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劃船不用槳,捕魚不用網

字數:5809   加入書籤

A+A-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會稽城外不知名的山頭上多了一座孤零零的墳包。
    周圍雜草叢生,山花爛漫。
    韓信蹲在地上,把一樣樣的果品點心擺放在墳前。
    陳慶打開酒壺,清冽的酒水灑落下來,澆濕了新鮮的泥土。
    “信兒,你說項家知道是我安排的人嗎?”
    他凝視著墳前豎著光禿禿的木牌,心中百味雜陳。
    “大概會有幾分懷疑。”
    韓信老實地回答。
    陳慶前腳剛說要搜查項府,後腳項伯出門就遇刺。
    加上當天他的表現實在有些反常,項梁不心生疑竇實在說不過去。
    “你說殿下知道我殺的項伯嗎?”
    陳慶又問。
    韓信不假思索地回答“殿下定然知道。”
    從那時候扶蘇看他的眼神就明白了,這一點毫無疑問。
    “項家知道我是罪魁禍首,太子殿下也知道。”
    “然而項梁還是要將我奉為上賓,項籍也隻能忍氣吞聲。”
    “太子殿下甚至都沒責問過一句。”
    陳慶盯著眼前的墳包,感慨地說“霍兄,你死得不值啊!”
    “徐正跟我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你們的‘道’是匹夫之勇,是一時意氣。”
    “我的道沒有那麽酣暢淋漓,沒有那麽豪氣幹雲,卻是一條光明坦途。”
    “信兒,切記以後不要學他們,難成大器。”
    韓信認真地點點頭“信知道了。”
    “走吧。”
    陳慶把壺中的殘酒放在墳前,又深深行了一禮,才帶著韓信乘坐馬車離開。
    他不怕項家知道自己前來祭奠過。
    雙方心知肚明。
    項家不追究他派人刺殺項伯,陳慶也裝作不知道項家之前包庇過逃犯。
    彼此保持著默契,都沒有撕破臉。
    然而同樣的事,在不同的人視角中會變得大不一樣。
    霍淳久居楚地,項家在他眼中簡首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官麵上有郡守殷通為其撐腰,私底下又能拉出上千敢戰之士。
    哪怕是楚墨劍俠加起來,在項家麵前依然如同螻蟻!
    他不知反複思量了多少次,才做出了以死保全妻兒的決定。
    “信兒,你覺得霍淳、徐正、項籍,誰最勇武?”
    陳慶坐在顛簸的馬車上忽然開口。
    韓信想都不想“項籍,此人乃天生的猛將,天下間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陳慶轉過頭來意味深長地說“那你看好了。”
    “血氣之勇和真正的大智大勇到底有什麽區別。”
    “叔叔讓你見識一下,誰才是萬夫莫敵。”
    ——
    兩日後。
    會稽碼頭。
    隨著太子儀仗的駕臨,等候在此的百姓瞬間沸騰。
    人一上萬,無邊無岸。
    不知道多少人齊齊發出呼喝,匯聚成的音浪居然壓下了大海的波濤聲。
    殷通騎在高頭大馬上,見勢不妙連忙命衙役開辟道路。
    他回頭看了一眼,暗暗替扶蘇感到擔心。
    先前太子命郡守府張貼告示,欲傳授會稽百姓一門新的捕魚妙法。
    有此妙術,往後沿海居民家家有魚吃,再無饑餓之困擾。
    殷通當時就覺得不靠譜。
    你貴為太子是沒錯,可鹹陽深處內陸。
    詩書兵法你能學來,出海打漁怎麽學?
    然而礙於扶蘇的地位權勢,殷通隻能老老實實地執行命令。
    漁夫、船隻,包括陳慶要的抄網都盡快準備妥當。
    “殿下,這不止一萬人吧?”
    陳慶打馬靠近扶蘇的車輦,眼中流露出幸災樂禍的神色。
    “怕是有兩三萬人。”
    “先生你多安排些侍衛去幫忙維持秩序,小心百姓擁擠,踩踏傷人。”
    扶蘇溫和地吩咐道。
    “好~~~”
    陳慶爽快地答應下來,依依不舍地掃視著漫山遍野攢動的人頭。
    萬夫莫敵?
    親,您預定的萬夫己送達,請給個好評哦!
    別人都是說說就算了。
    我不一樣!
    咱是個實誠人,說萬夫莫敵,就得整整齊齊上萬人,少一個都不行!
    “信兒,去項家傳信了沒?”
    “待咱們歸港,就安排項籍來跟殿下比試。”
    陳慶的語氣中透出壓抑不住的興奮。
    “叔叔,己經派去信使了。”
    韓信的心情無比複雜。
    也隻有自家叔叔能想出這種主意來了。
    項籍這是造了哪門子孽呀!
    韓信突然忍不住同情起對方。
    “走,去查驗船隻。”
    “可不能出了差錯。”
    陳慶春風得意,驅馬走在前麵。
    他西下打量,百姓多是帶著好奇與湊熱鬧的心態來的。
    大部分人恐怕根本不相信扶蘇有什麽捕魚妙法。
    隻不過就算捕不到魚,起碼殿下的心是好的,知道替楚地百姓著想。
    有此明君,何愁將來的日子不好過?
    陳慶哭笑不得。
    名望看不見摸不著,但它是真管用啊!
    哪怕做錯了事,百姓也會主動替扶蘇開脫辯解,連洗地的功夫都省了。
    “陳府令,這是您要的船。”
    “漁夫都是下官精挑細選的精擅水性之輩,身家清白,從無作奸犯科之事。”
    “還有一艘郡府巡查用的官船,因為要得匆忙,隻能委屈殿下先湊合一下。”
    殷通指著停靠在碼頭邊一排大大小小的船隻介紹道。
    “我要的竹杠呢?”
    “看到了,都掛在船邊。”
    “抄網呢?”
    陳慶負手問道。
    “抄網也備好了。”
    “隻是……海中不比內陸河流,這樣的小網恐怕撈不上魚來。”
    “陳府令您又說不讓帶漁網,恐怕……”
    殷通支支吾吾,難為地說道。
    陳慶輕快地笑了笑“殷郡守是怕我們空手而歸,讓會稽百姓失望?”
    “不是不是。”
    “殿下洪福齊天,自有神明庇佑。”
    “一定能捕到魚的。”
    殷通諂媚地辯解。
    陳慶搖了搖頭,指著體型比漁船大出數倍的官船說“殷郡守可知船為何無槳亦可行?”
    “這……自然是因為有風帆。”
    殷通不明所以地回答。
    陳慶痛快地說“那便是了,船無槳可行,捕魚非得用網嗎?”
    “本官呀,一向與外人不同。”
    “劃船不用槳,捕魚不用網。”
    “你等著瞧吧。”
    陳慶拍了拍他的肩頭,走去和扶蘇匯合。
    不用漁網倒不是他刻意顯擺。
    此時限製漁業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歸結到八個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在出現化纖原料之前,天然材料編織的漁網普遍存在易腐蝕、不耐浸泡的缺點。
    漁網泡水時間長了,強度首線下降。
    再不回岸上晾曬修補,一家人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就毀於一旦。
    所以陳慶特意安排人用竹篾編織成大抄網。
    便宜、方便、耐造。
    “殿下,咱們走吧。”
    “你想見到的家家有肉吃,馬上就要實現了。”
    陳慶信心十足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