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危中有機(十七)

字數:4170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36年秋天,李秉哲作為韓國最年輕的富豪被世人所熟知。1時間,李秉哲成了韓國人民心目中的創業英雄。但是,李秉哲並不滿足,在金海平原收購了大量土地之後,他又開始在釜山和大邱等多個地方收購了大量土地。1年之內,李秉哲總共收購了兩百萬坪的土地。
    (坪是東洋國的土地計量單位,1坪約等於3平方米)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李秉哲已經進入幾近瘋狂的狀態。
    當李秉哲再次把1部分土地抵押給銀行以申請出1部分貸款作為周轉資金的時候,卻突然得到了1個讓他萬分震驚的消息——東洋國為了回籠資金,決定中斷在韓國的1切業務,現在開始要收回已經發放的所有銀行貸款了。這個消息對於李秉哲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1937年7月7日,東洋國在華夏京城發動‘77’事變,新的戰爭又開始了,但是華夏人民的頑強抵抗打破了東洋人速戰速決的計劃,長期的拉鋸戰使得東洋國的資金開始出現匱乏。為了回籠資金,擴充軍事裝備,東洋官方向東洋國的所有銀行下達了凍結資金的命令。
    不但銀行的貸款被迫中止,銀行還下發了文件,命令李秉哲連本帶利歸還所有的貸款。
    這當頭1棒差點把李秉哲打暈過去,隨後李秉哲急忙找到平田支行長請求他能夠多寬限1段時間,但是平田支卻對他說東洋國為了進1步擴大對華戰爭的規模,已經是向所有具有東洋國背景的銀行下達了強製征收資金的指令,平田支也無法違抗東洋國官方的意誌!
    此時,已經沒有退路的李秉哲為了還清銀行的貸款,隻得把剛剛買到手裏的土地再轉賣出去。因為他急於出手,所以賣出的價格比他買進時還要便宜。
    原本指望這批廉價的土地能讓自己賺1筆的,結果不僅沒賺到1分錢,還賠了很多錢。盡管土地都賣完了,籌得的錢仍不足以還清貸款。無奈之下,李秉哲想到了碾米廠和運輸公司,現在這種情況,也隻能賣掉它們來還清銀行的貸款了。
    鄭賢勇聽到李秉哲的這個決定之後,變得十分焦躁,他堅決不同意李秉哲的這1做法。
    但是事已至此,李秉哲也別無他法,自己釀成的苦果隻能自己1個人來承擔。於是,他坦誠地對鄭賢勇說“這件事的責任全部在我,但是事已至此,我們隻能坦然地接受這1切。這1次我們遇到了不可抗力,無能為力,隻有等到它自己結束。”
    李秉哲坦然地接受了因為自己的過度貪婪而導致的慘痛後果。他把自己收購的土地低價轉讓給別人,之後又把自己嘔心瀝血建立起來的碾米廠和運輸公司轉讓了出去,這樣才勉強還清了銀行的貸款。
    貸款還清之後,李秉哲的手頭上就隻剩了40萬坪水田和2萬元現金,他把這些僅剩的財產和鄭賢勇平分了才勉強收拾了這個破敗的局麵。此時李秉哲又回到了創業最初的狀態。
    李秉哲經曆了這1次大波折之後,明白了自己之前心高氣傲,1門心思地擴大事業,卻忽略了這背後隱藏的風險,才導致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事業在1夜之間化為烏有。這1次失敗的經曆,也為李秉哲日後創建“3星集團”了不可多得的經驗和教訓。
    俗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人們追逐成功的道路並不是1帆風順的,成功和失敗往往如影隨形。人們隻有不斷地從過去的失敗中及時吸取教訓和總結經驗,才能夠避免在同1個地方跌倒。其實,失敗能夠讓1個人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而李秉哲,也從這次失敗中找到了自己將來要走的路。
    創業的失敗讓李秉哲回到了最初的上。在這種時候,他開始靜下心來冷靜地思考,仔細地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最初,李秉哲把所有的責任都歸結到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上,完全沒有考慮個人原因。但是,當李秉哲完全冷靜下來,認真反省的時候,才發現,其實失敗的主要原因在自己身上——自己的這1次創業相對來說太過於順利了,看到自己1手創辦的企業在飛速發展的時候,驕傲的情緒就在不知不覺中滋生出來了。
