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勾結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黴國是1個新興的移民國家,從200多年前1開國就開始講究人人平等,既沒有國王,也沒有貴族,因此黴國人在骨子裏對歐洲的責族們有1種嫉妒而又羨慕的心理。
    雖然沒有公開的貴族,但黴國從建國開始在暗地裏就有貴族勢力,這就是大大小小的門閥——或者說,稱之為世家更合適,例如亞當斯家族、羅斯福家族,隻因從獨立建國那1刻開始,黴國的正治、經濟與軍事基本都是把持在少數家族手上,加上彼此之間還聯姻!
    所以在某個地區甚至整個黴國範圍內都織成了1張龐大的“正治網絡”——這些‘正治家族’的意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本地區的選舉結果,彼此的角逐更是黴國正治的風向標。
    黴國多家頂級大學曾經聯合在黴國各個地方州進行了1番實地考察,發現了“正治貴族”們在各個地方州的勢力、底蘊到底是盤根錯雜到何等誇張的地步——例如說,在路易斯安娜州的行政體係當中,將近百分之2十7的公職是由‘貴族子弟’出任的,如果再加上他們的親友故舊,這個比例就更大了!
    尤其是國會議員這個權力大到近乎沒有邊際的公職,其半數在當地的‘貴族子弟’手中,這些‘貴族子弟’代表了該州各個門閥的勢力,從某種意義上能夠直接決定本地的選舉結果。
    經過了數年的‘努力奮鬥’,沈萬福也隻是在黴國的紐約州與內華達州勉強成為了‘正治豪門’的1份子,可如果不是有著摩根財團與洛克菲勒財團的撐腰,恐怕也難以成氣候!
    也就這樣,沈萬福也不敢隨意插手這兩個州的行政官員任選,主要是擔心被黴國白宮方麵再次‘惦記’上自己手上的‘籌碼’,但好在有喬治·惠特尼以及羅伯特·惠特尼這1對父子充當他在黴國境內的代理人,從而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此外,黴國的立法係統家族化十分嚴重,司法係統的家族化更為嚴重
    從1789年到1957年,黴國1共有過91位大法官,其中超過半數都是來自不同的‘正治世家’,百分之4十的大法官的父親是正治人物,還有6位是法官的女婿。
    作為黴國最高司法機關的最高法院其家族化都如此嚴重,就更不要說1般的地方法院了。
    因為法官不是選舉出來的,所以就更容易形成小圈子,外人更難擠進去。司法係統是黴國3權分立結構中起監督作用的1環,如今已經被正治世家牢牢地掌握住了,因此黴國的司法公正是帶引號的——從立法係統開始,其製定的法律就是為世家正治服務的,然後再通過司法係統來大力維護這個法律,這就是黴國式民主的真相。
    這種家族式樣的正治遺傳在很久以前就被黴國門閥中的1位代表人物上升到了科學的高度,即認為他們的家族有1種“正治遺傳基因”。盡管當時還沒有用“基因”這個醫學名詞,這個人就是第2任黴國總統亞當斯,他的曆史地位雖然很低,但在黴國正治史上,亞當斯在任黴國大統領期間是數1數2的‘稱職’,因為正是他創立了黴國正治裙帶關係的傳統。
    分子生物學的出現是亞當斯死了150年後的事,然而對基因的研究並不是憑空出世的,而是因為人們千萬年來樸素地相信有1種世代相傳的家族性的東西,科學發展到了1定地步的時候,由科學家用科學的方法加以證明的。於是現代人就享受到了最先進的科學成果,舉個例子某個人可以抽1管血做個檢查,然後白大褂用特有的深度地告訴ta某先生(女士)根據我們的檢查結果,你出現精神不正常的可能性是2918!
    黴國獨立運動所針對的革命對象之1就是大不列顛王國的貴族,他們的權力世襲和正治優越性是黴國人所反對的大不列顛王國的弊政之1!
