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長江不擇細流

字數:6558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港島全麵戒嚴1周後,終於在3月15號晚上重新開放,但摩星嶺、吊頸嶺等難民營依舊處於軍管狀態,裏麵的難民想要進出,依舊是有著極其嚴格的限製!
    原本新百樂門俱樂部定在3月12號的麻將大賽自動延遲了,決定改期到3月2號再正式舉辦,這也讓之前躊躇滿誌的麻雀館老板們,下意識的鬆了1口氣!
    隻要不取消,就還有機會!
    港島尖沙咀柯士甸路8號,沈萬福正在家中聽取張永賢的工作匯報。
    “老板,我到摩星嶺那邊實地考察了1下,情況確實非常嚴重,很多人沒撐過第1天晚上就去了,而且屍體立即就被衛生署的人拉到焚化廠燒掉,避免出現2次傳播!”
    “我們花好月圓的1萬個口罩,都被用完了?”
    “是的,消耗的很快!”
    “還好港府允許我們的工廠停工不停產,所以後來又生產了3萬個口罩,也是全部送到摩星嶺裏麵,還有1萬套印有我們花好月圓工廠的成衣,也是1起無償捐贈給那些難民了。”
    “1共損失了多少?”
    “不低於兩千萬!”
    5百萬港元的損失……
    對於沈萬福來說,也是傷筋動骨了!
    他的小金庫裏,現在也隻剩下2十萬港元左右,之前從傅老蓉、葉瀚等人身上賺來的3百多萬,已經全部投到博彩經營牌照的競投當中。
    如果港島繼續戒嚴下去,估計他的小金庫都要告罄了!
    “現在俱樂部1天的流水,能夠達到多少?”
    “老板,目前我們俱樂部的鋪位已經全部出租,按照不同的抽成,算下來有100萬的營收;美麗華酒店方麵,由於入住客戶所能創造的淨值非常高,所以每天的收入也能超過200萬;紫氣東來閣創造的營收最高,日均進賬可達到500萬。”
    “在扣除了各種稅款後,淨利達到4百5十萬,我們俱樂部從中截留百分之十,也就是4十5萬。總體來說,目前的收益比起賽馬會,還是有所不如!”
    “張律師,我們是要保持謙虛的作風,但也不用太謙虛了!”
    “賽馬會日均收益超過百萬,我相信在未來的某1天,我們的俱樂部也能達到這樣的成就,要1直秉持著奮勇追趕的精神與動力!”
    “老板的教導,我會銘記於心的!”
    “嗬嗬~~”
    沈萬福隻是輕聲1笑,讓張永賢先喝杯茶潤潤喉,隨後將李佳城派人送來的1份文件,交給張永賢過目。
    “老板,李生打算親自將長江塑膠的生產工廠,放在筲箕灣那邊?”
    “這……這也太自貶身價了吧?”
    說句難聽的話,張永賢認為既然李佳城已經成功傍上了自家老板的大金腿,怎麽做起生意來還是這麽小家子氣呢?
    筲箕灣是什麽地方?
    港島開埠以來,筲箕灣就是1座小漁村,1開始住在裏麵的居民也才7千多人,直至2戰正式結束後,大批內地難民湧入筲箕灣,建成了主要以簡陋鐵皮屋組成的十3個屋村——
    整體衛生環境,用“髒、亂、差”來形容都不為過!
    “張律師,有時候不要小瞧1個人的智慧,你想想看,筲箕灣對麵是什麽?”
    “鯉魚門軍營?”
    “對咯!”
    經過自家老板這麽1點醒,張永賢頓時明白了李佳城選擇筲箕灣的深意所在,原來是取了“鯉魚躍龍門”的好意頭呢?!
    而且鯉魚門地區控製著維多利亞港東麵入口,位居要衝,呈現俯衝之勢。
    李佳城把長江塑膠公司的生產工廠設在筲箕灣,顯然也是隱晦地向沈萬福表達1種臣服之意,畢竟沈萬福的老爹沈來興,現在依舊是在鯉魚門軍營裏當值!
