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沒有外艙門的先驅級客貨滾裝兩用飛船
字數:12267 加入書籤
在看到樣船的設計樣稿時,章成銘眉毛就擰在一起了。
倒不是為它難看的醜態感到辣眼睛難受,畢竟這玩意設計之初章成銘就已經定下了基調,一切以快速設計、快速研製、快速生產三個快來定的目標,所以造出那麽難看的磚頭塊也在意料之中。
而且這隻是船體載人、載貨部分的設計,在船艏……
算了,這種磚頭塊的設計哪邊都可以是船艏或者船艉。
挑這塊磚頭的一個方向加裝上一個超級長的粒子推進器,兼實驗型電漿炮上去,如此一來……
會稍稍好看一點。
沒錯,粒子推進器或者電漿炮都是外置的,這玩意如果出了什麽問題,隻能讓航天員穿著出艙服或者駕駛玖爪跑到外麵進行維修處理。
如此簡單粗暴的設計其實就是這種飛船的思路,現在需要一種能三快的大型船體來上太空驗證各種設備,同時還兼具探索太陽係和挖礦、運輸工作,因此眾多船舶中,有著巨大的空間能裝載大量的貨物,還可以搭載一部分人員的滾裝客貨兩用船便成為了第一首選。
因此這種飛船,也被命名為:
——先驅級客貨滾裝兩用太空飛船。
由於重力球奇怪的水桶效應,導致重力球裝置的尺寸有些大,整個飛船寬三十米高三十米,光磚頭型的方船體就達到了一百二十米,再算上長長的粒子推進器和外置的核聚變反應堆,它的最終總長度達到了176米。
既然是叫客貨滾裝兩用船,那麽結構上肯定和常見的滾裝船相似。
重力球被設計在船的五分之三處,前方騰出大量的空間供存放從太空拉回來的稀有礦物或者其它物品。
船員生活區被安排在動重裝置和尾部發動機中間的地方。
這個空間看上去很大,但很快,這裏便被各種後續增加的設備、物資儲存空間所占滿。
飛船的艉部推力主發動機是一台正軸向的粒子推進器。
由於考慮到現在的重力球產生的斥力有限,飛船在飛船在艏艉兩側處還安置了四台可伸縮,可旋轉的液體膠基燃料火箭發動機進行輔助升空或者降落,同時這四台發動機也可以作為在太空中的姿態發動機使用。
飛船底部有六個外置的起落架,說是起落架,其實就是六個方塊。
沒有緩衝、沒有調整角度更沒有推進能力,就像六個齒牙,落地後飛船的自重會將它們壓進地麵,防止在地麵滑移。
這種奇怪的造型讓所有人一致吐槽,但卻也無可奈何,誰讓時間這麽趕。
哪怕到了未來時代,為了紀念這款功勳級的宇宙飛船,先驅這個稱號隻能這一批飛船使用,後麵所有的飛船都不允許使用“先驅”二字。
除非……你複刻了這種方盒子設計製造的飛船。
不過幾乎所有人也不願用,因為——太特麽醜了!沒臉看!沒臉用!
飛船外部的設計已經如此簡單粗暴了,內部應該充滿科幻和先進質感了吧?
不!成品內部其實更加簡單粗暴!
