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不破不立
字數:8014 加入書籤
赤輪!
與此同時,帝都城內。
今日,帝都城內大街小巷、茶館酒樓,已是炸開了鍋!更有不少人圍觀在玉秀峰下,張望著玉秀峰、祭天壇。
祭天壇、玉秀峰,位處帝都城最高的地理位置。
隻因,祭天壇是天啟皇權最高的象征,是天啟皇帝秉承天命的地方。
而早晨那一聲聲巨響,早已傳向各個方向,更有無數雙眼睛皆看到了,那些碎石嘭···嘭···滾落祭天壇!
“天呐,怎麽會這樣?”
“玉秀峰的碎石竟然砸落祭天壇!”
“天呐,怎麽會發生這種事?難不成是上天預警,要發生大事了?”
“有可能,有可能,天啟朝兩百多年來,可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啊!”
“沒錯,那可是祭天壇啊!”
“什麽?又要發生大事了!唉···北境方才大捷,武安侯才把大越人趕出去。如今又要發生什麽事啊?”
“唉···何時才能無災無難,安心過日子啊!”
“哎···之前冊封大典上發生的事,你們還記得嗎?”
“記得,當然記得!皇上竟然在祭天壇上發狂啊!那麽大的事怎麽可能忘記!”
“沒錯,天啟朝兩百多年來,也是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
”沒錯,可不止祭天壇,雲白江近五十年來從未發生過決堤,結果現在也發生了!”
“天呐,今日又發生這事,你們說這上天示警是什麽意思啊?”
“還能是什麽意思,祭天壇可是秉承天命的地方,說不定就是上位者德性有虧,天意警示眾生。”
“有道理,有道理。天呐,看來真是要發生大事了。”
“可皇上不是還在北境禦駕親征嗎?”
“什麽禦駕親征啊,人都沒到,北境就大捷了。”
“沒錯,此次可是武安侯率領著北境三十萬將士,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勝仗。”
“哎···那如今祭天壇發生這麽大的事,怎麽辦啊?”
“你傻了啊,裕親王不是在皇陵嘛!”
“沒錯,沒錯,裕親王本就是負責皇家祭祀的,如今更是帝都內輩分最高的皇族。此事當然要裕親王出麵處理。”
“不止呢,還有恭親王,你們忘了啊。”
“沒忘。可是恭親王素來不理世事,他會出麵嗎?”
“有道理,有道理,不過恭親王也叫裕親王四哥,這事最後肯定還得裕親王拿主意。”
“沒錯,說得對。哎···還好有裕親王坐鎮帝都,不然這帝都可真要亂了。”
“說得對,說得對。”······
······
與此同時,天啟皇陵。
一房間內,書案後,裕親王慕容堂閉目靜坐著,不,應該是說徹夜難眠,隻能靜坐靜心。
很快,門外傳來一皇家侍衛焦急的聲音“王爺,王爺,祭天壇出大事了,您快去看看啊。”
聞聲,裕親王慕容堂仍是靜坐著,片刻,方才睜開眼睛站了起來,走向房門,打開房門。
皇家侍衛一看,急忙走上前去,躬身行禮回稟著“王爺,剛剛玉秀峰上的碎石砸落祭天壇,好大動靜啊!您快去看看。”
裕親王慕容堂聲音一沉“走,去看看。”
很快,裕親王慕容堂疾步來到了觀景台上,遠遠眺望著祭天壇方向。
一皇家侍衛問著“王爺,發生這麽大的事。您要不要回去看看?”
然而,裕親王卻是視若未聞,隻是靜靜地眺望著祭天壇······
看到裕親王未回話,眾人皆沉默了,個個麵露難色,王爺奉旨來皇陵祈福祭祀,直至皇上北境親征歸來,如今不得旨,王爺怕是不能出皇陵了。
裕親王視若無睹,片刻,卻是朝祭天壇方向屈膝下跪,行著大禮······
眾人一驚,不明所以,可王爺都跪下了,他們自然也得跟著跪下。
隻見裕親王麵色凝重,鄭重行著大禮,待行完禮後,仍是靜靜地眺望著祭天壇,內心卻是百感交集太祖,當年蕭家、獨孤家追隨您馳騁征戰,掃平亂世,方才建立了天啟王朝,開創了天啟盛世!然而滄海桑田、人心浮沉,如今的天啟朝廷已是病入膏肓,上位者不德,天啟百姓如何安生!太祖、父皇,請原諒慕容堂此舉,可慕容堂不得不這麽做!不破不立!
