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客人

字數:4047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33年,德意誌小說家托馬斯·曼的《約瑟夫和他的兄弟們》第1卷出版,根據托馬斯·曼的說法,這是1個有關“愛與恨、賜福與詛咒、兄弟相煎與父輩哀痛、榮耀與懺悔,以及人生起落”的故事!
    在當時,1個名叫西格蒙德·沃伯格的年輕德意誌銀行家很早就欣賞這部作品——西格蒙德·沃伯格是在從漢堡到倫敦的行船過程中拜讀此書的——這趟流亡之旅與托馬斯·曼本人在同年晚些時候的經曆沒什麽區別!
    西格蒙德·沃伯格對他自己家族和書中主角——約瑟夫家族的相似之處深感觸動,隻因西格蒙德·沃伯格總能在在書中的約瑟夫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當然,沃伯格家族與約瑟夫家族的背景不盡相同——不同於小說裏的男主角約瑟夫,西格蒙德·沃伯格沒有親兄弟;而他的流亡也不是家人所致——
    而是由於1個勢必要驅逐、並最終殺戮所有雅布後代的政權造成的。不過,即便是掃1眼沃伯格家族的家譜,也能看出為什麽西格蒙德·沃伯格會覺得他們兩家有相似之處!
    像《創世記》裏的亞伯拉罕1樣,西格蒙德的曾祖父亞伯拉罕·沃伯格娶了薩拉·沃伯格,並生了兩個兒子——就像雅各布和以掃(兩人都是基督教某位耶穌門徒的兒子)1樣,兩個兒子的關係不太好——虔誠的老西格蒙德和世俗的莫裏茨爭吵!
    “每天都會發生”。“1周兩人定期爭吵1兩次,整條費迪南德街都可以聽見……”
    沃伯格家族的銀行就位於漢堡的這條街上——就像《聖經》裏的情節1樣,沃伯格家族的下1代也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
    1864年,莫裏茨·沃伯格娶夏洛特·奧本海姆為妻,後者除了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外,還生了5個兒子亞伯拉罕、馬克斯、保羅、費利克斯和弗裏茨。這5個兄弟——尤其是自信、極具魅力的馬克斯——將主宰這個家族和他們的家族企業!
    沃伯格家族的另1支卻相形見絀——1889年,老西格蒙德死後,他的遺孀帶著她最小的兩個女兒埃爾莎和莉莉離開漢堡來到法國地中海沿岸。雖然她們的大哥亞伯拉罕成為家族企業的合夥人,但2哥喬治斯被認為精神衰弱,以至於被規勸幹脆離開漢堡。
    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喬治斯的兒子西格蒙德沒有像其他家族成員1樣,生在漢堡繁榮的商業中心,而是生在令人昏昏欲睡的德意誌南部鄉下。
    因此,從1開始,西格蒙德·沃伯格就是1個局外人,他的成長環境與他在漢堡的親戚們截然不同。這也就是為什麽《約瑟夫和他的兄弟們》的故事對西格蒙德如此重要的原因。
    雖然沒有像《聖經》裏約瑟夫和他的兄弟們之間那樣的暴力對抗,但西格蒙德·沃伯格總能意識到,在他和他在漢堡的堂兄弟們之間必然有著難以逾越的分歧!
    然而……自相殘殺式的鬥爭是永恒和普世的主題!
    《聖經》裏迦得和阿舍對他們同父異母、珍貴得寵的弟弟約瑟夫的仇恨,約瑟夫和他的弟弟便雅憫之間強烈的感情,雅各布第1個兒子流便矛盾的心情,兄弟間的暴力衝突與最終和解——在這些關係中,至少有些和大多數大家族的經曆類似。
    在沃伯格家族當中,同樣是上演過循環不止的權利鬥爭,直至‘敵人都死了’!
    西格蒙德·沃伯格是沃伯格家族當之無愧的中興之主,但在此之前,先來看1看西格蒙德·沃伯格的叔叔馬克斯·沃伯格的發家史……
    沃伯格家族自1798年家族企業··沃伯格公司正式成立起,就視自己為銀行家。
    不過,直到19世紀末,這家銀行隻活躍在德意誌當地。拿破崙戰爭後,洛希爾5兄弟建立了泛歐洲金融網絡,沃伯格家族在其中隻扮演很小的角色,盡管該家族定期為取代薩洛蒙·海涅,成為洛希爾在漢堡的總代理而努力。
    雖然他們最終在1865年取得這1位置,但直到馬克斯·沃伯格在新世紀來臨前成為占支配地位的合夥人,沃伯格家族才算得上具有像洛希爾家族的地位。
    馬克斯·沃伯格曾在巴黎和倫敦的洛希爾銀行完成他金融學徒的部分內容——據洛希爾家族估計,這本身就象征著沃伯格家族已經崛起。
    到19世紀90年代末,··沃伯格公司首次成為洛希爾家族為國際正府安排貸款在漢堡的主要發放行,譬如1896年為智利發行債券——盡管馬克斯·沃伯格後來堅稱,“運氣在開展像銀行這樣的生意中具有很大作用”;但在20世紀初,他卻自食其力!
