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老虎發威

字數:6248   加入書籤

A+A-




    大唐跟著李世民打天下!
    王權寧話音剛落,先前還爭論不休的整個朝堂,頓時就變得鴉雀無聲起來,眾大臣一個個皆是不可思議的看著王權寧,甚至有些人的嘴巴都張的老大,仿佛能放下自己的拳頭般。
    周繼武是何人?原駐守在貝州的守軍將領,在貝州與王權寧相識,而後被王權寧調入京師長安,在於突厥一戰中作為一支部隊的先鋒給予了突厥沉重的一擊,其所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絲毫不比程咬金這些人差,隻不過生不逢時,在他真正崛起時,天下已經逐漸平定了下來。
    也正因如此,他如今的爵位也是比程咬金這些人低了一大截,在突厥大戰後被封了一個伯爵,不過他的年紀也是比程咬金這些人小很多,如今也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
    對於如此這般的人物,朝堂上的這些官員自然是不會放棄拉攏的,起先他們也在私底下找過周繼武,希望將其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以此來增加自己或家族,或在朝堂的實力。
    但讓這些官員感到無語的是,他們去了周繼武的府門口,可是別人卻是直接閉門不見,這還不是隻有一人受到了這樣的待遇,而是過去的全部人都受到了這般“優厚”待遇。
    這些官員吃了這個閉門羹,也是直接放棄了推舉周繼武到朔州守軍將領的想法,甚至他們在心中還懷恨起周繼武來,畢竟之前他們去別人府邸,盡管有很多人也是不和他們合作,但最起碼也是好茶奉著、滿臉笑容的招待著,可還從來沒有一個人敢如周繼武這般對待他們。
    可以說經過這件事後,他們不但不會推舉周繼武,甚至還在心中記恨上了他,將其拉入了黑名單,隻待有機會將其直接打入深淵。
    可他們此刻腦海中終於是明白了那周繼武為何敢將他們拒之門外了,原來是別人早已經“心有所屬”了。
    其實這麽說也沒錯,周繼武一路從貝州到長安,再到後來的被封為伯爵,這幾乎每一步都有王權寧的影子,都是王權寧在其身後安排的。
    如此這般恩情,周繼武也是將其牢牢的記在心底,印在腦海深處,永生難忘。
    而若是隻有王權寧單獨的推舉周繼武,朝堂上的這些官員也不必如此驚慌,盡管王權寧在軍中勢大,但他們這些人也都不是軟柿子,若是拚上全力也能在其手上堅持一二。
    真正讓他們這些人驚慌的,是在王權寧提出推薦周繼武後,在這個人選問題上一直沒發表自己觀點的皇帝李世民,終於是開口說話了,而且一說話便是石破天驚,讓他們這些人驚慌失措。
    隻見那坐在高台龍椅上、這朔州守軍將領真正的決策人、大唐的最高權力者、皇帝李世民直接支持王權寧所提出來的想法,同意讓周繼武擔任朔州守軍將領。
    李世民的支持沒有半分的含糊,更沒有半分的猶豫。
    這一瞬間,近乎讓之前在朝堂上爭論不休的眾官員生出一種挫敗感。
    為何他們這些人之前在爭論的那般激烈時,陛下一言不發,而如今王權寧剛一開口,陛下就直接同意了其觀點,這讓他們覺得自己同王權寧相比,在陛下心中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但其實他們自己也明白,真實的情況就是如此,先不說王權寧的身份地位,就單憑其在軍中的影響力就遠遠不是他們這些人所能比的。
    而且不管他們這些臣子怎樣的爭論,也隻是增加其能夠成功的概率而已,那真正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帝的手中。
    想到這些,朝堂上各官員們便也逐漸的釋懷了。
    自此,周繼武正式接替李靖的位置,職位為大唐北方軍事重鎮朔州的守軍將領,手底下掌握著近三萬的精銳部隊。
