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第一次正式亮相

字數:6419   加入書籤

A+A-




    大唐跟著李世民打天下!
    長安城。
    紫宸殿內,李世民手臂半懸著掛在胸前,一條精致綁帶從脖子處延伸而出,穿過手臂將其固定。
    李世民臉上依舊沒有太多的血色,但麵容卻是異常的堅韌,雙眼之中駭人的光芒爆射而出,盡管他受傷之後才沒有過多久,身體更是遠沒有恢複過來,但卻依舊在處理朝廷的公務,沒有任何的懈怠。
    不過就在其是身旁,身為太子的李承乾在做著幫手,給其整理一些必要的奏折,以方便李世民的批閱。
    但哪怕就隻是這麽簡單的工作,也還是將太子的額頭上弄出了點點汗珠,這並不是一個體力活,而太子之所以會如此,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為這還是父皇第一次準許人來幫助他處理奏折,哪怕就是之前被父皇那般寵愛的魏王李泰都是沒得到過這般待遇,這甚至讓的太子有點受寵若驚。
    其二便完全是緊張所致了,皇帝李世民並不是在一言不發的批閱這些奏折,而是會時不時的拋出一些問題讓太子來回答。
    每每這個時候,太子那顆本就異常緊張的心,頓時就會變得更加的七上八下,但不管太子如何回答,或好或壞,李世民都是不加以任何的評價。
    這樣便更加加劇了太子內心的緊張和不安,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協助自己的父皇,而且他在心中也是心知肚明,既然父皇有了今日的選擇,則代表著他在眾兄弟間基本上已經是站了出來,領先了一大步。
    而且他本身還是太子,皇帝這般的動作,近乎就代表著他已經有偏向於將太子作為下一個繼承人來培養了。
    這些東西朝廷上下群臣也是看看明明白白,也就是今日,當這個消息傳到群臣的耳中後,簡直是直接將眾人的心靈都給擊碎。
    原本的朝廷格局之下,盡管也是太子一家獨大,但魏晉二王的勢力也同樣不小,最起碼也還是有著一爭之力的,可哪知道就去了一趟泰山封禪之後,就全都不一樣了,一切都變了、
    有了皇帝陛下的表態,原本就勢力最為強大的太子,地位更加鞏固,大唐儲君的形象在今日正式確定,其餘不管是何人,恐怕都隻能無奈離場。
    得知這條消息的魏晉二王心中自是不甘,特別是晉王,遙想一下前段時間剛被皇帝李世民命令監國,心中那般野心剛升騰而起,甚至都還在心中猜測父皇是不是打算大力的培養自己。
    剛有這般想法不久的晉王,緊接著就是碰上了眼前的這件事,自己的希望一瞬間全部破碎,這番打擊之下,恐怕今後再難以生出任何的爭鬥之心了。
    不過對於魏王的情況,眾臣卻是不得而知了,得到這則消息後的魏王,直接將整個人都關在了房間內,再沒有外出露過一次麵。
    紫宸殿。
    大殿之內,李世民看著眼前的奏折,行筆間卻是沒有了之前的那般果斷,反而是顯得有了幾分猶豫之感。
    他雙眼飄了一眼身旁的太子,雄厚的聲音響起,“對於禦史舉報的有關於侯君集私占高昌國國庫財產,放縱士兵劫掠其都城百姓這件事,你怎麽看?”