隻是此刻的原稿還沒有那麽簡單粗暴,而是處處透著設計師精心設計下的完整美感。
但這就是讓章成銘皺眉的主要原因,他看到船體內部,居然被設置了多個氣密艙,這樣的設計從整體布局上看,就知道是出自船舶設計的思路。
每艘船會設置多個水密艙,這樣一個或者多個艙室進水,隻要封閉好其它水密艙的艙門,那麽其它的水密艙依舊能夠給船舶提供一定的浮力,減緩下沉速度,甚至能堅持到入港或者救援到來。
這種思路用在太空中的飛船也沒錯。
一個水密艙一旦出現破碎,隻要之間的艙門還處於封閉狀態,那麽其它艙室的人員依舊能有足夠的空氣和生產條件存活下來。
隻是設計師似乎有些矯枉過正了,為了盡可能的增加存活幾率,他還在生活區裏增加了多個氣密小艙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一個個獨立生活的房間能在緊急情況下如同安全屋一樣提供一定的庇護能力,可這樣一來……
勢必會增加了建造的複雜程度。
“這些全部重新設計,每個水密艙中,隻設置兩個緊急求生艙,其它的全部按照普通房間進行設計。”
章成銘簡單利落的砍掉了這麽多冗餘的安全屋,船舶設計師剛想說點什麽,但是卻感到衣服被人拉扯著,回頭一看,是航天局的設計師同行在示意他不要說話。
“而且房間也過多過大,我不反對船員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但沒必要有那麽大的空間,一切按照火車軟臥空間設計即可。”
看到每個房間居然有八九個平方讓章成銘有些頭大,這特喵的是要幹啥呢……
砍掉安全屋,章成銘並不滿足,設計圖中,按照已有的航天經驗,以及自家空間站的理念,設計圖裏飛船內到處都是暗埋的管線和設備,還好章成銘及時發現,要不畫線路圖和鋪設這些預埋的管線都得十天半個月。
他直接指著遍布整個飛船的大量管路說道。
“設計那麽多管路幹啥,各種線路按八十年代一樣全部走明線,不僅方便電工水工直接安裝走線,也方便事後的維修改造。”
“還有這廁所,每個房間放一個獨立廁之外,還配備了淋浴和洗漱設施。飛船進入太空後要用水管製的,有獨立的廁所和供水設施會導致用水量消耗極具增加。這部分改掉,廁所可以設置為封閉性較強的廁所隔間保持隱私和異味封閉。”
聽到這船舶設計師的眉頭直跳,而大牛他們造船技術工人聽到後卻喜上眉梢;這代表著他們的施工複雜度急劇下降。
因為給水排水和廁所的排汙是最頭疼的,不僅管路複雜,而且也有防水要求標準,特別是一個個房間分散的按裝更是坑人力工時。集體公廁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僅減少了施工量,而且集中的場地也便於施工人員集中快速安裝調配。
章成銘砍掉n多生活設計後,整個飛船內部生活區設計一下子簡潔明了了n倍,隻是看上去……立刻透著一股子廉價和簡單的氣息。
不過這還沒完,他最後指著維生係統說道:
“這個維生係統,不用做成一個整體。”
“為什麽?如果維生係統出現了問題,飛船上的工作人員那就是群體死亡事件!而且你砍掉那麽多生活設施,你把這些船員當成什麽了?工具人嗎?都什麽年代了,還要求船員們使用公共廁所嗎?甚至連他們自由如廁,以及結束一天勞作後舒舒服服洗個澡睡覺的權利都要剝奪嗎?”
船舶設計師終於忍不住了,不顧航天設計師的拉扯,終於把心中的質疑爆發出來,在他眼中,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雖然是賽裏斯登月第一人,但是他也沒有權利去剝奪船員們在漫長的太空航行中多一點享受的權利。
麵對船舶設計師的質疑,章成銘一愣,很久沒人敢跳出來質疑自己了啊……好像上次……最後一次……是核物理應用中的那倆老頭呢……
不過章成銘並沒有生氣,從警衛員小鄭那裏取來一個平板,調出裏麵的一份資料甩到簡易辦公室的投影儀上。
資料是若幹張照片,照片的內容其實就是那些潛艇兵的生活環境和場地,而章成銘的解說也回蕩在房間中。
“魏設計師,你覺著我在削減船員們生活福利,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潛艇兵的生活環境,看到這個房間了嗎?這個房間裏有三張床鋪,每張床鋪還要分上中下三層,床鋪長度不超過一米八,寬度五十公分僅僅夠一個人縮在裏麵。就這樣的條件下,一個狹小的房間中還要擠進去9個人,對於他們來說,隱私隻是拉上的一塊布而已。”
“而這都已經是托核動力潛艇噸位較大的福了,核動力潛艇兵還基本上能保證有著屬於自己的床位。你看看常規潛艇,除了軍官有雙人間四人間之外,普通潛艇兵們睡覺的地方就是走道,魚雷架甚至是廁所外的臨時收納折疊吊床。”
“就這樣的折疊吊床,他們都沒法做到每個人擁有一張,因為常規潛艇兵的床鋪是共用的,每值完一班崗的水兵會叫醒換班的戰友,然後躺在充滿戰友體溫熱度、汗臭味和腳臭味的吊床上睡覺……”
注:上次去303潛艇體驗了4艙的艙壁床和魚雷艙的吊床,靠,一沐肩膀比較寬,躺上去後感覺一翻身就能掉下去,一米七的個子頭和腳都頂著兩頭,吊床雖然沒有腳臭味和汗臭味,但上鋪距離自己臉就隻有二十多公分,上下床鋪需要直接側身翻上去或者翻下來,而且艙內悶熱的空氣也是讓我難受萬分)
看到這麽簡陋艱苦的生活環境讓魏設計師傻眼了,他萬萬沒有想到,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依舊有著如此將空間極具壓榨的船舶存在。
當然,他不知道也正常,潛艇設計屬於軍用船舶,而且這種老式潛艇都已經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設計產品了,那個時候……他父母搞不好才剛剛認識呢……
而且這還沒完,章成銘接下來的重磅炸彈繼續轟炸著他的神經。
“至於你說的如廁問題……你知道老式常規潛艇上五十多號人隻有前後兩個廁所,而且其中一個在每次出海前還要清洗封閉,然後裝填大量的食物物資進去,再加上靜默航行時期,這種真空抽水廁所會因為使用時發出劇烈的聲響而禁止使用,潛艇官兵都是用罐頭盒或者其它包裝體解決問題的!”
