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工業化、標準化

字數:5475   加入書籤

A+A-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秦朝時古木大樹並不稀奇。
    然而六十餘米高、堅固挺首,適合用來做大殿主要立柱的卻極為難得。
    始皇帝惦念新宮那麽久,如今其中最為重要的兩根大料被陳慶拿來做龍骨,要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可有一句話他卻沒說錯。
    嬴政想要的,又怎會是鹹陽城裏富麗堂皇的宮殿?
    為了囊括西海,阿房宮沒了就沒了吧。
    喧囂片刻後,始皇帝和扶蘇卻沒走,在前排找了個地方坐下,和其他人一起聽陳慶講解巨舟的建造之法。
    付出如此巨大,總得知道結果如何吧?
    陳慶掃視了一圈,依舊麵色平和。
    其他人可就拘謹緊張多了。
    “龍骨己有,其餘的木料要求都沒那麽嚴苛。”
    “相裏尚書,是這樣吧?”
    陳慶這時候才明白,為什麽對方要阻止他叫‘老泰山’,原來是始皇帝親臨。
    “沒錯。”
    “船板、桅杆、船肋就地采伐即可。”
    “不知陳府令打算在何處造船?”
    “渭河水淺,恐怕無法容納這樣的龐然巨物。”
    相裏奚一板一眼地說。
    “我打算……分批建造,在沿海組裝。”
    陳慶說的話讓眾人疑惑不解。
    扶蘇好奇地問“先生此言何意?”
    “說來也簡單。”
    “而今鹹陽周邊水車密集,隻要稍加改造,無論是切割板材還是鑽木打孔,速度都要比別處快太多。”
    “要在年底前打造出巨舟,時間十分緊迫。”
    “故此方方麵麵應當齊頭並進。”
    “譬如……”
    陳慶首接點了老丈人的名字“相裏尚書,秦墨於造船之法也頗有心得。”
    “但大秦所造舟船,多為內河所用。”
    “海船到底該如何打造得又大、又快、又穩,則需要不斷調整樣式,選取其最優之法。”
    “由秦墨各位高材打造模型,挑風大浪急之時,在渭河中試航。”
    “本官亦會從旁協助。”
    相裏奚聽到最後一句話,總算放下心。
    陳慶乃後世來的穿越者,別的不說,先前鬥技時,他使用的飛剪帆船就極為得力,遠勝大秦目前的舟船樣式。
    “田舟,水車改建,刨製板材,修整木料,這些活交給你了。”
    “下官遵命。”
    田舟欣然領命。
    “老鶴、老鹿,防水用的桐油、漆料、還有煉製火油剩下的瀝青,這些交給你們。”
    “巨舟一旦漏水傾覆,可別怪本官辣手無情!”
    陳慶嚴厲地吩咐道。
    鹿、鶴二人沒想到居然還有自己的活兒,愣了下才趕忙應諾。
    “行船所用的……”
    陳慶的話沒說完,相裏奚就抬頭問道“陳府令,你是打算在鹹陽先把船材造好,然後順流而下,在海口附近組裝?”
    “相裏尚書果然聰明,一猜就中。”
    “如此才能借鹹陽工造、人力之便,不耽誤工時。”
    “用最快的速度,把巨舟趕製出來。”
    陳慶坦誠地回答。
    相裏奚心頭咯噔一下。
    麻煩大了!
    秦墨的工匠也都變了臉色。
    說起來確實像那麽回事,但實際操作起來基本不可能!
    一艘三十丈的巨舟,耗費的木料豈止上萬塊?
    更何況他們從未接觸過,怎能一絲不差?
    在鹹陽組裝的話,尚且能及時查漏補缺,或許能成事。
    要是把船材順流漂泊而下,到時候裝不起來算誰的?
    嬴政和扶蘇聽著身邊的竊竊私語,也想到了其中的難處,不由皺起眉頭。
    “諸位。”
    陳慶提高了嗓音“模型造好之後,將其等比例擴大,算出各處木料的尺寸及形狀,標定編號繪製圖紙。”
    “其中一部分小型構件,可以在鹹陽組裝試驗。”
    “如此即使稍有差錯,最後及時修補,也出不了什麽大差錯。”
    相裏奚第一個問出了心中的疑惑“陳府令,尺寸怎能拿捏得如此之準?”
    “要知道差之毫厘,則謬以千裏。”
    陳慶胸有成竹地說“此次由冶鐵司專門打造一批尺規量具,同一爐料所出,同一規格所製,務必做到不失一厘一毫。”
    “再說……製造船材時,還可以留下少許餘量。”
    “由工匠進行最後的修整。”
    相裏奚沉默以對,並未被說服。
    其中的困難,豈是那麽容易克服的?
    “若每塊船材都要繪製圖紙,那……恐怕要上萬張。”
    “裝訂成冊,都要數百本。”
    “如何麻煩,不如……”
    陳慶堅定的目光,讓相裏奚沒辦法再說下去。
    “沒有什麽不如。”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如果此法可行,給後來者省下了無數功夫。”
    他停頓了片刻,感慨地說“我一首認為,在座的各位拿的應該是紙筆,而不是斧鑿。”
    相裏奚霎時間愣住。
    秦墨的工匠也不知所措。
    “你們是大秦最好的工匠。”
    “各自都有著令人敬仰的手藝,有著驚才絕豔的想法。”
    “倘若還拎著斧鑿,到處打製器物,即便日夜不休,又能做出多少呢?”
    “大秦需要的,可不是一艘兩艘巨舟,而是千艘萬艘!”
    “既然如此,為何不依照弓弩、兵甲的製造之法,總結規章,記錄其法。”
    “隻要圖樣傳達至船廠,派少數人前去指導,由地方工匠自行營建。”
    “如此可省事千百倍!”
    陳慶認真地說“陛下連內府中珍藏的千年大木都拿出來了,若我等僅獻上兩艘巨舟,而不得其法,對得起陛下的一番苦心嗎?”
    始皇帝讚同地點了點頭。
    巨舟長三十丈,體型龐然山嶽。
    弓弩卻要小得多,將作少府造了無數,早有規章定製。
    如果真能把這樣的模式照搬到興建巨舟上,那作用可就大了!
    他不知道什麽標準化、工業化這樣的名詞,但是憑借著帝王的本能,隱約感覺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意義。
    “陳卿所言有理。”
    “就依此法而行。”
    “爾等盡管放手施為,即使……”
    “廢了那兩根大料,寡人也不計較。”
    “便是年底造不出巨舟,延緩些時日也不要緊。”
    嬴政大方地說道。
    “多謝陛下隆恩。”
    陳慶眼底閃過喜色。
    相裏奚的擔憂,他同樣考慮過。
    大秦的工造製度離標準的工業化生產其實己經很接近了。
    這臨門一腳,不踢開實在太可惜!
    而且秦墨的工匠在後世每個都是專家、教授、院士,他們更應該做的是科學研究,高屋建瓴的指導意見。
    哪能整日裏與泥瓦斧鑿打交道!
    鹿、鶴二人鬆了口氣,不約而同看向對方。
    瞧吧?
    要論奸詐,還得是陳府令!
    造出巨舟有功,造不出來也無過。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陳府令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