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危中有機(二十六)

字數:4189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李成萬當局對南韓國地區發展所做的、唯1值得稱讚的事情就是土地改革。
    然而,李成萬獨裁官府的整個改製是失敗的他沒有使新獨立的南韓國建立起有效的正治和經濟秩序,相反,卻把韓國舊李氏王朝的官僚體製與作風恢複起來。
    從1948年當選第1任南韓國大統領到1960年當選南韓國第4任大統領的12年時間,李成萬始終不重視南韓國的經濟發展,而是在迫求南北韓國統1的目標。他的原則是先統1、後建設,不統1、不建設。因為“單獨建設韓國南部”會使他“心裏難過”。
    在整個50年代,他不停地喊武裝“北伐”、“北征”,不斷地使用殘酷手段來加害進步人士,把整個南韓國變成國際意識形態尖銳對抗的過河卒子。
    直到1960年第4屆南韓國大統領大選之前,李成萬的黴國朋友羅伯特·奧利弗建議李成萬退職休息,屆時85歲的李成萬回答說“我必須留任,……誰,來領導戰鬥?我必須留任,我讓我的人民選擇。”
    李成萬故棄經濟建設而追求“統1”的正治取向,影響了整個南韓國社會。他善於操縱各黨派,利用青年團體,利用學生的熱情。在他的鼓舞和煽動之下,整個南韓國社會在50年代都沒把經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隨處可見的都是饑餓和貧窮。
    不可否認,整個半島處於分裂狀況是韓國人民不願看到的,民族統1的確是1個尖銳的正治問題。但在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對峙的格局之下,韓國半島南北的統1是不可能的。
    為了1個不能夠馬上實現的宏偉目標,而放棄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責任,是李成萬當局的執政特征——這同樣是港島、濠江與台島3地趁勢崛起的關鍵時機!
    其實,對南北統1的追求、呼喊常常隻是李成萬獨裁官府的1種表畫現象。李成萬貌似在爭取民族統1,整天地減“北伐”、“統1”,卻並非真的要去“北伐”。
    隻因李成萬心中最清楚在短時期內統1韓國半島是不可能的,黴國決不會幫助他再次攻打韓國北方。作為南韓國的第1代大統領,權力鬥爭是李成萬真正關注的問題。他當南韓國大統領的12年裏,幾乎全部精力都用於同強大的反對派、即金性洙的皿煮黨進行鬥爭!
    1948年的完法是仿照德意誌第2帝國的魏瑪憲法製訂的,導致大統領的權力十分大。但李成萬這個李朝後裔仍覺得自己受到的製約太大,他很討厭黴國人強加給他的“皿煮正治”。在1950年以前,他1真反對黨派正治,說黨派正治不適合南韓國的國情。
    1951年,出於鞏固自己權力的需要,李成萬組建了“自右黨”——這是1個由南韓國青年團體發展起來的組織,它的上層是1些逢迎拍馬的烏合之眾。
    從此李成萬的自右黨便和金性洙的皿煮黨展開激烈的權力爭奪,可是皿煮黨有雄厚的經濟基礎,而李成萬則完全依賴南韓國人民對他的個人崇拜以及李朝曆代國王都具備的挑動下屬派性鬥爭的權術。
    利用“反進步分子”借口和專製機器打擊反對派的力量,是李成萬權力鬥爭的又1手段,此人“反進步分子”的所作所為,其目的是基於權利鬥爭罷了!
    在黴軍占領時期,進步主義力量的革命鬥爭比較活躍,1948年10月19日至31日爆發的、以後的南韓國強人樸正西也卷進去的“麗如叛亂”,造成1200多人死亡,89710人被捕。
    1949年12月1日,南韓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安全法”,為李成萬加害南韓國境內的進步分子與反對派了法律依據,15萬“進步分子”被剝奪參與正治活動的權力。
    1952年李成萬在第1屆大統領任期快滿時,發現自己麵對著1個充滿敵意的國會準備拒絕再次選他為大統領。他把國會選舉大統領改為普選,在遭到國會強烈反對時,他利用戰爭期間‘反進步’為借口,在5月27日將5十多個反對他這1提案的國會議員逮捕。
    李成萬同南韓國政壇反對派的權力鬥爭1直持續到李成萬垮台,這1個權力鬥爭采取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程度和規模,但他集中任1件事情上權力,authoritative意味著自己利益的擴大,盡管人民反對!這完全是舊式李氏王朝的執政邏輯——南韓國的經濟發展是次要的,即使整個韓國民族的生活處於極端貧困,但是南韓國的‘上層人士’仍舊可以利用權力享受所謂的‘國家現代化’所帶來的1切奢侈生活。
    個人權力的爭奪、維護和享用的傳統,在19世紀使韓國舊李氏王朝麵臨亡國之災時幾十年拿不出認其的改革方案,現在又使李成萬當局無眼認真考慮國家的嚴重經濟問題。
    甚至南韓國官方也1度公開承認南韓國人民的生活沒有改善“在今天許多人民的日子不能說達到糊口水平,甚至以亞洲的標準衡量也是如此。”
    然而,李成萬當局對南韓國的發展沒有任何長期構想。
    由於李成萬沒有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整個南韓國政壇都陷入權力鬥爭當中,官僚機構自然也不能完成向服務社會生產的方向轉化,反倒成為南韓國經濟發展的障礙。
    正如黴國與南韓國政界共認的,李成萬不僅缺乏管理國家的經驗,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都同現代管理相違背——“頂多也隻是1個傳統‘君主’!
