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戰爭結束帶來的機遇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1942年的春天,佐川清年滿20歲,按照扶桑時局的要求,他接受了國民征兵檢查。佐川身材矮小,體格十分健壯,卻因耳膜破裂這1殘疾,在體檢時判定為不合格。這1源於童年的不幸,卻將他從戰死的不幸中拯救出來,相對與他同齡的青年而言,佐川清是太幸運了。
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戰中的扶桑國每況愈下,軍隊數量嚴重不足,那些在體驗時被判定為乙種、丙種男子,盡管不合格,也被要求立刻加以訓練成速成的兵士,軍方頒布教育召集令,佐川清也被選中了。被征召入5的佐川清,接受了3天的訓練,嚐盡了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痛苦,暴虐的訓練班長像瘋子1般對他們任意拳打腳踢,又使佐川清目睹了1個失去紀律的團體的慘狀。這段慘痛經曆,使佐川清在今後的創業歲月中,時時嚴厲地反省自己“有沒有失去目的?”“有沒有保持紀律?”“有沒有上級人員假借‘為公司’的美名在胡亂地虐待或苛刻驅使下麵的人?”如果犯了任何1項,或許公司就不是公司了!
瘋狂的教育召集訓練完畢的佐川清,在新潟縣接受了3個月的船員訓練成為了船員。1945年8月,佐川清被派擔任即將出港的“羅新丸”的船員。那時候隻要船1出港,能否生還是誰也無法預料的。船啟航的前夜,佐川清帶著感傷的心情去喝他也許是最後的1餐酒。1杯接1杯,消愁的酒終於喝得太多,當他清醒後趕到碼頭時,船已經開了。
作為1個船員而錯過了啟航時間,而且錯過的是軍方的運兵船,嚴重的失職行為使佐川清遭到1頓毒打,幾乎連腰和腳都伸不直,然後他被嚴令立即趕往伏木港口重新上船。
當佐川清匆匆地趕到了伏木港,卻比“羅新丸”早到了3個小時,為了消磨船到港口前的這段時間,他再次鑽進了小酒店的門簾後。起初他還1麵喝,1麵留意時間,但不久他又放膽暢飲起來,不知不覺又醉得1塌糊塗了。
運輸輪“羅新丸”在伏木港丟下了原來預定上船的甲板員佐川清啟錨出港,就在佐川清在小酒館喝得酩酊大醉,沉沉入睡時,船破浪向西北方麵駛去,卻在航行途中被黴軍潛水艇發現,1發魚雷就使“羅新9”永遠留在了海底。
“羅新9”遇難不久,扶桑國終於戰敗,戰爭結束了。民族的不幸卻成了佐川清個人的幸運。否則,如果戰爭再延續1些日子,兩度失職的佐川清,1定會被視為“臨陣脫逃”而送上軍事法庭判處死刑,那麽,也就不會再有“佐川急便”這個日後壟斷扶桑國內貨運的大公司、大集團。素來極負責任的佐川清怎麽會兩度失職而逃開了災難,謎1樣的偶然,似乎隻能解釋為命運女神終於對這個屢遭她打擊的人,露出了憐憫的微笑。
戰爭結束了,在戰後的改革與社會關係重組中,佐川家也喪失了其自江戶時代以來地主的地位和資產。就佐川清的本性而言,地位與資產的喪失,與其說是不幸,毋寧說是1種幸運。這樣,他可以擺脫世家身份帶來的“家世之果”,而毫不顧忌地從事他所喜愛的體力勞動。這種異於常人的“喜好”,早在他高興地流著汗,用筋骨從事腳夫行業時就有所顯露了。
看準了扶桑國戰後重建、複興重要環節,佐川清投身於板倉村1家從事土木工程包工的“栗和田組”,在他們的工地擔任土木工。之所以選擇這1工種,也是基於他獨特的直覺與以往的經驗。果然,經過75公斤米袋鍛煉的佐川清,麵對12片捆成1捆的木板,很輕鬆就扛了起來,還能在高處輕巧地搬運,而佐川清的這1手立即贏得了眾人讚賞的議論。
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機械的成力也伸展到建設、土木界來了。此時,栗和田組也不得不順應時代的潮流,引進機械以適應需求。處於這種潮流之下,光憑老1套經驗已經不足以應付局麵了。佐川清雖然年輕,卻有著做指揮的體驗又善於安排作業程序,到栗和田組沒有幾天,他就被提升為“助理”,擔任指揮,受到重用。有什麽新的,或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在他手中總是迎刃而解。漸漸地,對粟和田組來說,佐川清成了不可缺少的人。
