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殺出一條血路來(三)
字數:4088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商場之爭猶如下棋,走1步看1步不是高明的棋手,走1步看兩步也不是高明的棋手。要決勝商場,隻有著眼當下,放眼未來,就像下棋1樣,看得越遠,取勝的把握就越大。華特絕對是高明的棋手,他目光敏銳,總能挖掘到新的商機。
童年簧笆外的火車,正是華特的靈感之源,華特修建鐵路,的確是興趣所致,但他絕非沒有目的。他在籌劃著公司的1個新的發展方向修建1座遊樂園,把迪士尼的動畫場景變為現實,而鐵路和火車正是華特構想的遊樂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華特的這個構想由來已久,芝加哥之行加快了他把構想付諸實施的步伐,他新家的設計已經具有遊樂園的某些元素。
是什麽讓華特產生了修建遊樂園的想法?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1是,20世紀20年代初期好萊塢開始幅起,逐漸已經發展為黴國的電影中心,被譽為“電影之都”。每年來好萊塢旅行或參觀的遊人絡繹不絕,他們滿腹期望來到這片土地,想看看這裏傳說中的光彩,見見那些聲名赫赫的明星們。要見好萊塢的大腕兒明星當然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到好萊塢之後,無非是參觀幾個電影公司,看看不會操作的電影設備和埋頭繪畫的動畫設計師而已,所以每每是“乘興而來,興盡而歸”。華特暗想如果在好萊塢修建1個和電影有關的遊樂園,讓遊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豈不美哉?
2是,華特經常帶女兒到戴安娜和莎倫到遊樂園玩,時間1長,他注意到,每個孩子都玩得不亦樂乎,而家長們卻無精打采、百無聊賴。有了在好萊塢修建遊樂園的初步想法,每次帶女兒們去遊樂園玩,他會尤其注意哪些設備受歡迎,怎樣做遊客滿意等,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構想。華特構想的遊樂園,是1個大人和孩子都能樂在其中的新天地。
當時,迪士尼公司已經有了電影製作和商品銷售兩項業務,華特·迪士尼永不止步,欲開發這1項新業務——遊樂園。好萊塢的大量遊客,迪士尼公司的知名度等諸多因素,讓華特·迪士尼堅信修建遊樂園必定商機無限。華特·迪士尼正式跟哥哥羅伊·迪士尼提出修建遊樂園的夢想他想買下伯班克迪士尼公司廠址前的1塊11英畝的土地,修建1個和電影,和迪士尼經典卡通人物相關的遊樂園,並初步命名為“米老鼠樂園”。
還沒等華特說完,羅伊就不耐煩地打斷了,提醒他公司剛上的新片市場效應並不好,美洲銀行的貸款還未還清,有時間多關心公司業務,不要再提什麽異想天開的怪計劃了。
作為迪士尼公司的財務主管,羅伊·迪士尼時刻關心的是贏利,他認為修建遊樂園就是個無底洞,是浪費資金的愚蠢行為。其實哥哥羅伊·迪士尼的反應已經在華特·迪士尼的意料之中了,每次華特·迪士尼的計劃都會先被哥哥羅伊·迪士尼澆1盆冷水。
華特本人熱情有餘、冷靜不足,其哥哥羅伊則正好相反。華特明白此時修建遊樂園的準備還不足,他需要羅伊的冷言冷語來“冰凍”1下自己的熱情,從而花更多時間去沉澱、去完善構想。華特和羅伊是手足至親,又可以達到優勢互補,是1種非常完美的合作關係。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畢加索在60歲學習版畫,70歲學陶工,他那永不衰竭的追求藝術美的熱情令人驚歎。他說“永遠不會有這麽1天……可以說‘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明天是星期天’。1旦你的工作結束,便意味著你必須開始新的工作……你永遠不能說‘結束’這兩個字。”
雖然當時的華特·迪士尼已過天命之年,身體還1向不好,但他還像當初那個初到好菜塢聞蕩的青年1樣,懷著追求和夢想。華特·迪士尼並沒有停下腳步,沉浸在過去的輝煌裏,作為迪士尼公司的創立者,他的內心每時每刻都充溢著1種使命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華特·迪士尼修建遊樂園的想法在頭腦中越來越強烈了。
華特像著了度1樣,簡直可以說是達到了癡迷的地步,他常常站在公司對麵的那片雜草叢生的空地上思考問題,開口閉口都是“米老鼠樂園”的事情。華特每次到歐洲或者在國內旅行,都會考察當地的室外景觀尤其是動物園,他參觀了各地的鄉村集市、城市展會等娛樂場所,廣泛吸取經驗,擇善而從。華特參觀了位於丹麥首都“蒂沃利公園”之後,信心倍增。
