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殺出一條血路來(二)

字數:3810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灰姑娘》的成功讓華特·迪士尼內心更加篤定,他的目光緊接著瞄準了另1個經典故事——愛畫絲夢遊仙境。這個故事已經被數十次搬上熒屏,是經典的電影題材,華特·迪士尼之前也曾經拍過此題材的真人和動畫相結合的係列短片。華特·迪士尼相信經典題材的永恒魅力,在迪士尼公司拍出有聲動畫、彩色動畫、長篇動畫後,他就有重拍此片的計劃,但因2戰突然爆發而擱置下來。《灰姑娘》成功之後,華特·迪士尼決定重新製作完全動畫版長篇劇情片《愛麗絲夢遊仙境》。
    1951年7月26日,《愛麗絲夢遊仙境》在倫敦首映,反響平平,票房、口碑均令人失望,賠了近200萬美元,幾乎花光了《灰姑娘》和《海豹島》的全部收益。這個節骨眼兒上迪士尼公司還做了1單賠本生意,對迪士尼公司來說是雪上加霜,就像1個內傷嚴重、久治不愈的病人,又添上外傷。羅伊被氣炸了,1向冷靜的他也按捺不住了,公開指責弟弟華特是1個“偏執狂”。這1次,華特對市場方向預測的確有誤,當時正值2戰後經濟困難期,文化領域盛行的是寫實主義,《愛畫絲夢遊仙境》的超現實手法自然得不到人們的青睞。經濟學家薩綿爾森這樣說“正如農夫用胡蘿卜加大棒來驅使驢前行1樣,市場體係用利潤和虧損來引導企業有效率地生產出符合人們需要的產品。”華特沒有弄清觀眾的需求,1味地寄希望於經典,導致公司虧損,為此他不得不向迪士尼公司全體人員作了公開檢討。
    迪士尼公司剛走出沼澤又陷入泥渾,銀行不再貸款,另外,由於第2次大戰後歐洲各國忙於經濟恢複,以各種手段防止資金外流,實行金融管製,國外發行商也遲遲不能付款。華特突發奇想外匯既然不能在當地花掉,去國外製作電影就能化解燃眉之急。迪士尼公司最大的債主是英格蘭電影發行商,於是,華特帶著妻女和精銳團隊遠赴英格蘭製作影片。在英格蘭拍攝的第1部電影《金銀島》大獲成功,華特乘勝追擊,在英格蘭6續拍攝了《羅賓漢》、《寶劍與玫瑰花》、《羅布·羅伊》。幾部影片紛紛成功,華特帶領公司很快扭轉了殘局。
    《菜根譚》有言“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2十年之前,而立之年的華特學會用人之道,十年之前,不惑之年的華特·迪士尼默默無語為2戰服務,而今,知天命之年的華特回首往事,感慨萬千。迪士尼公司從1923年創立到1950年,轉眼已度過27個春秋,1路走來幾經沉浮,曆盡磨難以神奇兔子奧斯瓦爾多初出江湖,卻遭查爾斯·明茲暗算;《燕汽船威利號》米老鼠開口說話,使華特聲名鶴起,和鮑威爾合作,卻痛失黃金搭檔,深陷人才危機;《3隻小豬》、《花兒與樹》的成功,使迪士尼公司1舉占領動畫短片市場;《白雪公主與7個小矮人》的製作接連遭遇財政危機,華特甚至走到變賣家產的地步,好在影片成功後獲得巨額利潤,挽救公司於垂死之境;《木偶奇通記》、《幻想曲》、《小鹿斑比》3部大製作生不逢時,在2戰時期把迪士尼公司拖到絕境;《海豹島》、《海狸穀》等實景短片逐漸給迪士尼公司帶來生機;動畫長片《灰姑娘》上映,迪士尼公司終於1雷前恥,擺脫財政危機;《愛麗絲夢遊仙境》完全動畫版虧損200多萬美元,迪士尼公司財務再次告急……
    不難看出,發展前期的迪士尼公司經營上的波動性迪士尼公司在危急關頭,1部影片的成功會帶來巨大收益和聲望,而另1部影片的製作費用,會再次使迪士尼公司周轉不靈,如果成功自然是皆大歡喜,如果失敗無疑是雪上加霜,萬劫不複。華特·迪士尼這1位創始人忙得焦頭爛額,畫家們天天伏案作畫,然而迪士尼公司的經營常常陷入1種被動的循環狀態,這也導致迪士尼公司上下根本不能鬆懈,甚至有1種朝不保夕之感。
    其實,這種現象是由電影業本身的特性所致。電影業本身是高風險行業,電影製作時間越長,生產成本越高、占用的流動資金越多。華特·迪士尼對品質的苛求,直接導致迪士尼公司的影片製作時間長、成本高,也提高了風險性。如果影片投放市場後效果不好,資金流失嚴重,將直接影響到迪士尼公司的運營。況且,這個年代的迪士尼公司資本積累不多,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弱,每1部影片的贏利狀況都關係到迪士尼公司的生存。因此,影片市場的波動性,導致此時迪士尼公司經營的不穩定性。
