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危中有機(十)
字數:4037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51年初,黴國股市表現尚佳,在同年前兩個月依然延續著1950年下半年以來的上張勢頭。這期間發生了兩件對股票市場產生相對負麵影響的事件!
第1個事件是美聯儲在1951年1月17日,將黴國股票交易的保證金要求從50高到了75,等於直接收緊了股票市場中的流動性;第2個事件是由於“朝鮮戰爭”的影響,黴國根據《國防生產法案》在1月26日進行全麵管控,凍結了工資和物價。這使得美股在同年1月下旬出現了1定調整,但很快收複了失地,到同年2月底道瓊斯工業指數收盤於252點,相比1950年底上漲了百分之7點1!
由於戰爭對軍費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同時通貨膨脹又維持在很高的位置,1951年初黴國i同比在18,ci同比在9以上,這使得黴國財政部和美聯儲之間的分歧不斷加大。
黴國財政部希望繼續保持較低的國債融資利率,而在此之前作為隸屬於財政部的美聯儲,需要負擔維持國債低利率的職責,這就需要美聯儲不斷在市場中投放貨幣購買黴國國債以維持低利率,而這樣做就使得美聯儲完全無法通過貨幣政策來遏製通貨膨脹。
在經過1係列的爭論與協商之後,1951年3月4日《財政部聯邦儲備協議》正式出台。從此刻開始,美聯儲不再隸屬於黴國財政部,美聯儲正式以獨立的中央銀行身份開始運作。美聯儲不再負責維持黴國國債低利率,此後貨幣政策開始完全獨立,美聯儲開始著手調節貨幣供應以保持經濟穩定運行。1951年美聯儲獨立,標誌著美聯儲及其貨幣政策將成為影響黴國經濟的重要主導力量。
但在當時的黴國來說,美聯儲的獨立對於黴國的股票市場是1個明顯的利空,道瓊斯工業指數在1951年3月中出現了1波很急促的下跌。
利空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是美聯儲放棄維持國債低利率後,利率出現了明顯上行;其次是美聯儲減少2級市場購買國債,意味著貨幣政策在進1步收緊;再者是對於持有大量黴國國債的金融機構而言,國債利率上行意味著存量債券資產的價值下跌。
從1951年的第2季度到第3季度,整個黴國經濟基本麵出現了高位回落,體現在工業生產和通貨膨脹同比增速均出現了顯著回落。
因此從1951年26月,黴國的股市總體來看是震蕩盤整的行情。轉折點出現在同年7月,1951年7月10日,韓國半島停戰談判首次會議在開城舉行。
韓國半島停戰談判的舉行,這對黴國就意味著戰爭的壓力開始逐步減弱,這直接導致了其國內的各項經濟政策的變化——黴國國會於1951年7月31日通過了《經濟控製法案》。
與此同時,美聯儲也於同年7月31日放鬆了《規則》下的消費者分期貸款限製。《規則》生效於1950年9月,1直維持到1951年前7個月。放鬆後,消費者分期貸款的首付比例從25降低至15,同時延長了最長還款期限。1950年9月1日,美聯儲放鬆了房地產貸款的限製。這1係列舉措意味著此前持續收緊的貨幣政策開始不斷放鬆。所以從1951年7月1直到10月,在政策放鬆利好的影響下,美股走出了1波上漲行情。
到1951年10月,黴國官方新1年的財政預算顯示仍然需要加稅,同年10月20日通過的《1951年收入法案》進1步暫時性地提高了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稅率,這使得美股市場在同年10月和11月出現了明顯的調整,同年12月市場小幅回升。
進入1952年,黴國經濟的狀況並不是太好,1方麵,由於《國防生產法案》的種種限製以及各種收緊管製的措施,工業生產同比增速在同年上半年出現了負增長,同時商品價格也在持續回落;另1方麵,由於持續上升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企業的稅後利潤大幅減少,在同年上半年出現了同比增速大幅負增長。
另外,在1952年上半年對股市形成重大壓製的因素是黴國鋼鐵工人的罷工運動。
黴國鋼鐵工會在1951年底提出希望提高工人工資,被資方拒絕,於是工會準備罷工。
1952年1月,在黴國前任總統杜魯門的呼籲下,黴國鋼鐵工人延遲了罷工,隨即開始勞資雙方的1係列談判,但1直沒有談攏。直至1952年4月4日,勞資雙方的談判徹底破裂,鋼鐵工人決定在同年4月9日舉行全國範圍的罷工活動。由於當時“韓國半島戰爭”並未完全結束,如果黴國境內爆發進1步的鋼鐵工人罷工,其產生的後果可能很嚴重。
1952年4月8日,離大罷工不到1天的時間,前任黴國總統杜魯門決定與鋼鐵工會的領袖商談;但是到了晚上10點半,前任黴國總統杜魯門突然改變主意並發表緊急聲明,黴國聯邦官府將在午夜時分接管鋼鐵廠。
黴國聯邦官府強製接管鋼鐵廠的舉動,在當時的黴國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動蕩,在此背景之下,黴國股市呈現出波瀾起伏的趨勢,道瓊斯工業指數更是持續下跌!
