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字數:3829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挹婁之鷹圖騰 !
    嘎嘎穀看去,說,“我就領你倆來看這一景,這是我們夫餘國一大景致——‘旱牢’。前幾天我才知道,我們還有個石牢——就是關押你們那位大人的牢獄。以前,我知道我們全國,就這麽一個旱牢,你看,也沒有看守,也沒有牢柵,就把犯人放到那裏。”
    挹婁和張廣才看去,隻見平地一個大坑,坑的邊沿是用石塊壘砌的。大坑的直徑三丈光景,上邊有一個圓圓的蓋子,蓋子被一根根的石柱支起,有一條馬腿那麽高。打打斜,能看到裏邊人的頭頂。
    嘎嘎穀說,“夫餘國全年的罪犯,這一個旱牢足夠了,到秋,死罪不可免的,拉出去殺頭,證據不足的釋放。”
    “沒有點天燈的嗎?”張廣才問。
    “哪有。那是嚇唬人的一種說法。”嘎嘎穀說。
    “宮裏的暖雪說不是蒸人就是炸人呀。”挹婁說。
    嘎嘎穀一笑說,“那都是嚇唬小孩子的話,哪個看到蒸人炸人的了?就是砍頭的,殮屍的時候,也要把人頭縫合上去,成為全屍,再下葬。”
    “縫上幹啥?幹脆就不把頭砍下來唄。”挹婁說。他的口氣中,認為夫餘人這麽幹,很虛偽。
    “一刀砍下去,不是死的痛快嗎?”嘎嘎穀說,“犯人不至於遭罪。”
    張廣才衝著挹婁點點頭。
    “這些犯人不跑嗎?”張廣才問。
    “他們不跑呢。古人不說‘畫地為牢’嗎?我們夫餘族就效仿古之先賢,畫地為牢,你要認為你們犯的不是死罪,那你就肯定被釋放了;你要犯的是死罪,那你還活著幹什麽?等著死就完事了,犯死罪的人,都要掙求得以正法,死得其所。”
    張廣才和挹婁相對看看,不大知道嘎嘎穀到底講個什麽意思,是說他們夫餘的法律清明,還是說他們的民風淳樸?不過,不算很小的國家,一年到頭,就這麽幾個犯人,也是不多見的,起碼說明夫餘國的治安狀況很好,國民大都是遵紀守法的——啊,嘎嘎穀領我們看這麽一個監獄,無外乎證明他們的國家怎麽怎麽好唄?
    可是……張廣才忽然想起楊莊主他們被抓的一百多口人,那些人不被關在小小的亥安道城嗎?他們不去,或者說公孫淵不去,到秋收之後,不就把他們殺了嗎?他們能算這裏關押的嗎?嘎嘎穀是不知道這些,還是知道了,故意不去說?張廣才想想,嘎嘎穀不像那種故意混淆視聽的人——真正混淆視聽的人,有,夫餘王,以及他治下的國家機器。他在王宮裏設這麽一個旱牢,這麽一個國家監獄,無外乎想蒙蔽可能見到此景的人,不管是國人,還是外人。
    這時,挹婁跨下了馬,走到旱牢周邊的石柱旁,衝裏邊用純肅慎語喊,“有沒有肅慎人?有的話,回應一聲,我救你出去!”
    等了半天,不見回音。
    挹婁嘟囔著,“都******是托兒!表演這一場,給多少錢!”
    張廣才聽挹婁這麽說,知道挹婁和他的想法是一樣的。
    張廣才心想,這個老夫餘王,也算有本事,能把他們國家的人蒙蔽到如此程度!怨不和嘎嘎穀講了石屋裏囚禁了肅慎的一個大人,他不信呢,要回去問他的姐姐呢。
    在他的理念裏,他們的國王不會那麽齷齪。
    雖然最後他姐證實了季步璐說的話,嘎嘎穀也認為,夫餘王對此有難言之隱,起碼夫餘王在別的方麵很是清明的,比如這個旱牢。所以就繞著道,領他們來看這裏。
    用心何其良苦?
