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行動進行時
字數:3264 加入書籤
盜墓開局抱大腿認爹夷陵老祖!
除了之前一開始因為被任如意將自己所有的陰暗麵當著眾人的麵一一攤開來說,而自己除了著急卻並不能製止所以受了打擊,暫時失了分寸,但是一緩過來,基本的‘政治素養’還是有的。
麵對李隼的目光,底下的安國眾官員全都沉默。
此時一部分官員已經暗中在想,也不知道這朱衣衛前左使能不能直接將這個勾結外族的昏君給殺了?
另一部分膽小的官員則想,隻希望在被人拆穿了勾結北磐的打算之後能改變主意,息了這與北磐勾結的主意。
任如意並不搭理李隼的話,反正她想說的已經說完了,現在解開他的穴道再如何解釋又有幾個人相信?
而且越掙紮露出的破綻越多!
“各位,我知道你們作為臣子的難處,也不是所有史官都是太史公,我不難為你們,但是作為一個文人,我希望你們能有自己的主張,今天的事不能記載為正史,你們也可以記載為野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大家應該都讀過,如果北磐人真的南下入侵,民和社稷將如何不用我說你們都知道還望諸位大人自己掂量。”
在這古代,的確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當一個皇帝犯了眾怒,多的是讓皇帝死得悄無 聲息的法子。
更別說他們已經做好了直接送李隼一程的準備。
說完了安帝勾結北磐的大事,任如意又開始說朱衣衛的事。
曾經她想大肆說一說朱衣衛對安國做的功績,要求史官將朱衣衛的功績寫在史書上,可是無憂說,除非遇上太史公或者是非常非常‘愚蠢’‘仁君’,否則像朱衣衛這種專職刺殺和女色勾引的組織是不可能登上史書的,即使真寫上了史書,以文人的‘尿性’,也不會有什麽好話,估計全是一些詆毀之言,所以現在寫有什麽用?挨罵嗎?
而且相比寫進史書,更重要的還是將朱衣衛那些被強迫的女子救出來!
當然,這隻是暫時的,無論是罵名還是清名,能寫進史書對於他們曾經做過朱衣衛,甚至因此而死的人來說都很重要,這是對他們的承認。
可是必須得是公正的評判,現在寫沒用,還不如等她們支持楊盈在邊疆做下一番事業之後再謀劃!
隻要女子地位起來,有了屬於自己的‘話語權’,總能得到承認!
“各位朱衣衛被毒藥控製的同僚,我已經在各個城門以及朱衣衛營房處準備好了解藥,各位可以自取,也不用擔心冊房裏的名冊,冊房已經被毀,你們現在可以選擇你們自己之後的人生了。”
辦完了正事,任如意將安帝往樓下一推,趁著所有人都被安帝吸引了注意力之時就一個飛身離開了,來到早就約定好和無憂匯合的地方,就看到無憂已經早就等在這裏了。
“辦成功了嗎?”
無憂挑眉,“你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了,我又怎麽可能沒有完成?一切就等著下雨了。”
沒錯,所有人都有任務,無憂怎麽可能沒有任務?
她其實是和任如意一起由李同光幫忙掩護進了皇宮,但是卻並沒有出現協助任如意一起挾持安帝,而是在任如意帶著所有人離開皇宮之後將安帝經常待著的那個宮殿布置了一番。
至於布置了什麽?
一切都源於五天之前下的一場雨讓無憂發現這個時節的安都竟然會打雷!
於是他們原本給安帝安排的所有死法全都往後排了,‘天罰’就成了最優先的選擇!
所以,無憂趁著任如意將全部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走了之後將安帝大殿給布置好了,隻要再一次下雨,安帝就將很有可能被雷劈死!
在迷信的古代,安帝隻要死於這種死法,再加上任如意搞的這一出,安帝絕對“黑”史留 名!
當然,這是一個後手,萬一這些天沒有再來一次打雷的天氣,安帝的小命也沒有出事,無憂他們也會用其他辦法盡快解決了安帝。
“陛下,你應該知道我想要什麽。”寧遠舟和梧帝楊行遠一起站在在框邊看著底下越來越遠的安國都城。
對於寧遠舟這對他完全沒有半點尊敬的態度很想生氣,但是到底是在絕望之際被寧遠舟救了出來,更別說就現在這種狀態他隻要不傻就不可能發作出來。
“雪冤昭我可以給你,我和阿盈說過了,隻要我安全回到梧都就給你們。”
嗬!
寧遠舟心裏冷笑一聲,現在這裏是回了梧都給雪冤昭,真到了梧都,會不會又是對付了丹陽王和英王之流重新坐穩了帝位再說?坐穩了帝位會不會就又會如無憂所說覺得戰爭失敗不能汙蔑自己的名聲,這雪冤昭就沒了?甚至還覺得他們這些救他的人對他並沒有很尊敬要找他們算賬?
“陛下,我們在安都這段時間查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安帝”寧遠舟沒有再提雪冤昭,直接將安帝勾結北磐以及北磐很有可能大舉南下的消息說給了梧帝,最後才道,“臣經過之前的事原本如果不是為了替天道的兄弟雪冤也不會答應章相再重入這已經被禍害得不成樣的六道堂,可是知道北磐可能南下之事,我就已經下定決心之後隻做抵抗北磐之事。”
楊行遠“”他不是不知道說什麽,而是從聽到寧遠舟說李隼竟然準備勾結北磐南下入侵就直接被震驚得不知道說什麽了。
如果北磐真的入侵,又和安帝早就已經勾結好了,北磐人會往哪入侵?
首當其衝的肯定是他們梧國啊!
“李隼他他一國之君,為什麽為什麽荒唐!荒唐啊!”
寧遠舟大哥也不說二哥好吧?全都是半斤八兩好吧!
可能是嫌楊行遠受的打擊還不夠大似的,寧遠舟又將他們這一行人來的路上發生的事以及背後指使的丹陽王和英王說了一下,完了之後寧遠舟還是問出了他早就很想問的問題,“陛下,當初安梧兩國大戰,因你固執得不聽所有人的勸說,最終落入安國人的圈套導致梧國大敗,你可有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