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二十歲的冬天

字數:503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奪嫡不如當神醫[清穿] !
    政治是非常可怕的東西,不光是政治狀態下的康熙讓人害怕,政治狀態下的太子也讓人害怕。
    沒有人知道先亮兵鋒後被老爹一拳打斷的太子在這些日子裏經曆了什麽,宮裏的消息被封得嚴嚴實實的,太監宮女的屍體也抬出來了好些。然而最終,赫舍裏家到底是丟了承恩公的爵位,常泰據說是一病不起,正值壯年的一個軍人,眼看著就要不行了。
    而就在京裏傳言太子舅舅快死的時候,太子正一身體統地出席著皇太後的六十歲大壽。
    沒錯,來自科爾沁博爾濟吉特的太後娘娘今年六十歲了。作為孝順兒子的康熙,早在年初的時候放話這次壽辰要大半,禮部和內務府籌辦了快一年,到了日子自然要按照原計劃熱熱鬧鬧地辦。什麽?一個被革了職務的臣子病重?嗐,萬歲爺說的,普天下這麽多臣子,時時刻刻都有人在病重,靳輔纏綿病榻都兩年了,功勞不比常泰大嗎?若因為臣子生病就不辦宴席,那這宮裏啥喜事都辦不了了。
    於是太後娘娘的壽宴拉開了序幕,從早上開始慈寧宮的戲台子上就開始唱戲,什麽麻姑獻壽啦,什麽三仙賀喜啦,什麽八仙過海啦,都是熱鬧的劇目。等到中午太後娘娘入席了,還有蒙古的健兒跳舞、漂亮姑娘們唱草原民歌,以及長壽老人獻詞等新鮮花樣兒。
    康熙爺自然也是眾人矚目的焦點,皇帝親自作了一篇《萬壽無疆賦》,不光每個字都是自己斟酌的,沒有經過禦用文人代筆,而且就連書寫,都是禦筆沾了金粉,一筆一劃寫在黃金屏風上的。這座屏風更是上百匠人精心雕琢的結果,西天神佛密密麻麻從屏風腳到屏風頂端,若是細細看去,那最小的一個羅漢臉上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料子和雕工都隻是一般的好。”老太太說,“難得的是皇上親自寫的字,我雖然看不懂,但就是覺得歡喜。”
    太後真不愧是在宮裏活了快五十年的人精兒,這話說得就讓康熙舒服。“皇額娘有兒子,兒子是用來做什麽的?不就是用來給皇額娘讀字兒的嗎?”言罷,康熙爺就逐字逐句地把自己的那篇得意之作給皇太後念了一遍,遇上太後不懂的詞句,還用蒙語翻譯呢。老太太一邊聽,一遍摸著那座黃金屏風,口中的“好”就沒有停下來過。
    康熙扶著老太太的左手,而太子就扶著老太太的右手,偶爾在《萬壽無疆賦》的精彩處讚歎一聲,所誇都言之有物,哄得老太太眉開眼笑。
    太子獻上的禮物是一尊半人高的玉佛,通體潔白,沒有半點雜色。彌勒佛笑嗬嗬地側躺在那裏,身前一坨肥嘟嘟的大肚子,相比於寺廟中的千篇一律的盤坐的彌勒佛,這尊佛像是的表情和體態是如此靈動。“找到的料子有些偏長,因此讓人雕成了側躺的模樣,還請瑪嬤寬容則個。”太子笑著說。
