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淩煙閣

字數:6439   加入書籤

A+A-




    大唐跟著李世民打天下!
    “這是太子的字跡?”長孫無忌手指著奏折問道。
    “正是,下官將這兩份字跡認真比對過,可以確定這就是太子的字跡。”朱大人言語間十分肯定。
    聽罷,長孫無忌臉上的表情越發沉重起來,眼神深處的光芒盡然消失,“本官知曉的,朱大人,你暫時就先回去吧。”
    “可是,長孫大人,這封奏折上的命令,下官是否要執行?”朱大人疑惑的問道,而這也是他來這裏尋找長孫無忌的主要原因。
    不過,長孫無忌卻沒有半分的猶豫,“朱大人,這上麵既然有朱批,就代表著陛下是知道此事的,我們自然要執行。”
    “下官知道該如何做了,長孫大人,下官告退。”說著緩緩退出大廳。
    而此時大廳內的長孫無忌內心卻不像外表所表現的這般平靜,對於太子能使用朱批意味著什麽,他恐怕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也正是因為如此,長孫無忌心中才會出現這般震撼、驚訝的表情。
    好似這幾名皇子間的爭鬥,在皇帝陛下的幹預中,就即將要結束了。
    想到此處,長孫無忌心中不免有些複雜,盡管在朝廷上他沒有明確表示支持某位皇子,但實際上在暗地中,他是更加傾向於魏王李泰,甚至在某些時候還在有意無意的幫助李泰。
    可如今,太子明顯更進一步,本就已經是儲君的他,如今的地位想來是更加難以動搖了。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到太子即位後,他們這一批沒有支持太子上位的高管權臣,想來也是逐漸要淡出曆史的舞台了。
    這些事情,曆朝曆代都十分常見,很容易就能猜到。
    一時之間,想到自己之後所需要麵對的結局,長孫無忌不禁有些不舍起來,對權力的不舍,也有對國家的不舍。
    隨之長孫無忌腦海中又不自覺冒出了中山王王權寧的身影,想起了他們二人一起在池邊釣魚時的愉快場景。
    當時的王權寧盡管外表看起來異常威風,同樣也是權傾朝野,但私底下卻是被各方所猜忌,就連皇帝也是容不下他。
    那時候的自己權力雖說還遠沒有達到頂峰,但有著皇後姐姐的支持,以及皇帝陛下的支持,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可如今,王權寧依舊屹立在朝野不倒,盡管權力受損,但威望依舊,在加上其本身還是太子的老師,以後的帝師,這般殊榮,可以說是冠絕權臣、唐朝開國以來第一人都不為過,甚至後麵都很難再有來著了。
    想到如今這般巨大的差異,長孫無忌輕歎一聲,扭頭而去。
    隨著將軍侯君集的入獄,朝廷之上瞬間便引發了軒然大波,群臣們都在討論著這位剛立下大功的將軍,會麵臨著著什麽樣的懲罰。
    但緊接著,關押侯君集那封奏折的朱批是太子所批示,這件事也是被人傳了出來,並且以一種從未見過的可怕速度在幾乎所有大臣之間流傳起來。
    這些大臣們所關心的都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太子竟然能行使朱批之權了,這讓得本就勢力最大的太子一方,更加的龐大了起來,似乎在絕大多數朝臣心中,這個朝代的下一位繼承人已經完全確定,並且皇帝已經在移交自己部分的權力了。
    一時之間,有人歡喜有人憂,還有的人急於站隊、急於結交,朝堂之上,眾臣皆在忙碌著,整個長安城內,眾大臣穿梭其間,不知疲倦。
    陳國公府。
    “奶奶的,老子可是剛立過大功的,你雖說是太子,但也就是出身好罷了,竟然還敢關老子。”府邸之內,侯君集獨自一人發著牢騷,語氣之間極為的暴躁。
    沒錯,在侯君集被關於大牢十日之後,朝堂之上便有一大臣出麵為侯君集求情,皇帝李世民隨之也就將其釋放了,但其在高昌國私通的所有財寶,則已經全部收歸了國庫,一件不留。
    侯君集剛一回府,便聽說這次將自己關入大牢的命令,是太子李承乾下的,頓時脾氣火爆的侯君集就直接將太子大罵了一頓,並且將其在心中記恨上了。
