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二十四功臣

字數:6558   加入書籤

A+A-




    大唐跟著李世民打天下!
    在中山王王權寧第一個被喊去作完畫作後,那二十四功臣中,緊跟著的人依舊是沒有太多出乎眾臣的意料。
    與群臣猜測的一樣,這第一第二的位置,就是在中山王王權寧與長孫無忌之間了。
    既然是中山王王權寧第一,那這第二自然也就輪到長孫無忌了。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次日清晨,在早朝結束後,長孫無忌隨即便被皇帝陛下李世民留了下來。
    這般情形幾乎與昨天將王權寧喊過去時一模一樣,自然,對於將長孫無忌喊過去幹什麽,群臣們心中也都是心知肚明。
    隨著長孫無忌的開始,一個個享譽天下的名字接連出現,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的被皇帝陛下喊過去談話,在閻立本那畫作上留下一個生動的形象。
    河間郡王李孝恭,魏征、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等等,每一個名字所代表的都是整個大唐最頂尖的一群人。
    看著這些被喊過去的每個人,剩餘的那些大臣們這才知道他們之前所想的有多麽荒謬,特別是那幾名剛在尚書之下的人,之前的他們甚至還在想爭一爭那二十四個名額之一。
    不過如今,卻是再沒有這般想法了。
    一連七天,那些宰相、國公一個個被叫走,直至最後的結束,而刑部侍郎閻立本也終於是重新回到了眾人的視線當中。
    不過這時的眾臣也是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幾天被皇帝陛下喊去做畫像的人,加在一起根本就沒有二十四個,這般情況不由得了眾臣的疑惑。
    不過緊接著在閻立本的解釋下,眾人也是明白了過來。
    原來這二十四人中,還有著功勞巨大但是已經去世的人,而這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數杜如晦。
    房謀杜斷已經是如今朝堂上人盡皆知的故事,甚至在民間,都是流傳的極為廣泛。
    當初的杜如晦,力壓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可以說是真的大唐朝第一宰相,盡管其英年早逝,但他的功勞,依舊還是被皇帝李世民深深的記在內心。
    這次的淩煙閣功臣,皇帝陛下李世民便就將他們這些人給排了進去,以此來緬懷。
    魏王府。
    書房內,兩道身影正悄然商議著什麽,嘴唇不斷蠕動,低沉的聲音發出。
    “怎麽樣?他答應了嗎?”
    “果然不出殿下所料,他答應了。”
    “好,既然如此,那你就去通知他做好準備,等待我的命令。”
    “屬下告退。”
    一段簡短的對話,但其中所蘊含的卻是一個恐怖陰謀,整個大唐,似乎又將陷入到風雨飄渺之中。
    未來會如何,無人可知。
    整個朝堂上,這段時間所有人的目光基本上都被那新排出的二十四功臣所吸引,這其中的每個人在大唐,都有著驚人的影響力,一時之間,這些人的府邸無時無刻不擠滿了人,就連門檻,都要被踩爛了。
    與此同時,一座閣樓也在迅速拔地而起,這便是淩煙閣。
    作為皇帝陛下以及跟眾群臣利益都有關聯的建築,不管是速度還是質量都得到了極度的保證,沒有人敢有一絲的耽誤。
    在唐朝如此龐大的國家機器之下,這座淩煙閣幾乎是每天一個變化,僅僅隻過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淩煙閣便全部完工。
    大臣們一個個的都在為這個速度稱奇,不僅如此,哪怕就是親自修築淩煙閣的工匠們,直到此刻已經完工,但他們心中還是忍不住發出感康,眼神中浮現出驚歎。
    這些工匠基本上都屬於朝廷禦用的,之前的皇家宮殿他們這些人也修築的不少,見識自認為是不少了,但這次卻又是讓他們開了眼界。