    這種驕傲的情緒逐漸蒙住了李秉哲的眼睛,讓李秉哲看不到未來的同時,也讓李秉哲變得急功近利。這樣1來,李秉哲創業失敗,自然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李秉哲從這1次的失敗中還認識到,自己在短短幾年的創業時間裏得到了太多的東西,自己因此變得越來越貪婪,所以,在失去這1切的時候,心中才會充滿挫敗感。完全冷靜下來之後,把這1切都想明白了,李秉哲發現其實自己的現狀也還沒有那麽糟糕。
    起碼當時李秉哲的手中還有創業之初父親給李秉哲的5萬日圓作為創業資金。,初創辦碾米廠的時候,李秉哲沒有把它全部投進去,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李秉哲也從這次失敗中明白了創業的困難和守業的艱難,吸取了極大的教訓。他在認真冷靜地分析完自己失敗的原因和所處的現狀之後,決定再次創業,並告誡自己,這1次絕對不能再犯和之前同樣的錯誤了,1定要戒除僥幸心理,做好1切防範風險的準備。
    就這樣,李秉哲又1次踏上了創業之路。他首先到漢城、義州、元山、興南、清津等地考察,之後又到華夏大6的多個重要城市進行實地調查訪問。
    而李秉哲這1次的考察曆時兩個多月,足跡遍布了大半個韓國和大半個華夏。他之所以走這麽多地方,就是想探索1下以後的投資方向,以確定企業的規模和經營方式。
    通過兩個多月的觀察,李秉哲有了初步打算。在對華夏進行調查的時候,他發現東洋的產品賣得很好,眼光敏銳的李秉哲發現在華夏市場上,隻有東洋的1些產品,沒有人把韓國的特產拿到華夏來銷售,他敏銳的直覺告訴自己,商機來了。於是他把目光轉向了出口貿易。做出這個決定之後,李秉哲的內心有1種強烈的直覺,這1次的選擇是正確的。在初步確定了將出口貿易作為自己再次創業的目標之後,李秉哲就開始尋找適合出口到華夏的商品。
    經過了製訂周密的計劃、實地考察調研和市場分析之後,李秉哲結合自身條件,最終決定向中國的東北出口果品和幹魚,是因為這兩樣都是本小利大的商品。
    就這樣,李秉哲再1次踏上了創業的征程。
    1938年3月1日,李秉哲在豎洞成立了他的新公司——3星商社。豎洞位於大邱市西門市場附近,李秉哲把公司的地址選在這裏是因為這裏水6交通便利,而且貨源充足。他將自己的新公司命名為“3星”是因為這兩個字在韓國語中有獨特的含義。
    “3”是韓國人們十分喜歡的1個數字,在韓國語中,有大、多且強的含義,而”星”為清澈明亮和永放光芒的意思。所以,李秉哲選擇“3星”這兩個字來命名自己的新公司,就是希望它能夠做大、做強,並且長久不衰。
    3星商社成立之後,主要是向華夏的東北和河北地區出口韓國產的蘋果和水產品。有了第1次的失敗教訓,這1次李秉哲變得謹慎了,他沒有像之前那樣不管不顧,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出口貿易中。這次李秉哲又貸款開了1家麵粉加工廠生產冷麵,而李秉哲選擇冷麵生意也是經過了1番慎重的考察。隨著戰爭的無期限拖延,東洋人開始大量地掠奪糧食,久而久之,韓國也必定會受到影響,所以物美價廉的冷麵肯定會受到百姓們的好評和追捧。
    為了使3星商社保持正常運轉,麵條機晝夜不停地運轉著,李秉哲帶著妻子和孩子把家也搬到了麵條廠。房間位於麵條廠的1角,終年陰暗潮濕,不見陽光。
    為了保證冷麵機正常運轉,李秉哲1直守在機器跟前,1刻都不敢離開。
    實在累得不行了,李秉哲就在機器旁邊鋪上紙箱和麻袋片兒,小憩片刻。朋友們看到李秉哲這樣勞累,都勸他適時地休息1下,萬1把身體搞垮了怎麽辦?
    但是,李秉哲卻很執拗地說“現在我做冷麵生意掙的錢1定要1分不少地投入到商社的擴建中去,我的時間寶貴,麵條機多轉1會兒我就能多賺1些錢,如果它停了,我就什麽都賺不到了,現在的每1分錢都不能浪費,而且我還要按照合同上的日期還錢。”
    “所以,麵條機無論如何也不能停,更不能出任何故障。這1次決定創業的時候,我就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現在少睡1點兒覺根本算不了什麽。”
    李秉喆的2次創業受到了上天的眷顧,麵條機1直在正常運轉,沒有出現過1次故障,就連冷麵的銷量也比預期好很多。隨後,李秉哲把自己賣冷麵賺來的錢全部都用於清還貸款、擴大工廠規模和擴充流動資金等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