    就在這時,遠處一名下人急忙跑過來,侯君集見狀也是連忙將嘴閉上,雖說他是一名武將,但禍從口出這般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老爺,門外有人求見,說是魏王派來的。”下人恭敬說道。
    “魏王的人?”侯君集臉上表情頓時嚴肅起來。
    這位魏王在之前就來找過他,想要獲得他的支持,但那時候的侯君集還不想卷入眾皇子間的爭鬥,也就直接將其拒絕了,沒想到這次又來了,而且時機找的還是恰到好處,在他剛一回府就過來了,顯然是已經準備良久了。
    “將人帶到書房。”候君集說道。
    “是,老爺。”
    朝堂之上,這段時間的大臣們在接到太子批閱奏折朱批的頻率越來越高,每天從皇宮之內送出來的奏折,太子朱批的字跡從最開始的幾封、十幾封,直至到如今的將近三分之一都是太子的字跡。
    如今的太子李承乾,對整個大唐帝國的影響在與日俱增,自身的威信也在迅速樹立著。。
    大臣們似乎也都在慢慢習慣這樣的情況,朝堂的執政因為太子的影響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盡管這些大臣們沒說什麽,但心中卻是十分清楚,如今的太子正在逐漸向一代帝王過渡。
    至於其餘的那些皇子,也早已被他甩在了身後。
    這並不僅僅是因為太子有皇帝以及中山王的支持,更多的是因為太子自身的執政能力,特別是在自太子行使朱批權力後,他所批閱的那些奏折,不管是皇帝還是眾大臣,都十分的認可,盡管有時候也會與皇帝的政令產生衝突,但太子也能妥善的處理。
    可以說太子如今的成長是一日千裏,就連眾臣都在心中感歎,真不愧是出生在帝王家的人。
    今日的朝堂上,群臣如往常那般端站在大殿內,皇帝李世民剛一進入大殿,群臣們便感受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今天的皇帝陛下好似格外的嚴肅,神情間沒有一絲的笑容。
    莫非是周圍的什麽國王又得罪大唐了?又或者是哪個大臣將皇上給得罪了?或者說是魏征又惹皇上生氣了?
    群臣們心中不斷思索著,誰也沒有率先開口說話,整個大殿之內,一片寂靜。
    “諸位今天有何事要稟報給朕?”
    李世民聲音如虹,可下方眾人卻是鴉雀無聲,在李世民的氣場之下,眾臣一時之間竟是忘記了要說些什麽。
    直到整個大殿內沉默良久,這才有第一個官員上前將自己的問題奏報,李世民也在轉瞬間就給出了解決的方案,整個過程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樣情緒。
    有了人打頭陣,大臣們也是逐漸放下心來,一個個的皆是將自己的問題進行了稟告。
    整個朝會似乎跟往常並無兩樣,眾臣提出問題,然後皇帝給出解決的方案,亦或是經過大臣們相互之間的討論後,再由皇帝給出最後的結論。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整個朝會將近結束的階段,這時的大臣們所提到的問題基本上都已經被解決的差不多了,逐漸已到了最後的尾聲,整個大殿內再度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既然諸位都沒什麽問題了,那接下來朕想宣布這最後一件事。”李世民的聲音響徹在群臣耳中。
    眾臣都知道,最關鍵的時候來了,接下來皇帝陛下說的這件事,才是今天整個朝會最重要的事,至於其它的,也隻有靠邊站的份。
    “朕這段時間深感人生無常,沒有人能夠始終年少,也沒有人能夠一直健康,許多當初隨朕一同建立基業的人,如今都已經離世了。”李世民沉重,帶著一絲悲壯的聲音響起,像是在不斷訴說著人生的故事,
    “朕思緒良久,決議建立淩煙閣,封二十四功臣,將那些隨朕一同開創大唐基業的功臣都記載在上麵,以流傳後世。”
    李世民話音落下,整個大殿內依舊是沉默著,無比的沉默。
