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左右棋局

字數:4717   加入書籤

A+A-


    鳳藥在李仁走後便一直思索對策。
    大周各地方官上報時,為了政績,都說地方安居樂業,依她所見,未必如此。
    她為了百姓,也為找到讓李仁翻轉局麵的機會,必須破開當下的局麵。
    李嘉回宮後,鳳藥冷靜觀察許久。
    雖不再為千書令,關於皇上的政令,她想知道總能知道。
    李嘉並無為君之材,他的心思本不在政事之上,對於繁雜的國事,表現極為不耐。
    他心地不壞,但生長於宮內,從未吃過苦,一出生便身在高位。
    令他對富貴、權力、百姓疾苦,全不在意。
    他是個漂亮、生命力旺盛、多情、任性的貴公子。
    但做皇帝所需要的勤奮與對江山的野心,對百姓的愛護、對官員的統禦,他一點興趣也無。
    他連做個守成皇帝也不合格。
    因為李嘉上書想去賑災,眾大臣沒人想和他搶功勞。
    皇上怎麽會不知自己這個兒子的心思?
    徐棠和他的風流事,早被綺眉一樁樁告到元心跟前。
    好一通哭鬧。
    貴妃得知兒子如此荒唐,和異國王太後,綺眉小姑搞在一處,氣憤不已,卻無約束之力。
    兒子出去一趟,再回來如脫韁的野馬,不聽訓誡。
    他連皇位都不在乎,元心又能拿他如何?
    ……
    她給李仁傳遞書信,交待他在青州要行德政,切勿幹涉軍務。
    信裏囑咐玉郎為她查幾個人。
    其中就有新封德妃之父,沈大人。
    德妃就是從前的沈妃,之前未給封號,李仁離京,不但升了沈大人的官位,還給了沈妃封號。
    太子隻會在李嘉與李瑄之間產生。
    然而立李嘉有外戚之嫌,恐怕李瑄可能性還更大些。
    鳳藥卸任千書令,所有政事皇上隻能親力親為。
    某天早朝時,突然昏倒,太醫囑咐需臥床休息不可過度操勞。
    皇帝龍體欠安,更讓不甚清明的朝局更加動蕩不安。
    ……
    中間皇帝清醒一次,馬上下旨道,“召鳳藥前來侍疾,其餘人等一概不見。”
    鳳藥聽召前去登仙台,走在路上,心中感慨萬千。
    一來感慨皇上在危難之時最信任的仍然是她。
    二來感慨皇上敏感多思,年紀愈長疑心愈重。
    他心中分明知曉,貴妃與德妃暗中較勁。
    為平衡曹家勢力,他不但用徐家製衡曹家,李嘉回來後,沈大人官位一升再升。
    誰也不曉得帝王心中究竟看重哪個皇子多些。
    鳳藥懷著沉沉心思,再次來到登仙台。
    君臣相見,分外感慨,她緩緩跪下道,“臣來遲了。”
    “唉。”皇上長長歎息一聲,像放下心似的,怨道,“你倒心硬,一次不來見朕。”
    “他們都算計朕,朕隻信你。”
    “臣隻是怕皇上不願見鳳藥。”
    “還說氣話。”
    “朕從未將你當作外人,你倒真與朕置氣。”
    但終究有什麽東西和從前不同了。
    鳳藥喚來桃子,說這是太醫院杏子最好的徒弟,藥被桃子一一驗看,親手煎製。
    皇上心中像放下塊大石頭,對鳳藥道,“你守著朕,朕能歇個好覺。”
    空氣微熱,鳳藥在床榻旁為皇上打扇,溫聲道,“連日來皇上累了,睡吧,臣守在這裏,哪也不去。”
    看著李瑕凹陷的臉頰,暗沉的麵色,鳳藥內心五味雜陳。
    皇上一覺醒來,天幕低垂,星子初升,他覺得心中暢快許多,卻見鳳藥閉著眼睛,還在輕柔打扇。
    “有勞你,叫宮女來伺候,你看著就行。”
    鳳藥睜開眼,目若星辰,微笑道,“這麽大的殿內,隻皇上與臣在,倒讓人心靜。”
    “皇上,臣想進言。”
    “講。”
    “求皇上立左右丞相之職,左相管軍務,右相管民政,臣曾兼任太宰之職,事務甚是龐雜,若有兩人幫襯,再選拔能幹年輕的內閣,皇上可減輕大半政務之勞。”
    “鳳藥可有人選?”
    “聖心裁決,豈容臣隨意置喙?”
    “說!如今倒學得藏著掖著。”
    鳳藥不肯輕言,隻推托說,“臣言盡於此,再多嘴就是僭越。”
    “秦尚宮,朕下旨讓你進言推選丞相人選,你再不說就是抗旨。”
    鳳藥這才說出中意的大臣,左相徐忠或曹二郎,右相趙培房大人。
    皇上閉目點頭,“朕會斟酌,留下桃子,你晚上莫出宮留宿落月閣吧。”
    ……
    出登仙台,鳳藥喚來小桂子,目光深幽,“桂公公,替我散布消息,皇上會立左右丞相,人選是徐忠和趙培房大人。”
    “你知道怎麽說?”
    “姑姑放心,自然知道。”
    過不幾日,皇上果然立徐忠為左丞相,趙培房為右丞相加戶部尚書職。
    消息傳來時,鳳藥正在仁和殿中處理宮內細務。
    英武殿,小桂子的徒弟來上報差事時把消息悄悄遞過來。
    鳳藥站在院中遙望登仙台,心緒萬千——
    宮中一次人事變動,一個政策下達,大周角落的百姓的生活就隨之產生變化。
    所以她要趁著還能左右皇帝心思時,在重要位置上放上最能幹又清廉的官員。
    徐忠與趙培房是她觀察經年之人,她早想在合適的時機推舉二人。
    小桂子將消息放出,最後出的結果若真和鳳藥推選的一樣,大家自然曉得這個女人雖然受了貶謫,但仍然有著巨大能量。
    ……
    宮中暗探遍布,好在鳳藥手中有名錄。
    便總在給眾宮人訓話混雜細作時,將“皇上身為明君,如日月經天,澤被四海,大家當差更該用心”,諸如此類之言掛在嘴邊。
    她人卻是不肯輕易到登仙台去的。
    恪守臣道,不爭寵,不邀功,是她行為的基本準則。
    沒人比她更懂龍體漸衰的帝王心思。
    現在的皇上最厭惡積極在麵前表現自己的臣子。
    她心中時常感慨,怎麽就走到了現在這一步?
    對皇上,隻有赤膽忠心是沒用的,她要的,一直是通過皇上之手,令大周國泰民安。
    她無情嗎?也許對某些人,她的確無情無義,甚至十分冷酷。
    可對更多人,她又是最有情之人。
    她手上拿著玉郎給出的調查,一時感到熱血沸騰,一時又如墜入冰窟。
    如今上報的折子淨是花團錦簇歌功頌德的文字。
    玉郎的信上,展示著另一種生活。
    她向未央宮走去——如今的德妃居於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