    剛一聽到這句話,本就心情極為緊張的太子李承乾整個身體頓時一顫,那顆劇烈跳動的心髒一瞬間仿佛直接停止了一般。
    有關於侯君集在高昌國所做的一些事,早已經傳回了長安城,而且在眾大臣之間也是討論的極為激烈。
    有人認為侯君集不管怎麽說都是打了勝仗,哪怕在攻入敵人都城後,行為有一些不檢點,但也是可以原諒的,畢竟這再怎麽說都是一場滅國的戰爭。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侯君集治軍不嚴,自身更加的存在問題,正因為私自將國庫財產收繳,這才導致手底下的士兵劫掠百姓,他們這些人建議將侯君集下入大牢,以示懲戒。
    兩方人馬在朝堂之上一直爭論不休,這般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天了。
    麵對這般問題,身為太子的李承乾其實也很難說誰對誰錯,前幾日還可以對這些都不予理睬,但如今,此時此刻,皇帝陛下將這般問題親自拋了出來,這就不由得他不回答了。
    沉思了半天,始終覺得不妥的太子李承乾腦海中突然想起了王權寧之前說的話,一瞬間猶如幡然醒悟,腦海中的想法變得完整。
    “父皇,兒臣覺得侯將軍這件事大懲小戒的好,命其將所得之物悉數上交,在將其押入大牢關上幾天,隨後找個理由將其釋放最為妥當。”太子李承乾侃侃而談道。
    “哦,說說為何這樣做?”李世民好奇的問道,其實太子剛才的想法與他心中的打算幾乎是一致的,正是如此,這才覺得這般的好奇。
    “老師曾說過,治國如治軍,軍隊有軍規,國家也有自己的法律,正是如此,隻有嚴格遵照法律辦事,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哪怕就算是皇帝,也應該盡量的遵守。”太子李承乾一邊回答著,一邊眼角在自己父皇身上觀察。
    結果卻是徒勞無功的,李世民的臉上,始終都是波瀾不驚,沒有觀察到任何信息。
    但此時李世民的內心卻極不平靜,震驚之中帶著幾分的欣慰。
    經過了這次的刺殺事件後,李世民確實是準備將逐漸的讓太子來接自己的班,如今的這般情況也算是在一步步的教導太子如何治國,但實際上在李世民的內心之中,對於這次的提問卻是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畢竟對於如何處決侯君集,就連朝堂上的那些大臣都是說法不一,各執一詞,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眼前的太子竟然能夠與自己想的一般無二,考慮的十分周全。
    這就不得不讓李世民心中所震驚了,同時也在心中感歎著當初選擇自己那個弟弟王權寧來擔任太子太傅,是一件多麽正確的事情。
    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是沒有王權寧坐這個太子太傅,那太子真的能夠壓過魏晉二王,坐穩這個儲君之位嗎?恐怕是很難。
    “父皇,兒臣的回答?”太子李承乾問道,這可以算是父皇對於他的第一場重要考試,對於這個第一印象,太子李承乾還是十分渴望想知道的。
    皇帝李世民卻是沉默著,沒有任何的話語表示,隻見他嘴角泛起一絲淡淡的微笑,整個人從椅子上緩緩站起,雙眼毫無任何波動的看著麵前的太子李承乾,唏噓的聲音響起,
    “既然你是這樣說的,那關於這道奏折,就由你來批吧。”
    說著,李世民便將手中那根擁有著無上權力的朱筆遞到李承乾麵前。
    “父皇,這”太子李承乾被自己父皇的這一動作可謂是弄的暈頭轉向,不知該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朱批一般是隻有皇上才有資格使用的,除此之外,任何人,哪怕就是身為太子,也是沒有使用的權力。
    “怎麽,不敢嗎?”李世民目光如炬,“是不敢接這支筆?還是不敢在上麵批示?”
