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自新之路(二)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吧嗒、吧嗒”的熱賣,讓本田宗1郎充滿了信心,他決定加大投入——將1年前存入銀行的45萬日元投入本田技研中,不斷擴大本田技術研究所的經營規模。
    然而,隨著“吧嗒、吧嗒”銷量的上升,1個新的難題出現了。“吧嗒、吧嗒”需要用汽油動力,可第2次世界大戰後,東洋官方對汽油使用的限製延續到了戰後。按照當時的規定,如果使用的汽油超過了限製規定,都屬違反國家禁令,是要受到處罰的。
    事業正值起步之際,而且發展勢頭甚好,卻出現這樣的難題,這令本田宗1郎始料未及。他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1件事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東洋國軍方的飛機燃料——汽油曾經用鬆根油(鬆根油即用鬆樹的根部榨出的油)替代。
    找到了解決辦法後,本田宗1郎投入大筆資金買下了1片鬆樹林,而後,帶著弟弟和公司的1些員工去了那片鬆樹林。不過,本田宗1郎並不是完全用鬆根油代替汽油,因為怕鬆根油不能像汽油那樣燃燒後釋放出足夠能量。而且本田宗1郎非常清楚鬆根油的味道極濃,隻要在黑市買來的汽油中加入1點點,散發出的便是鬆根油的味道了。
    這種方法確實解決了汽油禁令的問題,“吧嗒、吧嗒”的銷量1路看漲,本田技研因此喜獲豐收。然而,本田宗1郎也為此付出了“代價”——鬆樹林被他親自炸毀了!
    “吧嗒、吧嗒”這個本田宗1郎1手製造出的如精靈般的產品,讓他沉寂了1年的心獲得了喜悅,其暢銷無阻的勢頭也讓本田宗1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當時,在本田技研中本田宗1郎有兩個主要的幫手——弟弟本田弁2郎和河島喜好。兩人各有所長,但更值得稱道的是河島喜好——河島喜好於1928年2月1日出生,1947年加入本田技研時還隻是個18歲的孩子。河島喜好就讀於濱鬆工業專科學校,即將畢業之時,求職成了大問題,因為那時正值就業難的時期。
    河島喜好的父親當時在1家大型醫院的藥房工作,他聽別人談起過本田宗1郎。本田宗1郎雖然是1個對機械有著天生敏感性的技師,有著發明創造的才智,可說到圖紙設計卻是“1竅不通”。鑒於本田技研的發展,本田宗1郎決定招聘1位這方麵的人才。
    河島喜好的父親得知這個消息後自然是很高興,他知道兒子在這方麵很擅長,所以在與兒子商量後,便帶著兒子來到了當時居住在濱鬆市元城町的本田宗1郎家中。
    本田宗1郎是和善、爽朗之人,他同河島喜好的父親1直討論著黑市米在哪裏容易買到,或者哪裏的蔬菜賣得更便宜等話題。談話內容並不涉及河島喜好求職之事。等時間差不多了,本田宗1郎才對河島喜好說“那種支付給大學生的薪資,我現在是不會出的。”
    河島喜好見本田宗1郎同自己說話,稍微怯場了1下,最終還是進入了本田技研。
    河島喜好的家居住在山下町,距離本田技研僅僅5分鍾的路程。同時在本田技研,河島喜好依舊可以從事自己所學專業方麵的工作,這簡直求之不得——這也難怪堂堂的大學畢業生對薪資沒有任何要求了。說起來,也幸好河島喜好沒有這種要求,要不然他也沒有機會在自己45歲時就成為本田技研的社長了。
    河島喜好原以為自己找到了1份非常理想的工作,既可以養活己,又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可他並不知道,本田宗1郎並非“1般”的老板,而本田技研也絕非“1般”的公司。
    1947年3月,河島喜好正式成為本田技研的1名員工。那時的本田技研雖然規模尚小,工廠占地僅600坪,廠房50坪,隻有區區12人,可所有人幹勁十足。
    在河島喜好眼中,本田宗1郎是1個工作起來像“瘋子1樣的家夥”,在他身上看不到半點兒領導者的影子,他總是穿著滿是油汙的工作服。無論是焊接還是鑄造等活計,本田宗1郎都遊刃有餘,這讓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河島喜好望塵莫及。
    在工作時,本田宗1郎總喜歡大喊“現在,我就要征服世界給你們看!”不了解本田宗1郎的河島喜好認為,本田宗1郎1定是在說大話。可他沒有料到,在本田宗1郎的帶領下,本田技研日後不但成了東洋國的驕傲,更成為“世界的本田”。
    被告知“那種大學生的薪資現在無法拿出”的河島喜好原以為,本田宗1郎雖不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酬勞,但最起碼的生活應該是有保障的。可進入本田技研兩個月後他赫然發現,辛辛苦苦勞累了這麽久,竟然1毛錢都沒有拿到!