    李成萬用人的標準是“忠誠”,以私人感情關係取舍官員,而不是根據日益分化的官服職能的業務需要,因為李成萬害怕下級威信升高而影響到自己的權力。
    所以,李成萬在位期間頻繁地更換官員——在李成萬執政12年時間內,先後有200多個內閣成員,平均每人隻千了不到11個月。這既破壞了南韓國政局的穩定性,又助長了南韓國官僚的投機心理,促使李成萬的周圍聚集了1幫善於奉迎拍馬之徒。這不僅使他同具有專業特長和任務目標取向的官員相疏離,也使他同南韓國官府的業務運轉相隔離。
    在執政後,李成萬保留了東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行政職員和警衛部隊,使這1部分人因感恩戴德而成為他的忠實支持者。接著,李成萬又大4地擴充行政隊5——1945年東洋殖民當局在整個韓國半島的行政人員1共隻有90000人;而到了1953年,李成萬在這個不到韓國半島1半麵積的南部,雇傭的官僚行政人員相當於這個數目的3倍。
    保留東洋殖民時期的人員和擴大管理隊5,都不能說明什麽問題。
    隻因未來的南韓國總統樸正西也大量使用東洋殖民時期的官僚,而且在南韓國5、6十年代,也不可能不使用這些人員!關鍵是用人的目的是什麽,擴大官僚機構的目的是什麽?
    從1開始,李成萬所考慮的隻是把官僚機構作為自己的壓迫工具和權力基礎。所以,李成萬對東洋殖民時期官僚也是存有戒心的——李成萬唯1擔憂的是東洋官僚傳統中的業務作風它趨向於使行政部門減弱對自己的依賴!隻因在李成萬看來,官僚的實際技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怕的。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南韓國的官僚機構對新畢業的大學生關門。
    對於李成萬這1種1門心思鑽研著權術來擴大手中權力的‘偏執狂’的行為,沈萬福不置可否,恰好南韓國那些畢業之後就立即失業的大學生滿腹牢騷無處可發,幹脆沈萬福就讓堂弟沈萬仞聘請其中最拔尖的種子選手進入當前在東洋國境內發行的《東洋時報》擔任‘牛馬’,並且盡情允許這些來自南韓國各大高校的畢業生將對李成萬官府的心聲發表出來!
    即使李成萬通過自己的渠道得知了這樣的事情,可麵對背後站著黴國頂級財團的沈某人,終究也是無能為力
    在黴國顧問的勸告下,1954年開始,李成萬當局開始強調用科學技術治國,並且李成萬的內閣成員和南韓國官方部門的多數管理人換成專家或技術人員,任人唯賢、講求效率的風氣在南韓國官僚機構內部逐漸形成。
    但是,1956年的新大統領選舉使李成萬和自右黨大吃1驚。在這次選舉中,李成萬雖然因競爭對手申翼熙在大選屆臨時暴斃而再次當選,但得票率由1952年的73降到56。而且,他的競選夥伴李起鵬被反對派的“副大統領”候選人張免所擊敗,更有許多韓國人民對李成萬呼喊出“我們不能生活,讓我們改變”的口號,表示對李成萬當局的不滿。
    這次選舉使李成萬感到有必要抓住官僚機構,進而控製住整個南韓國政局,以確保在1960年的“大統領競選”中繼續勝出。因此,在李成萬的親自指揮之下,從1958年開始,整個南韓國的官僚構進行改組,已經升到部長之位的專家被全部撒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