    “父皇,兒臣”李承乾剛想繼續解釋著什麽,但注視著自己父皇投射而來的眼神,心中頓時一橫,直接伸手接過朱筆,就往那主位的椅子上坐了上去。
    李承乾眼神掃過麵前的這道奏折,一目十行,隨後右手抬起,朱筆劃過,其上好像有一隻無形巨手存在,輕飄飄之下便可撥弄天下局勢,又好似一支懸於天上的絕世神兵,一揮之下也可無數人頭落地,血流成河。
    僅僅隻是用這支筆書寫上幾個字,太子李承乾便感覺自己已經耗盡了全身的力氣,甚至連呼氣,都開始微喘了起來。
    “父皇,好了。”李承乾說著,便將那象征著皇權的朱筆輕輕放到一旁,起身恭敬的站立。
    他原以為父皇李世民會來查看一番自己的批示,可誰知道卻又是出乎了他的預料。
    隻見李世民整個人神色都沒往這邊瞟上一眼,就更不要說看太子批閱的奏折了,他直接開口,道“既然批示完了,那就直接分發下去,交給大臣查辦吧。”
    聽到這話的李承乾,心中卻又是閃過複雜情緒,他不知道自己此刻是感到欣慰,還是激動,亦或是一些別的什麽東西,這些情緒揉雜在一起,甚至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楚。
    “多謝父皇,既然如此,那兒臣就告退了。”
    太子說著,便將那些已經批示完的奏折全部搬起,退出了大殿。
    “長孫大人,長孫大人。”大廳外,一名有著濃密胡子的大臣急忙跑來,大聲的叫喊著。
    “朱大人,何時如此慌張?”尚書省中,坐在首位長孫無忌麵色間帶著微微的不喜,顯然是對於來人這般動作的回應。
    若是平常,恐怕任何人麵對如今身居高位的長孫無忌的這般神情,心中都要無比忐忑一段時間,生怕因為這一點小事被長孫大人給記恨上了,但此次的這位朱大人,卻好似沒有看見般。
    “長孫大人,屬下有重要情況稟報。”朱大人眼神間滿是嚴肅。
    “哦,到底是何事?說說看。”此刻的長孫無忌也是將自己心中的點點憤怒壓下,看看眼前這朱大人究竟能說出個什麽事來,之後再另做打算。
    “這是今天收到的、陛下所批閱的其中一封奏折。”朱大人說著,伸手將一封稀疏平常的奏折拿出,“長孫大人能看出來這其中有何不同嗎?”
    見到這位朱大人竟然還在跟自己打啞謎,長孫無忌心中的怒火頓時就升騰了起來,他作為宰相之一,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數不勝數,對於眼前這位朱大人早就不耐煩了起來。
    但多年的修身養性還是讓他忍住了自己的脾氣,伸手將奏折接過,拿起打開查看了起來。
    奏折裏麵的內容就是前段時間朝廷上爭議十分巨大的,關於如何處理侯君集的,對於長孫無忌來說這封奏折並沒有引起他內心任何的波動,因為這封奏折就是經過他的手遞上去的。
    隻不過此時的這封奏折上是有皇帝朱批的,僅此不同而已。
    看到這,長孫無忌內心怒氣再也忍受不住,剛想發火怒斥,突然,他看向奏折間的眼神一凝,像是發現了什麽,整個人臉色都變得無比沉重起來。
    長孫無忌將手中奏折放在桌上,而後迅速起身,再另外一旁的桌上尋找著什麽。
    片刻時間,長孫無忌快步走來,而此時在他的手上,還拿著另外一封奏折。
    他將新找來的奏折打開,平整的放置在先前那封奏折旁,雙眼不斷左右劃過,好似在對比著什麽。
    而一旁,朱大人也同樣如此,瞳孔間左右快速移動,一言不發。
    片刻,長孫無忌視線終是緩緩移開,眉頭緊鎖,他手指著桌上的兩封奏折,眼神間滿是不解,“朱大人,這是怎麽回事?”
    眼前那寬大的楠木桌上,右邊的奏折是朱大人所帶來的,而左邊的奏折是長孫無忌剛才所找來的,這兩封奏折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昨天從皇宮中送出,陛下同一時間批閱的奏折。
    但這兩封奏折也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一個稍有差池就足以砍掉無數人頭顱的不同點,這兩封奏折上的鮮紅朱批字跡,完全不同。
    一個字跡是如刀鋒般、筆走龍蛇,剛猛有力,一個則是有點龍飛鳳舞,顯得圓滑許多。
    這般區別,頓時讓長孫無忌心中閃過無數種想法,此刻哪怕是身為宰相的長孫無忌,都有點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長孫大人,莫慌、莫慌,屬下再給您看樣東西。”一旁朱大人說著,從自己胸口間掏出了一封紙張,“大人看過這件東西後,一切應該就都明白了。”
    長孫無忌接過遞來的紙張,連忙打開。
    紙張上麵所記載的是在泰山封禪大典之前,朝廷寄往泰山周邊官府的一些注意事項,對於這上麵的內容,長孫無忌基本也還記著一二,他雙眼快速掃過,直到最後,定格了起來。
    這種紙張上最後一般都會記載發布命令之人的名字,而此刻,映入長孫無忌雙眼的名字是,皇太子,李承乾。
    而紙張上的字跡,與正擺在桌上,朱大人所拿來奏折上的朱批字跡,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