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傳奇(三)
字數:3513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每當鄰居和學校的老師因本田宗1郎的惡作劇而大發雷霆時,本田儀平和美加都會成為他們的“出氣筒”,夫妻倆1邊向別人賠禮道歉,1邊對本田宗1郎怒目而視,希望他不要再做那些讓人厭惡的事情。可本田宗1郎好像根本聽不進去父母的規勸和他人的斥責,依舊“我行我素”。
小學5年級下半學期結束後,學校給每個學生都發了有成績表的通訊簿,要求學生帶回去讓家長蓋上印章後再交還給學校。本田宗1郎的學習成績在學校裏是出了名的差,所以他的成績在甲、乙、丙、丁、戊5個等級中屬於“戊”——不及格的水平。
本田宗1郎知道,這樣的成績如果讓父母知道的話,他們1定會大發雷霆的。
在各學科中,作文和國語成績是最差的。在他看來,學習漢字需要每天不停地練習,而且除了死記硬背,沒有其他更簡便的辦法。長期下來,本田宗1郎對學習漢字漸漸失去了興趣,因此學習成績更是1落千丈。
然而,糟糕的成績並未讓本田宗1郎有更多自責,他反倒開導自己“我是因為討厭學習,所以成績才差的,如果我想學的話,就1定會學好!”秉持著這種想法,他日後在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上投入了超出常人的精力,從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在未來,本田宗1郎還秉持如下主張——光看學曆是沒有絲毫用處的。
本田公司招聘員工時不注重學曆,而是注重是否有1技之長。在本田宗1郎看來,人的能力固然有高低,但卻沒有優劣之分。隻要通過“現場教育”,即注重實踐,那麽能力稍低的人也能有所提升。反之,1個名大學的畢業生隻是憑借著以往在書本上的知識闖蕩社會,不重視在實踐中積累知識,那麽最終隻會被劃歸到“烏合之眾”的行列。
當然,本田宗1郎不注重學曆,並不是輕視學曆。他知道,學曆畢竟可作為評價1個人的尺度,它是1個人學習的曆史,是不容忽視的。但是,這裏所謂的“不重視學曆”,指的是絕不能將學曆作為1個人日後能否取得大成就的唯1條件。隻有注重積累,善於、樂於學習之人,才是真正的無學曆、有能力之人。
本田宗1郎就是這樣1個人,他沒有很高的學曆,卻能帶領本田公司創造東洋汽車界的輝煌,他憑借的是什麽呢?
憑借的就是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如果沒有積累,他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中普通1員罷了。
很難想象,1個小學時討厭學習的人日後卻能讀懂、讀透生活這本大書,並能從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而後1步步走向成功。
當時,小小年紀的本田宗1郎為了躲過父母的責罵,可謂是煞費苦心,為此他想到了1個辦法。這個辦法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新奇的。
老師發給他的通訊簿上必須有家長的印章,否則老師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搞不好還會親自將通訊簿送到家長的手中。心急如焚的本田宗1郎拚命地想著解決的辦法,直到晚上回家,滿腦子還是這件事情。
突然,他“靈光1現”,想到了父親的自行車鋪。此前,本田儀平已經把鐵匠鋪交給學徒打理,可由於學徒的手藝不精,導致鐵匠鋪的生意江河日下,已經沒有多少人光顧了。
那時,在天龍川附近的村莊1帶,自行車還未普及,但眼光獨到的華江卻預測“將來商人1定會騎著自行車4處做生意。”於是,她讓兒子轉做自行車鋪生意。本田儀平聽從了母親的提議,將鐵匠鋪改成了自行車鋪。
本田儀平對自行車也甚為熟悉,可以熟練地修理自行車。此外,他還自製了修理自行車必需的工具,如氣焊和人力車床等。同時,本田儀平因為天生對機械敏感,所以他對傳統的自行車稍加改造,讓穿著和服的女性也可以自如地騎上自行車了。
很快,勤勞、睿智的本田儀平便將自己的自行車鋪經營得有聲有色,在整個2俁地區,他的自行車鋪都頗有名氣。
本田宗1郎此時便打起了自行車腳蹬的主意。他趁父親不在,便溜進自行車鋪裏,偷偷拿走了1個橡膠腳蹬。隨後,他為了不讓家人發現,1個人若無其事地來到了房子後麵的2俁川河邊,緊張而又奮地從口袋裏拿出橡膠腳蹬和鑿刀,專心地刻起來。
原來,本田宗1郎想自己刻1個印章印在學校的通訊簿上,那樣既不會惹父母生氣,又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了。
本田宗1郎正認真地刻著印章,1群到河邊玩耍的小夥伴看到了他。他們見本田宗1郎1個人坐在那裏擺弄著1個自行車腳蹬覺得新奇不已,紛紛上前詢問。本田宗1郎說“嘿嘿,你們等著吧!誰能給我弄1些蓋章用的紅印泥?”小夥伴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後1個小家夥說他可以到家裏拿。
等拿來印泥的時候,本田宗1郎的印章也刻好了。他把身邊的通訊簿拿了出來,然後將印章在印泥上蘸了蘸,往通訊簿上1蓋,上麵方方正正地印上了兩個字“本田”,圍觀的小夥伴不禁發出驚呼聲。
本田宗1郎對自己的傑作十分滿意,他對小夥伴們說“這樣的話,就不用把成績給父母看了。”“哇!”小夥伴們又是1陣驚呼,後來央求本田宗1郎給他們每個人都刻1個印章。
本田宗1郎很樂意做夥伴們的救星,所以他無條件地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決定給他們每人刻1個印章。然而,刻印章容易,使用起來就不容易了。還是孩子的本田宗1郎,最終為自己的疏忽付出了被老師訓斥的代價。
新學期開始沒幾天,本田宗1郎就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本田宗1郎確信自己並沒有犯什麽錯,理直氣壯地說“老師,今天我可什麽壞事都沒有做過啊。”
老師生氣地看著本田宗1郎,翻開通訊簿給他看“沒做壞事情?那你看看這個假印章是不是你刻的!”原來,本田宗1郎好不容易刻成的印章“穿幫”了。
本田宗1郎的姓氏是“本田”,所以刻在印章上無論正反,都是“本田”,可如“鈴木”、“佐藤”等姓氏便不同了,1定要反著刻在印章上才行。本田宗1郎發現失誤後,低頭沉默。
老師把通訊簿往桌子上1摔,說“你這個搗蛋鬼!真不知道該怎麽懲罰你,就算惡作劇也要有個限度啊!”老師對本田宗1郎真是又愛又恨。“愛”他的機靈和可笑,“恨”他的搗蛋和“屢教不改”。
本田宗1郎自上學開始直至5年級,除了搗蛋和學習成績差,幾乎沒有給別人留下任何可以褒獎他的印象。可到了小學6年級,他在“專業”上表現出的不1般初見端倪了。
小學6年級的學科中加入了理科的內容,比如電池、試管和機械等,此外,老師還教授有關蒸汽機原理方麵的知識。蒸汽機是本田1郎最感興趣的,事實也證明他在機械製造方麵天賦異稟。上完蒸汽機課後,本田宗1郎利用課餘時間用鍍錫的薄鐵皮做成了蒸汽機。等到下1次課時,他拿到課堂上,並向夥伴們炫耀。
班上的同學包括老師在內,都圍著本田宗1郎,看他製造的蒸汽機能否發動。當準備工作就緒後,蒸汽機果真轉動了起來,在場的有人都發出了讚歎聲——這是惡作劇少年本田宗1郎第1次得到別人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