    太子沒自誇,但誰都能看出來,如此大塊的藍田玉實屬當世罕見。
    “好好,大肚米勒服,肚量大好啊。”老太後笑得牙不見眼,一手兒子一手孫子,仿佛就是擁有了全世界。
    於是太子也跟著燦爛地笑了,哪怕是麵對著康熙的目光,他也是那一臉幸福子孫的表情。
    在底下看著三位主角表演的八貝勒:……
    說實話,這一年先是鉛活字印刷術,和黃河水災,接下來又是擔憂妹妹的婚事和太子的亮劍,他真沒有多少心思去好好準備太後的壽禮。曾經一度八貝勒還把這事兒給忘了。好在他家裏有個雲雯,早早讓人尋了一塊南邊姚法祖送的老檀香木,雕成了鏡框,又鑲嵌了一大塊水晶玻璃,便是一件還算看得過去的壽禮了。為了表孝心,雲雯還在鏡子背麵裝了一塊刺繡,繡麵上的九十九個壽字是八貝勒寫的,她自己繡的。
    如今那麵做工精巧的西洋鏡放在一眾皇子阿哥的壽禮中被呈遞上去,也就吸引了老太後不到零點一秒的目光。
    八貝勒沒有自己的壽禮必須出頭的想法,然而想到雲雯一個甚少做女紅的嬌客,為了那九十九個壽字也是熬了半個月才做成,勞動成果被如此怠慢——八貝勒忍不住握了握旁邊媳婦的手。
    雲雯輕輕回握了他一下,示意自己不在意。
    總的來說,太後娘娘就沒有正眼瞧見除了皇帝的黃金屏風和太子的玉雕彌勒佛之外的壽禮。特意找了塊超大的象牙做雕刻的老大直郡王猛灌了自己兩杯酒,是個人都看出了他的不滿,不過也沒人在意。
    直郡王跟太子別苗頭有多少年,慈寧宮偏心太子就有多少年。這是從孝莊太後在的時候就流傳下來的傳統。直郡王再不滿,也隻能穿著橘紅色的正裝跟他同樣穿橘紅色的兄弟們一起,看著上麵穿得金燦燦的祖孫三人秀親情。
    宴席的菜品也挨個送了上來,大冬天的露天宴席,雖然是挑了一天中最暖和的正午,然而大部分菜肴也失了溫度,食材或者糊了或者硬了,隻剩下調味還是禦廚的水準。
    當然了,其他人再怎麽吃冷菜,太後娘娘是不能吃冷菜的。就主桌的那些菜,都是從小火爐上熱騰騰地下來的。更有蒙古廚子當場在空地上烤全羊,羊肉的香味飄得全場都是。
    雲雯挑挑揀揀,選了一大碗還溫熱的金湯丸子,給丈夫盛了,再將那已經結了白色油塊的牛肉放進湯裏涮一涮,多少還能香香地墊一墊肚子,接下來就等著分烤全羊了。“可惜的是冬日裏沒有葉菜,這大油大肉地吃下去,回家又要不舒服了。”雲雯小聲說。
    “那你就隻喝湯,回去讓廚房給你炒豆芽,地窖裏的冬瓜也還有剩的。”八貝勒熟練地安慰福晉,一起這些年,雲雯喜歡清淡他再清楚不過了。
    羊肉已經烤好了,身強體壯的蒙古廚子一刀下去,羊肚子裏的油就“刺啦”一聲落在銅盆上。那肚子裏竟然還墜出一隻燜得金黃的大鵝來。落在盤子裏的時候周圍升騰起大量的水蒸氣。
    “喔,我說怎麽這麽香,裏麵還有一隻鵝嘞。”人群中發出陣陣私語。
    “呀,這鵝周圍好多的料,你聞聞是不是有香菇啊?”