    之前的眾臣們是因為害怕,而此刻的他們卻是因為震驚,一個個的瞪大眼睛,有些大臣甚至就連嘴巴都合不攏了。
    盡管眾臣已經猜到了皇帝陛下所說之事非常重要,但重要到這般程度卻是眾人都沒有想到的。
    這二十四功臣想來就應該是本朝功勞最大的二十四人,同樣也基本上是權勢最大的二十四人,當然,若其已經去世那就需要另算了。
    想來這二十四個位置就是今後一段時間內,君臣們相互爭鬥的戰場了。
    當然,決定最終名額、以及排列順序的人還是皇帝陛下,或許這二十四個名額位置的人選在皇帝陛下心中已經早就有數,不然為何要規定是二十四,不是十二亦或是其它數字呢。
    帝王心、深似海,無人能將其真正猜透。
    “建造淩煙閣的事情,長孫無忌要盡快安排人去辦,至於那二十四名人選,朕心中早已有數,到時候會派人去通知你們的。”李世民揮手,“今天的朝會就到這裏,退朝。”
    雖說已是退朝,但幾乎所有的大臣卻都沒有半分的輕鬆,甚至就連今天自己所負責的一些工作,也是耽擱了下來。
    實在是皇帝陛下今天在朝會上所宣布的事情太過於突然,也太過於重大了,讓的他們這些大臣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尤其是那淩煙閣上的二十四功臣名單,更是時時刻刻不在牽動著他們這些大臣的心,特別是那些在朝廷中小有名氣,但論實際功勳卻又不算太過於靠前的大臣。
    他們這些人若按照此刻朝廷內手中權力大小來排列的話,基本上處於十幾二十名的樣子,不是最高的那一批,但也絕對不低,要知道真正能排在他們這些人之上的,也就隻有那些宰相、尚書、禦史大夫了。
    將這些除外,就要數他們這些人的級別、權力是最大的。
    當然,這也隻是如今的朝廷排列,但若是將朝廷之前已經致仕的,或者是已經去世的人全部都算進來,那他們這些人的排名無疑是還有往後麵移動幾位。
    正因如此,處在他們這些尷尬位置上的人,這才會出現這般的焦慮之情,而此時這二十四人的名單又全部都在皇帝陛下那,無人知曉,更無人能勸說改變。
    也正是在這般情況下,他們這些官員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不過其餘大臣倒是就跟平常一般,沒有太多的情緒表達。
    主要是他們這些剛好處在進一步可入名單,退一步則沒有的位置上,而其餘人則沒有這個擔心。
    比他們這些人官職低的,基本上就是沒有任何希望了,對於這般的榮耀,他們盡管在心中羨慕,但也知道自己的斤兩,憑借自己是絕對沒有希望的。
    便也就直接將心放寬,安安本本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說不定這樣還能被別人看見,從而繼續的重用自己。
    還有一些人,他們則基本上都是位高權重,有宰相、王爺、國公,等等,這些人是屬於整個唐朝權力最巔峰的一批人,他們心目中沒有任何的擔心。
    若是他們這些人都沒有被選上那二十四個名額,那恐怕就是整個唐朝都找不出來了。
    他們這些人也是安安本本的做著自己的本職事情,但心中卻又是懷著幾分好奇,好奇接下來皇帝陛下會何時召見自己,也好奇自己在最終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
    三日時間迅速逝去,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三日時間就真的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就在今天的早朝結束,群臣即將退下時,皇帝李世民將閻立本留了下來,這一舉動,直接引起了群臣的猜疑,紛紛猜測莫不是那二十四功臣名單要揭曉了?
    閻立本,出身貴胄,其先皇李淵年間,在當時還為秦王的李世民府邸做過官,正統秦王府出身,算是比較早期就跟隨李世民的人,現任刑部侍郎。
    刑部侍郎,也就是除了刑部尚書之外的第一人了,正是處於那種可封、可不封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