    迪士尼公司頻頻遭遇險境,“窮則思變”,在電影經營方麵,華特·迪士尼探索出新的經營策略以7年為周期重放迪士尼經典動畫。迪士尼公司曆盡艱辛,幾十年磨1劍終於鑄成“利器”,這項新策略0成本純收益,對缺乏資本積累的迪土尼公司意義重大。
    如《白雪公主與7個小矮人》這種賣座的影片,累積票房多多益善;而如《木偶奇遇記》、《幻想曲》、《小鹿斑比》這種叫好不賣座的影片,2戰後重新放映卻受到人們喜愛,給迪士尼公司帶來細水長流的收益;還有1類如完全動畫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上映後票房慘敗,而幾年之後卻突然走紅,當年太過超前的電影正好迎合時下觀眾的口味。
    這個階段,除電影製作之外,迪士尼公司的商品業務也形成1定規模。迪士尼公司通過出售經典卡通人物的版權與其他企業合作,生產銷售涵蓋廣泛的各種商品,經銷世界各地。商品的生產和銷售作為迪士尼公司的擴展業務,利潤率雖比不上電影製作,卻有電影製作不可企及的穩定性,這項業務從整體上強化了迪士尼公司運營的穩定性。
    電影製作是迪士尼公司的核心業務,迪士尼公司製作的電影的品質無出其右,在經營方麵抓到要領之後,在市場上更是如魚得水,再加上商品業務的保駕護航,迪士尼公司的經營收入漸趨穩定,完全擺脫了朝不保夕的沉浮命運。
    之前提及到華特·迪士尼的童年對他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仙鶴農場的幸福時光裏,各種可愛的小動物是華特·迪士尼最親密的夥伴兒,此外,他還對1件事物著迷,那就是火車。當火車吐著蒸汽、拉著汽笛從華特·迪士尼家的農場經過時,這火車來自何方,又駛向何處,就引起華特·迪士尼無限的遐想。從那時開始,華特·迪士尼對火車就產生了1種匪夷所思的熱愛,他夢想著未來的有1天擁有1輛屬於自己的火車。
    1947年12月5日,華特·迪士尼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他在47歲生日當天為自己買了1生滿望的東西——1輛電動火車。3天之後,華特·迪士尼給遠在俄勒岡州的妹妹露絲·迪士尼寫信,信中寫道“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跑很遠的路去看火車嗎?現在我終於實現了我兒時的夢想。這是1輛性能優越的玩具火車,汽笛、信號燈、信號旗、車姑應有盡有,還真的可以冒出蒸汽。我把它安置到我辦公室旁邊的1間屋子裏,有時間就去玩1玩,這感覺實在是太幸福了。”華特·迪士尼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
    在迪士尼公司裏,還有兩個和華特·迪士尼這1位創始人有共同誌趣的動畫設計師——沃德·吉姆鮑、歐裏·約翰頓。吉姆鮑擁有1段完整的鐵路財產,約翰頓自己在家裏建造了1輛1:12的蒸汽機車,這3個人經常聚在1起,暢聊甚歡。
    1948年,華特·迪士尼邀請沃德·吉姆鮑1起去參加芝加哥的鐵路博覽會,這是全美最大的鐵路成就展覽。這次鐵路博覽會集中了世界上各式各樣的火車,讓他們大開眼界。
    當時的華特·迪士尼大名鼎鼎,被作為商界名流給於了特殊優待,他和沃德·吉姆飽可以撫摸最著名的火車頭,可以在火車座艙裏來回進出,可以和資深的設計師、火車司機交談。這次精彩的旅程對華特·迪士尼的觸動相當大,從芝加哥回家之後,他不再滿足於電動火車了,他有1個構想在自己的家門口,建1段真正的鐵路,有1輛真正的火車。
    華特和妻子莉蓮1直在籌建新家,華特也暗暗規劃著自己的構想。他們在遠郊買了1塊足夠大的空地。房子蓋好後,華特開始設計火車。他找來公司機械部的羅傑·布魯吉和木工部的雷·福克斯共同建造了1輛蒸汽機車,相當於普通機車的8分之1。
    隨後,華特開始精心設計1條圍繞房屋的鐵路線,為了便於火車通過,不得不在門前的斜坡上挖1個長6英尺的深溝。這遭到了妻子莉蓮的強烈反對,她表示同意華特建造鐵路已經作了很大讓步,挖溝的行為絕對不行。麵對莉蓮的強硬態度,華特隻好修改設計,避開挖溝,修建1條長約90英尺的隧道。隧道被設計為s形,負責修建的工頭不解地問華特“為什麽不修成直線呢?那樣多省錢。”華特微微1笑“那我幹脆不修,豈不是更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