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問答環節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A+A-




    失真!
    提問者a“光質芯片植入體內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孔旻“在上萬例臨床試驗中不良反應率是0,說到底蠶絲降解後就變成了蛋白質,光質也隻是一堆變異的質子,在人體中隨處可見。”
    提問者b“植入人體的芯片可以隨時取出嗎?半衰期為68年,是否意味著在外界模擬的光質會像塑料一樣成為無法消失的生活垃圾從而影響生態?”
    孔旻“芯片無法人工取出,但是預設了銷毀程序,銷毀前所有數據可作雲端備份。自毀程序是從特定角度打入額外的光質子即可破壞β光質的穩定結構,光質子由β轉向a並迅速衰變成普通質子,輻射出來的光子能量也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有人將擬態物隨意丟棄,清除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也是微不足道的。”
    提問者c“芯片運作是依靠太陽能嗎?剛才的演示內容似乎遠遠超過太陽能所能的能量級。”
    孔旻“不是太陽能,是光能。光電轉化效率確實很低,有些光子能量不足、波長太長無法被能帶隙吸收,根本沒有發生光電轉換。能量太高的光子又直接轉換成熱能,這兩種情況就會損失一半以上的能量。
    “隻有範圍很窄的波段上的光子能夠被吸收轉換成電能,這個過程又會損失一半多的能量。但是光質子可以將所有頻率的光子全部囚禁,並且因為擁有靜態質量,能量得以儲存。所以無論是太陽光還是人造光都可以吸收利用,剩下的就是存儲量和轉化率的問題了。
    “存儲量根據需求分為多個層級,民用便攜芯片的儲能量很低,按照質量來計算,儲存上限是1納克,粗略計算能量輸出在16千焦以下。
    “在完全沒有光線的環境下可持續使用1050小時左右,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充滿隻需10分鍾,待機時長接近無限。
    這樣驚人的數據全部依賴於光質子的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18,注意這裏指的是質能轉換效率,實際的能量轉換率還會有所下降,18意味著比核聚變的轉換率高25倍,或者換個更直觀的說法,接近正反物質湮滅的五分之一。”
    提問者a“這麽高的能量釋放也對人體毫無影響嗎?”
    孔旻“這牽扯到運行邏輯,這方麵沒有任何重大突破,依然是集成電路和微電子技術,隻不過由光照蝕刻轉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光子蝕刻,難度要更低。
    “光質球艙也是基於這一原理,球壁中蝕刻的元件可以通過網絡連接到手臂裏的收發器。
    我一開始就說了,體內的芯片隻起到光質子的合成和發射作用,基本沒有能量溢出。
    “但是它可以在人體外一定範圍內的空氣中蝕刻幾乎沒有質量的光質晶體管,1納克的光質轉換成16千焦能量的過程都在人體外部進行,轉換過程是非常緩慢的。
    “不隻是cu,其他各類元件也依靠這種方式在體外進行組裝,芯片會根據需求隨時增加或減少核數,比如目前市麵上民用的cu超過64核都是少有的,雖然技術上可以把cu做到很大,但成本太貴而且不實用。
    “而光質子可以在人體周圍廣闊的空間內蝕刻上千個核心,很少有什麽程序能跑滿千核cu,當然我們會屏蔽挖礦功能。
    “光質子蝕刻的擬態晶體管因為轉換率高所以功耗非常低,再加上在開放環境運作幾乎沒有散熱的問題,硬要說對人體的影響,即使百核全開,也就是體表溫度上升052度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光質子也會發生量子隧穿,所以這依然是晶體管微型化的桎梏。”
    提問者d“這個操作係統有名字嗎?作為全新的係統它的應用生態會如何發展?”
