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自新之路(一)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第2次世界大戰對東洋國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城市在炮聲中化為廢墟,約260萬士兵在戰爭中喪命,同時還有2000多萬平民死傷,當時存活下來的東洋國民僅剩7200多萬人。
    存活下來的東洋國民漸漸擺脫悲傷的同時,也慢慢樹立起了生活的勇氣,決心重建家園,以慰藉在戰爭中的無辜死難者。本田宗1郎沉寂了1年之後,於1946年開始了新的行動。
    翻開東洋國的曆史,或許可以看到,第2次世界大戰後的東洋國發展速度很快,這充分表明這是1個不甘沉淪的國家。在東洋國民的心中,為振興國家而鞠躬盡瘁是天然的使命。
    1946年,本田宗1郎將父親本田儀平擁有的1片山林全部賣掉,用所得的資金在濱鬆山下町購得了1塊土地。山下町原有東海精機重工業株式會社的分廠,本田宗1郎便在原址成立了在未來名聲大噪的“本田技術研究所”。
    被炮轟的山下町地區1片狼藉,曆經1年的拋荒,徹底變成了荒野,到處都能聽到蟲叫和蛙鳴。本田宗1郎知道自己必須從頭開始,於是他召集了幾名原東海精機重工業株式會社的員工,連同自己的弟弟本田弁2郎1起用木材搭起了1座簡陋的小工棚。
    分廠裏那些被炸壞的機器經過重新修理,勉強可以使用。本田宗1郎的“第3次創業”十分艱苦,但也是3次創業中最成功的。
    創建起本田技術研究所後,本田宗1郎決定製造內燃機以及精密工作儀器。然而起初他所製造出的機器中,隻售出了1台織布機,得到了1萬日元,其他機器根本就沒有銷路。
    3度創業的本田宗1郎早已領教了創業的辛苦,所以他並不氣餒,每天都充滿信心。不久之後,他拜訪了在經營濱鬆亞特技術商會時便結識的好友犬飼兼3郎。當時,犬飼兼3郎正經營著1家出租車公司。本田宗1郎想不到,這次不經意的拜訪竟然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在犬飼兼3郎家裏,放著1台東洋國6軍使用過的6號無線電通訊機用的發動機。
    這1台曾經被東洋國6軍使用過的發動機是犬飼兼3郎的1位朋友放在那裏的,卻是1下子就引起了本田宗1郎的興趣,他隨即向好友犬飼兼3郎要到了這台機器。
    看到這台發動機時,本田宗1郎的頭腦中浮現出了1個畫麵——那是妻子磯部幸騎著自行車回娘家的情形。他1邊想象著,1邊撫摸著小小的發動機,突然冒出了1個想法能否把這台小發動機安裝在妻子的自行車上呢?如果可以,那麽以後妻子回娘家就會輕鬆得多。
    發明家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把腦海中出現的1個小小念頭變為現實,本田宗1郎便是這樣。他把發動機拿到弟弟麵前,說“你覺得這台發動機能不能安裝在自行車上?”
    本田弁2郎被哥哥突如其來的1問驚了1下,脫口道“自行車?”本田宗1郎見他有些迷惑,接著說“對,就是自行車。你看現在,無論是汽車還是巴士上,都擠滿了人,很多人都不願意乘坐。可是,如果騎自行車去更遠的地方的話,又很累,若能把發動機安裝在自行車上,就方便多了。”聽了哥哥的解釋,本田弁2郎恍然大悟,覺得這個提議十分可行。
    當時,自行車在東洋國內已經十分普及,幾乎到了人手1輛的地步。
    1946年,東洋國的自行車產量是10萬輛。換句話說,如果能在自行車上安裝發動機,並且經試驗後成功的話,那將會是很大1片市場。
    隨後,本田宗1郎馬上開始了研究試驗工作。了自行車的車把前麵,想利用橡膠摩擦滾筒向自行車的前輪傳送動力。可是,那時的橡膠質量極差,幾經摩擦後就會爆胎。這種方式行不通,本田宗1郎馬上變換思路,試著將發動機放在自行車的後麵和中間,並思考是用金屬鏈子還是傳送皮帶來傳送動力。
    本田宗1郎是個十足的工作狂,隻要他沉浸在工作中,周圍什麽事情都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這讓磯部幸十分無奈,因為她每次做好了飯之後都找不到本田宗1郎。
    沉浸在研究工作中的本田宗1郎在外人看來,像著魔似的,他的世界裏隻有他和他的研究工作,周圍的1切都可以視而不見。他喜歡沉浸在創造中的感覺。