前任黴國總統杜魯門強製接管鋼鐵廠,最後演變為1場憲法危機。
1952年6月2日,黴國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宣判前任黴國總統杜魯門的行動違憲。
判決出台幾分鍾過後,前任黴國總統杜魯門下令商務部部長立即將鋼鐵廠還給企業家,然而鋼鐵工人大罷工也隨之開始。
接管美國鋼鐵企業或許是杜魯門在總統任期內作出的最大膽、最有爭議的決定之1,或許也正因為此,杜魯門最終放棄了在1952年參選下1屆黴國總統。同年6月5日,黴國鋼鐵企業勞資雙方的談判重新開始,到同年7月24日勞資雙方正式達成協議,罷工結束。
從黴國股市的表現來看,市場從1952年5月開始—直到8月中旬走出了1波非常不錯的行情。這1方麵得益於黴國鋼鐵工人的勞資糾紛問題在同年6月初談判重啟後開始逐漸緩和並得到解決,同年7月以後黴國鋼鐵工人結束罷工,鋼鐵生產迅速恢複並帶動工業生產指數大幅回升;另1方麵國家對於經濟的管製也開始逐漸放鬆。
同年5月7日,美聯儲暫停了《規則》,進1步放鬆了消費信貸管製;同年6月11日和9月16日,房地產信貸管製被先後兩次放鬆。
在經曆了1波上漲之後,美股市場從1952年8月中旬開始出現了1輪下跌,1直持續到同年10月底;而造成市場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1是由於國際局勢的影響,“韓國半島戰爭”時打時談、同年9月18日,東洋加入聯合國的議案被紅蘇行使了否決權;2是企業第2季度財務報表開始6續公布,高賦稅對企業盈利的重大負麵影響非常明顯;3是在鋼鐵工人罷工的榜樣作用影響下,1952年下半年煤炭工人等其他行業的勞資糾紛也日益爆發。
說實在的,黴國真是沈萬福見識過的、工人運動規模越來越大、工人維權手段越來越精妙的國家之1——黴國的工會製度,還真是1代又1代黴國工人爭取出來的‘妥協產品’!
1952年11月4日,黴國象黨候選人艾森豪威爾以442票對89票的絕對優勢,戰勝了黴國驢黨候選人a·斯蒂文森,當選為黴國第34任總統,成為自1932年以來的第1位象黨總統。艾森豪威爾總統的當選在當時是受到普遍認可的,對股市也被認作是1種利好。
除了其本人出色的軍人履曆外,對股市而言,最重要的影響可能還在於作為1個象黨總統,他的上台有望改變羅斯福“新政”以來黴國官方財政赤字越來越大的尷尬局麵。
黴國的資本市場非常期待艾森豪威爾總統上台後能夠減少黴國官方的財政赤字,,從而進行減稅,這樣可以大幅提高企業的盈利。在這樣的預期下,1952年11月和12月的美股市場表現非常好,連續上漲,最終於年底道瓊斯工業指數收於292點,全年增幅達84!
黴國股市在1952年的最後兩個月中表現非常不錯,1路上漲,因此市場也帶著1種樂觀的情緒進人了1953年。
1953年初,無論是黴國官方還是資本市場都認為經濟在不斷向好;在1953年1月14日,前任黴國總統杜魯門向黴國國會遞交的年度經濟報告中,預測1953年黴國經濟將會是“史無前例的繁榮”(unaralleled roserity),高就業與物價穩定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