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相國倒台,關本王何事?

字數:4083   加入書籤

A+A-




    朱家小聖人!
    晌午,朱橚為了大婚的事情前往禮部,六部衙署路過的大臣紛紛向他行禮。
    “見過周王。”
    不同於以往拱手行禮,如今他們行禮還要躬身以示尊敬。
    “見過周王殿下!”
    一兩個人他還沒在意,隨著遇到的大臣越來越多,甚至連戶部尚書呂昶都對他躬身一禮。
    朱橚才發現不對勁,“呂尚書何必如此大禮,快快請起。”
    對方隻是笑著拱手說道,“周王之謀劃,老臣今日才得以見識。上次您來戶部慢待了您,還望您不要掛在心上。”
    聽到這話朱橚隻是納悶,“什麽謀劃,呂尚書何出此言?”
    呂昶見周圍無人便開口說道,“今日在朝堂之上,您讓許茂彥和李謙等禦史翰林一起彈劾中書省,而不彈劾李相國。正好給他一個台階下,讓他主動和陛下請辭,這招甚是高。”
    這番話出口朱橚更是疑惑,他聽李謙說過彈劾的事情,不過他並沒有參與其中。
    如今呂昶的話讓他連忙否認,“呂尚書說得哪裏話,此事本王可是一概不知,李相國今早請辭了?”
    戶部尚書呂昶見狀隻是意味深長地一笑,“既然周王說不知道,那就不知道吧。”
    他在心中已經認定,大朝會上的彈劾是朱橚謀劃的。許茂彥和朱橚在鳳陽一起查案,李謙等人更是對他言聽計從。
    “呂尚書,本王真不知道。”,朱橚盡力解釋道。
    可這辯解在對方看來猶如此地無銀三百裏,心中更是確信。
    “老夫最近收了一罐好茶,周王您下次來戶部不妨嚐嚐。”,說罷呂昶就轉身向著刑部衙署而去。
    李善長這個相國的下台,對他和其他幾個尚書來說都是好事。
    原本六部就在中書省之下,他們麵對功勳卓著的李善長更是矮了一頭。如今若是換個新宰相,他們應付起來更容易一些。
    望著呂昶乘興離去的背影,朱橚滿肚子的疑惑。
    他暫且將此事放下,邁步向著禮部而去,如今他的心思全都在大婚上。距離成婚還有幾日,朱橚不禁還有點忐忑和不安。
    可他剛到禮部的衙署,旁邊的人就喊道,“周王來了!”
    原本和他對接婚事的禮部侍郎,如今也變成了禮部尚書,對方將大婚當日的規程拿出來。
    “周王殿下,你看看上麵還有什麽不妥,需要禮部改的?”
    “還能更改?”,朱橚不由得試探地問道,上次他來的時候禮部侍郎告訴他前三個藩王都是如此。
    大婚的規程一點都不能變動,可今日對方卻是一轉口吻,仿佛在征求他的意見。
    “按說規程都是確定的。”,禮部尚書撫撫自己的胡須,“不過在一些細節上,若是您覺得有何不妥,可以稍加更改。”
    朱橚看了看上麵的流程,納徵和發冊命使早就完成了,接下來是妃家醮戒,還有親迎和合巹。
    幾乎沒有什麽更改的餘地,他索性擺擺手。
    “罷了,不用改了,就這樣吧。”,他將流程折起來收入懷中,之後回去他還得將這些東西背下來,以免成婚當日出了紕漏。
    覺得周圍氣氛不太對的朱橚,拱手說道,“本王先走了,叨擾王尚書了。”
    “周王殿下慢走。”,禮部尚書將朱橚送到衙署之外。
    看著對方走遠,他才對禮部侍郎等人感慨道,“要不是今日大朝會,本部堂還真沒看出來,周王居然籠絡了這麽多禦史。”
    “是啊,下官和幾個禦史聊過,他們對於周王可是極為推崇。都察院如今人人都在看周王的心學,和翰林的交流越發的密切。”
    “三日後周王大婚一定要慎之又慎,禮部可不能出問題。”
    “那是自然,下官這就吩咐下去。”
    縱然李善長的請辭還有很多原因,可禮部尚書明白,如果不是鳳陽之事爆發,加上今早朝會這麽大規模的彈劾,李善長估計還多待幾月甚至半年才請辭。
    可以說,朱橚以一己之力加速了這位位極人臣的宰相倒台,但朱橚他自己是不承認的。
    “相國倒台,和我有什麽關係?”
    周王府內,正在吩咐宮人完善府中布設的朱橚,無奈地對朱棣說道。
    “五弟你小子深藏不露啊,不過你可得小心一點,我們藩王是不能和朝臣走的太近的。
    時間長了,當心有禦史,”,話說到一半朱棣想起朝會的事情,“也對,禦史應該都聽你的,怎麽會彈劾你?”
    朱橚不知道自己今日給人解釋多少遍了,有點欲哭無淚地說道,“四哥,朝會之上的彈劾真不是我串聯的。
    太子妃最近臨產,母後就讓雄煐繼續住回慈寧宮。從鳳陽回來後這小子就纏著我,我連都察院的衙署大門都進去過。”
    可朱棣聞言隻是拍拍朱橚的肩膀,“放心吧,五弟,有什麽四哥都會為你保密的。”
    無奈的朱橚隻好轉移話題,“四哥,你成婚之後是怎麽和四嫂相處的?”
    被問到這個話題的他,自然抬著頭說道,“那還不簡單,府內上下都是你四哥說了算,你四嫂照辦就是。”
    聽到這話朱橚不由得想起第一次魏國公府的請講,徐妙雲一腳就踹到了穿著甲胄的朱棣。
    對方的這些話很是存疑,他懷疑朱棣在吹牛,不過他暫時沒有證據。
    朱棣則是想起了自己成婚的經曆,難得正經地囑咐,“對了,成婚那天早上你記得要吃飽一點。禮部的規程繁瑣的很,光是親迎和合巹就得花去大半天時間。
    還有就是第二天早上記得早起,還有頭日的朝見不能忘,最好是吩咐貼身太監。”,知道朱橚最喜歡睡懶覺的朱棣,尤為地強調道。
    成婚之後還不算完,後麵還有些不太重要卻又繁瑣的禮儀需要遵守。
    “知道了。”,朱橚認真地拿筆將這些記下了,可見他對成婚的重視。
    雖然有過幾次見麵,可他和馮瑾芸都是隔著屏風,說一段話就走了。
    臨近大婚,他難免多些緊張。
    朱棣看出了朱橚的不安,開口安慰道,“我和你四嫂相識多年了,可成婚的時候還是緊張。
    當時合巹的時候,還差點失手將巹給打翻了。幸好你四哥反應快,要不然就出鬧出笑話了。”
    他提起自己成婚的糗事,隻是想讓朱橚不要繃得太緊了。
    三天的時間轉瞬皆過,很快就來到了朱橚的大婚之日。
    無論是皇宮還是周王府都已經張紅掛彩,半夜的時候就有宮人開始忙活。
    天剛剛亮,禮部的大臣就準備好了所有的流程,他們掐著時間讓迎親的隊伍出發。
    宋國公府內,馮勝正在和自己的女兒囑咐,為妃家醮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