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傳奇(二)

字數:3905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年幼的本田宗1郎看著父親所做的1切,強烈的好奇心被激發了,他覺得世間萬事萬物太神奇了。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年幼的本田宗1郎還勤於觀察和研究,上小學之前,他便模仿父親獨自打製出了10厘米長的刀具。這種好奇心驅使的舉動讓年幼的本田宗1郎開始從思想上漸漸發生變化,1步步地從潛意識裏改變著自己。
    隨著時代的變遷,光明村通電了。當幾根電線相接,讓漆黑的屋子變得明亮之時,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他們不敢相信“電”竟然會讓世界變得那樣明亮。
    對於年幼的本田宗1郎來說,電在他的眼中雖然很神奇,但他更感興趣的卻不是電本身,而是那些可以給1個個村莊帶去光明的電線工人。
    幾乎每1天,年幼的本田宗1郎都像個小跟班似的跟在那些電線工人的身後,跑前跑後,儼然是1個小電線裝配工。在他眼中,那些腰間掛著扳手、老虎鉗等工具,不消片刻就可以躥上電線杆的工人,簡直如神靈1般,他覺得這些工人是大英雄。
    每當1天的“跟班生活”結束,年幼的本田宗1郎便會跑回家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講給家裏人聽,當然,他所講述的1切都與電線工人有關。
    除了對電線工人有莫名的好感,年幼的本田宗1郎對機械也有著濃厚的興趣。
    當時距離本田家4裏路遠的地方有1家碾米店,碾米的機器發出的轟鳴聲像是美妙的音樂1樣,牢牢地把年幼的本田宗1郎吸引住了。
    碾米機發出轟鳴聲的同時,還散發出石油燃燒後的刺鼻氣味,並伴隨著陣陣青煙,別說是孩子,就連大人看到都會躲得遠遠的。
    可年幼的本田宗1郎卻蹲在碾米機附近,全神貫注地盯著碾米機,不時地使勁兒吸鼻子聞那股刺鼻的氣味,他這種不尋常的舉動在外人看來令人費解,但他卻自得其樂。
    1912年,6歲的本田宗1郎由祖父本田寅市帶著去了住在天龍川附近的親戚家。抵達親戚家時,本田宗1郎的腳都被磨出了水泡。親戚家的1位叔叔對他說“我和別人說好了,明天回去我們可以搭乘木筏,你就不用再走路了。”
    那時的木筏是由15—20根電線杆粗細的圓木分上下兩排交疊而成的,年幼的本田宗1郎曾見過木筏順流而下的情形,但從未搭乘過。到了回家的時間,親戚家的那位叔叔滿足了年幼的本田宗1郎此前的心願,讓他乘上了木筏。
    操作木筏的人對年幼的本田宗1郎說“你看到那邊那塊大石頭了嗎?其實原本這塊石頭在下遊,如今卻出現在了上遊,真是奇怪吧。”年幼的本田宗1郎被操作木筏的人說得1頭霧水,心想“水流這麽湍急,石頭不是應該被衝到下遊嗎?”
