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十七歲的初冬

字數:463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奪嫡不如當神醫[清穿] !
    民間習俗新婚第三天回門,然而在皇家並不適用。皇家大婚的流程多,以小八爺為例,婚禮當天儀式漫長自不必說,新婚第二日要入宮謝恩,兼跟兄弟妯娌們見麵,出宮回家已經日頭偏西,能逛逛自家府邸就不錯了。而第三天開始,各種要靠著皇子夫婦吃飯的人就陸續登門磕頭了。
    從府邸中的仆人開始,到外頭鋪子莊子上的管事,再到皇子名下的包衣、旗丁,還有平日裏與皇子交好的臣子……再怎麽匆忙也要五六天時間才能夠將第一批人給見完。
    小八爺不是大千歲或者太子爺那樣黨羽成群的人,然而細細數來,雲雯的日程也不空閑呢。
    “上午先將府裏的人攏一攏。”在正院用早餐的八貝勒說,“中午老九跟老十要來吃飯。”
    雲雯舀著胭脂米粥的白瓷勺子一頓。“怎的也不提前說?許多大菜要提前一天做準備呢。”
    小八爺就笑了:“今兒安排了要見門下佐領,本就不是宴請兄弟的日子,偏要來添亂,那就隻能家常菜色招待了。”見雲雯依舊蹙著眉,八阿哥又補充道:“弟弟們自小在宮裏吃慣了大菜的,反倒是外頭的吃食於他們來說新鮮。”
    “那多少添幾個好菜,我記得九爺十爺都好吃豬肉的。”
    小八爺朝福晉舉白旗投降:“福晉安排就是。”
    雲雯當即報了一串菜名,炒豬肝、醬乳豬、糖醋排骨、上湯白菜、清燉獅子頭等等,一共六葷三素,外加三甜點。夏疏取了紙筆,將菜單記下,由兩個主子過目後交給周平順去安排了。
    早餐桌上的小插曲就這麽過去了,八貝勒夫婦繼續用早膳。相比於給九阿哥和十阿哥安排的宴席,八貝勒夫妻倆自己的飯食要簡樸得多。早餐一共六樣,兩粥兩小菜一湯一包子,被吃了個七七八八。還剩下的一些湯底和半屜水晶包,則被賞給了福晉屋裏的丫鬟,算是間接完成了光盤行動。
    填飽了肚子,兩人就手拉手在屋裏遛彎消食,倒不是不想往外頭去,實在是外頭風有些大。而在屋裏就不一樣了,透過那扇內務府特製的大玻璃窗子能夠照進來冬日的暖陽,且過濾掉了寒冷的北風。如今不是季節,院子裏的紫藤蘿隻餘下盤根錯節的枯枝,倒是別有一種淩寒傲骨的美感。
    很少有權貴會在院子裏全栽種同一種花木,這樣到了非花季的時候就什麽都看不到了。然而八爺卻是不同的,認準了一種花,那就算是它連葉子都不剩的季節也能甘於寂寞地等待。篤誌專情,對人對花皆是如此。
    雲雯今天穿了一件正紅色金繡水豚的旗袍,小兩把頭上插了宮裏賞賜的幾支珍珠金釵,又飾以紅珊瑚。全身上下既有顏色上的莊重,又有裝飾圖案的別致。她要穿著這身在貝勒府的下屬門人跟前亮相呢。
    消食完畢的雲雯換上花盆底,帶上手鐲和項鏈,在正院的會客廳裏擺了椅子,開始這天的工作。上午貝勒府還沒有開門迎客,首先來的皆是府中的下人和包衣。
    女性中領頭的是一個頭發已經花白的方臉婦人,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嚴厲極了,行禮磕頭的動作標準得如同尺子量出來的一樣。
    “這是哲嬤嬤。”小八爺給媳婦介紹說,“爺小時候額娘在宮裏地位不顯,身邊也亂得很。後來皇阿瑪發落過一回,早年間的奶娘和保姆就隻有哲嬤嬤留下來。她規矩一向好的,適合做府裏的刑罰處。”
    一聽是奶媽,雲雯的神色越發慎重起來。宮裏規矩森嚴,皇家母子不得親近,反倒是奶娘跟小主子之間親情更多些。看看曹家和李家靠著給康熙爺當奶媽發跡就可知道“奶媽”一詞在本朝的分量了。“嬤嬤快請起來。”雲雯給冬藏使了個眼色,那大丫鬟就搬來一個繡墩請哲嬤嬤坐。
    不料哲嬤嬤是個對自己都嚴苛的,當即表示“這第一次女主人賞賜,她不好推辭,然而以後請不要這樣了,奴才就是奴才,沒有在主子跟前坐下充長輩的道理”。
    “奴才這輩子無親無故、無兒無女,除了立身剛正再沒什麽能報答八貝勒養老的恩情了。”哲嬤嬤嚴肅著馬臉說道,“這府中的規矩都是奴才□□的,但凡有那偷奸耍滑、中飽私囊、吃裏扒外的東西,福晉盡管罰奴才便是。”
    好家夥,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雲雯隻能表示respect,您老想建個微縮版慎刑司您老就建吧。
