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先為不勝以待敵之可勝

字數:3344   加入書籤

A+A-




    春秋篡國者!
    河堤?
    郭猛這才想起一件事情——好像戰國時期的魏惠王便有如此操作。
    自打魏武侯聽信讒言將吳起逼走後,魏國在與秦國的河西之戰中便不再處處占優;而至魏惠王時,魏國舉國重心徹底東進河內,則留在河西軍力遽然減少;加之商鞅進入秦國後,與秦孝公一拍即合,當即進行變法;而曆經數年變法後,國力大增,更是加緊反攻河西。
    為阻擋秦國咄咄逼人的進攻,讓魏國河西之防線不至於瞬間崩盤,魏惠王便下令沿著洛水東岸原本用於保護農田的河堤加高加固,以洛河河水為天然護城河,組成對秦國防禦前線。
    雖然魏惠王所築長城乃是南北走向以防禦秦國,而郭猛此刻更需要的是東西走向防禦狄戎的東西,但是其思路是類似的;唯一的問題是,郭猛這麽修築長城,光長度便延伸百裏,所耗費的人工可不小,值得麽?
    “汝之主意甚好,猛自當接納。”
    這不就是帶了護城河的簡化版長城麽!
    郭猛很快便下定了決心——修,一路往東修;若有可能,則一路修至芮邑便是。
    芮國國都芮邑便是在渭水向東注入黃河的河叉之上,若是和平年代,當盡享渭水和黃河水運之利;然而芮邑卻在渭河以北,如此當狄戎南下時,渭河便無法成為其阻擋狄戎騎兵的天然屏障。
    當然芮邑也並非全然等死,曆經多年後,芮國國君集齊國人陸續在芮
    邑城牆外挖了一條護城河,並將渭水引入期間,亦是大大增強了芮邑的城防能力。
    隻是這護城河能保住城邑,卻保不住城外的農田,眾所周知,城邑的農田多半在城牆之外……
    而鄭邑則與芮邑不同,若能將武城一塊招納,哪怕隻是將鄭邑到芮邑間河堤加高充當長城,則能有效屏護兩座城邑的國人,至少狄戎騎兵要攻至兩座城邑下掠奪人口,便得從其他水淺渡口繞行上岸,所需時間更長不說,勢必為烽燧提前預警,讓狄戎擄人行動極易失敗。
    至於說讓狄戎騎兵從加高的河堤上衝過去……
    河堤雖然不高,要擋住戰馬那是沒有問題的;哪怕狄戎光棍跳下馬,直接自己翻牆爬上來,那便如何?
    “若有此河堤長城,則狄戎即便棄馬翻過長城,亦容易為吾等所驅逐。”
    翻過河堤的狄戎是沒了馬的騎兵,哪怕僥幸抓到幾個國人俘虜,等到鄭邑和武城內的騎兵趕來,他這兩條腿的還能跑得過四條腿的?
    勢必被兩邑騎兵圍毆而亡。
    至於河堤長城是否會被對方破壞的問題,這點郭猛並不擔心,且不說敵人要先渡河再仰攻,光就這攻城器械便不易攜帶,後世從戰國到十九世紀末,攻城器械多半就地現做,因為從後方千裏迢迢運來,且不說攻城器械途中輪軸將折斷多少,便是這運輸速度,便能讓人愁死。
    若隨軍攜帶攻城器械,則狄戎騎兵來去如
    風的優勢將徹底喪失,這是狄戎頭人所不能接受的。
    “這便是兩難之局,且化騎兵追逐為城池攻防之戰,與吾等更為有利。”
    畢竟不管是散落在關中尚未投降的周人城邑,還是虢國城邑,亦或者是芮國梁國等周邊諸侯國城邑都有大量懂得築城之人,在築城這個科技樹上,遠比狄戎們強大的多。
    而且河堤城牆建設隻需要少數懂得築城之人組織,普通百姓甚至奴隸都可以參與築城,並不要求是能上陣拿槍的國人,如此便能充分利用百姓之力對抗狄戎。
    而城市守衛戰,對於具有堅決守城之心者而言,並不是個好啃的主,否則孫子兵法也不會說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攻城不好打,這是攻守雙方的共識——隻是此時的春秋,諸侯國間的城邑攻防戰極少,更多的是在諸侯國與狄戎之間展開,因此這個共識更接近於華夏族與狄戎間的共識。
    狄戎們但凡看到長城,不論是長啥樣的,第一反應並不是衝上去把這長城鑿開一個缺口,而是派人去查看周邊哪兒沒有長城可以繞過去。
    因而若是郭猛修築河堤長城時,故意留出一段缺口,這便極有可能成為狄戎不得不選擇的突破之地
    。
    當然若是將河堤長城全部修好,那麽多半倒黴的便是河堤長城之外的芮國國都芮邑以及更北方的梁國城邑。
    若是發生如此結果,相當於這些國家和城邑將百分之百承受所有來自狄戎的侵襲,根本無人分攤,而瑕邑及投靠瑕邑之城邑卻可以借這一河堤長城保存了自己。
    先為不勝以待敵之可勝。
    或者簡單點說,保存了自己,便是打擊了敵人。
    這點郭猛無比明白。
    問題隻有一個,如此大的工程量,若靠瑕邑、鄭邑以及武城三邑國人一塊動手,隻怕工程量亦是相當驚人;更別說此刻武城能否被威所勸說,尚是未知之數。
    而且為了有效攔截狄戎,勢必需要在鄭邑到秦嶺山脈間也修築長城,這便是近二十裏的長度;加上鄭邑至芮國國都芮邑所在河段,彎彎曲曲的渭河右岸很可能需要修築一百多裏的河堤長城,整個施工量極有可能超過一百五十裏。
    盡管夯土城牆可以就地取材,直接將河堤身後的泥土掘出就地取材,大大減少工程材料的運輸,但是築城的工程量是省不了的。
    然而不管是軍事上僅僅略通一二的毛遂還是繚,皆對修築河堤長城的建議讚賞不已,更別提張飛和糾這兩位,更是極力支持盡快進行建設;至於建議提出者威更是指出
    “雖吾等將整個河岸皆修築難度較大,然並非需要一次性完全建成。”
    “況且渭河之水夏汛時水
    量極大,若無足夠舟船,便無法搭成浮橋渡河;若是渭水為吾等水軍所控製,則甚至可以至渭河之水結冰前,皆可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