    操作木筏的人笑著看著年幼的本田宗1郎,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麽,他解釋說“事實上,原本在下遊的石頭並不是沒有原因地跑到上遊來的。當湍急的水流衝向石頭時,因為石頭太重,所以水流隻能將石頭1側的小沙石衝走,時間1長,石頭迎著水流的1麵就會形成低穀,石頭就會逆流而上了。”
    這樣的解釋對於6歲的孩子來說或許有些難懂,但對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之心的本田宗1郎並不是被動接受這些難懂的解釋的。他善於思考,善於對常人不注意的事物進行揣摩,他對大千世界的興趣是其締造本田輝煌的根本。
    1913年4月,7歲的本田宗1郎成了光明村山東普通小學1年級的學生。
    當時的東洋國天龍川1帶都開始普及義務教育,6年製小學也林立起來,同本田宗1郎1起上學的學生共有35人,男女混班。
    剛剛踏進小學校門的本田宗1郎與其他孩子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可能唯1不同的隻是他仍舊保持著56歲時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對機械的興趣。到了小學3年級,本田宗1郎的“與眾不同”明顯起來。
    說實話,在那個時候的本田宗1郎的功課很差,每1學科的得分都讓人替他臉紅,可他自己卻不覺得有什麽難堪。學習成績的不盡如人意與他的調皮搗蛋比起來,真有天壤之別。
    如果本田宗1郎能將搞惡作劇的心思花在學習上,那麽他日後很可能會成為1位大名鼎鼎的學者或是科研人員。但“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本田宗1郎似乎生來就不是靠學校的好成績在日後社會上立足的人。
    有1天,本田宗1郎看到1個石材鋪的老板正用1塊方形石頭雕刻1尊地藏王菩薩像。他在暗處看得聚精會神,隻見那個老板熟練地使用著錘子和鑿子,漸漸地雕刻出佛像的輪廓。
    躲在角落裏的本田宗1郎屏住呼吸,心想要是能讓他用錘子和鑿子雕刻1下佛像就好了。
    那個老板雕刻得差不多、隻剩下1些細小之處需要修飾時,他站起來轉身去了廁所。
    本田宗1郎等待的時機終於來了,他躡手躡腳地走到佛像跟前,像小偷1樣機警地看了看4周,又朝那個雕刻老板離去的方向瞟了幾眼。隨後,本田宗1郎慢慢地蹲下來,對著佛像自言自語道“我應該把佛像的臉部雕刻得更好看些才行。”
    說著,本田宗1郎便拿起地上的錘子和鑿子,學著那個雕刻老板的樣子,輕輕地雕刻著。
    本田宗1郎聰明伶俐,這樣的手工不消片刻便熟練了。可本田宗1郎畢竟還是孩子,不曉得要怎樣控製自己的“自滿”情緒。“應該再削掉1些,那樣1定更好看。”本田宗1郎這樣想著,便將鑿子放到了佛像的鼻子處。
    讓本田宗1郎想不到的是,這次鑿子放的位置不對,再加上他無法自如地控製自己的力量,隻聽“啪”的1聲,佛像的鼻子掉了下來。
    “哎呀!”本田宗1郎驚呼1聲,趕緊扔掉手中的錘子和鑿子,撿起掉落的鼻子往佛像的臉部貼去。可是掉落的鼻子又怎麽能再按上去呢?本田宗1郎1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站在原地竟然戰栗起來。
    這時,石材鋪的老板回來了,他奇怪地看著站在佛像麵前的本田宗1郎,問“喂,你在這裏幹什麽呢?”本田宗1郎心虛地把拿著佛像鼻子的手背到身後,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石材鋪老板察覺到了什麽,他強行將本田宗1郎背過去的手拉到自己眼前。當他看到本田宗1郎手中是佛像的鼻子時,頓時火冒3丈“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過來,跟我走!”隨即,便把本田宗1郎拉到了本田儀平的麵前。
    本田儀平聽石材鋪老板講完事情的原委後,怒不可遏。這件事情讓本田宗1郎明白了1個深刻的道理——別人的東西是不能亂碰的。
    或許是因為本田宗1郎總是搞惡作劇的緣故,學校裏擔任“5德”(溫、良、恭、儉、讓)教育的老師總會把他叫到辦公室,從做人的道理1直講到應該遵循什麽樣的傳統、將來成為什麽樣的人。
    本田宗1郎表麵看上去好像在認真地傾聽老師的教誨,可其實心思根本不在那兒,他眼珠子1轉,又有了新的搞怪手法。老師的辦公室裏有1個金魚缸,本田宗1郎在被訓斥的時候,腦子裏1直縈繞著1個問題為什麽金魚都是紅色的?
    也許1般的孩子有這種好奇時,會向老師詢問原因,可本田宗1郎沒有這樣做,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這1天,當老師們不在辦公室的時候,他悄悄地溜了進去,看著魚缸裏1尾尾自由自在漫遊著的金魚,他將心中滋生出的1個念頭付諸行動——他把魚缸裏的金魚全部撈出來,然後把準備好的不同顏色的油漆塗到金魚身上,再放回魚缸中。本田宗1郎得意洋洋地看著自己的傑作,他覺得金魚的顏色應該更鮮豔1些才好。
    然而,他的傑作並未得到老師們的表揚,因為第2天金魚全死了。老師們都心知肚明,知道像“這樣的壞事,隻有本田才幹得出來!”於是,本田宗1郎再次被叫到了辦公室。
    這樣的惡作劇接連不斷,本田宗1郎本人樂此不疲,但可苦壞了本田儀平和美加,即本田宗1郎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