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選對最重要(二)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在東洋國恢複獨立之後的1952年5月1日,發生了血色勞動節事件。
    當天正值國際勞動節,從大正時代中期開始就有勞動者在這1天舉行慶祝活動的傳統。1936年發生“226”事件後,勞動節活動因為戒嚴令而終止,東洋國正式投降之後,又重新開始在皇居前廣場舉行。但是,1951年的勞動節活動遭到了ghq的禁止;1952年,東洋國官府同樣禁止在當天舉辦任何活動。對此感到不滿的勞動者和青年學生於是在當天組織了示威遊行,向皇居前廣場進發,結果大約3000名示威者與5000名警察在廣場發生了衝突。
    衝突發生後,又有數千名威者加入,混亂之中警方使用了槍械。這次騷亂造成2名示威者死亡,大約1500人受傷,超過1200人被捕,警方也有約800人負傷。受到這1事件的影響,東洋國官府在7月製定了《破壞活動防止法》。
    1952年5月3日,同樣在皇居前廣場,舉行了慶祝《舊金山和約》生效與新憲法實施5周年的慶典。迪宮天煌在慶典上委婉地對之前的戰爭表達了反省之意,並表示將會遵從皿煮主義,完成自己作為東洋國天煌的職責。雖然當時東洋國內的輿論完全傾向於保留天煌製,但是希望迪宮天煌繼續在位的人隻有7成左右。迪宮天煌在位時,非但沒有阻止中日戰爭擴大,還允許軍部挑起太平洋戰爭,因此不少人對於迪宮天煌是心存不滿的。
    更有1部分東洋國內的知識分子提出了退位論,認為迪宮天煌應當退位。但是在1948年12月,迪宮天煌麵對要求自己繼續在位以保持政局穩定的麥跑跑,明確否認了自己有退位的打算。迪宮天煌當時就已經決定,即使受到批判,也還是會堅持在位以保持政局穩定。
    從東洋戰敗投降到1954年為止,迪宮天煌訪問了除被黴國直接統治的衝繩之外的東洋所有都、道、府、縣,並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歡迎——這種天皇訪問地方的行動被稱為巡幸。
    2戰結束後,除了4處訪問,迪宮天煌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記者招待會和各地的植樹節、體育大會等活動中。雖然1部分人依然對迪宮天煌心存芥蒂,但迪宮天煌還是通過自己的行動,讓東洋國民對新憲法所規定的“象征天皇製”有了實際的認識。
    東洋恢複獨立以後,在政壇的保守勢力內部,吉田1派與反吉派的鬥爭越演越烈,正治局勢也因此發生了改變。在自遊黨內部,被解除公職追放回到政界的鳩山1琅重歸自遊黨,開始與吉田派爭奪黨內主導權。1953年春天,鳩山派決定脫黨,另立所謂“分黨派自遊黨”。1954年以後,隨著韓戰的結束,東洋國的造船業1度陷入困境。
    圍繞著對造船業的援助,發生了被稱為“造船疑獄”的貪腐事件。當時的法務大臣犬養x不得不通過行使自己的指揮權,才讓自遊黨幹事長佐藤xx免於被逮捕的命運;再加上同1時期強行修改《治安法》引起的風波,使得東洋國民對吉田內閣的評價不斷下降。
    曾經作為戰犯遭到公職追放的岸信x,此時已經解除了公職追放,作為自遊黨議員重回政壇。他撮合由國民皿煮黨改組而來的改進黨與自遊黨內部的反吉田派聯合,在1954年11月合並成立東洋皿煮黨,由鳩山xx擔任總裁。岸信x和鳩山xx都致力於加強東洋的獨立自主性,實現日美關係的平等化,為此他們1致同意修改憲法,重建軍隊,而與他們抱有同樣目的的保守派勢力由此集結在他們周圍。由於皿煮黨拉走了自遊黨內部的反吉田派,自遊黨無法保持在眾議院的過半議席,前首相吉田x準備解散議會,舉行選舉。但是自遊黨內部1些人對贏得選舉沒有信心,因此反對解散議會,吉田x終於在12月宣布內閣集體辭職。
    東洋國前首相吉田x洞察輿論,通過在軍事上完全依賴黴國來減少軍事開支,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1個2戰後東洋國的基本政策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前首相吉田x下台後,鳩山xx內閣成立。但是,這1次執政黨同樣沒有在眾議院得到過半議席,因此在1955年2月舉行了眾議院選舉。結果皿煮黨得到185席,自遊黨112席,社會黨左派89席,社會黨右派67席,日共在內的其他左派6席。
    皿煮黨雖然是東洋國眾議院的第1大政派,但依然沒能得到過半議席,倒是反對改憲的幾個政派得到了阻止改憲所需的3分之1席位。雖然鳩山個人的人氣極高,但是東洋國皿煮黨高舉的改憲和重整軍備的政策不得人心,東洋國民對於戰爭的厭惡可見1斑。
    岸信x這1頭戰爭惡魔沒有被飛鳥衛除掉,並非是飛鳥衛不給力,而是沈萬福發現岸信x的背後站著黴國cia(黴國白宮),1旦岸信x在飛鳥衛手上沒了命,恐怕飛鳥衛在黴國以及東洋國內的行動也會遭受到1段時期的強力打擊,這對於沈萬福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代價!
