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十四歲的年關
字數:4869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奪嫡不如當神醫[清穿] !
年關將近,小雪飄飄。溫暖的宮殿裏內容豐富的暖鍋子“咕嘟咕嘟”冒泡,給談笑天下事的龍子鳳孫帶去食物的鮮美。
而與此同時,生活在南城泥濘的大街小巷裏的平民,也在同一片飄雪的天空下等待新年的到來。他們穿著破舊的棉襖,握著皸裂的手指,挑著今年沒賣完的最後一捆柴或者最後半壺油,急匆匆地往容身之處而去。
更有那無家可歸的小流浪兒,三三兩兩抱團縮在巷邊的屋簷下,也不知道能不能度過這個冬天。
“唉。”朱老太醫搖搖頭,步履緩慢地行走在這條路上。他手上提著一斤豬肉,是剛從肉鋪裏切來準備晚上包餃子的,這一路走過去,就引得小乞丐們癡癡的目光,跟著包裹從左往右移動,直到看不見為止。
禦醫、文臣、士子、商賈之類,是南城最闊綽的人了,他們大多與東城西城的權貴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不過因為是漢人,而住在南城罷了。
這是滿人入京時候的規矩,不過如今這些規矩也不太嚴格了:富庶的漢人以旗主門客的名義搬入內城,或者有內城的權貴派人在南城開商鋪的,比比皆是。
就比如從朱老太醫家過去三條巷子,就是董鄂家在背後撐腰的書鋪。是出了董鄂妃的那個小董鄂,不是開國五大將那個大董鄂。
書鋪的名字叫“香葉”,價格不高,走平民路線,但凡市麵上常見的書籍和文房四寶都有販售,也有貧苦的學子抄書賣給他家換錢的,按照字跡的工整程度給價,也算公道。
“香葉書鋪”曆史不長,三四年前才開起來的。當時開張的時候,來了好幾個穿八旗軍服的將士,買了全套的《孫子兵法》作為捧場。於是大家就知道了這家書鋪背後有貴人撐腰。地痞無賴不登門,生意自然順遂。
生意順遂了,店家就會做好事,比如年關時候施粥。稀稀拉拉的米湯粥,沒什麽味道,也隻能維持一個時辰的飽腹,但好歹是一口熱的。
許多人也許就是靠著這口熱氣撐過落雪的日子的。
時間已經過了正午,但因為是陰沉沉的雪天,看不見太陽。“香葉書鋪”門口排隊領粥的隊伍已經減了一半。
舀粥的大漢換了班,將大木勺交給自己的同伴,自個兒就套上青布外套,走到書鋪門口的長凳上歇腳。雖是歇息,但那漢子的目光卻警惕地掃視著進出書店的客人。
書鋪櫃台旁邊的待客椅上坐著個少女,穿著藕色的夾襖,清秀柔弱的樣子,但眉眼間的那股輕愁又仿佛遙遠得不可侵犯。她正拿著賬本跟掌櫃說話:
“……這幾位士子是年底新來抄書的,應該是奔著明年的會試入京的。都是舉人了還要抄書為生,可見底子單薄,照顧一二算我們雪中送炭。這樣的人開春後會越來越多,注意些罷。”
掌櫃是個福相的中年人,樂嗬嗬地應著。然後又說了有某某、某生從前在店裏抄書,白蹭過幾頓飯,如今升官了,來送年禮。
少女就將小手一伸:“禮單給我瞧瞧。”
掌櫃的行事老到,早就將東西準備好了。一遝一指厚的單子被遞了過來。董鄂·雲雯提了朱砂筆在禮單上圈圈畫畫,她看得很快,不一會兒就全查完了。
“將我畫圈的東西送回去,太貴重了,受不住。我這兒不替人求官的,隻救急。”這位小姑奶奶擱下筆,道,“倒是張生、王生兩個清貧的要外放,各包十兩銀子的盤纏給他們。”
“諾,諾。”她說一句,掌櫃就應一聲,很是乖覺的模樣。雲雯身邊的大丫頭春繞就笑著打趣道:“咱們格格是好心的菩薩,散財的童子,掌櫃的日子過得不夠威風呀。”
“哪兒的話!”掌櫃連忙叫屈,“小人在大姑娘名下做事,順遂著嘞。京城這地界,天上落下一顆鳥糞都能砸中王爺的地方,能平安賺錢就很好了!若想撈偏門大富大貴,怕不是嫌肩膀上頂著的玩意兒太沉了吧?”說完,還在脖子上比了個殺頭的手勢,表情很是誇張。
春繞和夏梳都笑起來,顯得比她們的主子要多不少人氣兒。
倒是雲雯自己,還沒完全長開的半大孩子模樣,說話做事卻比兩個大丫鬟都要成熟。她平日裏很少與人說笑的,此時也隻是翹了翹嘴角,放下賬本拿起桌子上的精裝書,隨意地翻動兩下。
“這冊《新地理誌》印得好,連尼布楚條約定下的疆界都特意印了大圖,甚是不易。”
掌櫃連忙接話道:“這是明中堂他老人家帶著人印的,內務府的手藝,自然沒的說。傳到市麵上的第一批隻有一百冊,小人知道大姑娘喜好新書,專門搶了四十冊來。如今京城的書鋪,就屬咱家的新書最全了。”
雲雯臉上的蘋果肌總算飛了起來:“你有心了。明珠的門下不好打發,可有花了銀錢打點?隻管報到賬上就是了。這些新書也不必壓著,廣告打出去,好叫京裏的讀書人都知道有這樣的好書。最多店裏留兩冊,供買不起的寒門子弟借閱。”
她一邊說,一邊愛惜地撫摸著新書精美的封皮。因為書中有大量需要展開的圖冊,因此裝訂法與尋常書籍不同,在線裝的基礎上用了更多的膠水,紙張也比尋常書籍要厚實。
雲雯越看越覺得好書不可多得,忍不住將眼前這本揣進懷裏。她是“香葉書鋪”的老板,拿本樣書做收藏怎麽了?