    孔旻“這個問題非常好,我本來想在提問環節前介紹的,芯片雖然還沒有正式命名,但操作係統是有名稱的,商標也已經注冊完成。
    “dan oeratg syste,簡稱dos、意為拂曉係統,它將支持今後命運光錐所有其他衍生產品,並且我們承諾永不收取係統升級費用,完全買斷製消費。對了,係統是免費附帶的,我們隻出售芯片,售價998。
    “它支持目前市麵上所有生態的應用,隻需要使用我們編譯的轉碼器就能正常使用,但由於交互方式的變革,今後dos將會在支持舊時代生態的基礎上研發新的架構,這種架構下會一種前所未有的超高級語言,幾乎等於我們的日常用語,但它有別於市麵上的聊天ai,它隻為dos而存在的,在係統內這種自然語言是不會產生錯誤的,並且實現零延遲響應。
    “用戶不需要編程知識,隻需描述目標功能就能自動生成,再根據需求修改即可。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將不公開拂曉新架構的底層代碼,所有用戶都可以設計軟件,但整個生態又是極度封閉的,最大程度杜絕駭客造成的破壞。”
    提問者e“100g\s的傳輸速率有距離和帶寬限製嗎?傳輸媒介是什麽?”
    孔旻“很多年前就已經有人發明了用燈光上網的技術,將信號接入1瓦的led燈珠,燈光下的四台電腦就能上網,當時的最高速率就達到325g,平均速率125。這種可見光通訊被稱為lifi,但和光纖不同的是不需要有形的材料作為導體。
    “傳輸距離的話,同一半球的日間時段,不論距離多遠都可以保持最高速率,如果是分隔在南北半球或者傳輸途中有不夠明亮或光能較低的區域速率會下降至最低十分之一。
    “不存在帶寬的問題,和躺在海底的光纜不同,光是無限的,這天地間的所有光線都可以成為傳輸媒介。除非一座人口密集的城市裏所有人同時下載超大容量文件超過一定時間,而現階段這不太可能,你再也不用和鄰居搶網速了。
    “完全黑暗的區域無法實現通信,所以我們準備了光鏈計劃,目的當然是為了實現全球lifi。
    “相比過時的星鏈計劃,光鏈不僅不需要高昂的經費去維護幾萬顆衛星,也不會占用公共近地軌道,不會產生太空垃圾,最重要的一點是,光鏈計劃不會遮蔽我們的天空,畢竟我們需要隨時仰望宇宙。
    “推行光鏈計劃分為幾個步驟,首先確保大陸通信無阻,城市夜晚本身就有燈光,主要城市間有高速相連,高速上的公路燈可以很好地發揮餘溫。
    “然後是對人跡罕見的區域放置大型光質通信基站,預計陸地投放數量為個,每一個基站可以覆蓋6個摩亥市大小的範圍,照射高能紫外激光,即使在夜晚也不會造成光汙染。
    “最後是海洋,最終將會形成一個全球範圍的蜂窩,基站的外形為圓碟狀,上半部分在日照時間段吸收來自太陽的高能光子並儲存,下半部分在夜晚以超高功率橫向照射,它會根據地貌和天氣情況調整自身高度,最高不超過8000米。”
    “洲際無線傳輸會受到各種幹擾導致信號路徑損耗嗎?保密性和光纖比如何?”
    “光質子是如何進行能量轉換的?”
    “光質子能夠模擬晶體管,可以認為它是絕緣的嗎?是否可以在其他領域代替矽基材料?”
    “讓光質子停留在指定位置是命運光錐獨有的最新技術嗎?”
    “光鏈計劃如果成功,各個國家能根據國情自由選擇公開和授權頻率嗎?”
    “光鏈的一個基站需要多少成本才能投放?維護費用呢?收取服務費相比現有的通信公司有優勢嗎?”
    “光質建築預計會在多遠的將來對民用開放?和現有的建造技術相比有哪些優點?”
    “光質的誕生是否意味著傳統能源產業的終結?電力會被完全取代嗎?”
    “命名為拂曉是否預示著它將帶領人類走向光明?”
    …………
    在孔旻麵對機槍掃射般的提問對答如流時,和全世界正在觀看直播的人一樣,某個房間內也聚集著五個人圍坐在屏幕前。
    “差不多了,我們來討論一下吧。”外交官薑瑩說。
    金融分析師呂溪冷哼一聲“鬼話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