    為了顧全大局,沈萬福隻能是忍耐著恨不得將岸信x這1頭戰爭惡魔大卸8塊的殺心,‘安靜’地端坐在幕後看著岸信x、鳩山xx這些東洋國保守派頭目在台前給他們的黴國‘爹地’扮小醜——這1回,沈萬福說什麽也不會讓岸信x接替鳩山xx成為新1任東洋首相。
    1954年3月發生的“第5福龍丸”事件進1步激起了東洋國民的反戰情緒,這也是鳩山xx改憲政策失敗的背景之1。“第5福龍丸”是1艘捕撈金槍魚的漁船,該船正在太平洋比基尼環礁附近捕魚時,被黴國的氫彈試驗波及,導致船上1人死亡。
    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攻擊的情況,在被占領期間由於ghq的存在而基本沒有被報道,直到黴國占領結束後才廣為人知。“第5福龍丸”被卷入氫彈試驗的事件,讓東洋國民再1次認識到了核武器的可怕之處。1954年5月,在東京杉並區開始了禁止氫彈署名運動;次年8月,在廣島召開了第1屆禁止核武器世界大會。
    東洋國恢複主權之後,各地開始發生與駐日黴軍相關的糾紛。
    1953年在石川縣內灘,當地居民因為不滿長期為駐日黴軍的炮彈試驗場地,進行了反對鬥爭,最終以東洋國官府高額補償收場。1955年5月,得知駐日黴軍將在當地舉行大規模實彈演習的山梨縣北富士演習場附近的居民,擔心環境被破壞導致旅遊業受到打擊,也舉行了示威遊行等反對活動。但是駐日黴軍完全不顧山梨縣官府的中止請求,依舊實施了演習,導致示威者與維持秩序的紀律部隊發生了衝突。
    1955年9月,東京立川的居民反對駐日黴軍擴大在當地的基地,反對活動得到了社會黨、工會以及學生的多方支援。反對者最終與紀律部隊發生衝突,超過90人受傷,數十人被逮捕。第2年10月,東洋國官府準備強行對土地進行測量,結果反對者再次與紀律部隊發生大規模衝突,超過880人受傷,東洋國官府隻能放棄測量。這些糾紛的根源都在於駐日黴軍不顧東洋國當地居民,眼中隻有自身的計劃。這些圍繞駐日黴軍基地而起的問題,可以看作之後發生的安保條約改定問題和安保鬥爭的預演。
    處於黴國控製下的衝繩也發生了駐日黴軍的基地問題——1955年1月,駐日黴軍在征用土地時對衝繩當地居民的補償不到位等問題被揭露出來。在被駐日黴軍占領後,衝繩原有耕地的4成都被駐日黴軍征用,用於建設軍事基地,但是駐日黴軍購買土地給出的價格卻隻能買幾包香煙。衝繩居民在經濟上完全依賴駐日黴軍基地,卻賺不到多少錢,生活依舊極為困苦。在得知黴國國會決定維持1直以來的做法繼續擴張基地的消息後,衝繩人民發起反對運動,要求改善當地的土地問題。1956年6月的大會有20萬人參加。衝繩人民的鬥爭不僅使東洋國民對黴國的情感惡化,同時這也是發生“歸還”衝繩運動的1大原因。
    在上述事件的背後,同樣也離不開東洋國內外各種野心家的蠱惑與唆使,而沈萬福旗下的飛鳥衛在這當中也隻是充當了1名‘拱火者’,反正駐日黴軍是不可能撤走的,隻要駐日黴軍始終駐紮在東洋國本土,那麽飛鳥衛也不會介意代替黴國白宮的決策者們來‘鼓動’駐日黴軍的大頭兵們在東洋國內的駐軍基地‘鬧1下小情緒’,屆時再找沈萬福最親密的盟友威廉姆·默科特出麵來跟東洋國官府協調處理……如此1來,這地位不就穩了嗎?
    不同於前世駐日黴軍、駐韓黴軍都需要黴國白宮方麵駐軍經費與財政預算,這1個時空的黴國白宮在沈萬福這1位‘超級掛壁’的‘勸說’之下,特意允許駐日黴軍、駐韓黴軍與黴國本土實施‘50+50’的軍費開支模式,即南韓國與東洋國必須要為當地的黴國駐軍百分之5十的軍費,而另外百分之5十的軍費則是仍舊由黴國白宮承擔。
    除此之外,負責監督南韓國與東洋國繳付當地駐軍費用的機構,正是保留了建製的經濟科學總局,而威廉姆·默科特這1位經濟科學總局的首屆1把手仍舊是‘作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