    不過更加現實的原因,其實是長江塑膠廠隻有2十萬港元的啟動資金,想要在市區的黃金地段租賃1家合適的工業樓宇作為長江塑膠公司的總部,確實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而且沈萬福自從安排張永賢律師將長江塑膠廠的注冊事項,全部落實到位之後,就再也沒有幹擾李佳城的發揮,誰知道李佳城兜兜轉轉,還是找到了筲箕灣這1處龍興之地呢?
    “老板,是我自視甚高了!”
    “記住這1個小教訓吧,以後識人做事都要保持平常心!”
    “謝老板指點!”
    沈萬福之所以利用李佳城把長江塑膠工廠定在筲箕灣1事來考驗張永賢,這自然是因為作為1個合格的老板,需要偶爾敲打1下手底下的員工,以免這些員工忘乎所以!
    站在筲箕灣東部的譚公廟門前,還沒戴上那1副標誌性眼鏡的李佳城,心中懷揣著滿腔熱血與豪情,望著麵前波瀾壯闊的海麵,真想要開懷大笑,以此來宣泄1下自己的快意!
    當沈萬福在張永賢的陪伴之下來到了筲箕灣,就恰好看到了李佳城伸開雙臂、輕閉雙眼,似乎正在感受來自海風的吹拂!
    “李生,好雅致啊!”
    “沈生?您來了!”
    “這個地方,可不找啊!”
    “沈生,實在唔好意思,我……”
    李佳城剛想要解釋下去,卻是被沈萬福抬手阻止了,隻聽沈萬福不以為然的說道
    “李生,你是我的合夥人、不是我的員工,不需要什麽事情都向我解釋!”
    “多謝沈生!”
    對於能夠結交到沈萬福這樣1位合作夥伴,李佳城是發自內心的感到慶幸,隨後他熱情地在前麵帶路,從譚公廟下來後沿著山路7轉8拐,最終領著沈萬福以及張永賢2人來到了1處廠房,門楣上還掛著1塊嶄新的牌匾,上麵赫然寫著“長江塑膠廠”5個大字!
    “李生好、李生好……”
    “大家辛苦了,今天中午我給大家加餐!”
    “多謝李生!!!”
    1進入到廠房,沈萬福就看到了5條整齊劃1的生產線,每1條生產線配備了十名員工和5台壓塑機,而5條生產線上正在製作的玩具,正是沈萬福之前交給李佳城的芭比娃娃!
    正所謂“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雖說自家俱樂部已經開設了1家玩具城,但承包商是唐熊照家族的開達實業,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某1天,1旦開達實業做大做強,很有可能會反噬俱樂部!
    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未雨綢繆!做生意就是這樣的——爾虞我詐、反複無常!
    或許上1秒還是親密無間的盟友,但下1秒就是互相背刺的敵人,利益才是永恒的旋律!
    這也是為什麽沈萬福雖然不過問長江塑膠廠的生產、經營等日常事務,但始終要拿捏住長江塑膠廠的人事權、財政權等超過半數的投票權益,為的就是預防在將來某個時候,李佳城背刺了自己!
    不過現階段來看,李佳城正處於創業初期的頭腦發熱、精力旺盛的狀態,暫時沒有考慮到在1開始就被沈萬福拿捏住了長江塑膠廠的命根子,可即使他心裏清楚,也不會做出任何的無能狂怒。隻因沈萬福是李佳城目前所能接觸的、為數不多的在最大程度給予他創業援助的合作夥伴!
    “李……算了,我還是喊你佳誠,你也喊我萬福或者是阿福吧!”
    “好的,阿福!”
    都已經是合作夥伴了,在稱呼上麵自然也是要拉近1些關係,整天“沈生”、“李生”的喊著,讓別人聽見還以為兩人是多麽陌生呢!
    “佳誠,現在我們的廠子每天產能是多少?”
    “現場廠子裏的5條生產線都在全力製作芭比娃娃,每天能生產兩千件左右,主要是1開始工人對製作工藝不熟悉,產能暫時做不到日均過萬!”
