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魔幻新時代

字數:4370   加入書籤

A+A-




    失真!
    跑車泛著的光澤有些另類,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汽車外殼材質都不盡相同。
    它有著很低的光線反射率,有點像啞光,卻又比啞光更平滑些。
    孔旻走到跑車邊上用敲門的姿勢敲了敲車窗,竟然發出了咚咚的聲音。
    “當然這並不代表不會發生交通事故,我還要向各位演示一種機械擬態的衍生產品。”
    這次孔旻調出了掌上界麵,一番操作後,腳邊的草皮像扇門一樣平移打開,從地表下升起一台銀灰色的裝置,它是發布會截止目前為止最具有未來感的實物。
    “我剛才說能在任何地點召喚任何東西隻是個玩笑,隻是為了向各位實際展示機械擬態的過程。
    “模擬一輛車所需要的光質子量是天文級別,就連大型光質合成器也需要很久才能模擬出來,更別說用汽車的驅動方式去駕駛了,你可以想象3d打印機打印一輛車所需要的物質量,而合成器要從粒子層麵構建物質,即使是預先儲存足夠的光質也是無法攜帶的。
    “這輛跑車隻有一層稀薄的外殼,裏麵是中空的,而我腳邊的這個設備才是重頭戲,它是一座高功率光質收發基站。”
    孔旻邊說邊站了上去,平台托著他升上4米的半空,然後他控製係統在周身合成了一個超簡易的光質球形艙,空間隻夠容納一個坐著的人。
    直接在球倉裏坐下,同時200米外也升起了同樣的銀灰色升降台,緊接著兩座基站間出現了一條圓形半透明管道,形成一個橢圓形回路,球艙就這樣滾進管道,並以非常快的速度繞了一個來回,看得出它是以最外層球體運動來進行移動的,整個過程孔旻坐在裏麵十分平穩,沒有出現重心偏移的現象。
    落地後,升降台回歸地麵,球艙和管道消失。
    “在城市中布滿這種聯網的基站,出行時隻需對接目的地和沿途經過的基站信號,就可以建立一條暢通無阻的直達管道,一座高功率基站可以同時釋放出上萬條通道路段所需的光質子,不啟動時它們都隱藏在地下,接收到信號才會升起。
    “早高峰人流量最多的時候,可能會遇上最短路徑上的基站超負載的情況,乘客可以選擇排隊等待或者設定其他路線,雖然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因為一旦乘客到達目的地,那條通道就會消失,基站會自行切換對其他通道進行補充。
    “球艙移動速度目前設定最高時速100公裏,市內通勤是綽綽有餘的。
    “從此道路交通再也不隻是地麵、地下、高架三個平麵了,而是整個城市上空所有的縱軸空間。
    “不會再有交通事故,沒有道路堵塞,在流感高發期避免去擠地鐵,無需花費高額的代價購買載具,也不用為座駕購買高昂的停車位。
    “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也會建造公共運輸艙來實現大流量輸送,我想強調的是即使定製私人專用基站,它所需要的費用也是一輛中低端汽車價格的十分之一。
    “當然,各位不必擔心到時候漫天都是一樣的管道和密密麻麻的球艙,我們會請設計師設計更多路徑和移動艙的款式,隻需要在服務器下載相應模組就能實現切換。
    “地麵道路在不久的將來會全部改造成步行街,城市規劃將得到更合理的分布,更高的運輸能力和人口容納量將淘汰中心化建設模式。
    “如果這項城市道路規劃方案得以實施,我會考慮開放光質建築項目,屆時住房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光質高架隻是機械擬態的一個應用,因為能夠高度改善人們出行所以被我拿來做演示,至於其他更多的擴展應用,比如剛才提及的光質口罩、全方位透明的光質雨傘、仿生人眼像素攝影、可觸摸的全息實時影像等等,今天就不在這裏贅述了,接下來……”
    “住口!你這個魔鬼!你和你的朋友一樣都是邪惡的巫師!”賓客中一名老者顯然已經隱忍了很久,他直接打斷了孔旻的說明,從他的裝束上不難看出這是一名虔誠的信徒。
    孔旻看向其他賓客的表情,可謂精彩紛呈,有臉色鐵青的,有不知所謂的,也有極度亢奮的。