    從獨立建國成功過後,黴國的正治人物並不熱心培養自己的後代,最多是讓他們自由發展——華盛頓、漢考克等人的家族後人,在政壇上並沒有什麽作為。
    黴國的正治門閥對於從政還隻是純粹從實用的角度出發,是為了個人和家族的權勢而從政的——然而,從亞當斯這1屆黴國總統開始,這種情況就上升到了純理論的高度,“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即黴國正治家族的子弟是天生從政的料,用今天的科學術語就是他們家族的遺傳有正治基因。
    發明這個觀點的並不是亞當斯,而是他的夫人阿比蓋爾·亞當斯。她對此非常自信,她的自信徹底影響了她的丈夫。亞當斯夫婦相信亞當斯家族會1代1代地成為黴國的政壇領袖,從他們開始了黴國政壇的裙帶傳統。
    塞繆爾·亞當斯的母親和約翰·亞當斯的父親對自己兒子的婚事都非常滿意,因為這對堂兄弟迎娶的都是牧師家的千金——塞繆爾·亞當斯的母親是1位非常虔誠的新教徒,塞繆爾·亞當斯就是因為讓母親拉到教堂裏才認識了牧師的女兒。
    約翰·亞當斯的父親本身就是1名牧師,他和史密斯牧師家成了親家,是最典型的門當戶對。當年不愁嫁的1是富家閨秀,2是牧師的千金。因為出身於牧師之家,對天父的忠誠是毫無疑問的——由此可見,黴國的正治權力頗受宗教的影響!
    然而,亞當斯兄弟娶的牧師家的千金是截然不同的。
    塞繆爾·亞當斯的妻子伊莉沙白具備了牧師家女兒對命運逆來順受的優良品質,嫁給塞繆爾後8年裏生了6個孩子,其中隻有兩個活到了成年,而她自己在生完第6個孩子以後就油盡燈枯,去世治之時年僅32歲。
    約翰·亞當斯的妻子阿比蓋爾結婚後的9年內也生了6個孩子,不過有4個活到了成年,她本人活了74歲。生孩子歸生孩子阿比蓋爾從來沒有向命運低頭她是那個時代非常稀有的、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夠改變命運的女性之1。同樣來自牧師的家庭,之所以有這樣大的區別其原因在於伊莉沙白是文盲,阿比蓋爾則能看能寫。
    在黴國的那個年代,婦女是不受教育的,她們的命運是將來做好賢妻良母。
    伊莉沙白就是按照這個命運規定的模式生活的,可是阿比蓋爾則不然,這主要因為她的家庭。雖然她父親是清教徒的公理宗牧師,可是她母親出身於馬薩諸塞州的豪門昆西家族,身上流著英格蘭國王愛德華1世和愛德華3世的血液。
    從這1點足以看出約翰·亞當斯的聰明之處通過這門婚姻,他不僅和昆西家族搭上了關係,而且和霍亞家族、謝爾曼家族都聯係上了,從而奠定了自己的社會地位。
    阿比蓋爾的父親不讓她接受正規的教育,但她母親對她進行了家庭教育,並通過閱讀家中圖書館裏的英文和法文文學著作而具備了很好的讀寫能力。而人具備文化知識後就能夠獨立思維和有自己的看法,阿比蓋爾的觀念在當時可以被稱為異端了,她認為女人不應該處於從屬地位甚至不應該認可和她們利益無關的法律!
    此外,阿比蓋爾更是堅定地認為女人應該受教育,從而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從而指導和影響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可以這麽說,阿比蓋爾絕對是黴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之1,約翰·亞當斯父子就是她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和手段罷了!
    阿比蓋爾非常執著地相信,自己的家族有1種非常強壯、堅韌的正治基因。
    因此自己的家族就應該成為世代統治黴國的正治王族,所以從開始黴國獨立那天起,她就在幕後推動,不僅要讓亞當斯家族成為門閥,而且要讓亞當斯家族成為全美數1數2的大門閥,特別是要代代當大統領,讓黴國大統領這個公職成為亞當斯家族的世襲職業。
    但是在亞當斯家族崛起之前,黴國新英格蘭地區的話事人卻是漢考克家族——這1個家族才是黴國建國初期當之無愧的正治豪門,手上更是捏著大量的礦上、農田以及民間武裝力量,是真正的‘3條腿(軍、政、經)走路’的巨無霸——可惜的是,漢考克家族絕後了!
    塞繆爾·亞當斯曾出任大6會議議員,1781年被選為馬薩諸塞參議員;1789年,塞繆爾·亞當斯競選第1屆國會議員,沒想到這位革命元老竟然落選了,但被選為了馬薩諸塞州的副州長,成為了漢考克的副手;1793年漢考克死後,他成為州長並1直幹到1797年,然後退休。期間他參加過副總統的競選,但沒有獲得多少人的支持。
    老年時的塞繆爾·亞當斯患上帕金森綜合症,不能書寫,於1803年去世,終年81歲。
    小塞繆爾師從戰死於班克山的沃倫學醫,曾經被華盛頓任命為大6軍醫學總監,但於1788年就去世了,這讓老塞繆爾傷心欲絕。於是乎,隻能是讓2兒子約翰·亞當斯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