    而這,也被眾人視為王權寧第一次在朝堂上正式展露其威勢。
    這也是這三年間所發生的第二件大事,而這最後一件大事,則關係到整個朝廷,整個大唐的國運。
    在吐穀渾國主慕容伏允派人給李世民寫信請求相互通商交好後,李世民也給慕容伏允給予了回應,同意了慕容伏允的請求。
    但就在大唐朝廷眾人都已經一切相安無事時,從吐穀渾方向上卻是突然有騎兵過來騷擾大唐的邊境鄯州等地,而且還不止一次,而是時不時的騷擾。
    對於這般情況李世民直接給慕容伏允寫了封書信過去,斥責其不守信用、出爾反爾。
    但等來的慕容伏允的回信卻是說他也不知道這支軍隊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自己的手下沒有這支軍隊的存在,其甚至還在信裏麵大倒苦水,說他們也曾經被這夥無名軍隊給騷擾過,也是受害者。
    對於慕容伏允的這般說辭,整個大唐朝堂上是沒有一個人相信,眾人都能看出來這就是慕容伏允隨意找的一個借口罷了,如今大唐朝堂上的這些人大數都是跟隨李世民或是李淵一路征戰奪取天下的,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傻子。
    慕容伏允的這般借口實在是太過兒戲了,一支軍隊每天的消耗量都是極大的,那突然出現的軍隊就算是經常在大唐邊境騷擾,但大多時候都是無功而返至,隻有極少次數能夠搶到一些東西的。
    而僅憑著搶到的這些東西,是絕對不可能養活這支軍隊,哪怕就是搶到的東西再加上一倍,那也依舊無法供應起軍隊的開支。
    但事實就是這支軍地已經在邊境出現了半年還有餘,而且每次出現是這些士兵一個個都是生龍活虎的模樣,沒有絲毫因為缺少食物而出現的麵色蠟黃感。
    很明顯,在這支軍隊背後,一定是有人在為他們不斷的糧草,而在這周圍隻有兩方勢力能供養的起這麽大軍隊的開銷,除了大唐那也就隻剩下吐穀渾了。
    總不能說是大唐自己派兵攻打自己吧。
    而且,對方不僅說這支突然出現的軍隊與自己無關,還重新提出了想要自己的兒子迎娶一個大唐的公主,甚至說若是大唐願意將自己的公主嫁過去,那吐穀渾可以派兵將那支軍隊給驅趕走。
    就這樣,在經過朝堂上商議後,李世民重新寫信再次斥責對方的同時,也同意的將一位公主嫁過去。
    這位公主自然不可能是李世民自己的女兒,而是在宗室裏麵挑選出一名適齡的女子,然後李世民冊封他為公主,將其嫁給慕容伏允的兒子慕容順光。
    畢竟將一名公主嫁給鄰國以換取短暫的和平這件事也是經常發生的,而且隻花費一人便能換取整個國家好幾年甚至十幾年,乃至更久的發展時間,這本就是一件極為劃算的事。
    也正因如此,在很多朝代都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正所謂生在皇家是幸又是不幸,說的這種。
    他們這些人小時候大多數都過的非常開心、異常滋潤,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基本上可以說是要什麽就有什麽,但一旦長大後一切就都變了。
    男子都忙著爭奪皇位,但這位置隻有一個,而參與爭奪的人卻有不少,這些人除了最後登上哪個位置的人除外,其餘的人下場絕大部分都好不到哪去,甚至大多數都是死在了半路上。
    女子們則有的被送往了和親,有的因為拉攏或是其他的一些什麽原因,而被嫁給了權臣、大家世族,淪為了皇權的工具。
    而李世民做出這種原因也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自此李世民有了想發兵吐穀渾的想法後,他便聽取了當時魏征的建議,提前將軍隊調到了距離吐穀渾較近的幾個州附近。
    但為了防止被吐穀渾給發現,一次性也不能調動太多,就隻能一隊一隊的循環訓練,而這般軍隊訓練、適應的時間就被無限的延長了。
    這都還不是最主要的。
    在最開始的第一批軍隊被調過去訓練後,一幅關於他們訓練的軍報就立馬被送往了長安。