    妻子還是最了解丈夫的,磯部幸知道本田宗1郎1心撲在研究作上,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想到些什麽。於是,她便在本田宗1郎的床頭放上紙和筆,以便他想到什麽便記下來。
    最終,經過艱苦的努力——據說在此期間他曾連續4天4夜沒有睡覺——本田宗1郎發現傳統的發動機布局是最理想的,將“v”字形皮帶產生的動力傳送到自行車的後輪,即用“後驅動”的方式實現他的設想。發動機的位置選定之後,自行車的整體樣貌也定型了。本田宗1郎幾經修改,終於製造出了“電動自行車”。
    接著,本田宗1郎把妻子叫到身邊,讓她看自己的發明,磯部幸1臉狐疑地看著眼前這輛不同於傳統自行車的電動自行車,她不知道是否要按照傳統的騎法。
    本田宗1郎告訴她“這樣的自行車不用持續蹬,在點燃發動機的時候用力地蹬腳踏板,就可以讓發動機的活塞環轉動。待活塞環轉動之後,你1邊推,1邊調節控製發動機的氣閥,這等於給發動機內加壓。隨即,你馬上打開油門,汽油就會進入發動機,插頭產生火花後,發動機就開始工作了。”本田宗1郎1邊示範,1邊說明,全然不顧妻子能否聽懂專業詞匯。
    磯部幸牢記丈夫說的每1句話,而後1步步地進行操作。她發現,本田宗1郎的話聽起來似乎很專業,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像想象中那麽困難,所以她很快就掌握了駕駛技巧。
    磯部幸騎著車心裏十分高興,她知道這種自行車1經問世,1定會有人購買的。不過,她在返回之後,也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電動自行車存在的1些缺點。
    比如說電動自行車的發動機與車輪直接相連,所以在發動之初十分吃力,即便在平坦的道路上騎,也如同爬坡1樣。此外,點燃發動機的時間也不容易掌握,過快或過慢,發動機都難以被點燃。再則,磯部幸在第2次騎車的半途,發現自己穿的紮腿式勞動褲的內側被發動機的潤滑油塗得髒兮兮的。她對本田宗1郎說“以後買車的1定都是那些到外麵出診的醫生和其他有錢人,如果電動自行車不改進的話,是沒有人願意購買的。”
    妻子的話提醒了本田宗1郎,他知道,如果妻子提出的缺點不能克服,那麽真的不會有人願意購買。人們寧願去擠巴士,也不願自己新穿的衣褲被自行車弄髒。
    幾天後,本田宗1郎再次讓磯部幸騎上電動自行車,讓她到娘家去拿1些米來。磯部幸見丈夫讓自己騎著這樣的自行車去娘家,擔心不已。她倒不是怕自行車弄髒自己的褲子,而是怕經過天龍川時被把守在那裏的檢查官抓到。這些人的職責,就是防止黑市大米流通。
    本田宗1郎安慰妻子道“既然白天不行,那就晚上吧,晚上檢察官根本不在,你可以白天騎車去,晚上再回來。”到了中午,磯部幸便騎著電動自行車出發了。
    可在半路上,磯部幸聽到發動機突然發出了“啪啪”的響聲,這種情況實屬突發,本田宗1郎從未和她說過。無奈之下,磯部幸隻好停下來推著車子走。
    到了晚上,磯部幸返回了本田技研,把白天電動自行車出現的情況11告訴了本田宗1郎。經過檢查,本田宗1郎發現原來是起潤滑作用的機油將點火的發動機插頭蓋住了,這樣1來,自然無法順利發動。隨後,本田宗1郎又對電動自行車進行了1番悉心改良,在這之後的電動自行車幾乎不存在磯部幸此前提出的諸多毛病了。
    1946年11月,本田宗1郎開始正式生產電動自行車。那時,他製造出的這種安裝了發動機的自行車還不叫電動自行車,它有1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吧嗒、吧嗒”,因為在發動時會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而得名。
    量產這樣的自行車是需要批量發動機的,本田宗1郎製造的第1台“吧嗒、吧嗒”所用的發動機是當時著名的3國商工的產品。因此,他將3國商工工廠中的500台同類型發動機1並買下了。此外,本田宗1郎還購置了1批質量很好的自行車,將發動機安裝在這種自行車上。雖然在發明“吧嗒、吧嗒”時費了9牛2虎之力,可量產卻要簡單得多。不過,他並不是簡單地將發動機直接安裝在自行車上便拿到市場上出售,而是經過1周的“磨合”階段。
    1係列先期準備工作就緒後,“吧嗒、吧嗒”才正式被拿到市場上出售。這種自行車1經問世,果然如磯部幸此前預料的1樣,消費者爭相購買,因為它實在是太便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