的科舉製度,同時也繼承了明朝遺留下來的學閥。
順治和康熙兩代人的努力,也不過是開了滿人科舉罷了。想要給科舉打上獨屬於清朝的特色烙印,談何容易呢?
沒想到他不敢動的,十三歲的小子卻已經幫他找好了切入口,連理
由都正當得很:
唐朝時候科舉不還開明算、明法這樣的科目嗎?多加一科格物怎麽了?這才是真正的複古。而且農學、水利、冶礦,事關民生,不重要嗎?
隻要口子一開,科舉的選拔標準就不再完全掌握在那些懷念前朝的士大夫手裏了。至於格物科選上來的那些人,要是沒有皇恩,大部分是八股文的差生,考個秀才頂天了的那種,就比如擅長治水的陳潢。根基淺自然隻能依靠皇權,老實幹活不鬧事,除了天天哭著要經費外再沒別的缺點了。
點子絕了,挖了士大夫的根。康熙左想右想,都不覺得他家老八是如此老謀深算的黑心狐狸。難道,真是單純的少年人破壞力才大?
如果康熙能夠再活五百年,他就會知道小八爺這種情況,叫做“天然黑”。
可惜康熙還是個四十歲的人類,於是他隻是眯了眯眼,將八阿哥的才華評估等級再次上調。
科學院和新科舉的點子很好,實踐上的考量也可圈可點。但對於康熙來說,眼前有更緊急的事情要做。至少,得把葛尓丹這個外部威脅徹底打倒了,他才能放開手去改革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