當佐川應邀到栗和田組的老板家裏做客,言談之間,栗和田組的老板突然提出要把女兒嫁給他,這也等於要他來繼承粟和田組的事業。會讓別人受寵若驚的消息,反而使他嚇了1跳,這是因為他心中已有了另1位女性的影子。
那是1個佃農的女兒,叫竾川幸惠,父母早逝,下有弟妹6人。因她是老大,在2弟還沒有從軍中退5前,她便決心負起全家的責任,用1個弱女子的雙手,守著1點水田,維持著全家的生計。正是她的責任感和勇氣,以及那份堅持到底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佐川清。
因此,麵對栗和田組老板的提議,拒絕的話難以說出口,但心中又無法忘記對竾川幸惠的情意。處兩難境地的佐川清顯得優柔寡斷,當竾川幸惠得知了此事後,決定告別佐川清、離開家鄉。失去方知珍貴,佐川清對心上人的離開後悔不已,為了懲罰自己猶豫不決的態度,最終佐川清決定不帶分文地離開栗和田組,也算是出於對栗和田組老板的愧疚。
身無分文的佐川清,1麵祈禱著能跟幸惠再次見麵,1麵為了生存,來到京都,投身於設在車站前的池田組工地。這是1948年的事,從這天起,開始了他波濤萬丈的戰後創業史。
在板倉村粟和田組擔任過助理工作的佐川清,在池田組雖然是新來的人,但很快就嶄露頭角,兩個月後,老板便經常“佐川”、“佐川”地找他去商量1些事。池田組承包的工程很多,最傷腦筋的是人手不足,因而不得不放棄1些好工程。
有1次,池田組的老板再次向佐川清訴苦,因不得不放棄1項限期完工的大工程而無可奈何。佐川清1邊聽著池田組的老板說話,突然想起了故鄉的夥伴與那些做麯子的季節工,這邊有堆積如山的工作,但是缺人;那邊有很多空餘勞力,可是缺工作,這兩者協調好了,不是可以達到1種供求平衡嗎?說於就幹,佐川清立即回到板倉村,很快就召集到了75個人,並領著他們,提前完成了那批限期工程。
工程完工後,佐川清設酒宴慰勞大家,也是1種餞別的表示,因為按慣例,1件工程完工後,工人們就要各奔東西,到別的工地上去工作,75個人1起留在池田組是不可能的。而在這告別的酒宴上,眾人卻異口同聲地勸說佐川清獨立,帶著他們1起幹。就這樣,1948年,“佐川組”誕生了。這是他第1次正式擁有“自己的公司”,這1年,佐川清26歲。
當決定工人的工資時,佐川清實行了他1向持有的“薪水觀”,即將工資定為1般“行市”的兩倍。這實際上基於他對工資的1種看法,即工人們1定能做到值得他們工資的工作,甚至,他們所做的比所拿的還多。這種看法是在他指揮做麯子,以及在尾道丸源和栗和田組工作時形成並從自己的經驗中得到印證的。佐川清感到人類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要錢——這是1種真理,但1定還有什麽是人們更需要的,那也許就是…1個人,如果覺得被對方所期待,就要做得更高於其所期待。工資表示對對方的“信賴度”和“期待度”,就1種尺度。認為壓低工資才是經營者的想法,是錯誤而且愚蠢的。
因此,佐川清在他自己的公司“佐川組”創立後,將他“薪水觀”付諸實行,也就不足以為奇了。結果,他手下的工人工作效率高得出乎佐川清的預料。同行的老板都說“佐川組員真賣命!”這期間,發生了1件後來對麵佐川清頗有助益的事,他好打抱不平的天性使他無意中救了1個年輕人的性命。那是有1天,佐川在車站前的黑市市場上看到1個年輕人被數個流氓嘲笑著。這個年輕人身著典型的扶桑國神x風x特攻隊的服裝,窮困潦倒的模樣使佐川清頓時心生憐憫,不禁停下腳步看看那個年輕人。於是便清清楚楚地看到年輕人在那群人的嘲罵下露出了殺意。此刻,年輕人的處境不外兩種,或者為流氓們所害,或者因傷人而被判刑。沒有時間多想,佐川清幾乎是“反射”般地撲了過去,1陣拳打腳踢後,救出了這個無辜的戰爭幸存者,並邀請這個年輕人到自己公司工作。
這個年輕人告訴了佐川清1個關於上位者跟下位者相處的小故事,對佐川清是大有啟迪小故事裏的教官說的話“既然人家把子弟托付給我,我當然必須知道其人與家族的1切。”
在這之後,佐川清積極跟組員接觸、親近、交流。不久,佐川清可以自信地說,對每1個組員的大小事情,比他們的父親兄弟還要清楚,還要詳細。而正是這1種秉持著了解每1位員工相關情況的服務精神,讓佐川清在今後的創業過程中不至於輸得1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