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扶桑國的金融市場(二)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49年,扶桑官府決定設立政策委員會作為扶桑銀行內部的最高決策機構,從而提高了中央銀行的自主性,並促進了經營管理的民主化。根據ghq的命令,大批特殊銀行和特殊金融機構,如韓國銀行、台島銀行、資金統合銀行、戰時金融金庫、南方開發金庫,以及外資金庫等相繼關閉停業,橫濱正金銀行被指令為關閉機構,於是改為東京銀行,後依據1954年製定的《外匯銀行法》轉換成外匯專業銀行,但在扶桑的1般統計中都將其列入商業銀行的城市銀行類。扶桑勸業銀行和北海道拓殖銀行轉化為普通商業銀行,扶桑興業銀行也很快轉換為普通商業銀行。1950年,根據扶桑官府製定的“廢止扶桑勸業銀行法”等法律,特殊銀行製度被廢除。由於實施“道奇計劃”,剛成立不久的複興金融金庫停業,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扶桑開發銀行和扶桑輸出入銀行,成為官府的主要金融機構。
    在整頓特殊銀行的同時,對其他金融機構的整頓改組也在加快進行。1947年至1951年期間,對中小企業金融機構進行了整頓,改組成相互銀行、信用金庫和信用協同組合等。1948年重新建立了農林中央金庫,並相繼成立農林漁業金融公庫和中小企業金融公庫等官府金融機構作為其補充。1952年6月製定了《長期信用銀行法》,根據此法,扶桑興業銀行又轉變為1家經營長期信貸的銀行,並建立了扶桑長期信用銀行和扶桑不動產銀行(即後來的扶桑債券信用銀行)。此外,隨著信托公司轉換成兼營銀行業務的信托銀行,儲蓄銀行轉換成普通商業銀行,專業性的信托公司和儲蓄銀行便逐漸從扶桑金融體係中消失。保險公司業務和郵政儲蓄存款業務則處於緩慢複蘇回升階段。1951年原大藏省儲蓄存款部改組成資金運用部。從總體上看,經過關閉、整頓、改組和重建,至1955年扶桑現行金融體係的輪廓已基本形成,為即將到來的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這1階段,銀行業務和證券業務的分工體製被繼承下來,並通過法律條文加以固定,對國外金融市場實行嚴格的分離限製,在1947年4月開始實行的《財政法》中規定,原則上禁止扶桑銀行承購國債。第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1段時間裏,在扶桑國內的外國銀行全部停止營業,後來逐漸有少數幾家恢複營業,直到1970年以後才又重新活躍起來。在此期間,短期資金市場日趨活躍,扶桑銀行不斷加強對其指導,證券市場麵目1新,交易方式有很大改進,銀行在公司債券市場上仍處於優越地位。
    天照證券、3井銀行兩家金融企業交叉持股的股權架構,基本穩定了在新3井財團內部的核心位置——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大動脈’,在新3井財團內部來看,2木會的成員企業無1例外都是扶桑國內的巨型企業,而且其資產總值加起來合計有100億日元,如果將知識產權、技術專利、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產1同算計進去,那麽新3井財團2木會的成員企業總產值或許可占到1955年扶桑全國gd百分之十的比重,就連3菱集團也略差1籌。
    除了證券、銀行之外,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在經過改組後,同樣是成為了新3井財團的‘現金奶牛’,由於扶桑官府實施限製國內資本流出、鼓勵外國資本流入的經濟方針,因此天照證券、3井銀行及其衍生的保險、信托等金融公司,在依托太和銀行、花旗銀行、大通銀行與j摩根銀行的業務網絡,從同樣在逐漸恢複元氣的南洋、澳洲、南美等地區源源不斷地吸收日裔移民的投資、儲蓄等資金,但天照證券與3井銀行則是要抗住來自扶桑官府扶強大壓力,為花旗銀行、大通銀行與j摩根銀行完成在扶桑國內的金融布局。
    相對來說,扶桑國的金融市場的封閉性比較強烈,而且受到扶桑國行政幹涉的程度比較高,這也導致了外國資本進入扶桑國內的難度更大——因此,沈萬福跟花旗、大通以及j摩根3家盟友在1開始是借助了經濟科學總局這1個ghq的‘遺產’來維持黴國資本對扶桑國金融市場的壟斷地位——除去太和銀行之外,花旗、大通與j摩根3家黴國背景的跨國銀行集團都具備龐大的現金流,甚至是扶桑官府發行國債的最大承銷商與購買商。
    作為扶桑國的最大債主,黴國資本秉持著‘有殺錯、不放過’的行事原則,利用雄厚的資本以及3井銀行、天照證券兩個扶桑國本土‘帶路黨’的奧援之下,6續進入扶桑國的鋼鐵製造、海6空運輸、金融證券承銷等行業,強勢的擠壓讓扶桑本土的銀行感到窒息。
    扶桑國官府倒是想著為本土銀行抗住花旗、大通與j摩根3家黴國大銀行的資本碾壓,可惜黴國官方也是相當支持這3家大銀行在扶桑國內的所作所為——黴國官方是在努力將扶桑國打造成為反紅色主義的前沿堡壘,可黴國官方也不希望扶桑國的經濟恢複如初,更不要說平白無故地看著扶桑國的經濟實力逐漸趕超自己而無動於衷,這不是拿黴國當呆瓜嗎?
