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危中有機(九)
字數:4244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49年6月,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開始見底回升了,黴國股市底部領先經濟底部出現;從同年6月中旬開始,美股市場進入1輪大幅上漲周期中,1直到1949年底,是1路上漲基本沒有太多回調。同年6月29日,美聯儲再度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要求比例。
1949年7月開始,當下黴國最重要的兩個行業鋼鐵和汽車行業的數據開始有所好轉。同年8月5日,美聯儲再度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要求比例。到同年8月中旬,關於減稅的討論越來越多,呼籲減稅的方向包括消除股利的雙重征稅、降低個人所得稅最高層級稅率、提高所得稅抵免項目等,減稅的討論促使股市進1步上漲。
所謂的‘雙重征稅’是指企業盈利已經征收企業所得稅,發放股息還要征收個人所得稅。
在這1時期,對黴國經濟的1個重要負麵因素是勞資糾紛,雖然勞動問題持續不斷、此起彼伏,但對美股市場的影響基本都是幹擾性質的,沒有產生趨勢性的影響。
對此,時任黴國1把手的杜魯門對待勞資糾紛和的態度基本是不幹預,讓他們自己解決。
1949年9月15日,《1949年住房法》於黴國國會正式通過,這是杜魯門提出的“公平施政”綱領之下的重要法案。
《1949年住房法》是第2次世界大戰後遍及黴國城市的城市更新運動的,這1項法案得到了黴國聯邦官府、地方州議會和房地產開發商的支持,對開展貧民窟清理與重建、建造公共住房和明確政府與私人合作開發模式3個方麵做出明確規定!
也正是得益於《1949年住房法》的頒發與實施,沈萬福作為1位具有黴國‘綠卡’的大地產商,順利地通過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接連在紐約、水牛城、大西洋城、洛杉磯、舊金山、費城、波士頓等黴國重要城市的郊區,隻需要花費不到所屬地皮1半的價錢,就能拿下連城1大片的‘無人之地’;而從1953年1月開始,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下屬的多家建築工程公司在上述城市的郊區正式展開了‘溫馨之家’的標準化普通住宅單位的大工程,開創了黴國地產行業2戰結束以來的建設標準化住宅的先河,目前已回籠了2000萬美元現金!
說1句不客氣的話,沈萬福相信任何1個黴國地產發展商手裏持有的現金流量,或許都比不上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隻因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除了在黴國地產市場大展拳腳之外,更是通過美洲華人華裔的關係網,先後進入了加國、墨西哥、哥倫比亞、巴西等美洲國家,而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所提出的‘標準化住宅’理念更是非常符合美洲國家中產階級家庭的住宅需求——所租賃或者是購買的住宅的裝修費、家電費等費用,都可以通過格林尼治儲蓄銀行申請貸款來支付,兜兜轉轉過後,錢還是會回到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的賬戶。
也通過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的‘溫馨之家’標準化住宅工程,已然是吸納合並了曼哈頓儲蓄業務的格林尼治儲蓄銀行——應該說是吞並了格林尼治儲蓄銀行之後的曼哈頓銀行,在1953年至1955年期間,接連吸納了超過100萬名新的儲蓄客戶,累計儲蓄款達10億美元,1躍成為了紐約市內最大的儲蓄銀行之1,僅次於洛克菲勒財團的大通國民銀行!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雖然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在紐約州境內可謂是順風順水,然而到了其它的黴國地方州後,卻是接連遭遇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阻擾,比如說佛羅裏達州議會已然連續3次否決了橙·星球地產投資公司收購3家從黴國南北內戰時期就存在的甘蔗種植園的地權、從而改造成為1個足以10萬個標準化住宅的現代生活小區的方案,而佛羅裏達州議會給出的原因是會對本土房地產市場造成不可估量的惡劣影響……確實是地方主義在作祟啊!
除此之外,格林尼治儲蓄銀行被曼哈頓銀行完美吞並之後,雖然是成為了紐約市內最大的儲蓄銀行之1,然而在進入其它州的金融市場之時,同樣是遭遇到了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不得不暫時調轉‘槍頭’回到紐約州,接連並購了多家小型的儲蓄銀行或者是互助儲蓄機構,此舉自然是引起了紐約州內的其它銀行的擔憂,結果就是曼哈頓銀行在暗地裏被聯合針對!
