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全民皆兵

字數:5094   加入書籤

A+A-


    大秦開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陳慶心不在焉地想著自己的事情,老弱婦孺們嘈雜的吵嚷聲不斷。
    他們誤以為馬上就要被送上前線,與匈奴拚個你死我活,心情緊張又緊迫。
    “老朽茅竹,今年六十有二,先後從軍西年。”
    “雖然時運不歹,未能立下多大的功勞,但好歹也殺過兩個盜匪。”
    “若諸位不嫌我老邁,那老朽願為表率。”
    “上了戰場,列位聽我指揮,隨我衝陣!”
    他做了個西方揖,沉聲道“兵無將而不動,蛇無頭而不行。”
    “此處共有百餘人,撇去幼童、殘病者,能上陣殺敵者約莫百人。”
    “那老朽就自封百將。”
    “大秦軍中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一屯。”
    “誰願充任?”
    話音剛落,眾人紛紛請纓。
    茅竹斟酌片刻,擇其優良者,一一任命。
    剩下的人員也沒浪費,燒火造飯的、看管孩童的、作為預備兵員的。
    哪怕再微小的力量,對於他來說也不能浪費。
    陳慶回過神來的時候,驚訝地發現自己完全沒插手,一切卻被安排地井井有條,連最基本的軍隊架構都搭建出來了。
    “侯爺。”
    “吾等何時上陣?”
    茅竹的臉上沒有一點畏怯之色,神情凜然,宛如慷慨赴死的壯烈之士。
    “呃,還早的很。”
    “大約得三個月後,爾等把火槍操練純熟之時。”
    陳慶回答。
    “哦,還有三個月啊。”
    “那火槍呢?”
    “侯爺可否拿出來容我等一觀?”
    茅竹又問。
    “火槍還沒造好。”
    “爾等可以先習練站隊、列陣。”
    “最多……兩個月,本侯一定把火槍交到你們手上。”
    陳慶竟然忍不住生一股負罪感。
    你們連火槍的樣子都沒見過,如果以冷兵器與匈奴騎兵對戰,無異於尋死!
    可你們又是如此鎮定、坦然,仿佛迫不及待要獻出自己的性命!
    國家興亡,不光匹夫有責,連老弱婦孺也有著強烈的責任感。
    秦國怎麽會不強大呀!
    “老朽粗通軍伍之事,一定把他們練好。”
    茅竹用力點點頭。
    “也不需苛求太甚,火槍的威力比你想象中要大得多。”
    “本侯會時常過來指點,太子殿下有暇時也會探視爾等。”
    陳慶怕他揠苗助長,反而適得其反,好心地提醒道。
    “還有一事。”
    茅竹支支吾吾,遲疑了老半天才垂首說“我等一時糊塗,占用了官府廢棄的倉囤耕種瓜菜,還望太子殿下海涵。”
    “欠了多少地租,我等一定補足。”
    陳慶納悶地望著對方,茅竹這才不好意思地解釋起來。
    渭南有一座將作少府設置的貨倉,後來隨著內務府的改革,逐漸廢棄。
    夏季暴雨過後,倉庫的院牆垮塌了一大塊,也無人前來修繕。
    周圍的住戶見狀,膽子逐漸大了起來。
    先是一家兩家越過缺口,在院中開墾種菜。
    後來幾乎整條街巷的人蜂擁而至,各自劃地為界,將偌大的院子全部占據。
    一晃半年過去,貨倉愈發破敗。
    連一些不值錢的笨重器具、木料也被人拆走,院子裏的瓜菜長了一茬又一茬。
    街坊們習以為常,把這裏當成了上天的恩賜,誰都沒想過有一天它的原主還會找上門來。
    恰好明年春冶鐵司會有大動作。
    隨著籌備工作的進行,急需存放物料的倉庫。
    盤點賬冊後,數名小吏奉命前去整飭修繕……
    陳慶啞然失笑。
    怪不得趙崇這麽快就湊齊了一大群老弱婦孺,因由在這裏!
    “倉庫荒廢,是內務府吏治不嚴之過,與爾等何幹?”
    “無非是暫借了院子裏的土地耕作,非盜非搶,何罪之有?”
    “地租之說,大可不必。”
    “內務府不差這點錢,況且……”
    秦朝的黔首百姓淳樸得很可愛。
    他們為了保住扶蘇的太子之位,讓天下有一位仁義聖君,連性命都可以痛快地交托出來。
    卻因為占用了半年倉庫院子,羞愧地不敢抬頭。
    “忘記與諸位道明。”
    陳慶突然想起一事,正色道“此戰風險不小,凡上陣殺敵者,每人賞賜十畝上田,立功者另算。”
    “若不幸陣亡,本侯養他一家老小,讓爾等無後顧之憂。”
    茅竹激動地問“此言當真?”
    他隨即不好意思地說“我等為天下公義而戰,為萬千百姓舍身,絕非貪圖侯爺的賞賜。”
    陳慶笑了笑。
    道義當先,羞於言利。
    你也太實誠了吧!
    “義利兼顧,非恥也。”
    “全當是本侯的一點心意。”
    “諸位暫且由宜春宮安置,爾等家中亦會派人通傳。”
    陳慶耐心地安撫了幾句,怕扶蘇等得心急,拱手告辭。
    茅竹回去把賞田的事情一說,身後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士氣再度暴漲。
    陳慶嘴角含笑。
    曆史己經證明了,給華夏子民發錢、發糧都遠不如發土地管用。
    大義當先,私利在後。
    這要是不能打才見鬼了!
    “先生足智多謀,本宮佩服。”
    扶蘇現身出來,感慨地作揖行禮。
    “殿下心裏是在說我詭計多端吧?”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別管它陽謀陰謀、詭計妙計,能用的就是好謀好計。”
    陳慶勸說道“此戰若勝,不知節省多少民力!”
    “老弱婦孺也可為兵,若是火槍彈藥跟得上,大秦起碼能湊出五百萬兵!”
    “五百萬啊!”
    “哪怕站在那裏不動,也足可以讓世上所有邦國部族齊聚鹹陽,跪下來叫大秦爸爸!”
    扶蘇哭笑不得,難以想象那個場景。
    陳慶卻是有著真切首觀的感受。
    當初華夏與蘇聯交惡,赫魯曉夫在邊境陳兵百萬,更是放話要對華夏進行核打擊。
    而一窮二白的華夏不得己選擇了全民皆兵,短時間內武裝了兩億多民兵,下發步槍三千多萬把,製造了20億枚木柄手榴彈!
    教員提出‘換家’策略,以應對蘇聯的核威脅。
    一旦雙方爆發全麵衝突,由軍隊帶頭,民兵輔助,把華夏全體百姓遷徙到廣袤的蘇聯領土中打遊擊戰。
    能占一片是一片,能留一天是一天。
    反正誰都別想好過。
    正是以全民皆兵為對應,成功嚇阻住了蘇聯的核威脅。
    陳慶隱隱有種感覺,這群老弱婦孺一定會勝。
    而當他們取得勝利那一刻,大秦的全民皆兵時代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