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真·戰鬥民族

字數:7484   加入書籤

A+A-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扶蘇盯著苦哈哈的老弱婦孺看了又看,愣是沒發現他們有一點能‘戰’的樣子。
    “殿下,其中年紀最長者,約莫有二十人,起碼經曆過兩次合縱攻秦之戰吧?”
    “危難之時,函穀關被攻破,秦國所有男丁一定上過戰場甚至殺過人對不對?”
    陳慶不急不緩地往前走著,視線來回掃視著忐忑不安的人群。
    “應當如是。”
    扶蘇跟上他的步伐,按捺住心中的急躁,耐心地回答。
    “王翦滅楚之戰,大秦起傾國之兵伐之。”
    “丁男披甲,丁女轉輸。”
    “所以其中婦人,至少也隨軍運輸過輜重,或者照料過傷員。”
    “她們也是見過血的,並非養於深閨之中,殺個雞都要手抖的弱質女流。”
    陳慶微笑著說道。
    “你瞧,這不就至少能挑出八十個敢戰之兵。”
    “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挑出幾個能指揮打仗的將才,救治傷員的醫務兵。”
    “再從剩下的挑選二十人,人員不就齊備了嘛!”
    扶蘇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做到像他一樣樂觀。
    老的老,弱的弱,小的小。
    還要從裏麵挑什麽將才,這不是開玩笑嘛!
    “殿下,你把心放回肚子裏,盡管瞧我的手段。”
    陳慶神采飛揚,仿佛己經勝券在握。
    老秦人從立國之初就不停地在打仗。
    先是和戎狄打,爭奪存身的土地。
    然後又和諸夏打,西出大散關搶掠。
    到了天下一統之前,更是烽火連綿,無日不戰。
    眼前這些老實巴交的黔首百姓,個個都是曆經戰火,心誌堅韌之輩。
    給他們發一把槍,要是不能打仗才怪!
    “先生,此事不容任何差錯。”
    “我父皇……怕是這回沒那麽好說話。”
    扶蘇擔憂地提醒道。
    “殿下,不要小覷了天下百姓。”
    “也不要小瞧了華夏子民的種族天賦。”
    “論打仗,咱們是天生的。”
    “老秦人更是此中強手,娘胎裏帶來的本事!”
    陳慶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跟他解釋。
    我要是跟你說,後世兩個村莊的一場械鬥都能各自出動五千人馬,打出了步炮協同、三三製進攻等經典陸軍戰術,你會不會當成天方夜譚?
    村長就地轉型戰鬥總指揮,祠堂變成了指揮部。
    衛生所變野戰醫院,赤腳大夫、獸醫充當醫護兵。
    偵察隊、後勤隊、預備隊一應俱全。
    搶占高地、火力封鎖、迂回穿插、圍點打援……
    一場接近正規軍水平的大戰持續了整整兩個多小時,最後官方出動了大量武裝力量才將雙方鎮壓。
    同樣是受過少量軍事訓練的普通農民,加上一部分退伍老兵。
    沒道理後世可以,到了大秦卻不行了。
    要知道步炮協同這種說起來簡單,其實對士兵素質要求極高的戰術,即使在他穿越前,非洲大區的正規軍也沒幾個能做到的。
    對於華夏大區的普通村民來說,卻根本不叫事兒。
    哪怕陳慶水平再不濟,發揮出他們種族天賦的三成本事,此戰也必勝無疑!
    “諸位鄉親,勿需驚慌。”
    “本侯陳慶,此乃大秦太子殿下。”
    陳慶笑得一團和氣,朝著老弱婦孺拱手作揖。
    “本宮無意間驚擾了大家,還請見諒。”
    扶蘇謙和地首先致歉。
    “是太子殿下!”
    “殿下,小老兒有禮了。”
    “參見殿下!”
    一群人亂糟糟的,有人下跪,有人作揖,還有人神情激動不知所措。
    孩童們瞪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露出歡喜雀躍的神色。
    “趙統領匆忙間把你們召來,大家夥吃過飯了沒有?”
    陳慶寒暄道。
    “吃過啦。”
    “我等人人飽腹,多謝殿下掛心。”
    “殿下吃過飯了沒有?”
    “百姓衣食豐足,全賴殿下英明神武、體察民情。”
    眾人先前膽怯之情盡去,抓住機會想跟扶蘇多說上幾句話。
    陳慶板起臉來“撒謊!”
    “我分明聽到有人的肚子在咕咕叫。”
    “哪怕大人不餓,幼童也肯定餓了。”
    “太子殿下當麵,難道還能餓著你們?”
    “走走走,隨殿下回宮用飯。”
    扶蘇無計可施,雖然不知道陳慶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也隻能配合。
    在他的招呼下,老弱婦孺互相交換了下眼色,歡天喜地尾隨著馬車向宜春宮而去。
    傳聞中殿下愛民如子,經常微服私訪替百姓伸冤。
    這回大概是讓他們交上了好運,竟然落到了自己頭上。
    趙崇駐足冥思苦想。
    陳慶到底有什麽手段,能讓一群孱弱的黔首庶民戰勝剽悍的匈奴騎兵?
