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腳夫人生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A+A-


    重生港島之沈門崛起!
    扶桑國昭和初期,郵遞小包裹還沒有辦理快遞,從寄出到送達為止,需要相當時口,而腳夫卻比郵寄快了很多。此外,如果利用鐵路郵寄,則寄件人必須1件1件將貨件送到車站,而收件人則又必須到車站去領取——而能彌補這種不便的就是腳夫。
    從客戶的家到車站,以及從車站到客戶的家,都可以利用腳夫來搬運,可以省去客戶很多的勞力、時間以及手續上的種種麻煩。例如,以尾道將貨件送往京都時,委托腳夫的話,早晨交的貨件中午過後就可以收到,單憑這1點就很受客戶們的歡迎。
    此外,依據貨件的要求,有時腳夫也會隨著貨件搭乘火車,把貨件送到收件人手中,所以,貴重的東西利用腳夫運送,可以不必擔心,特別可靠。就這樣,因為種種原因,雖然被國家經營的郵政奪去了大部分業務,但經過半個世紀之後,腳夫仍舊以民間商業活動為主要支柱,充分發揮著應有的功能。
    打著“丸源”行號的腳夫們以尾道為中心,將其投遞網擴展到9州、4國、山陽、近畿、北6等地區,而其大老板淺野豐吉的女婿,丸源公司2把手就是佐川的表兄伊藤芳治。在表兄的關照下,佐川清加入丸源公司,幹起了腳夫工作。
    有1天,佐川從表兄那裏聽到了“丸源”為什麽開始經營腳夫業的經過。淺野豐吉的祖先居住在岐阜縣的大垣,在3重縣的鈴鹿山頂開了1家店號為“丸源淺野屋”茶店。
    鈴鹿山頂地處交通要道,險峻難行。丸源淺野家的人由於每天上山下山,腳力與腰力都鍛煉得十分強壯,所以並不在乎山的險峻。可是行路的商旅卻在山腳下望山生畏。遇到這些人,丸源淺野家的人就會幫他們拿東西,而旅客們也1定會到山頂茶店歇腳,花點錢喝杯茶或吃點點心以表謝意。不久,替越過山頂的旅客們背東西就變成了茶店工作的1部分,這就是腳夫業“丸源”的起源。佐川聽到表兄的這番話時,開始隻是感到有趣而已,繼而進1步1想,就感到,這番話裏麵,對做“買賣”來說,含有某種極為重要的問題,即顧客需求。
    國家開創的“火車托運”鐵路貨運是從車站到車站,以有鋪設的鐵路區間為中心,考慮的是政府工作的方便,至於顧客的願望,要求和顧客的方便,則似乎是屬於次要的,因此,“火車托運”便成了“把東西拿到車站來”,“到車站來領取東西”的形態。而“丸源”這1類的運輸公司,卻始終想的是顧客們所希望的是什麽?怎麽樣才能讓顧客高興?兩者的差別就在於,1個是先考慮自己然後才考慮顧客,1個是任何事情都以顧客的方便為優先考慮。“丸源”的生意能夠發展,道理就在這裏。
    那個時候,佐川清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日後會經營腳夫這個行業。但是,這種用筋骨、汗水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是很適合他的個性的,而且能讓貨主們高興、滿意,使他覺得自己在從事1項對社會有益的工作。這種滿足感,成就感使佐川清忘記了後母,學校帶給他的不幸和痛苦,隻顧拚命工作。然而,某天佐川清的父親出乎意料之外地出現在他麵前,傷感地望著長大的兒子,喃喃自語似地道出了家中缺乏成年男子來管理製造麯子事業的境況。
    說實話,佐川清對父親是心有怨恨的。他認為,後母對1個孩子所采取的手段是不講理而且過分殘酷。父親既然身為1家之主,就應該製止妻子的舉動和行為才對。況且,每當村子裏有什麽糾紛,爭執時,父親每次都是自告奮勇,擔任仲裁角色從中調解,使之圓滿解決。但是,當他在家中看到兒子與後母之間的不和時,卻裝著沒有看到似的。所以,佐川清以為迫使他不得不離家出走的後母雖是“罪魁”,而視若無睹的父親,亦是“幫凶”,在沒有見到父親以前,他1直在恨他。但是,當看見昔日風采與威儀已消失殆盡、麵色憔悴的父親時,佐川清的心軟了,應父親無言的請求,回家負責指揮家中雇工製造麯子的工作。
