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群星計劃

字數:10296   加入書籤

A+A-


    魔都某船廠,成千上萬名工人正在湧向工廠,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這是國內知名船廠,不僅資金雄厚,技術實力也嘎嘎夠硬,目前國內不少大艦都是在這個船廠的船塢上誕生。
    一名工人在通過麵部識別門禁時,門禁識別出他的身份,但卻沒有放行,在他錯愕之際,隻見在門崗處,幾名身著便服的人和領導正在向他招手。
    來到門崗後麵,這名工人被領導告知,他有重要任務,先去工廠的禮堂等候。
    帶著好奇的心情,這名工人一路溜到工廠禮堂,一進去這才驚訝的發現,和自己一樣,已經有不少工人已經在此等待。
    “唷!大牛你也來了!過來坐過來坐!”
    幾名先到的工人也見到了剛剛步入禮堂的他,趕緊招呼他過去。
    “怎麽你們也被安排來到這了?有啥消息?是不是又要造新的平頂大漁船了?”
    大牛屁股剛一貼上座椅,便立刻向身邊的幾名工友詢問著。
    看到這些工友們,大牛大概猜到了要發生什麽,因為在會場的人他大部分都認識,基本上都是通過層層政治審核,技術過硬的技術骨幹。
    他們平時負責的項目通常都是國內比較先進的軍事艦船生產建造,而且是首艦,以便這些技術大佬們在建造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所以時間一久,他們也逐漸習慣了一旦來到這裏,估計八成就要有啥新型艦船要建造了。
    “不知道!什麽消息都沒有!而且,新船還沒建完,按說也不會有啥新型艦船要造啊……如果真的要有……那就是核動力平頂漁船了。”
    幾名工友紛紛猜測著。
    他們猜測的也沒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現在剛剛正在建造一艘8000噸的新型驅逐艦,這艘新驅是結合前兩年電子係統、導彈係統以及材料和核聚變動力係統整合後的新型驅逐艦。
    從戰鬥性能上,縮減的新型防空、反艦、對地導彈射程不僅更遠,而且體積也更小,這讓新船在增加了發射坑位的同時,整船體積卻不增反減。
    縮減的尺寸也極為利於更加多快好省的下餃子,畢竟對船台船塢的要求也更低一些。
    這艘軍艦目前已經完工60,按照這個進度,用不了多久這種新型驅逐艦就能下水。
    如果不是新驅……那就是平頂漁船,特別是聚變動力的平頂大漁船,自從上艘平頂漁船下水後,胡建老表腰杆子硬了不少,天天叫嚷著要反吃回去,南邊的省份那些饕餮吃客們也不敢大聲說話,於是便有了‘艦多食廣’這一新詞出現。
    而自從那艘平頂漁船出來後,國人的目光就一直在盯著下一艘會不會是核動力。
    換成是以前還不好猜,但自從看到這艘新戰艦居然是核聚變動力……對於這些船廠工人來說,下一艘核動力平頂漁船出現的日子也就不遙遠了。
    隻可惜,十幾分鍾後,現場大門關閉,船廠老總和幾位軍方代表的出現雖然證實了他們心中要造新船的猜測,但是老總的要求卻讓他們為之一楞:
    “各位,大家都是我們船廠的技術骨幹,這樣的會議大家這些年也沒少經曆,現在確實有一個新任務新挑戰出現在了我們麵前。不過這一次有些不同,這一次要造的東西,不在我們船廠,而是要讓大家前往內陸某地地方建造,所以長話短說。”
    “召集大家到這裏就是告訴大家,願意參加接下來行動的,要離家一年,這段時間裏,所有參與人員不許對其它人說明自己去哪裏、去做什麽,所有通訊內容,哪怕是和家人的聯係,也需要在指定地方和家人通話。”
    “條件有些苛刻,給大家十分鍾考慮時間,如果願意參加的留下來,如果不願意遠離家庭或者有其它原因的,我們也理解可以自行離席現在就可以回工作崗位。”
    在場了技術骨幹們相互小聲討論一番後,一些人最終選擇了離席,離開了這個禮堂。
    對於這個結果,船廠老總和軍方代表都沒有表示遺憾,畢竟人各有誌,而且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種事情不能強求。
    十分鍾後,現場留下來的人剛剛超過了一半,這個數字讓老總稍稍臉上好看了一點,如果真走的太多,自己的老臉也掛不住啊。
    隨後,軍方代表開始發言,先感謝留下來的職工做出的選擇,然後由工作人員下發保密條令給眾人簽署,但是很奇怪,他並沒有說出要這些技術大佬們造什麽,隻是告訴眾人:
    “給你們一天時間,上午進行工作交接,下午回家收拾行裝,18:00點時請返回廠區,將有專車帶你們前往新的工作地點。”
    一切都那麽的神秘,讓所有技術大佬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不過決定參加這次建造行動的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在回到工作崗位後,船廠也安排了專人進行一對一的工作交接,雖然時間有些緊迫,但還好沒有出現什麽差錯,算是基本順利的完成了交接任務。
    而返回家中的眾人也沒和家人多說什麽,隻是告訴家人自己要去某個地方執行秘密任務,家人們也知道,這些技術大佬們身上有太多的秘密,很多事情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法告知,便幫助他們快速的收拾好行裝。
    當夜,兩架包機搭載著這些技術骨幹們離開魔都,飛向了腹地的某個地方。
    在這裏,這些技術骨幹們很疑惑,因為他們並沒有看到大海,更沒有看到大江大河,這說明什麽?