    對於淩煙閣修建的速度,他們這些人恐怕是感受最深的,這就好似那些小孩在玩泥巴,一層一層的直接往上麵壘,這般速度,著實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若不是因為前期的地基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讓其徹底的穩固,恐怕真正所需要的時間還會更短。
    淩煙閣,位於太極殿不遠處的位置,其並不算太高,外形也不算太過於起眼,但盡管如此,卻沒有任何一人敢小瞧它的作用。
    此刻的淩煙閣外,群臣站立,麵露期待。
    今天是皇帝陛下特意將他們這些大臣聚集在此,一同參觀這座剛建完不久的閣樓,共同參觀為了大唐做出最大貢獻的人們。
    整個淩煙閣外麵,油亮的紅漆覆蓋,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點點光芒,猶如一座閃閃發光的寶塔,閣樓周身,各種顏色的漆料點綴,煞是好看,無形之中給人一種寧靜之感。
    閣樓身旁,是一座巍峨的三清殿,相互結合之下,整個淩煙閣被承托竟有了幾分神聖。
    不多時,皇帝李世民從遠處走來,寬大的黃袍隨風而動,舉手投足間滿是威嚴。
    “臣等參見陛下。”群臣急忙行禮道。
    “眾卿平身。”李世民揮手,手指往淩煙閣方向指去,“這些可都是朕的大功臣,今天諸位就隨朕一同看看這座閣樓吧。”
    一入淩煙閣,映入眾臣眼簾的便是極為精致的各種畫壁,光彩奪目、正麵的畫壁之上,是皇帝李世民為功臣們所撰寫的讚語,以及每個功臣他們的功績、才能、人品等等。
    當然,皇帝李世民隻是將這些東西都寫到紙張上,再由專人將其填寫到畫壁之上。
    一排排的畫壁延申,一個個功臣的事跡被記錄,極為仔細,極為的稱讚,這些東西,皆是來讓後人敬仰,皆是會流傳於後世的。
    青史留名,或許才是這座淩煙閣最大的作用,也是皇帝李世民能給予這些大臣最好的禮物。
    畫壁延伸到盡頭,便出現了類似尖塔一般的內部空間,一共三層,最下層空間最大,向上則逐漸縮小,直至達到頂端,這便是整個淩煙閣的主體空間了。
    閣樓內的一切似乎都顯得有幾分莊嚴之色,眾人扭頭向四周掃視一圈,周圍依舊是一個個畫壁展示而出,隻不過這些畫壁上卻是沒有任何的字跡,隻有一張張傳神的畫像。
    眾臣也是一眼便認出,這些畫像都是出自閻立本之手,對於閻立本的作畫特征,整個朝堂上知道的人也是非常多,實在是因為閻立本的畫作太過於有名,引得許多人競相模仿所致。
    而這些畫像上,一個個功臣印其上,神態優雅,表情或和藹、或威嚴,各有特點,簡直就與其本人無異。
    這些人有還在朝廷時任尚書的,也有國公爵位的,人數眾多,但盡管如此,那些預留的壁畫處,依舊還有許多空位置沒有任何的畫像,顯然,這些位置是皇帝陛下為後來人準備的。
    群臣們見到這般,心情頓時也變得激動了起來,一個個在心中默念著,自己以後一定要更加認真努力的做好事情,爭取也能將自己的畫像掛到這裏。
    眾臣視線往上,最終在第一層的最盡頭,看到了剛打完大勝仗回來的侯君集的身影,這是屬於整個第一層中最前麵的位置,但盡管如此,不少大臣心中還是稍有不解。
    按照侯君集的功勞,其實是足夠排在更前麵的,但如今卻是出現在了這裏,想來也一定是有某些原因的。
    突然,眾大臣心中好像明白了什麽,就在前不久,侯君集還因為私占了高昌國的國庫財產被皇帝陛下下了大牢,盡管最後沒關幾天就直接放出來了,但想來還是對其一定的影響。
    而這些影響,此刻也是表現在了淩煙閣的排名上。
    盡管如此,但這第一層中的功臣在整座淩煙閣當中,隻能算作是一些普通的功臣。
    沿著樓梯往上,便是到達了淩煙閣的第二層,這裏的壁畫什麽基本上都與第一層的無異,同樣都是一幅人物畫像懸掛其上。
    但這些畫像中的人物,相比如第一層的,卻是要稍微位高權重一些,盡管他們都為國公,但這第二層中的人基本上都是各大洲的都督,或是大將軍,屬於是一些功高王侯。
    這些人基本都是能征善戰之輩,他們或是對於唐朝開國,或是助李世民登上皇位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有早期就跟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的,也有在之後為大唐開疆拓土的。
