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因果報應

字數:442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黑唐行者 !
    飛羽軍大營中,車輪滾滾,人影憧憧,呈現出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數千名將士來回奔波忙碌,整理各種出征物資,所有人都在如火如荼地積極備戰,忙得不亦樂乎。
    飛羽軍期待已久的好機會來了,明天早上就要出征了,全軍將士歡欣鼓舞,士氣高昂,戰意淩天。
    這支老牌勁旅,當初是戰神王忠嗣親手建立,在各個地方軍隊當中,選拔善於騎射的精銳之士,嘔心瀝血組建而成。
    在戰神王忠嗣英明領導下,飛羽軍西征北伐,馳騁沙場數十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闖出偌大威名,號稱百戰雄師,獲得了無數榮譽功勳,成為當世首屈一指的王牌部隊。
    飛羽軍聲名遠播,群英薈萃,堪稱培養名將的搖籃。
    其實,李光弼、郭子儀、哥舒翰、王思禮、李晟、仆固懷恩等當世名將,全部都是出自飛羽軍,他們繼承了軍隊的優秀傳統,個個都能獨當一麵。
    樹大招風,功高蓋主。
    正因為戰神王忠嗣功勞太大了,曾經兼任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手握數十萬兵馬,在軍中威望極高,不料成為太子的眼中釘,想要除之而後快。
    後來,安祿山攀上了高枝,很快被太子黨扶持起來,故意針對戰神王忠嗣,他與太子狼狽為奸,暗中發動一係列陰謀詭計,殘害了不少忠良之士。
    當年,安祿山乘時借勢,以防禦北方為托詞,大肆修建雄武城,招兵買馬,挖掘人才,暗中包藏禍心。
    短短幾年時間,安祿山官越做越大,軍事力量也發展迅猛,異軍突起,為所欲為。
    他一直對飛羽軍眼饞得很,不擇手段地打壓飛羽軍,想方設法的挖取飛羽軍人才,做了很多惡事。
    即便戰神王忠嗣戰功卓著,忠心耿耿,終究躲不過太子黨黑手,最後倒在陰謀之下,被奸佞小人陷害致死。
    這一下,引起飛羽軍將士強烈不滿情緒,導致軍隊嘩變,猛將阿布思率部叛唐,鬧出一場很大的風波,飛羽軍被迫解散了。
    當時,李皋和王晴心有不甘,帶領其中一支隊伍來到江陵城,向太守李峴尋求庇護,好歹將飛羽軍最後一絲血脈保存下來了。
    然而,飛羽軍處境艱難,根本不受朝廷待見,隻是苟延殘喘的維持著,已有好幾年沒上戰場了,漸漸的被人遺忘在角落裏。
    曾幾何時,這支昔日的王牌部隊,形勢一落千丈,平時隻是做著剿匪緝盜的工作,完全是大材小用,殺雞使用宰牛刀,這種小打小鬧,沒有半點成就感。
    說起來就覺得可笑,自從戰神王忠嗣被人害死,飛羽軍銷聲匿跡之後,朝廷連續三次發兵討伐南詔,結果被人打得落花流水,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大慘敗,真可謂是因果報應。
    對於百戰百勝的飛羽軍來說,這種屢戰屢敗,斷然不能接受,根本無法理解。
    大唐帝國軍隊,一直所向披靡,掃清六合,席卷八荒,開疆擴土,曠古絕今,帝國版圖已經擴張到史無前例的廣闊,長安城也成為世界中心,萬國來朝,百夷臣服。
    眾所周知,唐朝軍隊強悍至極,兵鋒所向,無往不利,曆代名將燦若繁星,獲得無數耀眼戰績,名揚四海,威震八方,已然登上了世界榮耀之巔。
    堂堂大唐帝國軍隊,何曾有過這般窩囊廢?
    居然被一個彈丸小國,打得慘不忍睹,一敗在敗,傷亡慘重,葬送了數十萬精銳部隊,真是可悲可歎,讓人貽笑大方。
    奇恥大辱!人神共憤!