    說明他們要建造的東西不會是水上行駛的船舶!
    那既然不是水上行駛的船舶,那要他們這些船舶建造技術人才過來幹啥呢?
    這個問題是所有人都好奇的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得到了解答。
    在一個碩大的廠房裏,還見到了從其他幾個大型船廠抽調來的技術骨幹,幾百名全國最優秀的技術大佬匯聚在一起,這讓所有人都意識到,自己接下來要造的東西絕對不簡單。
    當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人出現在所有人麵前時,這些技術大佬們更不淡定了,因為他們立刻認出了輪椅上的人是誰。
    ——賽裏斯登月第一人,章成銘。
    “我知道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麽要把全國的造船技術精英集中到一個遠離海洋,甚至附近都沒有江河的地方。”
    “在這裏,我告訴大家,你們造的確實不是海裏跑的艦船,而是在另外一個海裏跑的艦船,請看屏幕,這就是你們要建造的新艦船。”
    這些人在投影屏幕上,張大著嘴巴,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終於見到了自己要負責建造的東西:
    ——核動力太空戰艦!
    ……………………
    與此同時,在國內的某所大學裏,秦淑芸正在圖書館裏捧著本厚厚的天文測量高階專業書籍學習著。
    作為某個小城的榜眼考生,她十分感謝當年那位招生辦的周老師,最終她選擇就讀了本校的天文學專業。
    相比於其它航天直接相關的專業,天文學確實比較小眾一點,但小眾也有小眾的優勢和好處。
    就像周老師所說的那樣,在進入學校後,由於天文專業自古以來就屬於吃皇糧的差事,學費不僅低,而且獎學金也好拿,再加上秦淑芸確實優秀,也很快拿到了星海飛躍的助學金,她甚至連助學貸款都沒有申請。
    有了充足的學費和生活費,秦淑芸也不用天天車馬勞途的去打工爭取學費和生活費,專心的學習,因為知道自己未來擔負的擔子很重,她非常珍惜這種難得的學習條件和機會,每天除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和鍛煉之外,平時幾乎所有的課餘時間都在去蹭師兄們的高階課程,和在圖書館裏渡過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天資聰慧的她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已經基本掌握了四年學製的全部課程。
    隻是此刻的她並沒有注意到,在這個閱讀室的外麵,幾個陌生人正在和校方的領導,以及專業導員,本校幾位天文學專業教授站在門外小聲的交談著:
    “就是她嗎?”
    “是她,秦淑芸,別看她隻是一個小城裏的榜眼,但來到我們學校後,我們發現她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可以直接吊打大城市裏的狀元,甚至比起省級狀元也不逞多讓。之所以她隻是榜眼,是因為她在初高中時間,就讀的是家庭附近最廉價的普通高中,而且大量時間都被她用於照顧家中老人和做零工來維持整個家庭的生計,可以說……她每天用於學習的時間隻有普通學生的一半不到!”
    輔導員因為對秦淑芸入校後的反差表現極為好奇,便深入的了解了一下這位女學生身後的故事,結果這一了解頓時驚為天人,這個小姑娘居然隻用了這麽點時間學習就已經輕鬆拿到了榜眼的高度,如果給她更多的時間……全國三甲都有可能出現她的名字。
    “沒錯!這個我證明!”
    旁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在一旁附和道:
    “一年不到的時間,她不僅已經學完其它人四年才學完的內容,現在已經開始向更高階的方向開始進軍了,以她的聰明程度……我想用不了一年,我們這些老家夥腦袋裏的東西就能被她全部挖空!”
    另外幾位專業老師也不住的頻頻點頭,表示對此的認同。
    “原來如此。”
    一位陌生人這才明白為啥這所學校推薦上來的人才,除了一位博士之外,另外一位居然是一個大一的女學生,這讓這些人很好奇,不僅致電校方進行詢問,是不是保送時酒喝多弄錯了,甚至還專門跑來一趟看看這些老師到校長是不是集體被人下蠱操控了!