“蒂沃利公園”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鬧市中心,占地20英畝,是丹麥著名的遊樂園,有“童話之城”之稱。公園的正門頗似1座城堡,由專家精心設計的園內建築物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自然景物之間,使整個公園兼有天然與人工之美。花卉展覽是公園的1大特色,花展以種植在園地裏的花簇組成5彩繽紛的圖案來吸引觀眾。這裏的水景更是令人歎為觀止,水麵上不僅有雕塑、噴泉,還有花舟遊弋,水鳥翻飛。當夜幕降臨,園內燈光燦爛、閃爍生輝。
丹麥是童話大師安徒生的故鄉,“蒂沃利公園”又被稱為“童話之城”,公園的童話風格很貼近華特的設想。此外,這裏的裝飾、食物、服務、價格、管理等方麵幾乎找不到失敗之處,營業收入相當豐厚,自1843年8月15日接客以來,從未出現過赤字。華特的構想在現實中得到佐證,修建遊樂園獲利的可行性大大提升,這讓他欣喜不已,當然,他並不是要複製而是遠遠超越,他深知“米老鼠樂園”的製勝砝碼迪士尼公司膾炙人口的動畫形象。
1傳十十傳百,公司上下甚至整個好萊塢都得知他要修建樂園的事情,眾人的反應和之前華特·迪士尼的哥哥羅伊·迪士尼的反應如出1轍華特·迪士尼該不會是瘋了吧?他們不敢相信,這個年過半百的人競然會想出如此瘋狂的事情。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當別人議論紛紛、冷眼旁觀的時候,殊不知華特·迪士尼已經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策馬揚鞭。
迪士尼公司實行了新的電影經營策略,周期放映經典影片讓公司獲益不少,商品銷售業務也日新成熱,到20世紀50年代,公司的整個經營狀況穩定,財務危機解除。同時,華特·迪士尼關於修建遊樂園的構想也日益完善,他覺得是把夢想變為現實的時候了。
華特·迪士尼想把迪士尼樂園建設成為1所娛樂、刺激、教育等為1體的魔幻王國,迪士尼公司前麵那塊11英畝的空地已經不能承載他的夢想王國了,他需要另外選擇麵積更大的土地,此外,他計劃將樂園的名字由“米老鼠樂園”改為“迪士尼樂園”。
1952年的1天,華特再次走進羅伊的辦公室,他眼裏閃爍著激情,聲音略帶顫抖,詳細地給羅伊講解自己的構想。這1次,羅伊沒有像上次1樣打斷他。華特講完之後,羅伊沒有說話,隻是兩人4目對望,華特問道“如何?完成之後,這必然是1項驚人之舉。”羅伊沒有正麵回答,轉移話題卻切中要害,反問華特“需要多少錢?”“100萬美元。”華特故意說了1個保守的數字。羅伊不冷不熱地回答;“你的構想我已經很清楚了,但需要谘詢1下股東的意見,畢竟公司現在是股份製公司,你放心我會盡力說服他們的。”
華特聽了羅伊的話,無言以對,心裏早已涼了半截。那些股東好多都是屍位素餐,他們故步自封,根本不會冒這個險。這1點羅伊比華特更清楚,他當然不會盡力去說服股東們,這麽說隻是給華特1個台階下,畢竟上次他已經讓華特很丟麵子了。
第2天,羅伊走進華特的辦公室,像是下最後通牒1樣通知華特;“股東們完全不同意,別說具體計劃,甚至連名字都沒通過,因為迪士尼公司已經不再隻屬於你我了。”華特聽到這個已在預料之中的結果,內心還是掠過1陣悲涼。羅伊拍拍華特的肩膀說“親愛的華特,別再亂折騰了,你曾經的胡思亂想浪費了公司不少錢。你是屬於卡通片的,不如好好利用你的天膩拍幾部叫好賣座的片子。”華特表情漠然,沒有任何反應,羅伊見勢轉身離開,在他開門的瞬間轉過頭來,留下1句話“我希望這是你最後1次提起這個瘋狂的計劃。”
哥哥羅伊的最後1句話讓華特·迪士尼放棄了繼續遊說的努力,他知道哥哥羅伊這個穩妥至上的冷靜者不會支持他的計劃,這種態度至少短期之內不會改變。
在遭到哥哥羅伊拒絕後,眼見著依靠迪士尼公司投資無望,華特·迪士尼開始自己籌資。他盡顯“拚命3郎”的本色,賣掉了1處別墅,甚至從自己的人身保險中抽出10萬美元,4處尋找投資者,向所有可能的人借錢。隨著工作的不斷發展,華特發現有必要成立1個專門的團隊來幫助他實施計劃。1952年12月16日,ed enterrises(華特全名alter elias disney,ed是首字母縮寫),即後來的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成立。ed當時是華特的個人獨資公司,不隸屬於迪士尼公司,專門用於設計和建造迪士尼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