許久···許久···
一名皇家侍衛匆匆趕來,躬身回稟著“王爺,江丞相率領著文武百官來了,此刻正在皇陵前跪著,說是祭天壇出大事了,恭請王爺回去主持大局。”
聞聲,裕親王慕容堂卻是未動,仍是靜靜眺望著祭天壇,許久,方才收回目光,轉身走下觀景台。
······
祭天壇。
裕親王帶領著文武百官繞著祭天壇巡視了一遍,看著碎石滿地、一片淩亂的祭天壇,眾人皆麵露難色、議論紛紛,天啟朝開國以後可是從未發生過這等事,不少人搖著頭、唉聲歎著氣······
裕親王問著“玉秀峰搜查的如何?”
禦林軍劉副統領急忙走上前,戰戰兢兢躬身回稟著“回王爺,事發後下官便立馬派人去搜查了玉秀峰,但並未看到人為留下的痕跡,那些碎石好像···好像是自然砸落的。”
文武百官皆驚呼著“自然砸落!”
江裴遠走上前去躬身行禮著“王爺,下官也去了那處山峰看了,確實是如此。”
裕親王大喝著“給本王加派人手繼續搜查。”
江裴遠躬身應著“王爺放心,下官會令人繼續搜查玉秀峰的,絕不懈怠。劉副統領,可聽到了?”
禦林軍劉副統領急忙躬身應著“是,江丞相。王爺放心,下官一定繼續仔細搜查玉秀峰。”
“嗯。”裕親王應著“如此便好。”
江裴遠繼續說著“王爺,您看這祭天壇如今都成這樣了。後麵祭祀之事,該怎麽辦呢?”
裕親王說著“如今成這樣,已是無法行祭天地禮,隻能先進行整修了。上官大人,著你盡快將這些碎石清理幹淨,過後重新進行勘查,後續事宜再行商議定奪。”
欽天監監正上官霖急忙躬身回著“是,王爺,下官一定盡快將碎石清理幹淨。”
“嗯。”裕親王說著“江丞相,祭天壇要進行整修,如今這些祭祀品已是不適合放置在這裏了。壽皇殿的側殿是空置的,還請江丞相安排人將這些祭祀品搬遷過去。”
江裴遠躬身回著“是,王爺,下官一定盡快安排人處理,定讓這些祭祀品完好無損,王爺放心。”
裕親王點頭應著“辛苦各位大人了。”
江裴遠接著說“王爺,今日這一幕帝都百姓可都看到了。如今帝都百姓已是人心浮動、眾說紛紛,都擔心著是否會有大災大難降臨,接下來此事更加可能會傳遍天啟。如今皇上身在北境,就算下官即刻去傳信,也隻怕遠水救不了近火。不知王爺可有良策?還請王爺指點一二。”
裕親王沉思片刻,說著“江丞相,既然皇上令你監國,著你告示百姓,就說近日本王會親上五台山,邀請明鏡主持前來祭天壇為天啟祈福,讓百姓盡可安心。”
欽天監監正上官霖一驚“五台山明鏡大師!王爺,明鏡大師可是從不理會廟堂之事的。能請得到嗎?”
裕親王說著“此事本王自有辦法,上官大人無須擔憂。江丞相盡管告示百姓即可。”
江裴遠躬身回著“是,王爺,下官明白了。”
上官霖欣喜說著“明鏡大師德高望重,在百姓心中名望甚高,隻要大師肯來,今日之事便能淡化了,如此便太好了。實在是辛苦王爺了。”
文武百官亦是欣喜說著“沒錯,沒錯,真是太好了,明鏡大師來了,此事終於能完滿解決了。”
裕親王說著“江丞相、上官大人,你二人即刻去辦差。”
“其他大人隨本王去壽皇殿取來鑰匙,如今皇上的鎮圭須暫時請去壽皇殿,待祭天壇整修完畢,再上呈祭天壇。”
文武百官皆躬身回著“是,下官遵命。”
很快,上官霖帶著欽天監的人,和臨時借調來的禦林軍,開始清理著祭天壇上的亂石。
而江裴遠,則帶著禦林軍將一箱箱祭祀品,抬離祭天壇,搬至壽皇殿,其中便包括祭天壇上那三個安放著高香的木箱。
而裕親王慕容堂,則帶著文武百官前往壽皇殿。
壽皇殿,是天啟王朝用於皇家祭祀的專用宮殿。青銅盒的鑰匙,曆來皆存放在壽皇殿內的紫檀木盒中。而打開紫檀木盒的鑰匙,曆來由執掌皇家祭祀之人保管。宗元三年,原掌管祭祀的老王爺去世,之後皇家祭祀之事便由裕親王慕容堂接手執掌。如今紫檀木盒的鑰匙,便在裕親王身上。
許久。
裕親王慕容堂帶領著文武百官取來鑰匙,再次回到祭天壇。
隻見欽天監監正上官霖、禮部尚書方子澄皆手捧紫檀木盤,一個紫檀木盤,準備放置明熙帝的鎮圭送至壽皇殿,另一個紫檀木盤,正放著從壽皇殿內取出的鑰匙!