    他那支火槍我不但見過,而且還偷來仔細研究過。
    若說憑它就能扭轉強弱之勢,讓羊群戰勝惡狼,簡首是無稽之談!
    “先去回稟再說吧。”
    趙崇歎了口氣。
    原本想看到陳慶愁眉苦臉,低三下西來請求自己放水,最終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
    宜春宮。
    一處寬敞的廳堂中,火爐燒得通紅。
    桌案上杯盤狼藉,每個人都在拚盡力氣,往肚子裏塞下更多美味的食物。
    婦人們左右張望,一次又一次閃電般出手,把便於攜帶的糕點藏在衣襟或者袖袋中。
    陳慶讓扶蘇藏在暗處,自己步履輕快地走了出來。
    “諸位鄉親吃飽了沒有?”
    “本侯命人再添些酒水果品,給大家消食?”
    在場的人齊刷刷轉過頭來,臉上露出滿足的笑意。
    “不了不了。”
    “吾等酒足飯飽,怎好再占殿下的便宜。”
    “無功不受祿,殿下今日召我們來是為何故?可是要訪察民情?”
    “我等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陳慶耐心地等廳堂內安靜下來,重重地歎了口氣。
    “實不相瞞,本侯今日有一事相求。”
    “為江山社稷、為天下萬民,還請諸位施以援手,救太子殿下一回!”
    他深深地一揖到底,態度極為真誠。
    嘩啦嘩啦。
    眾人驚愕地無以複加,不自覺地站了起來,目不轉睛盯著他。
    “您是朝廷新封的雷侯吧?”
    “不知此言何意?”
    “太子殿下有性命之憂?”
    一名老者心急地問道。
    陳慶緩緩起身“說來話長。”
    “太子殿下實不該……”
    “唉!”
    他越是這樣,眾人越是心急,紛紛繞過桌案圍攏過來。
    “侯爺您快說呀!”
    “太子殿下到底有何危急之事,需要我等援手?”
    “老朽年紀一大把,早就活夠了。若是殿下用得著,何惜一具殘軀!”
    陳慶不動神色打量著出言的老者。
    總指揮這不就有了嘛!
    “而今朝廷供養百萬大軍,百姓苦累不堪。”
    “殿下為此日日憂心,徹夜難眠。”
    “幸而內務府研製出一樣火器,其聲如雷,威力無窮。百步之外隻需扣下機關,即可取人性命。”
    “殿下欣喜若狂,立刻進宮奏稟當今陛下,意欲裁撤軍伍,減輕百姓身上的重擔。”
    眾人聽得入神,紛紛露出感激和崇敬的神色。
    “不想,陛下雷霆大怒!”
    陳慶拔高了音調,把他們的心神吸引回來。
    “此物麵世不久,尚未得以驗證,怎可輕信旁人,妄言裁軍?”
    “殿下苦苦哀求,甚至不惜立下軍令狀。”
    “若是老弱婦孺能以火器戰勝同等數目的匈奴,則請陛下恩準裁撤軍伍之事。”
    “若不成……”
    “願自請廢除太子之位,削籍為民!”
    話音未落,陳慶身邊立刻喧嘩鼓噪起來。
    “太子殿下絕不能廢!”
    “大秦不能沒有殿下!”
    “陛下怎能如此心狠……”
    “侯爺,請您幫幫太子殿下吧。”
    許多婦人哭天喊地,好像天都要塌下來了一樣。
    孩童雖然不知事,也感受到這股悲憤的情緒,向他投來求助的目光。
    “陛下金口玉言,豈容更改。”
    “本侯雖然身居高位,亦是無能為力。”
    陳慶唏噓地攤開手。
    “侯爺,您剛才說的是——隻要我們手持火器,戰勝了匈奴蠻子,殿下的太子之位就能保住?”
    目光炯炯的老者沉聲發問。
    陳慶緩緩點頭“隻有這一個辦法。”
    “哈哈哈!”
    “這有何難!”
    老者豪情萬丈“五國合縱攻秦之時,我隨軍衝陣,身上連受兩處箭傷,從死人堆裏爬了出來!”
    “滅魏、滅楚之時,我以傷殘之軀,為朝廷大軍護送糧草。”
    “這條性命存留至今,原來是著落在此!”
    “老朽雖然年邁,亦有一戰之力!”
    “殺兩個匈奴不在話下!”
    受到他的鼓舞和感染,其餘人群情激奮。
    “不過匈奴蠻子而己,我以命換命難道還不成嗎?”
    “我也能殺兩個!”
    “吾雖女流,亦知國事之重。殿下寬仁愛民,妾身無以為報,唯舍身赴義而己!”
    陳慶暗暗生出些許慚愧。
    但是不這樣做,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軍心、士氣可用,剩下的就是教會他們使用火槍。
    誰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屆時一次騎兵衝鋒就有了答案。
    千萬別讓我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