    想讓嘎嘎穀這樣的人完全轉變過來,需要有一個過程。以後要告訴挹婁不要和他爭辯這些是非曲直,公理自在,不辯自明。隻要他秉持“理,天下就一個”的理念就好,就有說清的那一天。
    又走了不很遠,就看到有一泓水,東西長十七、八丈,寬八、九丈,嘎嘎穀到了這裏,勒住了馬,以手遙指,說,“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龍潭。”
    “何為龍潭?”張廣才問。
    嘎嘎穀悠悠地說,“我們夫餘國的創世之王解慕漱要在山上修築宮殿。可是,修築的人馬的飲水如何解決?解慕漱就下令招募能人賢士解決這個難題。招賢之榜張貼出去,就有一個得道的高人,揭下榜文,來到這裏。
    “高人繞山左轉三圈右轉三圈,然後,對解慕漱說,‘此山有個“純陰之地”,名曰“海眼”,與東麵大海相通,如在此處挖池,千軍萬馬飲不幹。’
    “解慕漱於是下令在這個‘純陰之地’挖了一個大大的水池子。正如高人所說,一股水噴湧出來,很快就把水池灌滿了。從此以後,無論多少人馬來此飲水,水位線一點兒不下降。”
    挹婁聽到這裏,說,“那又怎樣叫龍潭的呢?”
    嘎嘎穀看這個故事都吸引了挹婁,很是興奮,就繼續講道,“自挖了這個水池,建好了宮殿以後,這裏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人們安居樂業,漁獵耕織各得其所。
    “可是,有一天,忽然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從天上降下一條青龍來到這裏,霸占了這個水池。從此,這個水池就被稱為龍潭,此山稱為龍潭山。
    “這條龍是條違反天條的孽龍,被貶壓下界的。這孽龍到了龍潭以後也不安生,經常殘害山下的百姓。
    “有一年春天,孽龍發起大水,淹沒了莊家和房屋,老百姓四處逃命。期間。有個叫林小妹的女孩被大水衝走,其父林翁遊到女兒身邊,正想把林小妹救起,忽然發現身邊有一個燕子在水中掙紮,林翁先伸手救起了燕子。可就在這一瞬間,林小妹被一漩渦卷入水中,再也沒有露頭。
    “林翁舍己救燕,失去了獨生女兒,痛不欲生。這時被救活的那隻燕子開口說話了,她安慰了老人一番,並認了林翁為義父。決意飛往南海仙山求師學藝,誅除孽龍。
    “三年後,燕子學成歸來,率領眾燕勇闖龍潭,戰敗孽龍,將敗龍用大鐵鏈子牢牢地拴在潭底。附近的人們重新過上了安定的生活。此後,燕子常在龍潭上空飛翔,這裏的百姓們親切稱之為龍潭燕。”
    挹婁聽到這裏,上來好奇的勁兒了,說,“我還真沒見過龍呢,這裏有龍?”
    嘎嘎穀說,“有。天陰的時候,或者天氣發悶的時候,就能聽到水底‘犇犇’的吼叫。”
    “是嗎?”挹婁對張廣才說,“阿洪,咱倆下去看看,那條孽龍是什麽樣子?”
    張廣才說,“算了,它在這裏,說不上幾百上千年呢,也算相安無事,招惹它幹什麽?”
    “你不下,我下,”挹婁說。“連著洗個澡,涼快涼快。”
    說著,挹婁就翻身下馬,脫下新換上的衣褲,手裏握著那把“無影斬妖劍”,精赤條條地跳下龍潭。
    嘎嘎穀埋怨張廣才說,“阿洪,你為什麽不阻攔他?”
    “阻攔他做甚?”張廣才說,“別說一條小小的孽龍,就是四海的龍王,也奈何不了我的訥烏。”
    正說著,就聽到潭水下“犇犇”聲響起,潭水水花翻騰,甚是凜人!
    張廣才和嘎嘎穀不免一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