“而洗澡……核動力潛艇兵因為有著充足的能源,他們能經常用淡化後的海水洗澡衝洗身上的汙垢,但是對於常規潛艇兵……幾個月不洗澡隻能用濕毛巾擦拭身體是常事。如果你還沒有概念的話,我建議你去看下德藝獅,也就是漢斯喵導演拍的一部電影《從海底出擊》,由於長期沒法清潔身體,再加上長期生活在陰暗潮濕環境滋生細菌真菌,潛艇兵皮膚病的患病幾率遠高過正常人數十倍!”
注:看過這片子的都應該看過,隨船醫生定期給士兵做體檢,每個士兵都需要到醫生麵前脫下褲子檢查私處,醫生調侃患病的水兵是個‘髒’小孩,就知道這名士兵患上什麽疾病。)
“所以我並沒有限製住他們洗澡,而是要求你在廁所水房搭建公共淋浴間,集中供水和淨水設備能保證飛船上的有限淡水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
看到這的設計師已經傻眼了,他完全不知道這些潛艇兵的生活情況有多麽的艱苦,也不知道這些潛艇兵是怎樣能夠承受、忍受這樣困苦的工作條件。
章成銘也趁著這個時候繼續敲打著對方:
“我理解你的質疑,也理解你為船員們著想,想要提高船員們的生活質量,但是你想過沒有,這樣的設計會浪費多少建造工期?而且你真覺著我砍掉的這些設施,就會讓船員們感到不適?”
“但凡你了解過潛艇兵在潛艇上的工作生活環境,你都會發現,即便我削減掉那麽多的生活設施,可對於潛艇兵來說,那依舊已經是頂級享受。”
“你的質疑是合情合理,隻可惜,這種合情合理隻是建立在擁有足夠資源條件和時間條件上的,而這兩個條件……現在都不具備,我們現在時間有限,如果不在兩個月內拿出合格的飛船,那麽後續的所有工作都會因此而拖延,這個代價我們沒法承受!”
最終,船舶設計師隻能低下頭,認清了現實的殘酷,和緊迫性。
打了一棒子章成銘自然要給點甜棗,他指著飛船上的幾個密封艙鼓勵道:
“密封艙的安全想法很好,但沒必要把所有維生設備全部統一進行管理。”
“最初的這批飛船都是具有探索性質的,雖然誰都不知道他們會遇到怎樣的情況,但托重力球的福,飛船可以做的很大,既然這麽大,你為何思路不放的更寬闊一些呢。”
“這些水密艙也擁有著足夠的空間,把這兩個水密艙全部拿出來當做生活區,每個生活區都是一樣的,這樣每一個區都有獨立的供水供電以及空氣循環設備,如果一個區的維生設備出現了問題,在修不好的情況下,船員們直接更換到另一個區生活,建造組牛師傅,這樣設計你們有問題嗎?”
麵對把施工問題拋給自己的章成銘,大牛用力的搖頭表示沒有一點問題。
“很好,沒有問題的話,那就進入到最後的問題——艙門!”
聽到艙門讓現場眾人精神一振,這特麽的可是現在最頭疼的大問題。
都知道太空中是真空狀態,一個細縫就能危及所有船員的生命安全,而飛船肯定是要有出入艙門的,如何保證艙門的密封性……
按照現有的經驗,搞一堆大大小小又圓又重的艙門?
不管是章成銘還是施工組的工人們看到那玩意出現在設計圖上後就想直接拍死。
要知道,艙門是最難製作和加工的部分,每增加一個具有氣密性的安全艙門,就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工和工時來生產製作。
而且除了人員進出的外艙門外,更困難的是這艘飛船的大艙門!
別忘記飛船上可是要生活幾十號人的,光飛船上大量的生活物資運送就靠這些小艙門……你想累死人嗎?
再說了,既然是多用途的滾裝貨船設計,那麽就肯定要預留有較大的艙門,方便大宗貨物或者是大件貨物進出。
那麽如何讓這個大艙門時刻保持著密封狀態呢?