    佐川清的回家,受到了家中雇工們的歡迎,這是因為他們至今還未忘記他在過去曾做過的1件事的緣故。那是有1年,佐川被遣去負責發米,以支付工人們勞作的報酬。後母指示佐川清,發米時稍微動1點手腳,就可以以不到1升的米來支付1升,學會要領後,可以省出些米來。與後母相處得不好的佐川清認為,豈能使用這種欺騙手段,除了照規矩不折不扣地量給他們外,反而另外多抓1把米放進去,以示1點心意。因逆反心理而做的舉動,卻令工人們非常感激,更加勤奮地替他們家工作。
    這樁小事使佐川清深深感到,工作人員與薪金之間的關係實在是微妙。人是有感情的,隻要多付1點薪水,工作人員1定會以數倍的工作來回報,吝嗇於薪水的老板會因小失大的,這件事促成了日後佐川清的“薪水觀”的萌芽。
    年紀雖輕,卻是以佐川家目前當家人的職權,代替父親來執行的佐川清,自忖若不下相當大的決心是無法完成任務的,於是,佐川清準備擔任整個工作中最辛苦,而又最嚴苛的部分——搬運糙米。在製造麯子的工作中,把糙米運到窨裏去的工作最辛苦。
    當時,沒有使用任何機械之類的器具,而是用肩膀將裝著米的草袋搬運。1袋米的重量是75公斤,單用肩膀扛是1件非常吃力的事。當時的佐川清年僅17歲,身體又比較矮小,擔任這種工作,感覺苦不堪言。但佐川清1想到自己是領導者,肩膀再疼也不能向人訴苦,隻有咬著牙拚命忍耐下去。他的努力堅持,工人們都看在眼裏,交口稱讚“佐川家的少爺阿清都在那樣奮力工作,我們也要奮力工作不可……”於是他們也加倍工作了,這時候,佐川清體會到——上位的人既然被稱之為領導者,就必須發揮領導能力,也就得擔任比任何人都來得辛苦的工作,而且要更熱心,做得更多、更好,這才是真正的領導能力。
    這1次的工作經曆,佐川清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有上述的1些觀念和體會,還學到了1些扛重物的技巧,比1些老手還做得好。這些技巧對佐川清日後所從事的土木工行業及腳夫行業都大有用處,不用說,這是他此時萬萬沒有想到的。
    從尾道回到故鄉的佐川清,回家的時候,本想與後母和解,從而在家中安頓下來,但是,他們之間的憎惡實在太深,見麵之後又各不讓步,再次點燃了仇恨的火花。做麯子的工作結束後,後母又故伎重施,再次對他實行“斷絕糧秣”的作法,逼得佐川清再次憤然離家。抱著“就把骨頭埋葬在尾道吧!”的想法,佐川清回到了尾道,回到丸源。
    聽到佐川清的後母對佐川清來了1招‘卸磨殺驢’,正在認真捧著茶杯聽講的包雨剛也是差點噴了1口茶水,他實在沒有想到佐川清的後母居然會‘愚蠢’到這種地步!
    當時以伊藤芳治為首的所有尾道9源的人,對於這個重新回來的佐川清,給予了歡迎和溫暖。為了回報盛情厚意,佐川清在工作中比以前更賣力了。第1次和這1次對待工作的態度也有了不同。第1次到丸源工作時,佐川清隻是照吩咐忠實地去做而已;而這1次,佐川清對工作動起了腦筋,把它當作自己的工作去完成,便注意到了過去沒有注意到的事情。
    丸源公司的業務,不是現在所稱的“宅配便”(即以1般的家庭文件和小包裹為主,無論取件或送件都服務到家),而是以商人為對象的商業運輸。有1次,發生了這麽1件事。
    某天,佐川清將1件相當重的貨品從批發店運到0售店。離開時不經憶回頭看了1眼,看見那家店的老板娘正張紅了臉,要把貨品舉起來。他立即折回去問“要搬到什麽地方去?”老板娘告訴他,該貨品還沒到銷售季節,暫時要放在後麵存起來。佐川清請老板娘原諒他辦事的不周,然後將貨品搬到了指定的地方,為此,老板娘1再向他道謝。自從這件事後,每逢將貨運到,他1定請顧客告知放置的地方,然後將貨品安放在那裏。
    還有1次,運完貨後,佐川發現那家店員拿著掃帚在掃散亂的繩屑,準備把它集中後丟出去。他便搶過店員手中的掃帶,將周圍打掃得幹幹淨淨。自這件事後,每次運完貨物,他總是借來掃帚將場地清掃幹淨。
    在此期間,4國的高鬆9源分公司陷入了極度的業績不振的困境,伊藤芳治便指定佐川去改善那裏的經營。懷著“不負期待”的心情,到了高鬆後,佐川清立即遍訪貨主,找出了業績不振的原因所在那是因為過去有兩家貨運業,激烈的競爭使高鬆丸源對交貨期限的約定嚴格遵守,服務也好。而現在1家貨運公司倒閉後,高鬆丸源失去了競爭對手,這也導致了高鬆丸源店的工作人員出現懈怠。
    在佐川清的努力之下,高鬆丸源店才轉危為安,而當時的佐川清隻有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