    驚詫不已的河島喜好來到總務科,詢問自己工資的事情。可那裏的人也不能給他1個明確的答複,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來。到了第3個月,河島喜好再次去總務科詢問為何沒有發工資,還是沒有人能給他1個明確的答複。緊接著,“工資遲付”和“工資欠付”的事情時有發生,這迫使河島喜好不得不自掏腰包,甚至伸手向家裏要錢。
    河島喜好的父母在得知此事後對他說“本田技術研究所真的沒事嗎?你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份工作,如果本田技術研究所很快倒閉的話,那真的太倒黴了。”
    河島喜好也很無奈“是啊,不過,公司的業務倒有很多,而且老板總說要征服世界,口氣大得很呢。”河島喜好曾滋生過辭職的想法。可最終他還是決定留在公司。不知道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還是被本田宗1郎不服輸的幹勁兒吸引。
    新進公司的河島喜好有辭職的想法非個別現象,因為本田技研中很多員工都曾有過。公司僅有的十23名員工中,幾乎每天都有兩3個人因承受不住本田宗1郎施加的壓力而辭職。當然,也同時會有兩3個人填充進來。那1時期的本田技研,離職率竟然高達50。
    員工的離職原因極少是因為本田技術研究所不能正常開支,大部分緣於本田宗1郎對員工凶神惡煞的態度。在本田技術研究所裏,如果本田宗1郎糾正過的錯誤員工還1而再、再而3地犯的話,那麽等待著員工的將是他的咆哮。
    河島喜好聰明伶俐,理解力極強,所以隻要本田宗1郎警告他“不要再犯第2次”了,他基本上就不會讓本田宗1郎有發怒的機會。本田宗1郎發起火來,除了“惡言惡語”,還會拳腳相加。河島喜好摸清了本田宗1郎的脾氣秉性後,隻要發覺他有動手的跡象,不等他接下來的動作,便會借故離開,河島喜好可不想自己頭破血流。
    事實上,作為老板的本田宗1郎也清楚,對員工動粗並不是可行的辦法,有時候不但不能起到預想的效果,反而會讓員工十分討厭自己。討厭他的員工多了,公司還怎麽辦下去呢?
    因此,本田宗1郎每每對員工動粗之後,雖然不會向員工道歉,可下班以後,他總會邀請員工同自己1起去喝酒,甚至有時還會把自己的錢包直接交給員工,讓他們出去喝個痛快。本田宗1郎就是這樣1個人,讓他周圍的人對他“又愛又恨”。
    1947年夏季,本田宗1郎此前購買的500台3國商工工廠的發動機幾乎要用完了,這讓他不得不再想辦法以確保供應。其實,那種6號無線電通訊機用發動機安裝在自行車上,還是過重,效能也比較低。本田宗1郎知道,安裝在自行車上的發動機1定會朝著輕量型發展,所以即便可以找到那種發動機,日後也難保不被其他類型的電動自行車取代。
    為此,本田宗1郎對弟弟本田弁2郎說“我想,不如我們自己製造發動機吧,這樣的話,價格還能降低。”本田弁2郎十分讚同哥哥的提議,表示他1定會大力支持。
    按照1般人的想法,6號無線電通訊機用發動機用完了,隻要仿製出這種發動機便大功告成了。可本田宗1郎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產品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以前那種發動機已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了,新型發動機才是市場急需的。
    於是,本田宗1郎開始著手研究新型發動機。他對河島喜好說“我打算自製發動機,這種發動機1定要具有減少燃料用量的特點。同時,燈油、酒精之類的物質也能成為它的燃料,並且要具備自由調節轉速的功能。”
    河島喜好了解了本田宗1郎的思路後,很快便設計出了相應的圖紙。然而,根據河島喜好的設計,凸形的活塞和汽缸頭采用非常規的中央排氣方式的兩衝程,即使用在摩托車上也沒有先例。也就是說,本田宗1郎的設想在當時根本不可能實現,這是當時的技術無法企及的。最終,這1設計不了了之。可是到了後來,河島喜好又對本田宗1郎那時稱為“煙筒式”的發動機進行了試製,終於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