“要不?用那種航天服裏的柔性金屬做密封墊?”
航天局的設計師提出一個思路。
隻是這個想法立刻被章成銘搖頭否定:
“那種東西現在產量太少,而且現在柔性出艙服,以及新款的艙內的航天服都需要大量這些材料,短期內沒法提供這麽多產量。”
“那……把滾裝貨倉設計成非密封狀態?如果它不密封的話那就省事多了。”
施工建造組的牛師傅也貢獻出自己的想法。
“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貨物是需要有維生條件的活物呢?”
不等章成銘開口,魏設計師便直接否定了這個想法,旁邊的章成銘本覺著這也是一種方案,但是想想……好像確實有些不妥,在目前的半年計劃內,就有幾次大規模需要運輸大量活體生物進入太空的項目要進行。
現場眾人集思廣益獻計獻策,隻可惜找來找去,大家在全球都沒有找到這種尺寸超過十米以上的大型艙門密封成品的案例,如果有時間的話,組成攻關組進行專項技術攻關是最好的辦法,但是現在偏偏缺乏的就是時間……
接連的否決讓現場的人有些焦躁起來,看到那麽多方案想法都被槍斃的大牛更是煩躁,前麵的設計定不下來,他們這些施工組就會麵臨前麵設計拖延後更大的雙重工期壓力,因為計劃限定時間不是分段的,設計一個月,然後施工一個月。而是從設計到施工的總工期就是給兩個月的時間,你設計出的越晚,留給施工的時間就越少。
著急上火的牛師傅撓著腦袋,焦躁的吐槽道:
“艙門那麽麻煩,幹脆學老電影的飛碟那樣臨時開門出去!”
結果恰恰就是這句話,如炮彈破牆般的撞開了章成銘被堵死的思路。
“牛師傅,你說什麽?”
“章院,牛師傅隻是有些著急,您別生氣。”
船舶設計院的魏設計師見章成銘的語氣有些重,趕緊出麵打圓場,全然不像和剛才和牛師傅爭執最凶的那副樣子。
“別誤會,我沒有責怪牛師傅的意思,牛師傅,剛才你說的那話再說一遍。”
“額……”
牛師傅也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身份特殊,心頭惴惴不安,但是話已出口,隻能硬著頭皮說道:
“艙門那麽麻煩,幹脆學老電影的飛碟那樣臨時開門出去……”
“對!就是這句!!”
章成銘興奮的打了個響指,然後迅速的讓人從零鋼的測試生產區拿了幾塊零鋼的邊角料過來。
“下午零鋼定型後,你們都看過了吧?”
眾人紛紛點頭,對於零鋼,現場的這些人也不是第一次看到,畢竟測試生產廠房距離這裏不遠,在經過初步的測試之後,這邊的設計師與施工人員也拿到了樣品,畢竟如果不熟悉材料,設計師和施工的工人也沒法設計和操作。
隻是他們好奇章成銘接下來的動作。
“牛師傅,勞煩你拿一下共振切割刀和焊接注料槍。”
“噢!”
聽到章成銘要用這兩種東西,牛師傅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章成銘的意思,趕緊從外麵弄來兩套這種裝備。
這兩種設備對於牛師傅他們建造組來說並不陌生,其實在今天零鋼出現之前,這兩種裝備就已經裝備出現在他們眼前,來到這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如何操作這兩種新裝備。
在小行星帶發現垚的真實意圖之後,返回藍星的路上章成銘就在一直思考如何對抗?體生命的大軍。
零鋼、電漿炮、太空戰艦等等各種武器肯定是最缺乏的物資裝備。
但如果忽視建造它們的配套設備那這些東西隻能是水中鏡花一樣可望而不可及。
特別是零鋼,重量輕而且更堅硬,用傳統的切割機、氧割效率慢而且還需要反複加工,這肯定不合適今後大批量的生產建造工作,為此章成銘在太空中返回的路上,便抽空設計了這兩種新裝備。
共振切割刀是一種依靠高速震動波,將這種每秒超萬次的震動頻率集中在比針尖還要細微的一個點上,在接觸到被切割物體時,會產生共振從而破壞其分子鏈接形成一個恐怖的切割能力。
不過這玩意看似猛,但有一個很大的bug,就是它沒法切開非一體化結構的物體。
因為在啟動切割機前,需要對切割頻率進行確定,也就是說,遇到零鋼就調到零鋼的頻率,用共振去破開零鋼;遇到普通鋼鐵就調到鋼鐵的頻率,遇到木頭就要調到木頭的頻率……
而焊接注料槍則是電漿炮的一種延伸應用,小型的槍頭會釋放出微小的電漿體,將材料融化後像熱熔槍一樣把材料給焊接在一起。
不過這兩種裝備的操作端雖然不大,一個成年人就可以輕鬆舉起操作,但它們要拖著一根長長的尾巴導線,連接到附近的能源才能工作使用。
取來這兩個東西,現場很多人也意識到章成銘的想法了,既然都有這麽好用的切割和焊接設備……
那為毛還要糾結一定要安裝什麽艙門啊!!