    飛羽軍同仇敵愾,眼看那麽多袍澤兄弟被殺,眾人早就憋了一肚子氣,想要為戰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
    現如今,終於等到機會了,飛羽軍臨危受命,遠征交州,平定戰亂,對手正是南詔蠻兵。
    前不久,飛羽軍將士聽到即將出征的消息之後,整個軍營都沸騰了,所有人激動不已,非常渴望這一戰。
    哪怕是風頭正盛的南詔蠻兵,那又能如何?
    在百戰雄師麵前,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
    飛羽軍無所畏懼,正想與南詔這個罪魁禍首較量一番,倒要看看對方究竟是什麽牛鬼蛇神?
    雖說飛羽軍狀況大不如前,好在蘇小白橫空出世,他有先見之明,提前發展軍事力量,召回舊部,招募新勇,如今有了顯著成效。
    飛羽軍經過不斷擴軍,目前已有六千多名士兵,個個都是精銳之士,時刻牢記軍風,不忘戰神遺誌,辛勤操練,奮發圖強。
    所有人都在盼望著征戰沙場,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重現飛羽軍昔日榮光。
    眼下出征在即,飛羽軍將士眾誌成城,熱情高漲,一個個都是積極好戰分子,爭先恐後加入蘇小白的先鋒隊伍,迫切希望首發出戰。
    無奈的是,先鋒部隊隻有五千個名額,優先考慮老兵,有一部分新兵要原地待命,等待主帥李皋招募兵馬之後,再跟隨大部隊一起出發。
    軍營指揮部,十幾位高級將領共聚一堂,眾人一起進行磋商,決定出征人員,規劃行軍路線。
    蘇小白一言不發,默默的想著心事。
    太守李峴在私下裏跟他透露出一個內幕消息,飛羽軍這次能夠出征,其實是有人在後麵作梗,想把這支隊伍送入火坑。
    居心不良,趕盡殺絕!
    眼下,大唐浩劫將至,可是朝堂上那些小人,為了一己之私,罔顧國家安危,為非作歹,圖謀不軌。
    至於背後黑手是誰,蘇小白心知肚明,顯然是太子黨在背後推波助瀾。
    對方已經盯上他了,各種招式層出不窮,陰謀暗殺不成,又來陽謀毀滅。
    這次想來個一箭雙雕,把他和飛羽軍送到交州戰場,再借刀殺人,企圖將他和飛羽軍一起覆滅,真是心狠手辣,陰毒無恥。
    蘇小白洞若觀火,斷然不會讓其得逞。
    出兵交州,勢在必行,否則會授人以柄。
    如果不聽朝廷調遣,必然會受到嚴厲懲處。
    到那時,讓人找到由頭發難,恐怕飛羽軍真要萬劫不複了,他也小命不保。
    蘇小白已經沒有退路了,隻能勇往直前,進行絕地反擊。
    俗話說,富貴險中求!
    雖然交州戰場情況十分不妙,十幾萬南詔蠻兵攻城掠地,凶相畢露,形勢萬分凶險,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往往危險與機遇並存。
    蘇小白心有猛虎,打算帶領飛羽軍挑戰極限,置之死地而後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軍營指揮中心,十幾位將軍議論紛紛,正在討論行軍路線。
    從大唐中部地區江陵,到南部邊陲交州,路程特別遙遠,大概有四千裏,即使一路急行軍,估計也要二十天左右,才能趕到交州戰場。
    大廳牆麵上,掛著一幅大唐疆域地圖,上麵標注出兩條行軍路線,有一條大路,也有一條小路。
    大路繞遠了幾百裏,不過路好走一些,從江陵出發,途經衡陽、邕州(南寧),進入交州戰場。
    小路距離近一點,可是山路崎嶇不平,從江陵出發,途徑邵州、添州(百色),進入交州戰場。
    幾位將軍各抒己見,有人選擇大路,因為方便行軍,有人想抄捷徑,認為節省時間。
    眾人意見不一致,為此爭論不休。
    主帥李皋猶豫不決,忽然問道:“蘇軍師,你是先鋒大將,這次由你來決定,走大路還是小路?”
    其他人都看向蘇小白,等他做出選擇。