    “可不光是香菇,還有胡椒、檀香,到底是皇家,就是大手筆。”
    ……
    那大鵝也在廚子手裏被開膛破肚,肚子裏還有一隻無骨小仔雞。那隻無骨雞和雞肚子裏的燕窩自然是獻給了牙口不好的太後老太太,而太後老太太又撕下一隻雞腿給皇帝,一隻雞翅給太子。而隻有最親近的皇室成員才能分到一塊香嫩爽滑的鵝肉,至於在場的大部分人,就隻能去吃烤得幹幹的羊肉了。
    八貝勒作為皇子中還比較有臉麵的人,分到了一塊鵝胸脯肉。他和雲雯分吃了,確實是沒有辜負那足有四五斤的香料裏外夾擊,滋味相當不錯。最重要的是,端到他們桌上的時候肉還是熱的。至於作為妃子之一的良妃,遠遠地坐在屏風後頭的後妃席上。八貝勒瞧著,端去後頭的就隻有鵝架子熬的湯和羊肉了。
    愛新覺羅的血脈和非愛新覺羅的血脈,至少在太後娘娘這裏是擺放得明明白白的。
    不過老太太是這座宮廷裏的金字塔頂端,也沒人對她的處事方式有什麽異議。皇帝今天是孝順兒子,額娘說怎麽分肉就怎麽分肉,半分架子也沒有。
    而從結果上說,大家對套娃式烤全羊的評價普遍較高,哪怕是最外層的羊肉也是有滋有味的,相比圍獵時候那些粗糙的烤製手法,用香料精心醃製過的羊肉自有它的口味優勢。再加上是熱乎的,大家都吃得挺高興,各種馬屁像潮水一樣向太後湧去。
    其中來自漢臣的大部分誇讚太後其實聽不懂,但這依舊不妨礙她從眾人的臉色中看出大家真正的態度。
    “宴席還是要有熱菜。”老太後拉著皇帝的手說,“烤全羊好,一大堆火現烤,才有宴席那味兒。我還記得皇額娘七十大壽的時候,也是在慈寧宮裏烤了羊。那時候太子才這麽高,給皇額娘切羊肉,刷刷的,那刀利落的,可把你嚇得連連喊停,皇上還記得不?”
    老太後口中的皇額娘,就是孝莊太後了。
    太子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孫兒那時候還小,不懂事,讓皇阿瑪操心。瑪嬤快不要再提了。”
    “哈哈哈,太子不好意思了。”老太後指著太子爺的鼻子笑得促狹,就仿佛是普通人家裏揭兒孫糗事的長輩。
    康熙爺跟著笑起來:“這些小時候的趣事,能博皇額娘一笑,也是兒孫的福氣。”
    這場話裏的機鋒,大約是太子接著太後做保,給皇帝道歉了。太後也許是不知情的,碰巧提起了孝莊太後在世時對太子的寵愛和期許;也許是慈寧宮聽說了皇帝革除了承恩公一事,有意在其中轉圜。誰知道呢?
    八貝勒抿了口已經放冷的湯,皺皺眉,放下了碗,回頭招呼邊上伺候的小宮女:“勞煩倒一杯熱水。”
    “是,是。”
    小小的茶杯裝著熱茶馬上上來了。茶水倒是新鮮熱乎的,泡的六安瓜片。八貝勒把茶杯遞給媳婦,讓她暖手。“馬上散場了,再堅持一下。”
    別說雲雯,就連他都有些疲憊了。如果皇帝還想維持儲君的地位,麻煩快點把承恩公的爵位賞給隨便哪個赫舍裏吧!這麽吊著大家都提心吊膽的很好玩嗎?
    但八貝勒不知道的是,當天散席回到乾清宮後,臉上一路掛著輕鬆笑意的康熙爺就直接砸了奉茶宮女遞上來的杯子。
    “撲通。”乾清宮裏整齊劃一地跪下一片,卻連一句討饒的聲音都沒有。
    帝王的嘴角還掛著與宴席上一模一樣的笑容,但眼裏卻沒有半點溫度:“好小子,連已故的烏庫瑪嬤都能利用,還有什麽是他不會的?”
    宮人們把頭埋得更低了,一個個都恨不得自己是一個聾子。
    而與此同時在毓慶宮,太子爺也砸了一個杯子,姿勢動作幾乎和老爹一般無二。隻能說不愧是親父子嗎?然而太子的情緒除了憤怒,更多的是鬱悶和躁動:“這樣被人看笑話的日子,孤還要過多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