在船頭,甚至船身中間直接切一個大艙門出來不就ok了嗎?!
很快,測試結果便出來了,在共振切割刀麵前,再堅硬的零鋼也被輕鬆的切開。
而兩塊分開的鋼板……也能在像熱熔槍的新焊接設備麵前迅速的重新連接成一塊完整的鋼板!
“歐耶!”
設計師們立刻溜到電腦前修改方案,沒有多久,新的艙門設計便完成了。
整艘飛船上,除了緊急避難房間,核心駕駛室,以及水密艙之間保留有傳統艙門之外,整艘先驅級,是沒有明顯的艙門!
或者說,你在飛船的外麵是找不到艙門入口的。
因為艙門是被臨時切割出來的!
飛船所有對外的艙門開啟時,預設的出入口處,艙門切割刀會沿著預設的軌道割開一個門,這個門會在液壓懸臂的控製下即保持不掉落,也會在液壓懸臂的輔助下開啟和關閉這個切割門。
需要關門並且密封時,隻需要讓軌道上的焊接機,再自動把切縫給焊接起來密封……
整個處理辦法:
簡單、粗暴,但賊特麽的有效!!!
所以先驅級宇宙飛船,也被戲稱為——沒有艙門的宇宙飛船!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魏設計師和其它設計師們,開始逐漸放飛自我,大刀闊斧的開始調整這種飛船的結構設計,不怕簡單,隻要管用、好用、安裝維修迅速就沒有任何問題!
也就是這樣,如此簡單粗暴的設計思路和理念,讓先驅者級滾裝飛船充滿了各種奇葩和應急式的設計思路。
但是這樣的設計思路和理念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生產製造非常的簡單。
在旁邊超大廠房,把地麵鋪整平,然後直接開始在地麵上鋪設船底。
然後鋪設“豐”字形的加強龍骨和隔板肋條,以及底層設施。
在主梁架好後直接把隔壁造好的重力球裝置啟動,連吊裝機都不用,直接啟動重力球,從另一個廠房“推”到這個廠房,架在預定的位置後直接將重力球和飛船的主梁龍骨焊接起來。
然後就是將一塊塊的零鋼板和加強筋材料,以及內部設施,像搭積木一樣一塊塊的拚湊焊接起來即可。
而且隨著玖爪這些施工機械的逐漸增多,以及駕駛人員的逐漸熟練,連很多零件、鋼板甚至連吊裝機都不需要使用。
其實這種製造方法還算慢的了,主要是因為現在擁有的化煉區設備太少,今後這些配套設備多了,就可以直接采用分段式建造,最後拚裝的辦法提高生產速度。
由於設計簡單,貨運倉又大,改造空間也多,先驅者級飛船的設計在兩天後便最定稿,雖然在今後還經曆過多次的調整和改進,但基本上屬於是小改動小升級,主體結構上並沒有什麽太多的變化。
而在數年後,在經曆過幾年的使用經驗,和無數飛船工作人員、乘客的意見反饋……
基於先驅者級的最終升級定型版飛船也瓜熟蒂落。
新款飛船和先驅者級相比,由於技術上的升級縮減了一定的尺寸,主要是把粒子發動機的尺寸給縮短,同時也塞到了飛船艙內便於工作人員保養維護。
但是內部的貨倉空間在此基礎上不減反增,舒適性上也和先驅者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外形上……雖然設計師們修改了部分設計,調整了駕駛區和生活區和拉高了頂層建築的結構,不再像先驅級那樣方方正正難看,但為了成本依舊沒啥曲線。
而這個外形,又和章成銘家鄉某個汽車廠生產的一代被譽為‘藍星上最重要的車’有那麽三分神似……
章成銘便惡趣味的將它的命名和那款神車連接在了一起。
至此,先驅者的升級款,今後製霸星際航行n年,不管是軍方用戶還是民間用戶,不管是拉人還是拉貨,不管是星係內的短途航行,還是星際跨越旅行,它幾乎都能滿足90用戶的需求,最終產量驚人爆表的一代神級太空飛船:
鴻光級飛船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