    因此扶桑國官府也明白了從行政層麵來幹擾甚至是阻擋黴國資本繼續流入本土是不現實的想法,因此扶桑國官府推動官方或者是本官金融機構、以及本土的金融機構在股票市場跟黴國資本‘打擂台’——黴國資本是實力強大不假,但黴國資本不熟悉扶桑國的特殊金融市場,1旦不小心惹出個什麽大麻煩來,屆時扶桑國官府也就能順勢下場了!
    但是扶桑國官府沒想到自己都還沒有開始動手,就出了3井財團這麽1個‘叛徒’,居然主動為黴國資本占領本土產業的優勢地位‘指點’,這種行為簡直就讓扶桑官方怒不可遏,可3井財團的商業行為又沒有違背扶桑官方製定的經濟政策,反而是為扶桑國內的產業複蘇引入了龐大的外國資本——可扶桑官方惱怒的是這1個資本是來自黴國,而黴國已經在正治、軍事兩個方麵牢牢把控著扶桑國的命脈,現如今又讓黴國資本掐住扶桑國的經濟,如此1來,扶桑國又怎麽擺脫黴國的影響來重新成為1個亞洲大國、世界大國呢?
    擺脫又擺脫不了、擺爛又不能擺爛!
    麵對黴國全方位的操控,扶桑國官府也好、扶桑國的本土資本也罷,最終是決定先吃下黴國送上來的‘糖果’,至於‘糖果’包裹著的炮彈則是暫時壓著,反正隻要紅蘇1天不倒下、黴國就永遠不可能放棄對自己的扶持,這是扶桑國認知最清晰的1點!
    麵對國內保守派政客與資本的‘打壓3井財團’的強烈訴求,已經身體逐漸康複的石橋首相直接選擇了置之不理——人家3井財團本身就是自己的最大金援,而且3井財團的實控人、即不顯山、不露水的沈大公子可是他石橋1家的‘救命恩人’,不僅為他的身體治療了整個扶桑國最好的醫護團隊,而且連大帶小地為石橋1家解決好‘生活難題’!
    除此之外,沈大公子的手裏還捏著扶桑企業生產的商品進出口運輸渠道,更不要說沈大公子背後疑似有黴國在支持,1旦扶桑國官府跟沈大公子鬧了‘小矛盾’,屆時石橋這1位扶桑首相到底是幫沈大公子呢?還是幫扶桑官府呢?
    說得直白1些,如果沈大公子真是與扶桑國官方產生了衝突,或許石橋這1位扶桑首相第1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前往黴國華盛頓進行國事訪問,將這1個大難題甩給自己的敵對方來處理,即使最終處理結果不利於沈大公子,那麽所產生的延伸問題也與他石橋首相無關!
    現階段的保守派勢力仍舊是扶桑國內最強大的利益結合體,這些保守派人士不僅覆蓋了扶桑國社會的方方麵麵,就連黴國也在大張旗鼓地支持這些保守派人士步步蠶食扶桑國家權力的主導地位,石橋還能坐穩扶桑國這1位首相的位置,除了沈大公子的‘無私奉獻’之外,也離不開黴國部分‘開明人士’的奧援,而這1部分黴國‘開明人士’,自然是跟沈大公子同1陣營的盟友,彼此之間在扶桑國的利益基本1致。
    當然,沈大公子也離不開扶桑國內的進步勢力的‘撐腰’,1旦保守派勢力完全掌控了扶桑的國家權力,那麽扶桑國內的進步勢力自然也會遭到嚴重的打擊和迫害!
    針對扶桑國內的金融市場的布局,沈大公子已然是將天照證券公司打造成為了1把無堅不摧的‘利刃’,而作為在扶桑金融市場的橋頭堡,3井銀行則是為天照證券公司充裕的‘子彈’,與花旗、大通、j3家黴國大銀行聯手控製著扶桑國金融市場百分之9十以上的資本總額——扶桑國的企業想要衝入黴國市場,那麽必然離不開黴國本土資本的‘穿針引線’,如此1來的話,扶桑國的企業即使想要徹底擺脫黴國資本的控製,恐怕還有1段很長的路要走,至少在沈大公子的‘善意提醒’之下,這1個時空的黴國資本稍微放下了自己的傲慢,開始認真、仔細地研究與防禦扶桑國官府及其本土資本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