讓沈萬福感到欣慰的是,福華連鎖餐廳在‘消滅’了麥當勞這1個可能出現的強大對手之後,搭著橙·星球這1艘黴國地產行業的‘航空母艦’,成功讓‘溫馨之家’的住宅區與福華連鎖餐廳實現深度捆綁,即每1個‘溫馨之家’小區都會擁有1家或者是多家福華餐廳!
在當今世界,除了沈萬福本人之外,或許也隻有少數人才能隱約了解到沈萬福手上掌控著的現金流,但具體數字依舊隻有沈萬福本人知曉——對於沈萬福的盟友們來說,沈萬福掌控著的巨大現金流,卻是他們互相之間繼續保持緊密合作的重要基石!
………………………………………………………………………………………………
進入1950年,黴國股市延續著1949年下半年以來的持續上漲勢頭,道瓊斯工業指數在1月小幅橫盤盤整後,開始繼續上攻。
從1950年開始,黴國的經濟形勢變得越來越好,其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速從1949年下半年開始快速回升,到1950年2月增速正式轉正且繼續快速大幅上行。
與此同時,在1950年的上半年,黴國的通貨膨脹還不會成為製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不過黴國的市場對於黴國聯邦官府的減稅也有著很強的預期,因為2戰已經結束,官方不再需要巨額國防軍費,從而可以大規模地減稅——減稅給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利潤收益。
經濟好轉、通脹低位、減稅預期,促使黴國的股票市場在1950年上半年持續上漲,雖然這中間也有1些煤炭工人罷工等負麵衝擊,但並不影響整體大局,道瓊斯工業指數從1950年年初的199點左右最高到當年6月上旬上漲至228點,半年漲幅約15。
1950年的轉折點出現在當年6月,即1950年6月25日“韓國半島戰爭”正式爆發,受此影響,美股出現了大幅下跌。到同年7月13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最低跌至1974點,回吐了上半年的全部漲幅。
1950年下半年影響黴國股市的因素主要有3個方麵1是黴國應對“韓國半島戰爭所做的戰時動員;2是為應對通貨膨脹上行貨幣政策持續收緊;3是經濟形勢不斷好轉企業利潤大幅增加。
為了應對“韓國半島戰爭”,黴國國會於1950年9月8日批準頒布了《國防生產法案》!
這1部《國防生產法案》明確規定了有關黴國國防生產的優先順序,確立了物資與設施的分配體製和征收權,同時授權總統可以控製物價、工資和消費信貸,以增加國防生產。
1950年9月23日,黴國國會又通過了《1950年收入法案》,該《法案》取消了個人所得稅中的部分扣除項目,同時把企業所得稅稅最高檔從38調至了45;年初的減稅預期1下子逆轉變成了加稅。同年12月16日,前任黴國總統杜魯門宣布黴國全麵進入緊急狀態。
而與此同時,黴國的通貨膨脹從1950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加速上升的情況,戰爭背景下通貨膨脹有愈演愈烈的態勢。為了應對通貨膨脹,美聯儲從1950年下半年開始不斷收緊貨幣政策。同年8月18日,美聯儲宣布將貼現利率從15調至175;同年9月9日美聯儲收緊了房地產信貸政策,同年9月18日,美聯儲進1步收緊了消費者分期貸款信貸政策。同年12月29日,美聯儲將活期存款準備金率上調2及定期存款準備金率上調1!
價格管製、征稅、貨幣政策收緊,無疑對黴國股市都是極大的負麵影響,但黴國股票市場表卻在1950年7月大跌之後逐步回升,並超過同年6月的高點。
促使黴國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黴國經濟實在太好了,企業盈利大幅增加。
黴國經濟在1950年下半年加速上行,工業生產指數在同年8月超過了1944年6月的戰時最高水平,創曆史新高,到同年10月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速已經接近百分之3十。
在此期間,沈萬福與最親密的盟友威廉姆·默科特聯合控製的巴爾的摩資本操控的多個海外空殼賬戶,在黴國股票市場輪番做空或是做多鋼鐵、汽車、農業3大板塊的上市公司股票,累計純收入達到了27億美元,其中的2億美元被沈萬福投入到與通用電氣公司合資創立的1家國防承包商的海外控股企業作為實繳資本,獲得了該控股企業75的優先股!
雖然韓國半島戰爭提前近半年就結束了,然而對於沈萬福而言,在韓國半島戰爭期間所獲得的收益,或許是他重生以來最成功的1次投機行為——累計純收益超過了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