    麵對老者的怒斥孔旻並沒有太過意外,這種情況在他製定賓客名單的時候早已料到。
    邊上的一名科學家製止了老者,起身問道“我很懷疑自己在做夢,這夢太逼真太美好也很可怕。如果不是夢,能請你告訴我運作原理麽?在不涉及利益的情況下。”
    孔旻猶豫了一會說“好吧,就讓我們提前進入提問環節。
    “我剛才的演示可能在各位看來並不屬於這個時代,那隻是因為我們太習慣於直線思維了,這種思維模式幾乎在每個人心裏根深蒂固。
    “科學並不是沿一條直線發展的,它的方向性非常曲折。在解釋原理前請聽我講一個故事。
    “各位來賓,包括正在收看直播的觀眾,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搜索這樣一段曆史。
    “在電氣時代開啟二十年後的一場世界博覽會上,展會主角仍然是一台蒸汽機,並且是從蒸汽時代老款的蒸汽機改良而來,擁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驅動範圍。
    “在電力大行其道二十年後,當時的人們仍然堅信世界的未來將由蒸汽機主導,這就是我所說的直線思維。
    “身處信息時代的我們都認為未來的信息技術將更一步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掩蓋了其他眾多技術領域發展緩慢的事實,這裏麵包括航天、原子能、ai、材料工程學等等,任何一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都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比如今天之前互聯網巨頭們還在為了實現五級無人駕駛,研究如何讓信息速度更快範圍更廣地傳輸,指令下達更精確。
    “現在呢?無人駕駛已經成為過去式,至少不再代表原來的含義,在光質管道裏行駛的球形艙雖然是自動的,但遠遠沒有達到駕駛的複雜程度,也沒有必要浪費資源計算龐大的路況數據。
    “如果我們一直保持直線思維,我們將難以想象和適應未來。
    “而我隻是針對光質子這一領域進行了深入挖掘,最新的實驗研究表明光質子也具備形成同素異形體的條件,就像碳可以形成金剛石和石墨烯那樣,隻要設定特定的發射路徑,光質子在不同距離和位置上可以形成兩種結構,並且能夠改變物理性質。
    “一種是a光質,就是最先發現的結構,這種狀態的光質子可以是單獨的也可以是鏈式結構的。特點是半衰期短,隻有0006秒,剛合成就會消失,然後輻射出光子,所以需要用芯片不斷合成光質子並以特定頻率發射補充。
    “可觸摸的屏幕就是基於a光質誕生的,因為它隻在同一位置不斷出現與消失,就像顯示屏的幀率一樣,所以我們既可以感受到光屏的質量,它又不會因為固定的質量而受到重力的影響下墜。
    “這才使得我們終於從各種設備的束縛裏掙脫出來,從此手機、平板、電腦將不分彼此,用戶隻需設置不同的分辨率參數就能切換成最適合當前場景的工具。
    “順帶一提,比起目前大力推廣中的,空間傳感投影的無接觸空氣顯像,我們的光質屏擁有按鍵手感,這更符合人們對設備的使用習慣。我作為一名骨灰級電競玩家,隻能虛按空氣進行操作那將是無法忍受的。
    “第二種結構β光質,這種結構下光質子無法單獨存在,脫離結構就會衰變成基態光質子,主要應用在機械擬態上,因為這種結構下的光質子十分穩定,半衰期長達68年,但也因為穩定,它不會衰變輻射出光子,不發光所以無法成像。
    “優點是這種結構下可以通過改變發射間距控製密度大小,從而調節光質的質量。
    “基於此特性我們模擬出各種材質,像過濾病毒、阻擋雨水以及我手背裏的芯片都是這項研究的應用成果。
    “當然這種方法並非無所不能,首先他無法模擬流體,固態的話即使硬度相當,許多特殊材料具有的化學性質也無法重現。
    “受功率影響它無法攜帶,但音響冰箱這類構造簡單的家電,不需要經常移動的家具,或者高架這種單一材料就能構建的設施上就有非常好的適用性。
    “這樣解釋是不是也沒有那麽魔幻?誰還有問題?”
    所有人都舉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