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送別大禮

字數:5396   加入書籤

A+A-


    李嘉跑去拿過那本賬冊問,“這賬冊五哥是不是看過了?”
    李仁不置可否。
    “這賬上的名單太可疑了,這本是假賬!”
    李仁道,“不管真假,重要嗎?”
    “六弟難道要扔了它,空手回去交差?”
    “這賬本存在,眾所周知,你能堵住悠悠眾人之口不說出去?”
    見李嘉為難的樣子,李仁終於說了句實話,“這非假的,也非真的。”
    “上頭所記錄之人,著實有罪,你完全可以放心拿去交差。”
    “五哥做事,也太狠了。”
    然而,事實就是,十三州受災地方官個個寫折子,稱頌李仁對百姓行德政。
    百姓也感恩李仁。
    對李仁的肯定與讚美,就是對李嘉的否認,隻不過他身份尊貴,無人敢明著攻訐他。
    明眼人都看出,明明可以讓李仁接替沈某,皇上卻派來了李嘉。
    百姓與官員的心情是藏不住的。
    與李仁談過話,大大咧咧的李嘉也感覺自己不管做什麽都掣肘。
    麵對官員和百姓,大家也不正麵和他發生爭執,但喪氣和消極,更讓李嘉難以忍受。
    葛壯死後,案子晾在那,人死在青州,這裏的官推給定州,說葛壯是興州人。
    興州那邊說青州是案發地,該青州管。
    大家心裏都認定是這個王爺受不了葛壯挑釁他的臉麵,才指使侍衛殺了葛壯。
    他失了民心,也失了基層官員之心,後續差事極難推進。
    消極怠工這一條他就無計可施。
    將青州扒開堤防,本就是基層官員的詭計,為難李嘉。
    李仁一來青州,先著手將一個個州縣官員全部收至麾下。
    邀買人心,隻是大政治家最基本要能做到的事。
    隻是漕運他一直伸不進手。
    如今他也找到突破口。
    ……
    葛壯的孩子因沈大人瀆職而死時,他已經斷了活下去的念頭。
    孩子死得太可憐,沈大人讓人把所有因踩踏而死的屍體全都丟入屍坑,等雨停一起填埋。
    葛壯當時已起殺心,隻是家中還有老母,又不得近身沈賊。
    伍七哥也有了相似的遭遇,比他還慘。
    有神秘人找到七哥為他出主意,讓他告陰狀,把事情鬧大,隻要皇上知道此事,必定處罰沈某。
    他已有死誌,隻憑自己和幾個同伴殺不了欽差,真殺得了,也要誅連家人。
    他聽了神秘人之言,吊死在縣門口,以身為紙,狀告沈某。
    這神秘人是李仁支使過去的。
    皇上怪姓沈的,也怪百姓不知好歹。
    並沒有馬上下旨砍了沈氏,也沒把差事穩交給李仁。
    李仁不能放走沈某,因為賬冊做過假,到時審理兩相對照,就會露餡。
    沈某必須死在十三州境內,又不能死在他手。
    這個罪責,得有人去背。
    李嘉是最好的人選。
    李仁保得住沈氏的命,李嘉卻保不住。
    那日桂忠要帶沈氏悄悄溜走,但提前就送了消息給李仁。
    故而才有了——
    早上一群和沈某有私仇的百姓被葛壯帶著,等待著沈某經過。
    ……
    葛壯自老娘也病死後,便萌生死誌。
    他不能白死,自己死了,要拉上沈某一命抵一命。
    還要再讓無能的欽差皇子背上“心胸狹隘”之名。
    他要以死報答五殿下的知遇之恩,也真心希望未來五皇子可以做上皇帝。
    殺盡貪官,還百姓安穩正常的日子。
    ……
    這裏發生的一切,被桂忠以冷靜的旁觀者的角度記錄下來,送上皇帝案頭。
    皇上生氣又不能大發雷霆,當初是他指定要李嘉去賑災的,當初也是他信不過李仁,不願五皇子接手這差事,再立功勞。
    現在好了,後續隻能召回李嘉。
    ……
    旨意送到之時,一份大禮在等著李嘉。
    走之前,員外郎得了消息,前去送行。
    他一臉謙卑的笑,身邊站著那個侍奉過李嘉的婢女。
    “殿下,此女侍奉之時還是處子,既得殿下歡心,就請殿下帶走她吧。”
    那女子上前施禮,“殿奴婢閨名愫惜。”
    她盈盈下拜,是個體態風流的二八佳人。
    “這怎麽行?你這不是賴上本王嗎?這姑娘我不能帶走。”
    話音剛落,愫惜臉色慘白,淒然掩麵,當著李嘉的麵道,“我既沒了清白,王爺又不願帶我走……”
    她從懷中抽出白綾,緩緩起身,“請王爺上路吧,奴婢不敢死在王爺麵前,王爺先行。”
    李嘉見員外郎一臉冷漠嫌棄。
    他也知道這種既有錢又沒讀過幾本書的地方大戶,沒什麽憐香惜玉之情。
    看樣子,愫惜是真的要尋短見。
    那夜的事他猶記得,溫香軟玉的美人兒就在眼前,他怎麽舍得佳人去死?
    “行吧行吧,賬多不愁,未必多一條罪狀就能把本王怎麽樣了。”
    他瀟灑上馬,讓愫惜進入車內,帶著一行人,打算離開。
    此時李仁姍姍來遲,兩兄弟騎著馬向前走了幾步,與眾人分開。
    “五哥是來看笑話的吧。”
    “六弟開玩笑,你我之間本無怨仇,何來看笑話一說?”
    “我有什麽資格看旁人笑話,我自己就是宮裏最大的笑話,不是嗎?”
    李仁麵色鬱鬱,並無半分趕走政敵的歡喜。
    目前為止,他仍然沒有勝算,徐忠也好,趙培房也罷,插手漕運也好,這些準備敵不過萬歲一個旨意。
    他的對手從來就不是他的兄弟們,而是坐在龍椅上那位至尊。
    “此一別,不知何時再見,不知以何種狀態相見。彼此珍重。”
    李嘉聽李仁發自肺腑之言,心中感慨。
    也知道一切都因奪嫡而起。
    看著李仁轉向自己的目光,知道哥哥想聽到他承諾。
    可他心中轉著太多念頭,也對此行青州李仁諸多作法並不認同。
    李嘉隻與李慎、李瑞、李仁熟悉,現在死了兩個兄弟,隻餘他和李仁,一時心情複雜。
    “咱們兄弟就隻能鬥下去?”他喃喃自語。
    李仁佇立風雨中良久方才回答,“命運不由人。”
    兩人對望,從此別過。
    ……
    鳳藥於宮中已經知道青州所有發生之事。
    皇上幾天悶悶不樂,朝堂上的時光分外磨人。
    當初大臣們就不大讚同朝廷費勁再派人過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心中不願把差交給李仁。
    現在好了,李嘉辦砸了事情,不可能也沒人敢接這塊燙手山芋。
    徐忠與趙培房也都三緘其口,省得碰釘子。
    皇上最後不得不下旨,將十三州的賑災事項交由李仁負責。
    李嘉走後,所有人都似除了眼中釘,眾人齊心,先是搭起棚子,分區而治。
    李仁按京郊的辦法,把災民按區分開。
    各州選自己的代表管自己州中的災民。
    餐食自不必說,還有大夫每日巡視為大家看病。
    各地方官也在各州內奉行李仁這套方法。
    大家井然有序地在洪水中熬日子。
    這種平靜隻是表象,李仁還有許多事要辦。
    災民安排妥當,他單獨叫來綰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