    而在這第二層之中,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尉遲敬德。
    盡管在李世民執政的中後期,在唐朝的開疆拓土上,尉遲敬德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但在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前,其手下忠於他的武將當中,尉遲敬德就是排在第一位的。
    當然,這般比較是不算王權寧的。
    再加上之後的玄武門之變,尉遲敬德率領士兵為李世民奮勇而戰、不懼生死的殺出一條血路,這般功績,都可以稱之為王權寧之下的第一人。
    這般傲然的功績,也足以擔任這個二層第一名,若不是因為其脾氣暴躁,得罪的人太多,導致在李世民登上皇位後得不到重用,說不定這般排名還會上升。
    如今的尉遲敬德一直致仕在家,不問朝政,算是功成名就。
    不過他的這般情況倒是有人會絕對惋惜,畢竟這麽一個功勳卓著的將軍,隻要身在朝堂之上,那一定就是手握重權,威震八方。
    但也有人覺得如今的尉遲敬德才是真正的將人生給悟透,不貪戀權貴,生活富足,還名聲在外,甚至就連皇帝,每年都會抽時間來看他,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舒坦。
    而這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不用陷入到各皇子的爭鬥當中。
    遙想一下,一個手握重兵的將軍,一定會成為各個皇子優先拉攏的對象,而一旦站隊,賭對了那自然是榮華富貴依舊,甚至其本身就已經極高的權勢還會更上一層樓。
    但若是最後的隊伍站錯了,所麵臨的結果輕則貶官,重則被殺頭,甚至抄家都有可能。
    這對錯兩種情況一相對比,站隊的風險和收益實在是有點不成正比,一直保持中立倒是最好的選擇,但若是身在朝局,隻怕也是難以獨善其身。
    這樣說來,尉遲敬德在那般情況下直接選擇致仕還家,倒還真是一個極為高明的選擇,甚至看的要比如今朝堂上絕大部分大臣都要看得透。
    淩煙閣中,群臣繼續跟隨著皇帝李世民的腳步,從樓梯間爬過,直至上到了整個淩煙閣的最高一層,也就是第三層。
    剛入三層,眾臣便感覺到了與下麵兩層的不同,由於靠近樓閣的最頂上,周圍的裝飾皆極為精致,閣樓頂瓦片反射出來的光線照射在周圍的畫壁之上,光彩奪人,與眾不同。
    整體看上去這裏就好似與下麵的兩層不在同一個建築內,這般的差異實在是太過於巨大了。
    那些光彩奪目的畫壁之上,同樣被一幅幅畫卷所覆蓋,一個個的皆是和藹可親,眉宇間看不出半分的威嚴氣。
    這也算是返璞歸真的一種表現,將自身的氣質完全的內斂,與尋常人無異,但一旦發怒,必是石破天驚,極少有人能夠承受住。
    這些人基本上都擔任過宰相之職,全部皆是有著大學問之人,也可以說是在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一批人了。
    除此之外,他們還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每一個人的官職都為三品以上。
    在如今的朝廷中,最高的實權官職也就是正三品,俗稱宰相,在三品之上,盡管也還有三師三公三少這些職位,但基本上都為虛職,沒有任何的實權。
    盡管如此,皇帝也隻是在獎勵極個別做出巨大貢獻之臣時,才會破格授予這些人三品之上的職位,以示尊榮。
    還有另外的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些有功之臣,在活著的時候做出的貢獻依舊不少,在其死後,皇帝也會賜予其這般稱號,以表彰他的功德。
    想此刻第三層畫像中的房玄齡就是如此,在其死後被皇帝李世民追加了司空的榮譽稱謂。
    眾臣視線一直往上,最終略過排在第二位的長孫無忌,直至停留在那身在最首位中山王王權寧畫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