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未慮勝先慮敗

字數:3346   加入書籤

A+A-




    春秋篡國者!
    子英雖為郭猛表弟,然而在性情尚未摸清前,郭猛並不急於將白羊部已經投靠自己之事和盤托出。
    如果沒有白羊部的情報,以瑕邑現有兵力進攻蕩社之戎,自然勝算隻有六成;若是加上白羊部的情報,郭猛完全可以以有心算無心,當有八成以上的勝算。
    然而子英卻誠懇勸說這位素未蒙麵的表哥。
    “……正如表哥之書所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
    “未慮勝先慮敗,請表哥細查之。”
    郭猛頓時哭笑不得,自己原本憑著記憶將以前背誦下來的《孫子兵法》默寫出來,原本是打算時時提醒自己作戰和治國的;卻沒曾想迎接子奔和子英進入潼關之時,被子英眼尖發現,便討來了這書細細很快便被此書深深吸引住了。
    現在這本神書的內容卻被子英當成了武器,反過來來質問自己,讓自己好不尷尬。
    “好在竹簡刻寫不易,自己不過將《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整理出來,如果將全文都整理完畢,——不,哪怕隻整理出《軍形篇》,搞不好這位小表弟回溫國就會慫恿外公伯喬在軹陘修築軹關了吧?”
    雖然小表弟子英顯然是《孫子兵法》的忠實讀者,不過軹關這個後世稱為“豫北通道”的
    重要關隘,郭猛可一點都不想為別人所染指,哪怕是自己的母家溫國,若是子英當真搶先修築軹關,郭猛怎麽也得想辦法把那兒搶下來。
    軹關之險,隻要去過自然知曉;而見識過潼關之險,若要聯想到在軹關修築關隘,便是極為自然之事。
    雖然子奔和子英兄弟倆都表達了對瑕邑突襲蕩社之戎的不安,但是子英顯然更擔心郭猛的安危,而並非子奔自顧自己安危;兩者的區別,郭猛自認能區分出來。
    既然如此,郭猛自然也不能冷了子英之心。
    “瑕邑之馬以糧食喂養,馬有長勁;即便攻擊蕩社之戎不成,逃離當無憂也。”
    這就是欺負子英戰爭經驗不足了,但凡作戰,豈有如此容易一擊脫離之理?畢竟是百裏奔襲,若是交戰不利,絕不可能輕鬆逃回潼關,畢竟狄戎已在關中放牧多年,地形遠比郭猛等人熟悉,雖然狄戎戰馬冬末春初馬力較弱,但是長途追擊下來,隻怕狄戎們能憑借其經驗,最終趕上郭猛等人。
    而組織大軍撤退,永遠是戰爭形式中最難的一種。
    古代而言,但凡能在敵前實現撤退之主將,必定是名將,便如三國時關羽兵圍樊城,水淹七軍後,為魏國生力軍徐晃所部擊破,關羽戰敗之餘,仍然能組織敗軍以嚴整之勢撤退,令徐晃曹仁等魏國名將根本不敢乘勝追擊。
    郭猛自認不是名將,若要打了敗仗,手下士卒能不能逃
    回一半人都是大問題;因而郭猛隻能追求全勝,至少也得打平,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隻不過子英倒是將郭猛所言信以為真,不過仍叮囑一句。
    “若能打贏自然更好,隻是表哥需做萬全之策。”
    郭猛自是應允,同時倒也溫聲詢問這位小表弟如此寒冬待在這潼關簡陋之所,是否被凍著?是否需要與子奔一塊撤回瑕邑?
    “表哥在哪,吾便在哪!”
    難道子英居然成了小迷弟?郭猛不由多看了子英一眼,卻見此人眼睛清澈,顯然不像曲意奉承。
    郭猛自然不知道,子英從函穀關一路西行,尤其是見到此前伏擊狄戎繞後大軍戰場遺跡,心中震撼無法形容。
    盡管因為年幼,此前一直未跟隨溫國大軍反擊入侵狄戎,但是卻也曾跟隨溫國和虢國士卒在城牆上守禦,親眼見識被狄戎射穿身體的國人,對於溫國隻能在虢國親家的幫助下,勉力守住城牆的弱雞形象極為不滿。
    然而溫國孱弱的軍力根本無力報複狄戎,隻能被動挨打,所謂追擊狄戎“潰兵”,多數還是狄戎主動為之;甚至溫國每年都得倚賴親家虢國派出的數百人參與守禦才勉強不失,這等軍力讓年幼的子英隻能暗自握緊拳頭,卻無處發泄。
    然而此次一路走來,光殘留在崤函古道上倒斃的狄戎屍體,便已超過兩千人;而關前被瑕邑國人和守關士卒草草丟在一旁,待來年化凍地麵不再堅如
    銅鐵之時便投入大坑集體埋葬以防瘟疫的狄戎屍體,也有上千具之多——如此之多的狄戎屍體,讓子英心中一陣暢快。
    至於自己親兄在此來的路上不斷爭辯此戰乃是自己所為,並非郭猛所指揮之事——子英自小見識親兄嘴臉,自然一萬個不信這仗乃是親兄子奔所為。
    此次子英雖是奉爺爺伯喬之命趕來瑕邑,對郭猛和子奔之言做做記錄;若郭猛果真出擊狄戎,則視安全與否選擇是否同去;然而在子英心中,自然希望能伴隨瑕邑大軍共同攻擊狄戎,權當發泄自己自小的心願。
    “表哥,這便是守軍所用之弩?”
    在郭猛向子英的戰報複述中,突騎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也沒繞過弩;而對子英而言,由於溫國軍隊普遍被狄戎嚇破了膽,要組建一隻無畏於狄戎的突騎談何容易,但是若要組建一隻弩軍,這可容易多了。
    若是說以往弓手往往因為箭簇為青銅所製,費用高昂無法大量裝備的話;那麽此刻握在子英手中的裝備著生鐵箭簇的弩箭,便讓子英眼睛一亮。
    溫國北麵太行群山之中諸狄戎盡管與縱馬馳騁關中的狄戎頗有不同,更類似於山民而非遊牧民族,但是其射術同樣精湛無比,溫國國人士卒平日種田,戰時為兵,箭術比之太行之戎遜色太多。
    哪怕站在兩丈多高的城牆上,有著高度之利,溫國弓手仍然經常被城下的狄戎所壓製,但若
    是從瑕邑引入蹶張弩,哪怕隻是郭猛口中弓力最弱一檔的蹶張弩,也勢必將勝於太行之戎。
    雖然子英尚拉不開這最弱一檔的蹶張弩,但是別人可以——郭猛甚至親自為子英做了演示,這張蹶張弩雖上箭緩慢,卻射程遠勝於弓,居然有八十多步,比起普通步弓已是遠上不少,更別提射程更短的騎弓了。
    “請表哥將弩之製作工藝傳授於吾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