不怎樣,掌櫃的已經對大姑娘的書癡行為見怪不怪了,凡有新書上市,隻要是這位格格能看得上眼的,總有這麽一遭。好在書鋪體量大口碑好,盈利可觀,供應她“中飽私囊”的小愛好完全不在話下。
今年的賬簿也差不多查到這裏,兩個大丫鬟又跟店員們招呼了幾句,交換了歲銀和禮物,就簇擁著她們的格格出了“香葉書鋪”的大門。
馬車早就備好了,跟著四個退伍下來的旗丁,以及熬了一上午粥的秋卷和冬藏。一隻腳出八隻腳邁,這就是伯府嫡出大格格的排場。
然而貴族階層也有貴族階層的煩惱。就比如說雲雯格格坐在馬車裏還捧著新書東摸摸西看看呢,就聽得她身邊負責待人接物的大丫鬟冬藏說:
“太太派人來催了幾回了,請格格去議事。奴婢聽說,是宮裏貴妃娘娘的帖子,正月初三請太太去吃席呢。”
雲雯小姑娘悶悶不樂地放下她的新書,歎了口氣:“是有這麽回事。二妹妹、三妹妹想去也能去開開眼界,然而與我們家大約是沒有關係的。”
冬藏的眼神就變得有些八卦,她壓低了聲音:“聽說要給十爺相看,是真的嗎?十爺才多大的孩子,上頭還有好幾個沒娶妻的哥哥呢。”
雲雯的視線就轉向側麵,馬車窗簾有一道小小的縫隙,透過縫隙看出去,外麵街道上有的,大多是窮人的麵孔。
“貴妃娘娘身體不太好,擔心自己看不到十爺長到十七八歲,所以提前相看起來。”這話雲雯心裏回答,嘴上卻沒說出來。不光是因為這話涉及到宮裏的貴人,更因為她不想拿別人的生死做談資。
再說了,依她跟四公主的看法,貴妃娘娘的心願恐怕是不能成的。
鈕鈷祿家太過顯赫,開國五大將之後,曾經他家的庶女都是能夠嫁給親王當福晉的。雖然鼇拜之亂的時候受了些牽連,偏偏又有個好女兒在宮裏,嘔心瀝血輔佐內廷為老爹平反,如今下一代長成,又是枝繁茂盛的公爵之家。一等公啊,比雲雯祖父的三等伯高了不止兩個大等級,全大清能有幾個世襲的一等公?
哪怕是羽翼已豐的康熙,也對果毅公嫡脈頗為忌憚。又要用開國功勳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又不想讓他們影響到皇權的至高無上。
皇帝尚且如此,何況太子?萬歲爺是不會讓十阿哥有一個顯赫的妻族的。哪怕十福晉的阿瑪隻是個內大臣,或者六部尚書,那鈕鈷祿家跟新貴一抱團,又是一個會威脅到太子地位的“明黨”。
按照四公主的說法:“是我我就給挑個五品文官的女兒了。”重點不僅是品級要低,還有“文官”二字。鈕鈷祿家好幾個佐領,又有祖宗名氣加持,在軍隊中已經很有影響力了。再來個軍官當親家?那哪怕原本品級低也能給拉高嘍。
這就是為什麽雲雯覺得十阿哥的福晉人選跟自家無關的原因了。她祖父正領兵在外呢,她是最年長的孫輩,其實祖父今年才剛剛五十歲,當打之年。按照安親王的年紀算,還有十年仗可以打呢。康熙是瘋了才會給十阿哥這麽一個實權武將當妻族。
別說十福晉的位子了,哪怕是十阿哥的側福晉、庶福晉,乃至於通房格格,都絕不可能是她們董鄂家的姑娘。跟祖奶奶是不是禍國妖妃沒關係,這首先是個政治問題。
冬藏是個懂察言觀色的,見到她們格格又憂鬱了,就乖覺地閉嘴,同時朝春繞使了個眼色。這種時候,就需要開心果春繞登場了。
春繞其實也沒有那麽愚笨,但她天性樂觀單純。冬姐姐總是對的,既然冬姐姐覺得我應該說話,那我就說話好了。
“格格的意思,二格格和三格格沒機會當十福晉嗎?真可惜,二格格三格格都是九歲,明明跟十爺年紀相仿的。”
雲雯被春繞打岔,收攏了些愁思,她伸手去摸春繞的頭頂。雲雯自己十一二歲的模樣,春繞已經是十五六歲的大姑娘了,於是這個動作顯得格外的角色顛倒。
“世上年齡相仿的人多了,並不是所有的都能湊到一起。”
然而偏偏有人鑽了牛角尖,死活都看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