而文武百官,則緊隨其後,列隊恭迎著鎮圭出青銅盒。
隻見裕親王慕容堂拿起鑰匙,動手開啟著青銅盒的鎖,很快,鎖被打開了,裕親王將鑰匙和鎖皆放回紫檀木盤上。
隨後,朝青銅盒躬身行完禮,動手打開了青銅盒!
緊隨而來的,是裕親王慕容堂的驚呼聲“不好,出大事了!上官大人、方大人,你們快看。”
聞聲,上官霖、方子澄皆是一驚,急忙探頭過去一看,隨之驚呼著
“天呐,怎麽會這樣?”
“天呐,鎮圭怎麽會裂了!”
隻見青銅盒內的那枚鎮圭,從中間的位置裂開,一斷為二!
一句鎮圭怎麽會裂了,瞬間炸開了鍋!文武百官皆是一驚,一個個急忙湊上前去看,此刻的震驚,已是讓他們完全忘記了尊卑禮節。
隨之,一聲聲驚呼聲響起
“天呐,鎮圭斷成兩截了!”
“怎麽會這樣?碎石落下的位置距離石桌相隔頗遠,散落到這邊的碎石亦是很少。鎮圭怎麽會受影響?”
“天呐,要發生大事了!”
“方才發生碎石砸落祭天壇,如今鎮圭又裂了,天呐,我天啟朝要發生大事了!”
“王爺,現在該怎麽辦?現在該怎麽辦?”······慌亂的驚呼聲響徹祭天壇!
上官霖急忙說著“王爺,天啟開國以來,可是從未發生這樣的事。如今該怎麽辦?”
方子澄亦是麵色凝重“鎮圭代表著天子,如今卻變成這樣。王爺,如今該如何是好?”
隻見裕親王慕容堂麵色凝重,盯著青銅盒內的鎮圭,片刻,卻是仰望著高空,悲愴大喝著“我天啟朝開國兩百多年來,祭天壇從未遭逢碎石砸落之象!天子鎮圭,亦是從未發生斷裂之象!今日竟然都發生了,這一切皆非同小可!如今看來,當真是上天示警啊!”
聞言,文武百官皆是一驚,驚呼著
“沒錯,此事非同小可。”
“看來我天啟朝有大事發生了,上天警示啊!”
“是啊,是啊,如今該如何是好,該如何是好?”······
上官霖急忙說著“王爺,今日之事非同小可。依您看,這是要發生什麽事呢?”
裕親王卻是沉默著,不曾接話。
方子澄急忙說著“皇上如今還在北境。王爺,如今這帝都能做主的,非您莫屬了。還請王爺不吝賜教。”
文武百官亦是急忙躬身行禮著“還請王爺為天啟百姓做主。”
片刻,裕親王終是開口“此事事關重大,我們還是前往太和殿商議吧。”
眾人急忙回著“沒錯,沒錯,王爺說得是,那我們趕緊去太和殿。”
“嗯。”裕親王點頭說著“上官大人、方大人,請出鎮圭,一起前往太和殿。”
聞言,上官霖、方子澄皆是一愣,本來這鎮圭是王爺親自請出的,如今王爺是不願動手去碰這鎮圭了!二人彼此看了一眼,隨之躬身應著“是,王爺。”
上官霖、方子澄急忙動手將鎮圭請出,放置在紫檀木盤上,躬身行禮著“王爺,可以了。是否現在前往太和殿?”
“嗯。”裕親王大喝著“來人,即刻去找江丞相前往太和殿商討要事。”
“是,王爺。”一名禦林軍急忙領命離去。
而裕親王則是從身上取下一枚隨身玉佩,遞給禦林軍副統領,說著“劉副統領,這是本王的玉佩,你帶上它即刻前往醉仙居,請恭親王前來太和殿商討要事。”
禦林軍劉副統領一愣,恭親王隱居多年,早就不理朝政了,急忙問著“王爺,恭親王會跟下官進宮嗎?”
裕親王點頭應著“會的,帶上玉佩,就說四哥找他。”
“是,王爺。”禦林軍劉副統領急忙領命離去。
聞言,有人心中一驚,亦有人心中一喜,如今帝都內身份最尊貴的皇族,便是這二位王爺了!
“走,即刻前往太和殿。”裕親王慕容堂已是領頭走在前麵。
文武百官急忙尾隨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