    隻是在親眼看到這位大一女學生後,幾位陌生人這才確定,眼前的這些老教授和校長確實沒有喝多。
    “那就是她了,不過你們舍得放人?”
    陌生人在秦淑芸的名字上畫上一個勾表示通過,並向幾位領導和老教授確定著。
    麵對這個問題,幾位老教授和校領導相視幾眼後,校長這才歎聲說道:
    “雖然不舍得,但是咱們這小廟……真沒法容下這真神;真龍永遠不會滿足淺池這點深度的!”
    在場的幾位同校教授、老師導員也遺憾的頷首承認自己這學校還是欠差了許多。
    “那好,勞煩你們叫她出來一下,順便幫我們找個地方,我們問她本人幾個問題。”
    陌生人合上自己的文件夾,在合上那一刹那,似乎看到首頁的抬頭上,赫然有著幾個大字:
    《群星計劃》
    ……………………
    秦淑芸和很多人一樣,他們的人生軌跡都是因為這個群星計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成為了決定這個星球命運的關鍵人物。
    或者說……是一線人物。
    在金星的環金星軌道上,一艘雲鶴載人飛船正在軌道上繞行著,飛船上的數人分工明確,其中兩人正聚精會神的看著眼前的屏幕,而屏幕上的內容,恰恰就是飛船前方,章成銘前幾個月剛剛從小行星帶返回的征途者2號飛船。
    此刻征途者2號正在不斷的向金星地表發射共振電磁波,用以探測章成銘空中所說的那艘異星文明飛船。
    突然間,一道巨大的電磁反饋突然出現在屏幕上,反饋信號之強烈,甚至讓整個屏幕都出現一片的亮白來提醒著信號源的個體巨大。
    “哦哦哦!!!找到了!找到了!!”
    雲鶴二號的工作人員立刻爆發出歡呼聲,許多人飄到工作台前,查看著具體的信息和數據。
    “大啊……估計……至少有五公裏的尺寸了……”
    操作員看著滿屏的亮白,虛眯起了眼睛,以便降低雙眼的入光量。
    “不會那麽大的!大概率是撞擊後變成了多片碎塊。”
    指令長毫不客氣的否定了操作員的判斷,然後轉頭向另一隊人說道:
    “通訊組準備釋放通訊衛星,組建通訊網絡,孫良淏,準備操作!”
    “明白!”
    深潛員出身的孫良淏活動著手臂和四肢,按說本來他在月球上待了半年多,應該輪換回藍星上休整適應地球重力,但是這個臨時任務又將他拉到太空中,長期在低重力生活讓他的肌肉有些退化鬆弛,渾身骨骼也似乎總感覺有些不得勁。
    當然讓他操作並不是讓他直接下金星表麵,雖然金星的重力和藍星差不多,隻有藍星的0.9倍,但是金星的地表不僅具有將近深海1000米的巨大壓力,而且金星大氣中還充滿著酸雨,讓人下去……真特麽是找死呢!
    所以讓他準備操作,是遙控操作一台在藍星上特別趕工生產出來玖爪下到金星地表進行探測,在確認數量、尺寸、以及現場具體情況後,國內會根據探測到的數據和情況準備新的獲取方案。
    ……………………
    章成銘從小行星帶返回藍星後,由於在太空中生活了幾個月的時間,他的肌肉和骨骼都出現了萎縮和缺乏鈣質的‘太空病’,同時長期失重環境下也讓他的前庭功能紊亂,因此和其它航天員一樣,返回的他被第一時間安排到了康複中心進行觀察。
    他的回來當然也讓國內高層,以及很多人鬆了一口氣,如果損失了一位國士……
    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無比的痛。
    隻是躺在病床上,章成銘讓保密局的人過來,然後讓陸英豪做記錄,‘講述’了他在小行星帶,遇到一個駭人聽聞的傳奇經曆。
    當然這故事其實就是他一路返回時精心編造好的,為了增加可信度,他還故意用已經‘癱瘓’的垚的身體,故意用它的腦袋撞擊通訊設備,造成一幅通訊設備在打鬥過程中被撞壞的‘案發現場’出來……
    當然也不能徹底撞壞,而且作為一個技術大佬,他也很聰明的改造了粒子推進器、兩台玖爪上的通訊設備,最終‘成功’和藍星恢複了通訊。
    這個遇到‘變形銀鋼’的故事確實很誇張,但架不住章成銘不僅說得有鼻子有眼,甚至還帶回了實物:
    不再吭說話的垚本體,和一大塊飛船殘骸!