    哲嬤嬤領了福晉的見麵紅包後就從繡墩上起來,回到仆從的隊伍中。第二個出列請安的是紅繡姑姑。三十多歲的女子依舊有七八分的姿色,然而也許是跟著哲嬤嬤的時間長了,也練就一張不施粉黛的嚴肅臉。
    “這是賬房上的紅繡姑姑,她跟著惠妃娘娘宮裏的紅字輩,是小時候娘娘賜給爺的。”小八爺說。
    小八爺有意隱去紅繡曾經被賞賜給大阿哥那一節,不料紅繡自己說了。“奴婢最早是內務府選給大阿哥的兩名宮人之一,大阿哥沒要奴婢二人,另一個姐妹懸梁自盡了。奴婢運氣好,蒙八爺收留,才活到今天。”
    這經曆還真挺傳奇的。一身端莊大紅的雲雯抬抬手,寬慰說:“賬房重地,爺委任姑姑,可見姑姑的人品值得信賴。”
    紅繡磕了個頭,恭敬地呈上賬本。“貝勒府開府至今日共計二十三日,賬冊請福晉過目。”
    賬本分了三冊:一冊是庫房賬目,記載了庫房中的真金白銀和糧食布匹,其中每一筆變動,都代表著府中日常的衣食人力的開銷。一冊是奢侈品,對於王府中的建築、花草、擺件、文物、珠寶首飾都記錄了采買置辦時的價格或估價。第三冊是營收,專門記錄八貝勒府名下店鋪和莊子的產出。每一冊都畫了總表,標了頁碼分了月份,清晰明了。更可怕的是每個數字都用了滿、漢兩種文字和阿拉伯數字相互印證,具有加密和杜絕塗改的功能。
    雲雯不過翻開兩頁,就又將賬冊合上了。“賬目很清楚,我頭一回見到這麽清楚的賬本。姑姑不愧是為爺管了這麽多年賬本的人。”
    “多謝福晉誇獎,奴才也隻有這點本事了。”
    有了哲嬤嬤和紅繡姑姑開頭,雲雯大體上也就知道小八爺後宅用人的風格了,一個兩個都是性子直接,漂亮話沒有,悶頭辦實差的人。且以小八爺講究江湖義氣的習性,跟他出來開府的包衣奴才大多被他救過命,這就更保證了一層忠誠度。
    這位爺可真是給她省事啊。
    紅繡姑姑後麵是領繡坊和洗衣處的青靛姑姑,這也是個無依無靠的可憐人。她早年是宮裏做衣裳的一把好手,可惜三十五、六歲因為趕工一件龍袍而熬壞了眼睛。“奴才那段時間真跟瞎子一樣。”青靛姑姑笑著說起自己的傷疤,“不能做工了,就被遷到婆婆庵等死。還好有八爺在。如今又能看見了,雖不能自己動手,指點指點小宮女還能勝任。”
    “靛姑姑過謙了。你來給我做婚服的時候我就知道,即便是在宮裏,你做衣服的眼光和技法,也是數一數二的。”
    專業上被誇獎了,青靛姑姑笑得眼睛旁邊都是細細的皺紋。她也不來虛的,直接跟福晉說春裝有幾種顏色的料子外頭買不到,需要自個兒上手染,所需材料都已經報給賬房了,隻她下個月要去莊子上指導染布,還得福晉批準。
    人員出入是大事,雲雯在小本本上記下此事,示意她知道了,然後賜青靛姑姑紅包。
    衣食住行,穿的解決了,還有吃飯、居住和出行。而負責這三項的就都是男性了。大廚房裏有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太監,腦子裏存了好幾十道宮廷菜的秘方,不過采買和做工的還是以八爺門下的包衣為主,由哲嬤嬤帶人每周查著賬。宅邸的維護、園林的修理、藥材林子的保養,也需要一批人手。至於出行,那就涉及到貝勒府的家丁了。
    嚴格來說,家丁與侍衛是不同的。家丁往往是包衣中的挑選出來的青壯年,身契被掛在貝勒府名下,奴隸階層中拿武器的人,但依舊屬於奴隸階層。而侍衛就不同了,最起碼的一條是出身滿洲旗民,屬於正兒八經的在編軍人,再升職就是能當官或著當將軍的。看看那些給小八爺當過侍衛的人就知道了:
    姚法祖,剛剛二十歲的年輕人,現在是福建水軍的千總。
    馬佳·納穆科,榮妃馬佳氏的旁支遠親,三十歲出頭就成了佐領。
    納喇·多弼,也不過二十多歲,鑲白旗的世襲佐領繼承人。
    ……
    按照規矩,王爺貝勒貝子府邸中的侍衛由其名下的旗民輪流值守,最多不過十幾人。這個人數顯然隻能起到形式上的作用,所以平日裏主要的守衛工作還是由包衣家丁來承擔。家丁的選拔工作顯然小八爺已經提前做好了,如今不過是讓這些人來給福晉拜碼頭罷了。
    至此在定貝勒府中執役的各個部門都見過了。雲雯記憶能力和心算能力都好,不用扳手指就報出了準數兒:“哲嬤嬤的刑罰處有婦差六人,太監六人;紅繡姑姑的庫房有婦差兩人;靛姑姑領繡房和洗衣處婦差共十九人;大小廚房有太監三人,男丁十人;園林、修繕、打掃有男丁三十三人;主子近前服侍的有婦差八人,太監兩人,男丁六人;家丁並馬夫共七十三人。如此下來,全府上下共計有太監十一人,婦女三十五人,男丁一百二十二人。”
    一百六十八張嘴要吃飯,這就是貝勒府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