    李世民手持軍報,臉上緊皺著眉頭,心中無聲的在歎息著,他明白,自己以前還是想的還是過於理想化了,這吐穀渾並不是那麽好征服的,而這並不是因為吐穀渾的軍隊厲害,而是因為其地勢實在是太高、對他們太有利了。
    同時,李世民也在慶幸,還好自己當時聽了魏征的建議,如若不然,這次征討吐穀渾還真的可能會慘敗。
    隻見他從手中的軍報上了解到,在這批軍隊調過去的當天夜裏,很多士兵便開始了上吐下瀉、神誌不清,第二天更是一大部分士兵都出不了營帳,甚至就連那率領士兵的將軍都是如此。
    這般情況一直持續到第三天才開始好轉,些許的士兵終於能走出營帳開始活動,但若是正常的軍隊訓練卻是依舊無法完成,稍微一劇烈運動便感覺整個人頭昏腦脹的。
    試想一下,若是這般情況之下吐穀渾突然率軍前來攻打他們,那定然就是一場屠殺。
    想到這,李世民背後不禁冒出了一片冷汗。
    就這樣,李世民同意將一名公主嫁過去的書信連同那份嗬斥的書信一起傳到了慕容伏允的手上,但很明顯,麵對這李世民的嗬斥,對方雖說不敢同樣的懟回去,但也是絲毫不放在心上。
    一來是他們地勢的原因,唐軍想攻過來很難。
    再則,他們吐穀渾本就十分的貧瘠,在慕容伏允的眼中,發動一場戰爭若是不能得到更大的收益,那就一定會按兵不動,而像唐朝那般發兵攻打吐穀渾,哪怕就是真的成功了,攻到了吐穀渾的腹地,那也是一筆相當虧本的買賣,根本就是一樁不劃算的生意。
    沒錯,在慕容伏允眼中,戰爭就是生意,而做生意就要盡量的讓自己不虧本。
    也正是因為這樣,慕容伏允絲毫不擔心唐朝會發兵。
    至於李世民所說的另外一件事他還是非常有興趣的,自己的兒子若是迎娶了大唐的一名公主,那對於自己在吐穀渾的統治是非常有利的。
    但同時,慕容伏允心中又在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若按照正常習俗,新郎是需要去女方家親自接娶新娘子的,也就是說,這是需要慕容伏允的兒子親自去大唐的京師長安迎娶公主的。
    而慕容伏允對於自己的兒子又是異常的疼愛,他心中害怕自己兒子一旦過去長安後,萬一被李世民給扣下來了該怎麽辦?
    考慮到這些,慕容伏允心中那是越想越害怕,就這樣一直在不斷猶豫著。
    時間漸漸流逝,待雙方規定的迎娶時間到時,長安城,皇帝李世民以及朝廷的文武百官皆在等待準備著。
    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嫁公主,而對方也是吐穀渾國王的兒子,雖說皇宮之內布置的並不隆重,但該有的一些禮儀還是應該要有的。
    現場紅色的綢緞四處可見,琳琅滿目的珍品無時無刻不在散放著屬於自己的光芒,就如同那百花爭豔般。
    那名身著豔麗的公主新娘,也是滿心忐忑的在等待著。
    盡管他知道自己是被當作了皇權的工具,但這些東西在他稍微長大懂事一些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甚至皇室的女子,她也在隨時為了這件事做著準備,畢竟在這般家庭,自己的婚姻基本上是不受自己所控製的。
    而同時,她心中對於自己那素未謀麵的丈夫也有著一絲的期待,或許來迎娶他的是一名美男子,或是會對她體貼,對她百依百順也說不定呢?
    當然,她也有害怕,害怕自己像那曆史上的絕大多數和親公主一樣,一片悲慘,餘生淒涼。
    就在這兩種極端的情緒之下,公主一直靜靜等待著,時間緩緩流逝,最終悄悄過了雙方早已商量好的時辰。
    而外麵,李世民和眾位大臣看了看時辰,抬頭聽著士兵的通報,臉色頓時就黑了下來,如同那燒久的鍋底一般。
    這名士兵是負責通報新郎位置,以便他們能夠提前準備儀式的。
    但此刻的時辰早已超過,而長安城外的道路上,卻是連來接親之人的半道影子都沒有看到。
    他們,被放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