    垚的秘密章成銘是不會多說什麽的,在這點上,他和垚達成了協議。
    章成銘不會將垚交給其它人類,他會繼續保留垚的意識秘密。
    為此,章成銘特別將垚的意識用數據線‘轉移’到了自己的平板上,並將平板的ifi和數據線功能全部拆解,從此垚隻能‘生活’存在於這個平板中,連充電……都隻能使用無線充電器。
    即便有人問起那個外星意識具體去哪了?
    章成銘也可以回答自己並不清楚,也可能在這條‘死狗’的身體裏麵繼續裝死,也可能真死了。
    畢竟自己在飛船中,和機器狗搏鬥的畫麵是存在的,雖然經過剪輯,抹掉了用爆炸螺栓炸癱機器狗行動能力的部分,可一人一狗在實驗艙裏搏鬥的畫麵也說明了很多事情。
    至於為啥章成銘要保留垚的意識。
    這一來是他的小秘密,其次……
    就是誰也不能保證,如果給其它人知道垚的存在後,會不會出現陰謀家利用垚做出什麽出格的事。
    因此章成銘決定就是死,垚的存在也不會再讓下一個人知道。
    這個外星生命體的故事確實挺驚悚,可是一條已經失去意識的‘死狗’肯定沒法說服人,但是那塊殘骸卻可以證明很多事情。
    雖然躺在病床上,但賽裏斯其它的研究專家立刻通過那塊飛船殘骸,以及章成銘返程路上對其做的研究發現了殘骸的驚人之處。
    殘骸不僅具有極高的純度,而且就像章成銘所說的那樣,殘骸牛逼的地方,就是可以輕鬆的將各種能量進行對應的轉換。
    其過程就是利用從氦3到一連串的同位素進行組合配列,不同的同位素會讓殘骸產生不同的作用反應。
    例如先用射線穿透殘骸轟擊氦3,使其變成氦5配列後,殘骸就會瘋狂的吸收一切的熱能變成電力。
    這尼瑪比燒開水凶殘多了!
    能量轉換利用率接近於100!
    就連核裂變、核聚變中產生的放射性射線它也沒放過!
    幾乎一點不漏的全特麽的跟黑洞一樣全吸收轉換成為電能了!
    怪不得垚一直以來都極為鄙視人類的能源利用率,人家是真有這個天生的牛逼之處進行能量轉換,這一點不服不行!!
    有那麽好的東西立刻讓研究者們兩眼放光。
    尼瑪,有那麽好的東西,那還研究個屁什麽蒸汽輪機,還研究個屁燒開水啊!!
    感情有這玩意,說的誇張點,以後露營燒堆篝火,把這玩意往火裏一丟,源源不斷的電力就能讓整個營地明亮起來!
    雖說殘骸其它效能還沒有開發出來,但是光憑這一個特點,就已經讓這種物質成為了堪比能源和食物、淡水以及空氣一樣,被列為了最重要的資源名錄上了。
    更何況,陸英豪通過章成銘的設計思路,已經在五天前,在殘骸上取下一丁點,就能讓一直困擾如何將無數電子電荷乖乖的按照人類的需求,將它們束縛於軌道上,逐漸形成電子球體,然後用電荷斥力將它們發射出去。
    電漿炮——研製成功。
    也正是因為如此,雖然知道了五年之後,大量的這種外星生命體會入侵太陽係,但知道後的所有人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害怕。
    因為害怕是沒有用的,麵對兩個文明的相遇,雙方都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最需要的部分。
    垚它們這個種族需要人類做它們的奴仆,像一隻隻沒有意識的工蟻一樣,去附庸在它們的身邊生活,而它們則在漏點殘羹剩飯的基礎上,驅使著人類加速它們種族的進化、發展。
    而人類則看到了它們身體本身的能源轉換利用價值,這特麽的跟一個人看到黃金巨人一樣,看到這些黃金巨人並不是害怕,而是……
    艸!幹掉它們,倒下的不是一具具沒用的屍體,而是一堆堆金山!!!
    別指望有啥和平共處相互扶持共同進步的那些空話,即便它們不奴役人類,人類可以和它們和平共處,但宇宙資源再多,可總量依舊有限。
    一百萬年後呢?一億年?十億?百億年後呢?
    再說了,人類本身就有貪婪的劣根性,而垚它們種族呢?通過垚的表現也證明了它們也是具有強烈的占有欲望,和平共處隻是雙方均有毀滅對方的底牌,無可奈何的一種妥協罷了。
    這兩種文明的相遇,從雙方的自身的需求來說,就已經決定:
    要既決高下,也分生死的文明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