    將張永賢打發前去考察1下工廠的整體生產環境,沈萬福隨口向李佳城問起有關工廠的情況,聽到現在長江塑膠廠日均產量隻有兩千件,沈萬福眉頭皺了1下,隨後接著說道
    “佳誠,質量是首要的,目前產量提不上去沒關係,但隻要我們第1炮打響了,後麵就有源源不斷的收入,用來將整個廠子全麵升級!”
    “所以我想請佳誠你跑1趟美利堅,考察1下當地的玩具市場,同時對我們的芭比娃娃產品進行宣傳,我相信這1款產品會在美利堅引起狂熱追捧的!”
    “好!”
    聽著沈萬福如此充滿該鼓舞的話,李佳城也是意識到,要想打響長江塑膠廠出品的芭比娃娃的名氣,1開始就應該到全球各個工業國進行推銷、宣傳,窩在依舊是屬於彈丸之地的港島與3百多家塑膠廠同行競爭,不利於長江塑膠廠的長遠發展!
    最關鍵的是,沈萬福這1位合夥人有足夠的資金,來助推他到西方國家進行營銷宣傳!
    未來的李佳城確實是當之無愧的“超人”,但現在的李佳城還隻是1個剛開始創業的年輕人,所以為了盡快讓長江塑膠廠走上快速擴張發展的正軌,沈萬福第1次使用了自己的權力,通過了招聘3至5名高層管理人才的決議——
    事實上,李佳城在這1方麵根本沒有發言權,隻因他身邊根本沒有所謂的“高級管理型人才”,也隻能是寄希望於沈萬福這1位人脈廣泛的合作夥伴了!
    “佳誠,我看工人們的夥食好像比較清淡,都沒有什麽肉食、牛奶之類的,這怎麽能行?”
    “呃呃呃~~~”
    沈萬福與李佳誠兩人1邊走、1邊聊,轉眼間就來到了位於工廠後方的廚房,此時隻有5個夥夫在忙活,或是在洗菜、或是在切菜、或是在洗米煮飯。
    1眼望去,沈萬福發現砧板上是放著有豬肉,但少的可憐,至於後世工廠食堂的水果、牛奶、例湯等標配,是1個都沒有!
    看到沈萬福1臉不解且有些惱怒的樣子,李佳城也是有苦說不出,總不能說你沈大少爺錦衣玉食慣了,沒見過這些簡陋且油水少的工人套餐,是很正常的!
    看著李佳城1臉想要解釋、但又不知道從哪裏解釋起的糾結模樣,沈萬福猛然想到自己習慣了以後世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
    其實在當下5十年代的港島,吃不起飯的大有人在,長江塑膠廠能夠為工人1日兩餐(午餐、晚餐),這對於工人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好的待遇了,過多的要求反而是奢侈!
    沈萬福輕聲歎了1口氣,隨後向李佳城真誠的道了個歉,
    “佳誠,真是不好意思,我的想法有些過於天真了,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夠讓後廚多準備1些豐富的食材,至少要讓工人們每1頓飯都吃飽1些,這樣工人們才會更加賣力!”
    “既然阿福您都這麽說了,我明天就讓後廚調整1下食譜,盡量讓工人們吃好飯!”
    在1950年的港島,人均生活水平比起2十年後、也就是7十年代的港島,自然是1個天上、1個地下,現如今能夠擁有1把飽飯吃、1份穩定的工作,對於多數普通居民來說,已經是1種非常美滿的生活,更多的追求在沒有充裕的物質基礎之前,那都是癡心妄想!
    事實上沈萬福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強人所難,畢竟1950年的港島還在實施糧食配給製,要1直持續到1955年才正式放開糧食管製,讓港島真正意義上成為1個自由港城市!
    在糧食這1方麵是難不倒沈萬福的,畢竟他老爸沈來興以及手下的華人6軍訓練團,本身就承擔了1部分的緝私職能,手上拿捏著多條港島內外走私通道。
    這也是為什麽港島的英資、華資商人都對他老爸沈來興持有1份尊重,能夠在港島這種特殊之地發家致富的,哪個商人屁股下麵沒有1灘說不清、道不明的“肮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