    馬克斯·沃伯格采取強勢的多元經營策略,從套利和商業票據經紀這些銀行傳統業務,進入國際債券發行和德意誌工業投資;此外,他還在快速擴張的漢薩航運業擔任領導角色,在他的密友阿爾伯特·巴林的領導下,‘漢堡黴國’線1躍成為世界最大的客運航線!
    對於年邁以及身在倫敦和巴黎、現在有些自滿的洛希爾家族,馬克斯·沃伯格似乎是不滿足現狀的自我推銷者。倫敦的洛希爾家族抱怨“漢堡的(馬克斯)沃伯格好似寓言裏的青蛙,榮並篤信1己之力就可以控製歐洲市場,並向任何及所有銀團貸款中的大銀行收取利息。”但馬克斯咄咄逼人的風格證明這高度有效,18951913年,··沃伯格公司利潤增長了近4倍,從3000萬馬克漲至118億馬克。
    事實上,以利潤衡量,漢堡的3家主要股份製銀行(北德銀行、商業和貼現銀行,以及聯合銀行)相比起來要大得多,而且在1880年後,這3家銀行在漢堡工業發展和城市環境中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然而,··沃伯格公司是家族控製的投資銀行,它更多地專注於國際債券市場,而不是吸收儲蓄或向德意誌工業發放貸款。
    至關重要的是,馬克斯·沃伯格和他的弟弟們有能力建立1個跨大西洋的金融聯盟,這是洛希爾家族1直回避的——聯姻使費利克斯·沃伯格、保羅·沃伯格與希夫家族沾親,這使沃伯格家族成為庫恩·洛布公司的合夥人,後者是1914年之前那個時代最成功的華爾街公司之1。
    庫恩·洛布公司是亞伯拉罕·庫恩和所羅門·洛布於1867年創建的,1885年以後,公司就牢固地掌握在洛布的女婿雅各布·希夫手上。這不但使沃伯格家族進入快速增長的黴國經濟——尤其是進入龐大的美國鐵路債券市場,而且還確保當東洋官府在日俄戰爭期間進入國際金融市場時,沃伯格家族有能力比洛希爾家族捷足先登,後者比極度恐俄的希夫更慢地看到東洋國的潛力,希夫的態度受到沙煌正權歧視猶太人和容忍反猶大屠殺的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斯·沃伯格的確幸運——19世紀90年代中期至1914年是世界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作為1個敢作敢為的年輕人,加上馬克斯·沃伯格天生的樂觀,在經濟繁榮期勢必比年邁和保守的洛希爾家族做得更好。
    此外,漢堡是快速增長的歐洲經濟的最大港口;而這1時期被稱為“全球化第1紀元”,商品、製造品、勞工和資本市場正經曆從未有過的整合——像漢堡這樣的大港流進流出的貨物數量每年在遞增——不僅是··沃伯格公司在這段期間壯大,幾乎漢堡所有的投資銀行都興旺1時,那段時期在當事人看來是黃金歲月。
    然而,社會上的1些發展已經對傳統家族企業作為1種機製的繁榮構成了威脅。
    首先是德意誌社會主義理論家魯道夫·希法亭稱為“組織化資本主義”的出現。
    不可否認,大股份製銀行、整合後的工業企業和生產者卡特爾對市場施加的壟斷控製比魯道夫·希法亭指出的要少。不過,很明顯的是——在商業活動的大部分領域,這些‘卡特爾’有能力管理較大規模的經營,比傳統的家族合夥製規模更大。
    同時股份製銀行發行股票,可以籌集更多的資本;通過限製負債,它們可以保護卡特爾的所有者免遭破產;將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它們可以避免“布登勃洛克家族症狀”的經濟後果。最能為舊時的投資銀行辯護的是,它們1直更適合國際進出口業務複雜的需求。··沃伯格公司聲稱,它能為客戶更專享的國際投行網絡,超過相對新來的對手,如德意誌銀行和貼現公司或它們在漢薩的同行,如德意誌商業銀行與聯合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